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5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回顾历史、展望世界,我们应该增强文明自信,在先辈们铸就的光辉成就的基础上,坚持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努力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
百年大变局凸显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重大意义
在人类社会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现今,在世界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人类社会充满希望,又面临更加严峻的全球性挑战,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明显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改变工业革命以来以西方为中心的发展格局,实现全球经济平衡发展、均衡发展,是百年大变局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深刻的历史变革主要表现为建设一个和平安宁的亚洲、一个共同繁荣的亚洲、一个开放融通的亚洲。在亚洲实现安居乐业、普遍安全,各国互尊互信、和睦相处,合力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加强亚洲不同国家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不仅能够为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减少障碍与隔阂,而且有利于提升亚洲地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抵制外部世界的干涉、打压与威胁的能力。
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文化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一个地区的前途命运很大程度取决于发展能力,而后者又直接取决于该地区的文化创新能力。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是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的客观要求。
把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亚洲文明是亚洲各民族共同的集体记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举办,使亚洲人民通过对共同历史的怀念和共同未来的渴望而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二战结束后,亚洲各国实现民族独立。亚洲国家率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冷战结束后,在推进区域合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相互尊重、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的亚洲方式。在共同应对亚洲金融风暴等风险过程中,亚洲各国人民增强了团结意识与集体认同。经过二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亚洲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基础已经奠定,条件日渐成熟。亚洲绝大部分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目前,亚洲已经拥有世界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
亚洲文化是一个能够保持和发扬自身特色而又广泛吸收、融合其他地区文化的高度开放、包容的系统。亚洲文明因多样具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因平等具备交流互鉴的前提,因包容产生交流互鉴的动力。就像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指出的,“亚洲国家逐步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从相互封闭到开放包容,从猜忌隔阂到日益增多的互信认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中华文明是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在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将中国与亚洲和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
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具有高度开放性和融合性,在发展中不断吸纳、融合外来文化使自己充实、丰富,并获得不断更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明其道而不计其功”等思想精华,经历数千年的沉淀和积累,已经渗入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成为一种永久性的势能和动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人的才干与美德和中华文明的杰出创新能力获得证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日益增强,中国方案、中国故事日益走向世界。通过与亚洲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不断深入,中国人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与更丰富的创造力,构筑具有自身特色的理念与价值,在整体性思想体系和科学与艺术创新方面取得新成就,提升亚洲文明的整体高度和阔度。
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促进亚洲及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提供新的平台。大会以广泛凝聚各方共识为基础,通过发布相关文件,展示亚洲文明已取得的丰硕成果,提振亚洲人的文化自信。大会在媒体、智库、旅游、影视、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签署一系列多边双边倡议、协议,则是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美好未来的务实举措。(责任编辑:姜继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