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动态
<中美关系三十年 过去、现在、未来>纪念中美建交30周年 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作者:美国所 来源: 时间:2008-12-15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主办、美中政策基金会协办的“中美关系30年,过去、现在、未来”(纪念中美建交30周年)国际研讨会于2008年12月15-1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会堂隆重举行。   12月15日上午举行了开幕式,社科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原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外交部前驻美大使柴泽民、李道豫先生,以及美国驻华使馆代理大使彭达、前驻华大使芮效俭等出席并发表祝辞。出席开幕式并参加研讨会活动的国内学术机构主要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中央党校、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社科院美国研究所,以及来自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社科院、厦门大学等京外研究机构的80多位学者、专家。美国的学者专家来自霍普金斯大学、密歇根大学、美中政策基金会、麦肯锡公司等机构,数位原美国驻外大使级官员也应邀出席开幕式和研讨会。   王伟光副院长在开幕致词中指出,目前中美两国关系已经成为当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随着中美关系的不断向前发展,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也找到了越来越多的利益交汇点,彼此的战略定位更加明确。中美双方应该积极进取,加强合作,努力构建新世纪持续稳定的中美关系。在中美建交30年之际,举办这样一个研讨会,回顾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总结历史经验,评估当前中美的发展,展望两国关系发展的未来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熊光楷会长致词时回顾了1978年中美建交时的细节,指出事实证明,中美向好的方向发展,既符合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也符合全世界的利益。中美学界需要努力合作为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美国驻华代理大使彭达对出席这次会议并曾对中美正常化作出努力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他认为在最近刚刚结束的美国大选中,中国问题第一次没有成为竞选辩论的首要议题,这反映出中美之间的关系已十分深厚,相互依赖在加强。相信中美两国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可以建立起更牢固的关系。   开幕式结束后,来宾在一起合影留念。   研讨会主要分为六个部分:1972年以来的中美关系回顾;1980年代战略背景下的中美关系;1990年代的中美关系:合作与分歧;2000年以来的中美关系:战略竞争者、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还是建设性伙伴?;中美关系中的关键议题及其教训;中美关系的未来。   中外专家学者们围绕着中美关系30年来的历程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并对未来提出了展望。   美中政策基金会的理事傅立民,社科院美国研究所陶文钊研究员,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所教务长兰普顿教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崔立如研究员,社科院国际学部主任、学部委员张蕴岭研究员论述了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演变;   中华美国学会副会长丁幸豪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副院长袁明教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前主任倪世雄教授探讨了80年代中美关系的发展;   密歇根大学李侃如教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副主任吴心伯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教授,外交学院熊志勇教授,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孙哲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教授,前美国驻华大使芮效俭,中国现代国际研究院院长助理傅梦孜研究员、美国研究所所长袁鹏研究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陈东晓,美国驻华使馆代理政治处公使衔参赞黄浩,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周世俭研究员等专家表述了对于90年代中美关系曲折发展变化的看法;   李侃如教授,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陈宝森,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查道炯教授,人大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和傅立民就中美关系中的关键议题及其教训进行了阐述;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刘建飞教授,清华大学布鲁津斯公共政策研究主任肖耿,麦肯锡公司大中华区资深董事华强森还展望了中美关系的未来。 最后,美中政策基金会总裁王冀先生,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所长黄平研究员在闭幕式上对会议进行了总结。   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美国所美国政治研究室  刘卫东 李枏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