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学术动态 > 国内外学术会议
国内外学术会议
美国所青年学术论坛在京郊密云举办
作者:刘卫东 来源: 时间:2004-04-19
4月19日,2004年度美国所青年学术论坛在密云举行。论坛开幕前,党委书记、副所长顾国良传达了关于加强理论学习,严格自律,搞好社科院系统的廉政建设等有关文件。在谈到与学术研究有关的事宜时,顾书记再次强调了理论探讨中的政治纪律,同时勉励青年研究人员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为业务研究掌舵护航。王辑思所长回顾了各研究室取得的成果,并对今年的研究工作做了安排。他提醒大家在政治上要警钟长鸣,在工作上要有紧迫感,尤其要关注与中国有关的国际问题研究。 论坛的学术讨论由胡国成副所长主持。他首先勉励所里的青年学者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主动承担一些课题,副研以上的研究人员应该争取出专著。随后他简要介绍了所学术委员会从去年完成的论文当中选取的比较成功的5篇,并由作者逐一上台就自己的论文和写作体会做学术报告。 政治室主任倪峰副研究员在其论文《复合型结构,对东亚安全格局的一种解释》中提出了4个要点:一是对东亚安全形势的认识。他认为东亚地区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脱节,19世纪东亚地区体系大转轨留下的历史遗产还在发挥作用,因而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文化多元性、核心文化带、儒教文化圈已被多数国家认可,但是相同的文化体系反倒催生了强烈的国家矛盾。这种特征与世界其他地区,例如欧美的文化关联大为不同。二是提出了多极、霸权稳定、多边稳定三种东亚安全模式。东亚地区一体化的趋势在上升,国际社会参与增多,主体出现多元化,地区大国纷纷提出多极化主张,但是美国对此并不认可。他还谈到均势理论与多极化的区分:前者是权力分配的结果,后者只是一种趋势;前者存在势均力敌的行为体(如英国和法国),后者则可能出现单独的超强(如美国)。三是多边安全形势,以及经济一体化对地区安全形势的影响。四是存在一种地区主义的趋势。他认为自己在相关问题上的具体构思还不很成熟,一些设想、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还需要深究,研究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疑惑需要理清。 经济室主任王孜弘副研究员讨论了美国的金融资本与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他认为,从现实中看,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成功基本都要依靠美资,但是美国的投资主要还是集中在能源、人力资本比较高的地区,也就是资本主义伙伴之间,因为这些地区资本监管措施比较完善。这就造成一种需求和投资的不对称。他在文中提出了一些比较新颖的观点,如国际投资的实际走向与普遍观念不一致;市场大小与国家人口没有必然联系;1998年的金融危机与游资无直接关系;资源、人口、成本与投资走向无直接关系等。这些观点有助于帮助了解中国市场对外资而言是否为理想投资地等比较现实的问题,并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社会文化室主任姬虹副研究员的论文题目是《种族歧视在美国司法领域中的表现》。她认为,美国种族歧视的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1)作为主要的执法人员,警察在对待少数族裔的态度、屡次枪杀无辜的举动,以及在自身队伍内部的不公正行为等方面,都充当了一个歧视者的角色。(2)少数族裔是暴力受害的最主要群体,不管施暴者为谁,少数族裔总是受侵害最多的群体,占其人口的比例最大,其中以仇杀为主,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其社会地位的低下。(3)司法量刑上的问题。法院对刑事案件的判决具有较明显的倾向性,相对来说,非主流族群的罪犯受到的处罚更为严厉,这已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统计数据,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但作者本人也感到,由于对美国司法领域不太熟悉,一些问题没有吃透,一些疑点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外交室洪源副研究员在论文《美俄在反恐领域的合作与斗争》中,从俄罗斯的角度探讨了反恐背景下俄美的相互关系及其走势。他主要探讨了4点:(1)俄罗斯对自身定位的战略回归。在反恐已成为各国共识的形势下,俄罗斯努力利用其大国地位和战略资源,在尽可能满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也试图通过国际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找回以往的影响力。为此普京采取了与当今唯一超级大国既合作又斗争的策略。(2)“9•11”事件是美俄利益交换的契机。(3)伊朗核危机是美俄蜜月中的金苹果,这一阶段双方关系已经出现裂痕。(4)结论和展望。作者在这一部分中提出了一些问题和思考:北约东扩导致俄外部压力增大、历史上心脏地区首次洞开,但俄的反击手段有限,它已成为区域性二流核大国,所以普京当今的任务就是联合法德与美抗衡,同时也适当兼顾美国利益以换取所需要的帮助;车臣与阿富汗战争阶段是双方合作的蜜月期,但伊拉克战争使双方关系急剧降温,现在两国的分道扬镳似已成定势;反恐是战争吗?最后他还提出了有关中俄合作的一些设想。 外交室张帆助理研究员在论文中探讨了美国和沙特的关系。他说,在常人看来沙特是美国在中东最亲密的伙伴之一,但随着反恐战争中美国的敌对势力越来越多地牵扯到沙特公民和政府,有人开始对双方的关系产生质疑。因此,他在论文中提出了美国与沙特到底是不是战略伙伴的问题。他认为,现实中作为沙特公民的拉登并不攻击王室政权,但在政府引进美国驻军这一问题上,拉登寻找借口,激发出国民的反美情绪,也给统治者施加了很大压力。当沙特原来面临的主要外部威胁萨达姆政权消失以后,美国的大中东政策又成为王室政府新的威胁。此外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也难以在同为阿拉伯世界一员的沙特那里得到理解。从宗教传统上说,沙特政府同样不希望与美国过分亲近,西方的价值观念与伊斯兰教义本身就格格不入,亦无法在国民中得到共鸣。美国对沙特也是一肚子怨气,大量恐怖袭击事件都涉及到沙特人,沙特政府制止不力,在倒萨战争中表现也不积极。在这种背景下沙特很难成为美国的反恐伙伴。他运用客观事实和逻辑分析对此进行探讨,结论明确具体,合情合理。 胡国成副所长在总结时指出,论坛的研讨活跃了学术气氛,有助于提高研究水平。他希望各室今后在课题完成后首先进行内部交流,相互吸取经验;新课题申请前要先由室主任组织本室申请人员集体讨论和完善欲申报课题的各项材料和论证,以提高其学术价值和申报的成功率。 这次论坛的举办给年轻学者留下了一些值得重视的学术研究经验,从报告者所谈的一些研究体会中不难看出,注重以下几点对学术研究应该很有帮助:1.善于观察和思索。从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或者大众媒体偶尔提及的话题着手,以小看大,纵辨古今,对于发现问题很有好处。很多看似平淡的现象当中存在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内容。2.勇于怀疑。对于似乎已有共识的某些观点,如果发现可疑之处,就要敢于着手探究,追根溯源,独立思考,通过具体分析和科学论证来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3.长于积累。学术水平建立在不断的积累之上,尤其对于年轻学者来说,选定一个方向后就可以顺藤摸瓜,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必须的知识积淀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业务素养,为以后的发展创造条件。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