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研究人员>美国社会文化研究室 > 蒋贤成
蒋贤成

蒋贤成

  • 职 称:助理研究员
  • 职务/所在部门:美国社会文化研究室
  • 学 历:博士
  • 联系方式:jiangxc@cass.org.cn
个人简历

 工作经历
2025年9月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教育背景
1.2021年9月至2025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2.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
3.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国际新闻传播)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4.2015年9月至2019年6月:山东大学翻译学院英语(英法双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研究成果
(一)专著
钟新,蒋贤成,许颖等:《以节日共情:中国节日文化国际传播实践研究》,北京:朝华出版社,2025年。[收录入“新时代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
(二)译著
Zhang, C. (2023). The Power of Data: Data Journalism Production and Ethics Studies. (Translated by Zhang, Chao & Jiang, Xiancheng). London, UK: Routledge. [中文原版为《释放数据的力量:数据新闻生产与伦理研究》(张超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三)学术论文
1.蒋贤成,崔灿,钟新:《作为超媒介的“奥运城市”: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双重叙事模式探析》,载《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5年第3期。
2.蒋贤成:《全球性健康议题中媒体价值框架对公众群际援助意愿的影响研究》,载《全球传媒学刊》2024年第6期。
3.蒋贤成,钟新:《以共情构建国际交往空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法建交60周年人文交流实践分析》,载《中国视听》2024年第4期。
4.蒋贤成,钟新,金圣钧,陈婷:《国际合作传播的共情路径:基于对中国—亚非媒体合作传播多元主体的调研》,载《新闻春秋》2023年第1期。
5.蒋贤成,钟新:《网络议程设置中的镜像与折变:美法两国“黑命攸关”运动的媒体议程与公众议程》,载《全球传媒学刊》2021年第4期。[收录入《媒体外交:后全球化发展的现状与分析》文集(时事出版社2022年版)]
6.蒋贤成,钟新:《意识形态修辞批评视角下<华盛顿邮报>“一带一路”倡议报道分析》,载《国际传播》2020年第1期。[收录入《国家形象:文明互鉴与国家形象》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7.钟新,蒋贤成(通讯作者):《跨文化共情传播机制探新:基于孔子学院院长访谈的跨国比较研究》,载《东岳论丛》2023年2期。
8.钟新,蒋贤成,沈静,王雅墨:《从“媒体独白”迈向“全民共情”:中国国际传播10年研究的多元谱系与未来路径》,载《传媒观察》2023年第2期。
9.钟新,蒋贤成:《体育传播深度数字化:北京冬奥会的全球记忆与数字传承》,发布于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年2月4日,网页链接:http://www.cssn.cn/gjgc/mhgj/202302/t20230204_5586090.shtml。
10.钟新,蒋贤成(通讯作者),王雅墨:《国家形象的跨文化共情传播:北京冬奥会国际传播策略及效果分析》,载《新闻与写作》2022年第5期。
11.钟新,蒋贤成:《全球同心、多级对话、情感共鸣——2022年北京冬奥会“云端”国际传播的基调、路径与愿景》,载《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
12.钟新,蒋贤成,李心蕊,姚欣可:《疫情下来华留学生线上学习调查》,载《经济导刊》2021年第10期。[收录入《中国大学讲好中国故事》文集(九州出版社2023年版)]
13.钟新,蒋贤成,崔灿:《构建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媒体传播策略——CGTN云南野生象迁移热点事件报道分析》,载《电视研究》2021年第9期。
14.钟新,蒋贤成:《完善全民国际传播体系构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载《中国记者》2021年第7期。
15.钟新,蒋贤成:《以诗共情——新冠肺炎疫情下中日援助外交的传播策略与扩散效应》,载张昆 张明新(主编),《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报告(2020~202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7月。
16.钟新,蒋贤成:《共情修辞视域下习近平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话语实践分析》,载《对外传播》2021年第2期。
17.何天平,蒋贤成:《以短视频为媒: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效能的实践进路》,载《中国编辑》2024年第11期。
18.何天平,蒋贤成:《平台时代的复调传播——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的国际交往模式变革》,载《新闻与写作》2024年第6期。
19.何天平,蒋贤成:《从“转译”到“桥接”:面向精准国际传播的文化出海范式革新》,载《中国出版》2024年第10期。
20.何天平,蒋贤成:《以“教长辈看电视”之名:作为沟通情境的“观看”与新型客厅文化构建》,载《新闻与写作》2023年第8期。
21.何天平,蒋贤成(通讯作者):《数字全球在地化:平台时代影视产业国际传播趋势探研》,载《对外传播》2023年第7期。
22.何天平,蒋贤成:《“共情”作为动力机制:国际传播视野下短视频新闻的语态变革与情感化策略》,载《中国出版》2023年第12期。[收录入《面向Z世代的国际传播:理论·实践·创新·未来》文集(人民日报出版社2024年版)]
23.何天平,蒋贤成:《国际传播视野下的ChatGPT:应用场景、风险隐忧与走向省思》,载《对外传播》2023年第3期。
24.何天平,蒋贤成:《算法介入国际传播:模式重塑、实践思考与治理启示》,载《对外传播》2022年第10期。
25.刘臻睿,钟新,蒋贤成:《体育国际传播的共情机制:成都大运会赛事亲和力的短视频建构》,载《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5年第5期。
26.钟新,林芊语,蒋贤成(通讯作者):《在地化多维共情:孔子学院面向海外青年群体的跨文化传播》,载《青年记者》2024年第9期。[收录入《面向Z世代的国际传播:理论·实践·创新·未来》文集(人民日报出版社2024年版)]
27.许颖,金圣钧,蒋贤成:《节日的“相遇”:跨文化传播中文化身份的调适与赋魅——以多国孔子学院节日文化实践为例》,载《国际新闻界》2023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
28.钟新,崔灿,蒋贤成:《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多维度复合与进阶式培养: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十周年毕业生调查》,载《国际新闻界》2020年第12期。
(四)研究报告
参与编写《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20)》,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发布,外文出版社2021年以中英法西俄阿六语全球发行。
(五)学术访谈
组织撰写并发表《“孔子学院院长谈节日文化传播”》系列14篇报道,以中文、英语、西班牙语等语言发表于中国日报中文网和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哥斯达黎加等国媒体平台,其中部分访谈收入辑刊出版:
1.蒋贤成,颜冰璇,郭可树:《用共情做好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专访时任意大利博洛尼亚孔子学院院长许颖》,载《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2024年第1辑。
2.蒋贤成,官逸伦,林芊语:《展文化之魅、促文化之思:做更有广度和深度的汉语传播——专访时任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彭奕》,载《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2023年第2辑。
3.蒋贤成,向思源,李江梅:《“闻君语、识君心”:与当地文化共情,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共情——专访时任哥斯达黎加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李华》,载《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2023年第2辑。
4.钟新,杨欣,蒋贤成:《在双向互动中搭建全方位国际人文交流平台——专访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吴林》,载《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2024年第1辑。
 
重要资格证书
1.英语专业八级
2.法语专业八级
3.CATTI英语二级笔译
4.CATTI法语三级笔译
5.剑桥商务英语(BEC)高级
 
重要荣誉奖项
1.入选中国知网2024年度高被引学者Top1%
2.2024年国际传播学会(ICA)年会群际传播分组最佳学生论文奖
3.2022年博士生国家奖学金
4.2022年度北京新闻奖新闻业务研究三等奖
5.2020年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最佳学生论文奖
6.2019年清华大学国家形象论坛优秀论文奖
7.2018年度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在校生最高荣誉)
8.2016年、2017年、2018年国家奖学金

主要研究领域

国际传播/政治传播/跨文化传播(关注跨国数字平台、跨文化共情、国家形象、体育国际传播等议题),美国社会文化(关注身份认同、社会运动等议题)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