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
作 者: | 余万里 | 关键词: | 美国外交 |
书 名: | 《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 | 成果形式: | |
合著者: | 何宗强 | PDF版本文: |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
中译本序
国际关系的专业学生同其他议论、阅读和撰写国际政治的人有什么区别?我认为区别
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区别是"方法"。专业的学生用方法论为自己压舱,在面对问题的时候
能够获得特定科学技术哲学和学术规范的指导。第二个区别是"理论"。国际关系专业的学
生能自觉地沿着一条前人已经走过几个世纪的道路来探究战争、财富、和平和权力问题。
本书的首要内容就是理论。它试图把过去的学者在国际政治研究中已经完成的众多系
统方法中的一部分传达出来。因此,这也是一本某种类型的历史书。它表现了一些方法在不
同时代的演化过程和途径。同时,它试图让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熟悉本领域的某些基本事实
--国际事件、政治行为者、国际机制等等。不过,它最主要的是想传递一套在不同时代都
共通的国际政治观念。因此,它不仅仅是一本有关理论的书,而是一本关于理论变迁的书。
它是一本关于理论兴亡的书。它描述了理论产生的社会环境。它探讨了理论演变和转型的途
径。它讨论了这一演变过程如何影响政治观念、塑造政治决策--而这些又反过来影响社会
环境并导致某一理论的繁荣(或其它理论的衰败)。
焦点与偏见
对于一本关注面如此广泛的理论和历史书来说,设定一个清晰的焦点是必要的。本书
选择的焦点是现代领土国家。把学术视点集中在领土国家的演变之上,本书试图把国际关系
理论的历史描绘成一个波浪起伏于不同时代的连续的过程。这个焦点使追述国际关系理论的
过程成为可能。它也有助于将20世纪的国际关系理论归纳为三个基本的方法论类型:现实
主义、理性主义和革命主义。
不过,在选定这个焦点的同时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尽管它有助于从时间的角度追述
国际关系思想的演变,但很难从空间的角度归纳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在聚焦于现代领土国
家的同时也就限制了讨论的地域范围,因为领土国家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国际行为体的出现是
在西方。这样做的结果是让本书成为欧洲中心主义。本书描写的国家主要是传统的欧洲强国,
而涉及的理论也是西方学者创造的。
我本来并不担心这个问题。因为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想的只有欧洲的读者。它
试图抗衡来自美国的众多教科书,它们已经统治了国际关系研究将近半个世纪。
现在,这本书将出现中文版,它的欧洲中心主义偏见将暴露无遗。然而,这本书在中
国也可以作为美国视角之外的一个选择,美国的视角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覆盖了全球。本书的
欧洲视角或许还能在中国读者中引起有益的辩论,尤其是针对书中有争议的关键论点:现代
领土国家是起源于欧洲的特殊社会形式吗?
本书认为,现代国家起源于西欧,最早的现代领土国家是出现在欧洲西部沿海的西班
牙、葡萄牙、法国和英国。它们出现在欧洲中世纪的后半段--在11-14世纪间。在其后的
几个世纪里,国际政治只是发生在这些西欧国家之间的现象。在19和20世纪,领土国家的
观念和国际关系向世界其它部分扩展,欧洲的国际体系成为世界其它地方国际关系的蓝图。
不管是好是坏,现代欧洲的国际关系奠定了当今民族国家的组织和互动模式。
是什么东西使欧洲的国家观念如此强大,并使欧洲的国际体系如此具有渗透力?
西欧的国家
在讨论问题之前,应该指出欧洲并不总是很强大。在公元1000年左右,欧洲是一片分
裂的、冲突的和贫困的区域(如第一章中指出的那样)。"西方"社会同它两个庞大的邻居-
-东南方的拜占庭帝国和南方的伊斯兰帝国--相比,总体处于贫穷弱小的地位。当然,欧
洲也比同时期的中国贫穷弱小很多,中国在公元800-1100就出现了工业;贸易扩张、经济
繁荣、人口增加;首都杭州是世界上无可争议的最伟大的城市。但是,13-14世纪的欧洲发
生了巨大的变革,尤其在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变革推动了欧洲财富和实力的
增长。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变革呢?
国家的重要性
从国际关系的观点,最重要的变革是现代领土国家的出现。正是这一类型的国家使西
方变得与众不同。这是因为,这种类型的国家很快被证实为非常有效率的社会组织形式。在
19世纪,似乎没有别的社会组织形式能象西方国家那样有效地动员国家资源、协力创造财
富和力量。领土国家的效率主要来自它的四项组成要素:领土、主权、机制和人民。
第一项要素,"领土",似乎没有什么特别新鲜之处。哪个国家不是领土的实体,都在
地球的表面上占有特定的有形的区域?古希腊的城邦和帝国难道不是领土实体?它们当然
是。不过,西方国家的领土基础在后来变得模糊了--先是罗马帝国,然后是封建主义。 只
有当中世纪晚期,欧洲君主成为西方的主要世俗统治者之后,政治权力再度立足于轮廓清晰、
界线分明的土地。从14、15世纪往后,欧洲国家的领土性质不断得到强化。
第二项要素,"主权",标志着国家的领土性质得到了自觉地强调。正如15-16世纪的思
想家和律师们所分析的那样,主权意味着完整和绝对的权威:主权统治者必须得到服从,因
为他拥有绝对的权威。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断言,所有稳定有序的国家都拥有主权统治者。不
过,在16世纪期间,主权的观念在西方获得了特有的解读:它似乎具有两面性。一是领土
的国内方面,它涉及统治者与臣民之间的纵向契约。这其实不是一个新现象。古代的传统观
念认为,国内存在一个完整、绝对的权威核心,所有合法的政治指令都发源于此。这关系到
了国家内部的上下级关系。 二是在16世纪兴起的主权的对外方面。他涉及享有对内主权的
统治者之间的横向契约。布丹(1967, p. 29)称之为"条约",并解释君主使自己成为国家的
代表。主权的对外方面构成了西方特有的新现象。它意味着对多数国家地位的承认。他还承
认所有这些国家享有领土不受侵犯的平等权利。它认为所有国家都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至
少在名义上)建立相互关系,这个观点奠定了现代外交关系的基础。 对外主权的观念可以
用"独立"一词来概括。当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讨论主权国家的时候,它们所指的就是独立
国家。
第三项要素,政府机制指的是国家的官僚机构。在这当中最重要的是武力机关。它构
成了任何国家稳定的核心--西方和中国的思想家早在数世纪前就已经指出了这点。 由于
维持军事机关的成本巨大,任何成功的国家都必须建立相应的中央税收机关。很显然,军事
机关和财政机关是任何国家都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机制。在此之上建立的其它机制造就了西
方国家独特的效率和力量。这些机制中最重要的中央银行、国债和代议机构("国会")。建
立这些机制使现代领土国家拥有了高效率的手段,从而使它们能够集中和协调大众的能量和
价值观,并转化为国家实力和军事力量。同样,这些机制似乎也有利于经济和产业的发展;
而经济和产业的恰当平衡对于荷兰和英国在16、17、18世纪的兴盛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机制"的概念近年来拥有了更加广泛的含义。在当代政治科学中,机制概念超越了
旧的官僚组织和机关的范畴。今天,它包括决策者在统治过程中采取的规则、规范和价值观。
这一新的机制主义涉及到了现代国家的第四项组成要素:人民。人民最直接的含义是主权领
土上的居民。它应该是这四项要素中最简单的一项。然而,事实是它是最复杂的一项。其复
杂性在于,"人民"不仅仅是居住在领土上的人类的简单总和。领土国家中的居民是通过一
些共同的观念团结起来的--共同的信仰体系、共同的语言、或共同拥戴的国王以及国王在
领土内实施的共同法律。在一个建设完善的现代国家里,必定能在国家政治认同的心脏部位
找到某种与众不同的观念。正如我在别的地方指出的(Knutsen 1999),这一核心观念提供
了国家的根本"神话"。
观念的重要性
在很长时间里,这一神话是由宗教来提供的。基督教在西方以不同的方式将君主和上
帝联系了起来。这一神圣的关联告诉百姓,君主的决定代表着上帝的意志。这一以神的原则
为君主权威提供合法性的方式就是所谓的君权神授论。君主是主权者,他的主权来自上帝并
得到上帝的支持--而他的民众也沐浴着上帝的恩惠。
进入18世纪之后,君权神授论被对立的理论所取代。经历启蒙时代后,上帝失去了他
在西欧的光环。当神权失去其说服力之后,它为政治提供合法性的功能也减弱了。取而代之
的是一个新的启蒙主义的人民主权论。根据这个新理论,君主仍然是主权者,但他的主权不
再来自上帝,而是来自居住在他领土上的人民。当然,这个理论还具有更加深远的含义。如
果人民失去了对其君主的信任,那么君主就不再拥有主权。他因此可以被替换。而这种情况
在历史上几次伟大的社会革命中得到十分清楚的表现。在1688年的英国光荣革命、1776年
的美国革命、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中,君主失去了他的权力或被推翻。
所有这些革命都从两个相关的观念上向君权神授论发起了挑战:人民主权论和人权观。
这两个观念对西方市民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都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大众参与国家
的决策过程,这个观念改变了社会的政治向度。根据公民拥有言论和结社权利的观念可以预
见大规模群众政治动员的出现,这个进程还伴随着政治传播渠道和大众参与机制的演变。最
重要的两个大众参与机制可以用 "民主"和"民族主义"这两个名词来概括。它们是一块
政治金币的两个侧面。它们都源自欧洲的启蒙运动并且依据一个共同的基本概念:人民的意
志应该从国家政策中获得反映。这两个机制同时出现在18世纪后期的西方政治舞台上--
尤其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过程中。 它们在19世纪相互支持,并随着20世纪普选权
和直接参政权的扩大而获得快速的发展。
另一方面,大众参与国家的生产和分配过程,这个观念改变了社会的经济向度。从私
有财产权中可以预言大规模的群众经济动员的出现,这个过程伴随着市场的发展--商品市
场以及劳动力市场。在18世纪的最后25年里,西方列强把市场机制带进了世界舞台--尤
其是英国的工业革命。
西方的作用
西方国家的大规模动员,无论是社会的经济领域还是政治领域,都引发了国际关系领
域的巨大的变革。它进一步加强了西方国家的实力。它动员群众,使国家更加富有和强大。
它同时也掀起了西方扩张的浪潮,表现为19世界末期的帝国主义政策。
从国际关系实践的观点看,西方政治的独特之处在于现代领土国家的出现--连同其
高效的体制和群众动员。从国际关系理论的观点看,西方最重要的特性是主权观--更确切
的说是对外主权。主权虽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但它的抽象性和学术性并不强。在17
世纪早期,这一概念被列入国际法。 从那以后,主权在诸多重要的方面对国际关系实践产
生了影响。
随着国际贸易、国民银行、民族工业、国家神话、国民议会以及国际法在19世纪的持
续发展,西方开始向全球扩张。这个扩张既包括西方士兵和商人在全球的扩散,又包括欧洲
领土国家的高效社会模式向全球其它地区的扩展。到公元1900年左右,整个世界都在西方
强权的控制之下。欧洲列强占领了各大洲--美洲、非洲、亚洲。国际关系涵盖着一个不断
成长的贸易和交换网络。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一场大转折的发生。政治上,西方体制在一战后继续向
世界其它地区扩展。 经济上,一战导致了西方体系的破产。它意味着历经18-19世纪精心
设计的国际相互依赖网络彻底崩溃。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严重破坏了很多国家间
的贸易关系。紧接而来的世界经济衰退(1933-1945)导致了民族主义和国际经济冲突。第
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再次导致了国际贸易的解体。不过,第二世界大战的结束带来
了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一转折开始于1942-43年,美国邀请它的全体战时同盟参加了一系列的大国会议,为
新的世界秩序设计了基本构架。到1944年末,这一动议产生了未来国际政治的蓝图,联合
国以及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此后
的几十年里,这些机制推动了自由贸易以及国际冲突的和平解决。在它们的作用下,世界上
的国家变得越来越一体化和相互依赖。到20世纪末,世界变得越来越全球化:国际关系可
以被看成一个复杂的互动过程,各种社会力量在一个日益一体的空间里相互发生联系。地球
村的观念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了国际政治的运作和组织。
结论
在21世纪的开端,过去400年的世界事务可以概括成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国
际化,其根源来自"漫长的16世纪"以及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建立。在这个阶段成立了第
一批向全球扩张的特许经营公司--如荷兰的东地中海公司(1581年)、东印度公司(1602
年)、西印度公司(1621年)。第二个阶段是跨国化,其动力在19世纪的工业化。在这个阶
段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资本、劳动力和金融安排。跨国化的浪潮在19世纪末期达到了高潮,
接着便遭受金融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打击。最后一个阶段是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的最
后25年,是在一场真实的电磁通信技术的微型化的革命中诞生的。
每个阶段都带来了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和地理空间的缩小。抽象地的讲,这
三个阶段体现了我们全球通信能力的不断提高和传统空间障碍的不断降低。具体地讲,这一
过程包括了技术、市场和政治领域的一系列进步,从而使地理距离越来越小。在全球化的今
天,人们能够进行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联系,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经济行为体能够使
用新的技术和市场实现投资的国际化,并在全球范围内协调生产和销售战略。今天的国际政
治、经济和社会关系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相互依赖。
这就是大多数西方国际关系学者对历史的看法。作为一本向中国读者介绍西方观点的
著作,这本书或许是有用的。然而,如同新近出版的一些著作所指出的那样,西方的视角不
能代表全部。我十分希望欢迎非西方的读者能够提出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观点。例如,中国有
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传统吗?在哪些方面,中国的传统与众不同?如何解释这些
关键的不同之处?
参考数目:
Feiguson, Niall(2001). The Cash Nexus. London: Allan Lane/Penguin
Knutsen, Torbjorn L. (1999). The Rise and Fall of World Orders.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Peyrefitte, Alain(1989). L'impire immobile, ou Le choc des mondes. Paris: Fayard
绪论:为什么写国际关系理论史?
本书将对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基本假定提出挑战,这种假定认为国际关系学没有理论
传统。当学生学习国际关系导论课程的时候,他们通常关注的只是当前所发生的事件。而众
多教科书中讨论的理论也都形成在教授们的有生之年--而且总是用冷战时期世界事务的
例子进行证明。
在这个方面,国际关系理论有别于政治学理论。当一个从古希腊延绵至今的经典作家被
介绍给政治学专业的新生时,国际关系专业的新生却没有相应的一个经典作家之链。政治学
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等人的伟大著作之上建立起了它的
理论传统,而国际关系学却太年轻以致于无法拥有相对应的这样一个"经典著作"之链。
(Wight 1968, p.1)
定义、范围和重点
理论使人明知。理论就是一组相互关联的假定,帮助人们解释事物为什么会这样或那样
发生。理论就是通过抽象、推测和思辩后再现的现实。理论就是旨在解释和理解事物而进行
的思维过程。
一种看法认为,人类对国家现象的考察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而对国际关系的考察仅仅
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不久。本书不同意这种看法。本书认为在现代国家诞生的400至500
年之前,学者、军事家和政治家们事实上已经开始了对国家间关系的思索。本书将阐述这些
思想进程中的主要概念和主题,梳理出一条近代历史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到第二次工业革
命、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传统的线索。本书特别指出,这条传统往往在
大规模的战争中发生动摇和转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在此例:这场战争与其说催生了国际关
系理论,不如说给国际关系理论传统带来了一个重大的转折,提供了新的侧重点、轮廓线,
促进了学科的觉悟,以及指明了发展目标和方向。本书将对出现在这个转折点前后两侧的国
际关系理论进行讨论。
我们在哪里发掘关于国家间关系的最杰出的思想成就呢?我们可以从政治学的经典中
找到一些最直接的理论思想。很多政治学理论家在考察国家问题的同时也对国家间关系的问
题进行了探索。有时候这些思想成果只是简单的"副产品",但也有些成果是通过很大的篇
幅呈现出来的--例如马基雅维利关于战争的著作、卢梭对"持久和平"的讨论以及休谟论
述"均势"的论文等等。在别的地方我们也同样可以发现对国际政治的观察和思考:在外交
公函、政策建议、国际法条文、个人自传以及政治家和士兵的通信当中都包含了塑造国际关
系理论史的丰富材料。
研究国际关系理论史的主要问题不是素材太少,而是太多,而且种类繁多、分布不均。
为简化材料的选择和分析,便利观点的表达,本书通过几条途径将材料进行优化和精简。第
一,尽量缩小本课题--国际关系理论传统--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于对主权国家间互动
关系的考察(Holsti 1987, p.9)。因此,有关这种互动关系的论述是最重要的。而有关战争、
军事和经济实力的著作也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限制研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本书
将着力研究国际关系主要行为者及其特征的发展演变过程。"国家"是最主要的研究对象,
而"主权"成为最核心的概念。在现代史中,这两个名词一直是紧密相连着的。所谓"国家"
指的是领土国家:一个"拥有政府以及对地球表面特定地理区域和特定人口拥有主权的"独
立的政治共同体。(Bull 1978, p.8)这个"国家"概念产生于喧闹不安的西欧,由此也规定
了本课题在地理上的范围:多少有些不正常地被西方的事件和理论家占据了。
"主权"应当被理解为国家合法性权威的最终来源。主权的概念构成了政治科学漫长理
论传统的核心主题。正如"财富"问题构成经济学的中心、"语言"构成哲学的主题、人类
"健康"构成医学的核心,政治科学是围绕"主权"问题展开的。
第三,本书以政治学理论的经典为研究国际关系思想史的主要素材,同时也参考了其它
方面的素材。这些其它方面的素材主要起提供历史背景和环境的辅助作用,否则呈现在大家
面前的就会是完全不同的更加厚重的另一本书了。
国际关系的性质
国际关系学研究的是人类所有社会行动团体当中最大的一个团体:国际社会。这个社会
有两个特征区别于人类的其它团体:最明显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第一点是,国际社会的成员
资格是强制性的。其它大多数人类社会的组成至少在原则上都是自愿的,单个成员只要愿意
都可以离开,对不服从公共规则管制的成员所能实行的最高惩罚也就是开除。而成员的强制
性正是国际社会的特性之一(Carr 1964, p.95)。任何国家都无法移动它的地理位置;也没有
国家可以卷起领土逃之夭夭。
其次,国际社会没有最高的统治权威。人们为建立世界政府曾经进行过很多尝试,但至
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全球立法机构,它能够为全人类的团结和友好往来制定法律和规
则。尽管国际法体系已经相当精密和完备,但并没有一个全球性的执行机构来贯彻这些法律
条文。在国内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组织以全社会的名义制定法律、强制推行,建立了以
首相、总统或者国王为代表的立法和行政机构。而国际社会缺乏这样的最高统治机构。处理
"无政府社会"中的人类行为,这是正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区别于其它政治学理论的重要方
面。
缺乏最高的统治权威并不意味着人类在国际社会中就不能友好相处,就象有些学者所认
为的那样。不过,这种状况意味着在国家间的行为当中人类友善的社会特性并不重要,而人
类自私自利的行为却在更大的程度上得到了认可。强化主权概念是使这种利己主义行为合法
化的传统途径。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始终处在主权存在和不存在这对孪生理念的支配之下。在
处理国家内部的关系时,主权的含义是社会中存在着最高和绝对的权威。而在处理国家间关
系的时候,主权的含义恰恰相反:"国际的原则是在国内社会之上无绝对权威"(Hinsley 1968,
p.58)。以主权概念为支点,国际关系理论有史以来一直忙于解决的是"战争"与"和平"、
"无政府"与"秩序"这些二分对立的现象。
国际关系理论的性质
学者和政治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主权国家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的呢?将国际关系理
论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有助于澄清这个问题。第一个阶段是确立国际关系理论基本概念的阶
段。这个阶段覆盖了本书的第一部分,主要伴随着"漫长的十六世纪"。在这个时代,文艺
复兴在空间(美洲大陆)和时间(古希腊和罗马文化)上的大发现改变了世界地理和历史的
传统观念。宗教改革运动向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发起了挑战。正是在这个拥挤和喧嚣的时代
中,"国家"、"主权"等国际关系基本概念第一次获得了世俗化的界定。在这个初始化的阶
段中,以维多利亚为代表的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律师与以圭奇亚迪尼和马基雅维里为代表的
意大利历史学家和政治活动家做出了主要的理论贡献。
在第二阶段,上述这些概念通过持续不断的论辩过程,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本书的第二部分介绍了这个过程。它开始于血腥的宗教战争的末期;贯穿了整个近代,直至
十九世纪。它还可以细分出若干时期,差不多以一个世纪为跨度,本书第二部分的每一章就
对应一个时期。在跨越整个十七世纪的第一时期,国际关系的基本法则和理论概念被综合发
展成一个庞大的世俗化的思想体系。让*不丹是最早从事这项综合工作的理论家之一。他不
仅给出了"主权"概念的经典定义,而且还启发了对主权国家之间关系的思索。布丹认识到,
国际关系中没有凌驾在君主之上的绝对权威,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君主之间的争斗当中没有
法律仲裁者。在这种情况下,君主们信守承诺是至关重要的。若干年以后,贞提利、霍布斯
等人参照布丹的论述发展出了信守合约(pacta sunt servanda)的原则。
托马斯*霍布斯是另一位伟大的综合者。他并不是第一个用社会契约概念描述君主间关
系的理论家,但他的确是第一个运用与之相关的另一个概念--契约前的自然状态来类比国
家间关系的理论家。这个类比堪称突破性的理论创新,它极大地影响了此后国际关系理论界。
斯宾诺莎、普芬道夫等理论家响应霍布斯用暗淡的笔调勾画出的国家间关系,将国际政治描
绘成一幅鲜血淋漓的悲观场面。
在另外一些理论家的笔下,国际关系呈现的是另一种场面,他们认为国家间关系不是主
权君主之间的关系,而是理性人之间的关系--尤其类似自利的商人之间的关系。艾默里
克*克略西所刻画的是一幅十分乐观的场景。在这一场景中,人们相互合作、和谐共处。他
的观点在威廉*潘恩、苏利公爵、阿贝*圣-皮埃尔、杰米利*休谟等人那里得到了继承和
发展。
还有一些十七世纪的理论家提出了介于霍布斯的悲观主义和克略西的乐观主义之间的
观点。例如,国际关系理论的又一位早期综合者雨果*格劳秀斯认为,国际关系虽然表现为
无政府的状态,但是在人类理性、共同利益以及和平相处的习俗的基础上,人们通过接受国
际法的规范可以大大改善无政府的无序状态。
上述这些对国家间关系的基本观点在绝大部分都被后来的世纪继承了下来。不过,在不
同时期的历史环境和文化氛围之下它们被重新塑造,添上了新的色彩。十七世纪的理论建筑
在基本的机械论的人类社会观上,关于均势的传统理论即为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十八世纪的
理论烙上的则是当时广为流行的人类行动自我平衡观念的印记。十九世纪的理论则被"进步"
和"进化"的观念牢牢掌握着。
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第三个大阶段出现在1900年左右。本书第三部分着力讨论这个当
代阶段。从近代向当代的转变过程并没有出现某种清晰可辨的突变现象。当国际关系研究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变成一个学科门类的时候,占据人们头脑的还是十九世纪的理论遗产,只
不过那个世纪创建气势恢弘、包容万象大体系的理论癖好不再时髦了。用查尔斯*蒂利(1984,
p.17)的话来讲:"二十世纪社会科学从十九世纪继承下来的遗产就象是从一个富有的姨妈
那里继承下的一栋老房子:又破又旧、装潢奢华、混乱不堪,不过或许还能补救。"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国际关系研究充满了启蒙运动时代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色彩。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取而代之却是帝国时代的严酷气氛。50-60年代占主导的是伪现实主
义视角再配上一些十九世纪的"现代化"和"发展"观念。但是很快,战后的国际关系理论
界滑向了一个与十六世纪类似的局面:一个被各种各样原则割裂的分崩离析的领域。70年
代后,国际关系研究进一步被各种争论中的理论流派撕碎。80年代,尤其随着冷战的终结,
这个学科变得更加支离破碎。
研究的目的
国际关系理论就是要努力解释国际事务为什么会这样或那样发生。大多数理论家研究主
权国家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理解"国家间政治互动的模式"(Puchala 1971, p.1)。有些人
想更进一步,企图从这些互动模式中梳理出更加基本的法则--规律性的或者类似规律的结
论,由此他们可以解释过去并且预测未来(Waltz 1979)。
亚里士多德在为政治学研究奠基时作出过一个假定:人的本性就是政治的动物(a zoon
politikon)。他认为,企图从一个与世隔绝的人的天资和行为当中获取政治的知识,那必定
是误入歧途。亚里士多德强调指出: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而生存:"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
的人--或是为世俗所鄙弃而无法获得人类社会组合的便利或因高傲自满而鄙弃世俗组合
的人--他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祗。"
从一开始,政治理论家就在不断引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认为政治行为者必定要受
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也很自然地接受了另一条相同的论点:研究者自身也是在一
定世界观、经验和知识背景下,被特定的文化、隐喻和深化塑造和刻画的产物。当社会环境
发生变化时--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取代,或者一个历史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时--
人的思想将被重新塑造,而他们研究问题的方式和口味也会有所不同。
国际政治学研究也概莫能外,理论随着时空的变迁而千差万别。追踪一段随时都在发生
转移和改变的关于人主观意识的历史,正如本书试图在做的,就象在追猎变色龙。当年罗伯
特*海尔布卢纳在着手写一部简明资本主义史时也受到了多变的主观意识的干扰,他态度是:
当面对这个艰巨任务的时候,我们应该提醒自己:人类经验中最基本的品质是追求理解、
解释和预测的欲望,而不是社会科学的成果。这种成果永远不可能穷及,但却不会总让人彻
底失望,不同的社会环境总会产生不同水平的学术成就。因此我们考虑的根本不是我们能否
进行理解、解释和预测的问题……而是我们研究能力的限度问题(Heilbroner 1986, p.180)。
在本书试图对国际关系理论史进行概括的时候,尤其需要听取海尔布卢纳先生的上述忠
告。如同其它社会科学的学科一样,国际关系学的"发展"结果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知识
体系。因此,本书勾画出的国际关系发展进程也不是一条从原始时期时代到现代的直线条。
总之,本书的目的是要勾勒出一条我们的前辈在思考和理解国际政治的现象与逻辑时已经走
过的道路。
罗马帝国皇帝把自己看成天下的统治者--在某些情况下类似中国皇帝自称的"天子"。公元3世纪,罗
马皇帝康斯坦丁把基督教介绍进帝国,并借用基督教会的普世主义原则为他的政策辩护,在这以后,君临
天下的观念进一步得到加强。在罗马衰败之后,基督教会的普世主义是在动荡的欧洲世界中提供统一和秩
序的少数机制之一。在11世纪,封建制度成为另一个统一和秩序的来源;不过,封建秩序并不是基于领土
的的秩序;封建秩序是以错综复杂的社会效忠网络为基础的。本书第一章对此提供了详细的分析。
亚里士多德在他最重要的著作《政治学》(写于公元前3世纪)中界定了主权的观念,直到现代,他的定
义仍然影响着西方的政治和法律学说。在定义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区分了三种类型的政府:君主制(在
这种统治形式中,主权掌握在一个人手里)、贵族制(主权掌握在一小群杰出人物手里)和民主制(主权由
大多数或全部人民掌握)。亚里士多德的三大基本政府类型至今深深扎根在西方政治和法律讨论之中。
国家权利平等的观念与法国人传统的"普世君主"和中国人的传统"皇帝"概念发生了冲突。这一冲突
生动地反映在发生在1793年9月14日的一幕场景中。当中国皇帝乾隆庆祝他成为"天子"之后57岁生日
时,三个外国代表团前来向皇帝表示敬意。其中的两个国家,缅甸和蒙古,是已经接受了中国主权的邻国。
而第三个国家,大英帝国,被认为是代表"西洋的王国"来接受中国的主权。而英国代表团关于主权已经
英国同皇帝关系的观念完全不同于缅甸和蒙古,于是出现了一幕尴尬的局面,英国代表团头领乔治*洛德*马
嘎尔尼在上朝时拒绝向皇帝磕头。认识到这一区别十分有意思,缅甸和蒙古代表团的举动代表了传统(纵
向的)主权观念,即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而英国代表团的行为反映了西方(横向的)多元化、平等的
主权观。马嘎尔尼似乎很难让中国皇帝接受这样一个观念,即伟大的东方陆上强国中国与伟大的西方海洋
强国英国在政治上是平等的。(见Peyrefitte 1989, pp. 70ff)
现代主权概念的主要阐述者是法国人让*布丹,关于他在第三章中有详细的介绍。
中国思想家中,公元前3世纪的商鞅、孙子已经涉及到这一点。一个世纪后的韩非子认为,只有国内安
定的的统治者才有能力向外投射力量。在欧洲,论述这一问题的思想家俯拾皆是,如佛罗伦萨的尼科洛*马
基雅维里(见第二章)。普鲁士哲学家高特弗里德*W*莱布尼茨值得高度重视,因为他把军事结构同主权
概念联系了起来。(见第三章)在15世纪向16世纪过渡的时候,现代军事机制(莱布尼茨所提及的)被引
入欧洲,更确切地讲,是在意大利战争期间,主要是为了适应以火药为基础的新式武器系统。中国士兵几
百年前就已经使用了火药,但不同于欧洲人的是,他们从没有将它发展成大规模的武器系统。
在其它著作中讨论了这个问题。(Knutsen 1999; Ferguson 2001)这里,只要注意到这些机制的发展对于政
治事件,尤其是对国际冲突和战争的重要影响就够了。它们不是为推动经济发展而创建的,它们的出现只
是为战争征集赋税。
在这一点上,17世纪的欧洲同中国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皇帝也从"天命"中获取统治的合法性。
可以认为,稍后还发生在1917年俄国革命和1949年中国革命的过程中。
见第六章关于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讨论。
在20世纪,大多数西欧国家都采纳了人民主权原则并发展出一套自由民主的代议模式--这套政治制
度的基础是个人人权观,尤其是言论自由和私有财产权,主要形式有代议制、多党制和定期的自由选举。
中南欧的一些国家发展出社团主义模式的人民主权原则,其极端表现是两次世界大战中间的法西斯主义-
-一党制,强调国家的集体利益。西欧以外的一些国家还发展出共产主义模式的人民主权原则--一党制,
压制个人财产权,强调工人阶级的集体利益。20世纪的历史从西方世界的观点看,就是一场持续的斗争,
发生在落实人民主权原则的这三种途径之间:自由民主主义、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Barrington Moore,
196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场斗争是三角的:表现为自由的西方(以英国和美国为首)、共产主义的俄国
与法西斯德国之间的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法西斯主义的灭亡,于是战后时代就体现为两大意识形
态的斗争--自由市场的自由民主主义同共产主义之间的冷战。
第六章开头简单回顾了这个演变过程。
第四章开头关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讨论包括了这一进步的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欧和东欧的最后几个帝国崩溃了--奥匈帝国分解为几个小国;奥斯曼帝国也
被解体,它的几个欧洲部分被打着国联旗号的英国和法国吞并为保护地;俄罗斯帝国崩溃后,由弗拉基米
尔*列宁领导的革命政府重整这个大帝国并维持了70年的统一。在亚洲,中华帝国继续存在,但已经名存
实亡:在战争中,各省的权力掌握在军阀手中,并持续不断地发生内战。在之中不稳定的局势中诞生了一
批激进的中国领导人--其中一些人是在欧洲加入了共产党(如朱德和周恩来),他们用激进主义的观点(反
帝)来理解世界经济、国际关系、以及领土国家及其关键体制。
第一章指出,理解欧洲政治的钥匙是中世纪,当时的欧洲没有发展成一个帝国,而形成了由若干独立国
家组成的独特体系,这些国家在以军事为基础的外交以及均势政治中始终维持了自己的独立。在这个意义
上讲,正是均势体系带来了欧洲在世界历史中的独特地位。第一章说明了欧洲的多国体系如何不同于它周
围的两个帝国:拜占庭帝国和伊斯兰帝国。或许还应该加上西方同中国的区别,尽管9世纪的欧洲同中国
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在欧洲,罗马帝国崩溃之后,在混乱中缓慢诞生了一个由很多国家组成的多国体系;
在中国,唐朝灭亡后也出现了一个由十国组成的多国体系。不过,欧洲与中国的相似之处也就到此为止了。
当欧洲的多国体系因为主权原则和均势不断巩固之际,中国重建了一个帝国,宋王朝统一了中原和南方诸
国。
多尔蒂和普法格拉夫(1981年)合著的、影响广泛的国际关系教材是这些文献的代表作。它用了1页的
篇幅介绍了修昔底德、马基雅维利、克略西以及本学科其它奠基理论家;然后用了3页篇幅讨论爱德华?
卡尔,用了570页讨论二十世纪的其他理论家。
这一对于国际关系理论传统的忽视引起了怀特(Wight, 1968)和其它学者如林克莱特(Linklater, 1982年)
的关注。在美国有关国际关系理论的介绍性教材中,强调当前事件的倾向十分明显。琼斯(Jones, 1991年)、
凯格利和威茨科普夫(Kegley and Wittkopf, 1989年),休斯(Hugues, 1991年)以及其他人模仿舒曼百科全书式
的写法(1933年),对于当前的事件和理论作了详尽的评论,但是,对于1918年之前的情况没有进行勇敢的
探索。然而,在近年来的教材中,存在着一种模仿霍尔斯蒂(Holsti,1967年)所用的方法的趋势,在讨论
中纳入了历史问题的讨论:雷伊(Ray, 1987年)描述了一战之后的历史(作为了解九十年代国际政治的主要
途径);皮尔森和罗切斯特(Pearson and Rochester, 1989年)对于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来的国际关系进行
了总结。科伦?比斯和沃尔夫(Couloumbis and Wolfe, 1990年)在全书中对于历史事件和理论家进行了介绍。
对于理论传统研究最突出的人物有:卡尔(Carl, 1964年),辛斯利(Hinsley, 1963年),霍尔斯蒂(1987
年),亨辛格(Huntzinger)(1987年),帕金森(Parkinson, 1977年)和罗塞尔(Russel)(1936年)。阿隆(Aron,
1966年)、布尔(Bull, 1978年)、考克斯(Cox, 1987年)、吉尔平(Gilpin, 1981年和1987年)、摩根索(Morgenthou,
1978年)、施瓦辛伯格(Schwarzenberger)(1951年)、沃尔兹(Waltz, 1959年和1979年)等。这些人的权威
性著作都富有历史底蕴;然而,他们往往提倡一种独特的理论,而不是严格的介绍性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