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研究成果>成果类型分类 > 时评
时评
指责中国是“国家资本主义”罔顾事实
作者:李文 来源: 时间:2018-09-13

指责中国是“国家资本主义”罔顾事实

 

经济日报

2018-09-13

 

李 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近日,伴随美国挑起中美经贸摩擦,又有人跳出来竭力把中国描绘为重商主义者、政府干预和市场扭曲者等,给中国扣上“国家资本主义”的帽子。对于这种别有用心的歪曲不实之词,有必要用确凿的事实加以揭露与批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

所谓“国家资本主义”,一般是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控制、支配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列宁曾给出这样的定义:国家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由国家政权直接控制这些或那些资本主义企业的一种资本主义。历史上,西方主要国家都曾在不同程度上借助国家政权来推动经济增长或对某些产业提供支持与保护,但无论是政府直接参与和控制国有企业,还是政府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影响,国家资本主义在本质上仍然属于资本主义,即其依旧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从根本上服务于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和少数富有阶层的长远利益。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形形色色的资本主义存在本质差别。从经济体制方面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服务于社会主义实现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这样一个日益开放的世界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也在所难免地不断加深相互往来与相互借鉴。一方面,社会主义的发展给资本主义提供了参照和启示,促进了当代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发展也表现为一个不断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的过程。但两种社会制度内在的与本质的规定性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改变。应该承认,今日世界,资本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占主导地位,但正是由于社会主义的存在,才使人类社会保持了应有的多样性与多元性,减少了不平衡性与不确定性。多年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西方国家始终没有放弃将社会主义中国引入资本主义发展轨道的努力,但中国始终坚持走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从未改变过自己的立场与观点。

 毫无事实依据的“莫须有”指责

有人谬称中国是“国家资本主义”,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市场经济。其指责虽然言之凿凿,但丝毫改变不了与事实相去甚远的错误与荒谬。

引入市场机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1992年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在市场配置资源方面,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之间的一致性远远大于差异性。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通过不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形成了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2001年加入WTO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起到巨大促进作用。中国入世后更加注重学习运用国际市场规则,市场意识、法治精神和知识产权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世界上不存在完全自由竞争、不受政府控制与影响的纯市场经济。无论是欧洲国家、美国,还是东亚的日本和韩国,都有过运用国家权力推动经济发展、克服经济危机的经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可以说,在理顺市场与政府关系方面,中国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并取得明显成效。

中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今日中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自觉践行自由贸易理念,遵守和维护世贸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截至2010年,中国货物降税承诺全部履行完毕,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5.3%降至9.8%。而且,中国政府大幅缩减对外国企业有限制的行业数量。在服务贸易领域,中国开放承诺早已全部履行完毕,100个服务业分部门已按承诺开放。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与世界经贸往来日趋紧密。中国货物进口总额从2001年的2400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1.9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3.8%,是全球年均进口增长速度的两倍。2013年以来,中国成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在谋求自身发展过程中不以牺牲别国的利益为代价。中国的国有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国的产业政策是指导性的,所谓中国国有企业在政府扶植下通过不正当竞争损害别国利益的说法缺乏事实根据。加入WTO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促进经营主体多元化。2004年7月中国对企业的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后,民营企业进出口发展迅速,份额持续扩大,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经营主体。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57.5%上升到2017年的83.7%。此外,中国也从来没有出台过强制性技术转让的法律规定。

国有企业并非中国独有,根据需要制定特殊的产业政策,动用政府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也是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18世纪末美国汉密尔顿的《制造业报告》开启了制定产业政策的先河,如今美国出台《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AMP)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NII)的宗旨也是对科技创新提供政府支持。

中国的发展惠及广大人民,更是一个毋庸争辩的事实。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使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使6000多万贫困人口告别贫困,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

 乱贴“标签”背后的霸权逻辑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的60%,并且还是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世界最大外汇储备国。在美国看来,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危及到了美国第一”,使美国感到巨大压力与威胁。

对于力图永远占据霸权地位的美国而言,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实行怎样的社会制度,只要经济实力接近美国,在美国眼里,这个国家就会理所当然地成为美国世界领导地位的动摇者甚至取代者。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的GDP占美国GDP的比重一直没有超过10%。由于经济实力相差悬殊,虽然当时中国同样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但美国并没有把中国视为威胁。与此形成鲜明对照,二战后,美国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对日本的经济体系与政治制度进行改造。但日本20世纪7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尤其是90年代GDP达到和超过美国GDP的三分之二后,“顺理成章”地成为美国的头号对手。当时美国为打压日本,给日本强加的各种罪名和今日强加给中国的罪名十分相似,如指责日本实施的是“国家导向型市场经济制度”、在国际销售市场中开展“不正当的竞争”等。

给中国贴上“国家资本主义”的标签,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美国特有的思维定式,即坚持认为西方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唯一正确的发展方向,是世界各国谋求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选择。2001年美国同意中国加入WTO,主要动机也在于将中国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体系,“帮助”中国走西方的发展道路。然而,中国并没有像美国所设想的那样“改旗易帜”,而是坚持走符合自身实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以自己的方式,而不是以美国的方式获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让美国精英阶层面临一种两难境地:如果不承认中国崛起的事实,攻击与遏制中国的理由与根据就会显得不够充分,而如承认中国通过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巨大成功,又无异于承认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之外存在正确的模式、制度与价值。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宁愿把中国的成功看作是实行资本主义的结果,于是就硬给中国扣上“国家资本主义”的帽子。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