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滚动图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创新项目“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研究”开题
作者:社科网 来源: 时间:2024-02-28
       2024年2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创新项目“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研究”在京举行开题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单位的代表,“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研究”项目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纪委书记兼副所长贾俐致辞并主持会议。
开题会现场
 
       贾俐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面向全院公开招标设立了24项重大创新项目,美国所申报的“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研究”是24个项目之一。本项目的成功立项,是院党组及学界同仁对美国所多年来在相关领域研究的充分肯定。该项目将进一步加强美国所在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领域的研究,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国际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跨学科的学术交流融合。美国所党委高度重视这一院重大创新项目的组织实施,将继续为项目组做好各项科研服务工作,为项目的高质量完成提供服务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纪委书记兼副所长贾俐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研究”项目首席专家、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袁征介绍了项目的选题依据与研究问题、主要创新与学术价值、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进展安排与预期成果。他指出,该项目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国际社会文化比较研究,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基础理论和政策建议两个维度,从思想理论和政治实践两大思路入手对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现状进行研究,有历史纵深和国际视野的理论思考,致力于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各子项目负责人——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魏南枝、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章永乐和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聪悦——就项目的详细设计进行了汇报。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研究”项目首席专家、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袁征
 
子项目负责人、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魏南枝
 
子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章永乐
 
子项目负责人、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聪悦
 
       专家评议组及参会嘉宾对本项目的问题意识、研究框架、研究价值等予以肯定,并从不同视角对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以及开展思路提出指导意见。
       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韩毓海指出,项目组在课题设计的过程中较好地把握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基本立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关怀,并抓住中华文明的“和平性”进行了理论阐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项目组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在深入研究美国的文明传播力与传播体系构建的基本情况下,对中华文明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体系建设、各部门之间的机构统筹等提出建议。
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韩毓海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河指出,文明的影响力是“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是中国文化真正能够久远传播的最根本的原因。项目组可从不同的视域来看待中华文明,区分文明影响力与文化影响力的概念,讨论中华文明在历史上的影响形态,并在对西方文化传播进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关于中华文明传播的系统机制和传播渠道等方面的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河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吴霞认为,项目从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角度研究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虚拟与现实协同共生与频繁互动的时代,进行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研究不能脱离时代特点,同时还应该考虑到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特点并对其进行研究,从传播方式与途径的角度多做考虑。她建议,在中华文明传播力和战略传播体系研究中可对研究方案进行细化,设计研究路线和研究案例,考虑创新多样的传播媒介和技术。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吴霞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志洲强调了中华文明传播的时空性,指出中华文明的对外传播包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传播。项目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以文明互鉴为前提和基础,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播机制进行研究。这其中既要有理论层面的阐释,也要有实证数据的印证。此外,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需要克服中西方叙事方式与思维体系的差异,在保持自主性的前提下融入世界,形成中华文明自身基础之上的国际话语体系,继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当中推进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志洲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殷之光指出,中华文明的本质是建立在多元一体基础上的齐物平等秩序观,中华文明对自然秩序的认识强调的是不同性质事物间的相生相克,最终作为一个整体而和谐共存。谋求一个齐物平等而非霸权竞争的世界秩序,是中华文明最基本的未来想象。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需要将这种普遍秩序想象的根本差异突出强调出来。项目组在研究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时,既要重视传播技术和时空问题,还要重视传播主体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势能的问题。这个相对势能,就是指在面对不同传播对象时,要充分考虑到受众的大小、强弱、经济发展程度、文化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承认相对势能差异,承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不同人群之间的认识差异,尽可能地做到真正意义上与对方共情。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殷之光
 
       最后,袁征对各位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并表示项目组会结合各位专家的意见对项目的框架和内容进行调整、优化和完善,力争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