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动态
我所中青年学者畅谈“我的中国梦”
作者:刁大明 来源: 时间:2013-05-07
我所中青年学者畅谈“我的中国梦” 5月7日,我所举行“我的中国梦”专题研讨座谈会,邀请本所参与院“中国梦”课题研究撰写工作的魏南枝博士就“中国梦”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意义做主题报告。孙海泉书记、刘尊副所长出席,青年学者何兴强主持研讨会,全所45岁以下的20余位研究人员与会。会议气氛热烈,与会者积极发言,参与讨论,畅谈“中国梦”。 魏南枝博士指出,从历史上看,“中国梦”包括三个发展阶段,即“救国梦”、“强国梦”、“复兴梦”。新中国成立与发展的历史,就是“救国梦”与“强国梦”的最好诠释。而在新世纪之初,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物化的社会需要精神的支持与指引,需要一种社会理想与国家自信的精神力量。这就是“中国梦”的现实需要。 20世纪以来,中国扮演着“小心翼翼的好学生”和“小心谨慎的自卫者”的双重角色,中国历史也走出了“苏联道路”和“延安道路”、“全盘西化”和“中国道路”之间摇摆取舍的过程,最终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过程事实上也可以被理解为是中国文化与西方价值之间强烈互动的表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特色”二字并非是西方意义上的“例外”,而是“中国梦”的充分体现。 当今的“中国梦”更为重要的是“复兴梦”。在这个“复兴梦”的指引下,要做到在跳脱西方价值的前提下,重塑中国文化的领导权;要做到在破除发展迷信的基础上,建立中国国家和个人的社会理想;要做到在继承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推进时代发展。“中国梦”映照下的中国将成为积极的自立者和主动的学习者。 本质上讲,“中国梦”不但是一个国家的梦想,也是每个国民个人的梦想。这就意味着,必须主动协调好个人梦与民族梦之间的关系。这一方面要求我们处理好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之间的取舍与进退,更好强调对于所谓“左与右”的包容。同时,“中国梦”是一个与其他国家梦想不存在矛盾与冲突的梦想。这就要求,在“中国梦”指引下的中国外交战略要强调全球战略规划、开放性、前瞻性以及共赢性。 受到魏博士发言的启发,与会研究人员也纷纷发表了个人观点。大家分别就“中国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中国梦”与当前社会现实问题、“中国梦”与中国公共外交、“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比较以及中美两国发展轨迹的对比等问题提出了自己专业看法和切身感受。最后,孙海泉书记发言指出,“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中国梦”强化了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在“中国梦”感召下,我所也应该有一个自己的梦想,即创造优质一流科研平台,使得有志于从事美国研究的学者愿意来美国所,在美国所可以充分发挥个人潜能、推进学术研究,推出一流的研究成果。(刁大明)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