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学术动态 > 国内外学术会议
国内外学术会议
施咸荣翻译学术研讨
作者:孙卫卫 来源: 时间:2004-11-08
施咸荣翻译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将《麦田里的守望者》《等待戈多》《战争风云》等名著译介到中国,在他离世11年之后—— 施咸荣翻译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施咸荣的名字,可能不少人会比较陌生,但是说到《麦田里的守望者》《等待戈多》《战争风云》这些外国文学名著,很多人肯定耳熟能详,40岁以上的人还记得当年排队购买《战争风云》的盛况,最早把这些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的就是施咸荣。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成果卓著的文学翻译家和美国文学研究专家,只不过11月8日在北京为他召开翻译学术研讨会时他已离开我们11年之久。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陈建功在贺信中说:“施先生是我最为敬佩的翻译家之一,认识先生后得以常常向他请教,无论为文还是为人,都从先生那里得到诚恳的帮助和有益的启迪。最后一次看他,告辞时先生双目微闭,一滴清泪潸然而出,彼情彼景,历历如昨。”他称赞施咸荣先生“学养深厚,特别对美国政治、文化有深入的研究;见地独到,晚年对美国通俗文学的译介,填补了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平易近人,诲人不倦,尤为爱惜青年”。 施咸荣,1927年生,浙江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同年8月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工作。1981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美国文化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研究员。1993年5月18日因病去世,享年66岁。 30多位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文学翻译家出席研讨会。与会者为施咸荣先生的早逝感到惋惜。李文俊说,他走得太早了,如果多活十年八年还会有更大的贡献。董衡巽说,病中我去看他时,他说很想写两本书:《美国当代文学史》和《美国黑人文学史》,可惜他去世得太早,这一心愿未能实现。他在世的时候,我们感觉不到在美国黑人文学及当代文学研究方面的空白,在他去世之后,我们才感到这方面的空白无法填补。 曾与施咸荣先生共事多年、87岁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前副总编辑孙绳武在书面发言中说:现在想起施咸荣同志,我感到他就像一个农场工人,从青年时代起,就在地边渠旁耕耘种植。数十年间他勤恳劳作的结果,已成为一座相当繁盛的园林。他希望施咸荣先生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长期从事的工作,能得到更多热心人的支持,因为这份事业是于人民有益的,永恒的,无限的。 主持研讨会的译林出版社编审李景端整理出的“施咸荣主要译著目录”排了整整两页。《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美国文学简史》(合著)等论著;《最幸福的人》《斯巴达克思》《美国黑人短篇小说集》《希腊悲剧故事》等译著;主持编辑并出版《莎士比亚全集》《外国通俗文库》……这一本本书,是施先生为英美文学翻译和研究刻苦钻研、殚精竭虑的精神写照。 王缉思、资中筠、梅绍武、文洁若、朱世达、任吉生、傅惟慈、杨武能、金灿荣、章祖德、桂杨清、潘小松、金圣华、杜高等在研讨会上发言。施咸荣翻译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人民文学出版社、译林出版社、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外国文学出版研究会等六家单位主办。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