钟瑞华,女,1975年生,江苏沛县人,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美国社会文化研究室副研究员,早年研究领域在民法、消费者法,后来学术兴趣转至法宗教学、法社会学,以及美国法律、社会与文化,曾在美国埃默里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长期访学。
个人简历:
(1)2025年7月至今,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2)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访学于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宗教系;
(3)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访学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法研究中心以及东亚研究所;
(4)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访学于美国埃默里大学法学院法律与宗教研究中心;
(5)2005年7月至2025年6月,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
(6)2002年9月至2005年6月,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民商法学博士学位;
(7)2000年8月至2002年8月,就职于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
(8)1997年9月至2000年7月,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民商法学硕士学位;
(9)1993年9月至1997年7月,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论著:
(1)《当代美国消费主义的历史审思》,2万字,《求是学刊》2024年第6期;
(2)《西方传统婚姻制度的当代危机:历史溯源与法治回应》,2万字,《比较法研究》2022年第6期;
(3)《多维视野中的美国政教关系——宪法、政治和文化的分析》,3万字,《中外法学》2021年第3期;
(4)《论洛克思想的清教渊源》,2.1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9年第3期;
(5)《消费者权益及其保护新论》,42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
(6)《哈罗德·J.伯尔曼:美国当代法律宗教学之父》,2.7万字,《比较法研究》2017年第5期;
(7)《从绝对权利到风险管理——美国的德莱尼条款之争及其启示》,2.2万字,《中外法学》2009年第4期;
(8)《美国消费者集体诉讼初探》,2.2万字,《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5年第10期全文转载;
(9)《中国“三包”制度总检讨》,2.7万字,《清华法学》2005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4期摘发。
主要译著(除特别注明外,其他均译自英文):
(1)《从圣礼到契约:西方传统中的婚姻、宗教与法律》,52万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年;
(2)《法律与新教:路德改革的法律教导》,38万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
(3)《西方法律和宗教传统中的非婚生子女》,22万字,人民出版社2011年;
(4)《宪法的起源与演变》(译自德文),5万字,载《现代宪法的诞生、运作和前景》,法律出版社2010年;
(5)《权利革命之后:重塑规制国》,30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