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21世纪的美国经济发展战略》之第七章
作者:王荣军 来源: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1月 时间:2002-01-31
七、对外经贸活动的新趋势和对外经贸政策的调整 1、对外贸易和投资的结构、方式及在美国经济中地位的变化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深入、贸易壁垒的不断降低,直接 投资的不断发展,以及交通、通讯和信息技术革命影响的不断扩大,世界贸易不仅在总量上 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80年代后期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70 年代,1985-1989年,年平均增速达6.9%。整个九十年代,世界货物和服务贸易量的增长 率一直高于世界总产出的增长率。货物贸易的增长率为年均6﹒5%,服务贸易年均增长率 为7%,均远高于世界GDP年均2%的增长速度。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1998年,世界 货物和服务总出口值为6﹒74万亿美元,与1988年的3﹒46万亿美元相比增长了94﹒8%。 在这一大背景下,美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结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 不断提高。 (1)贸易结构的变化:公司内部以及产业内部贸易的发展。   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公司的压力加强,被迫不断寻求提高效率的方法。竞争、 全球化和技术创新对公司的组织和生产的地理分布都带来了变化。同时,交通、通讯和 其它领域的技术进步不仅使制成品的生产地和使用地分离的经济成本降低,如互联网克 服地理距离和国别障碍,在各用户间往来传送海量信息的能力,能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促进贸易;而且,随着发展中国家壁垒的降低,市场的扩大,生产商在全球寻找成本最 低的成品和部件生产地,使成品和部件的生产分散到全球也在经济上成为可能。此外, 由于全球生产能力的增加和竞争的加剧,生产所有或大部分部件的厂商不再享有成本优 势,许多为全球市场服务的厂商越来越多地将其生产转包或直接采购,而自己主要从事 设计、全球营销和管理等业务。   开放性的增加和通讯的改善,使公司可以扩展范围,将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应用于更 广大的市场,从规模经济中获得益处。各国市场的开放带来了全球供应链,生产分布在 世界许许多多地方,利用不同国家在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方面各自的相对优势。这导致 了比以往更深层的国际专业化分工。如,飞机和汽车的生产实际上是由几乎遍布世界的 部件生产实现的。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在国外投资销售和生产设施,既为打开当地市场, 也是为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某些部件。   产业和公司内部贸易在美国总体对外贸易中地位的提高正是以这种生产全球化为 基础上的。产业内部贸易主要是各制造行业内部的贸易增长迅速,其总量已占世界全部 制成品贸易的约2/3。这是生产要素流动逐步取代商品成品流动的情况下,国际间的分 工和协作进一步细化,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产业及至企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的结果。   公司内部贸易即同一企业内不同分支机构间贸易的比例也稳步增加,用于生产的产 品部件和服务贸易所占比例的上升。这种贸易可以因产业、行业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 特点。如,美国的硬盘生产商的产品开发大多是在美国进行的,但产品生产却多在亚洲 进行以利用当地低廉的原材料价格(这甚至比廉价劳动力更重要)。而其产品组装并不 是由独立供应商而是由美国公司的外国子公司完成的。半导体产业的生产组织不同,分 成专门从事芯片设计的公司和根据其他公司的设计进行芯片生产的公司。与硬盘一样, 大多数半导体的设计仍在美国进行,而生产主要在亚洲。这一劳动区分使美国公司能集 中其核心竞争力,同时获得专业化厂商得到改善的生产技术。这种安排之所以可能,是 因为新技术使从事设计的公司能将芯片设计迅速传送给生产商,高效廉价的货运服务则 将制成品运到世界各地市场。历史悠久的、成熟的产业也能从全球供应链中获益。如服 装业,高附加值的业务如设计和营销常常是在美国进行,而生产则在低成本的地方进行。 只是能使用资本密集型技术的产品如袜子或劳工成本所占比例相对较小的专门产品才 例外。生产投入的全球化可以从美国跨国公司的有关统计中看出来,1977年到1997年, 美国母公司的生产投入中来自国外的部分所占比例增长了两倍多。 美国跨国公司本国母公司和外国子公司生产投入的来源比例(占投入总值的百分比) 美国母公司 1977年 1989年 1997年 来自美国的部分 96.0 93.2 90.8 来自外国的部分 4.0 6.8 9.2 国外子公司 1977年 1989年 1997年 来自美国的部分 12.7 12.9 14.1 来自外国的部分 87.3 87.1 85.9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   公司使其业务全球化,既为以更低价格供应母国市场,也是为更直接地服务国外市 场。使公司的国外业务保持在公司架构之内,使公司可以避免双方作为独立主体进行交 易的情况下内在的交易成本,同时又能利用专业化的生产技术知识的益处。交易内部化 可以减少妨碍贸易的信息障碍。   公司内部贸易已成为美国制成品贸易的主要部分。如前所述,内部贸易的特点可以 因产业、行业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其发展程度对不同产品来说也有所不同。八十年代美 国海外子公司出口产品的内部贸易,在运输设备行业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高达85%以 上,而采矿行业还不及20%。从进口产品的内部贸易来看,非电器机械行业在90%以上, 食品及相关产品行业则为50%左右。平均计算,子公司内部贸易在出口中占52?2%,在 进口中占84?7% 。这些数字表明,在全球范围,跨国公司作为子公司进口来源的重要性 要大于出口。在母公司方面,贸易内部化倾向,对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说,特别强烈,它们往往只愿意把先进的零部件供应给国外的全资子公司。   另外,一种产品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贸易内部化倾向,这就是说贸易内 部化是与产品的生命周期相联系的,对于一种新开发的产品说,零部件和半加工品进行 贸易的数量较小,但是内部化的倾向则较为强烈。 当一种产品已经成熟并进入标准化 和大量生产时,零部件和中间品就更多地进入到一般贸易,贸易内部化的倾向降低。总 地说随着产品的成熟,内部贸易在这个产业中的的份额是下降的。   1992年,美国从国外子公司的进口达832亿美元,在美国总进口额中占约16%,而 美国母公司对其国外子公司的出口达1007亿美元,占当年美国商品总出口额的22﹒5%。 到1997年,美国的跨国公司在制成品出口中所占比例已高达61﹒6%,其中一半以上(53 ﹒3%)是对其在国外的子公司的出口,这一出口量在当年美国制成品出口总额中所占 比重达32﹒8%。而同年跨国公司进口在美国制成品进口中所占比重为31﹒3%,其中近 三分之二(65﹒7%)来自它们的国外子公司,在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20﹒5%。1997 年,公司内部贸易在美国总出口中所占比重达40﹒5%,其中32﹒8%是美国跨国公司对 其子公司的出口,7﹒7%是外国跨国公司的美国子公司对母公司的出口。在进口中它所 占比重更高些,来自美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的进口占进口总额20﹒5%,外国公司子公 司的进口占24﹒1%。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间的汽车产品贸易是很典型的例子。1999 年,美国向加拿大和墨西哥出口的汽车零部件总额为228亿美元,而这些零部件大部分 又随着美国子公司在当地生产的整车回到了美国,进口总值达443亿美元。美国与这两 个国家以及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电子产品贸易的情况也类似。   与此同时,业务外包也在发展。欧美地区发展最快,1998年,美洲的业务外包开支 增加21%,达到1410亿美元,欧洲的业务外包同期增加34%,预计到1999年这种开支将 超过920亿美元。外包的业务包括建立全球数据网,人力资源管理,催收账款,销售承 包等。业务外包实际上就是把贸易内部化转回到独立各方的交易上去。由此可见90年代 贸易内部化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依条件的变化而与贸易外部化交替进行的。 (2)贸易结构的变化: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在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八十年代以来,技术进出口在美国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增长速度极快。 从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其技术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在两倍以上。技术在经济 中地位的提高在美国的国际收支帐户中也得到了反映。而最显著的标志是资本品贸易的 迅速增长,资本品类别中包括了计算机、机械设备和电信设备。如今,资本品在美国出 口总值中所占比重达45%,是最大的单一项目,它们同时也是美国最大的进口项目。1996 年以来,资本品贸易的增长在美国出口总值增长中所占份额高达70%,在进口总值中占 近30%。其中,信息技术产品的增长尤其迅速。计算机、半导体和电信产品在资本品进 出口总值所占比例已近一半。 美国货物贸易构成的变化(占贸易总额的百分比) 类别 进口 出口 1989-1990年 1999-2000年 1989-1990年 1999-2000年 总额 100 100 100 100 汽车及零部件 17.7 16.6 9.3 10.6 资本品 23.0 28.2 37.8 44.8 消费品 21.0 22.5 10.5 11.5 食品 5.9 6.9 7.2 6.2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   单从就业来说,美国从来都不是一个以制造为主的国家,1910年以前其绝大多数劳动 力从事农业生产,而此后服务业就业就占据了主导地位。目前,服务业产出占美国GDP的 70%,占就业的80%。服务业一直是美国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提供的新就业机会最多, 所占比例高达90%。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估算,1990年至2005年间,美国预计将新增就业 2500万人,而这些新增就业机会将几乎全部属于服务业部门。   目前,服务业在美国出口贸易中的地位明显上升,服务贸易的增长十分强劲,反映出上 述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传统上不属于"可贸易"品领域的服务贸易如零售、公用事业、法 律服务等也加入贸易领域,服务贸易的规模和范围都不断扩大,在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1992年至1999年,版税和特许使用费收入年均增长8﹒3%,而服务业总体增长年均为6﹒ 5%。企业、技术和专业服务同期年增长11%,金融服务收入增长则达年均19﹒4%。这些服 务的贸易是"无重量"贸易的例证。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贸易国,1998年其服务产品 出口占世界总额的18﹒2%,比排名第二的英国(7﹒5%)高两倍有余。当年其服务产品进 口则占世界总额的12﹒7%。 1998年旅游服务占美国服务出口的29%,是服务出口总值中 份额最大的一个行业。美国总出口中其他份额较大的服务是与无形知识产权(包括版税和授 权)相关的服务,占15%。但是,直到1998年,服务在美国出口值中所占比例还不到30%, 在进口值中所占比例不到16%。这与服务业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并不相称。尽管有些服务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难以进行贸易,服务贸易继续扩展的余地仍然十分巨大。可以预计,随 着《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签订和实施,全球服务贸易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 1994-98年美国私人部门跨境服务贸易平衡状况(百万美元)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总出口 199,675 217,637 237,749 258,828 263,661 公共部门出口 13,674 15,461 16,629 18,385 17,973 私营部门出口 186,001 202,176 221,120 240,443 245,688 总进口 131,878 141,447 150,797 166,907 181,011 公共部门进口 12,777 12,666 13,716 14,460 15,690 私营部门进口 119,101 128,781 137,081 152,447 165,321 私人部门贸易平衡 66,900 73,395 84,039 87,996 80,367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商情概览》, 1999年7月号,第85页,1999年10月号,第64-65页。 (3)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在美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处统计,80年代以来,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一直保持增长势头,而 且增速超过了国际贸易。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占其商品和劳务出口总额的比重, 从 1981~1984年的2.3%增加到1988~1989年的5.3%。进入90年代,其增长继续加快。1990年, 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2320亿美元,此后两年受世界经济周期影响有所回落。1993年起重 又上升,到年底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已达2﹒1万亿美元左右。2000 年外国直接投资 增长了18% 其速度超过象世界总产出、资本形成和贸易等其他经济总量的速度,达到创记 录的1.3 万亿美元。   国际直接投资被认为是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力量之一,而跨国公司则是进行这类 投资最重要的力量。80年代末以来,它一直保持着增长的势头。1991年,跨国公司国外分支 机构的销售额超过了44﹒8亿美元,是80年代初期销售额的两倍。1994年,跨国公司总产值 已占世界GDP总值的25%,其销售额达5﹒2万亿美元,超过了当年世界贸易额。 跨国公司 和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发展,意味着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面向全球市场的全球生产的继 续拓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减少了进行跨国界的公司管理控制的障碍,跨国公司地位的提高可 以从近年来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中得到证明。1999年OECD国家间流入和流出的外国直接投 资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流入总量占该组织成员总GDP的2﹒5%,流出总量占其总GDP的 3%。大部分的外国直接投资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1982年以来,OECD成员外国直接 投资流出量的75%是投入到其他OECD成员的。发达国家仍然是外国直接投资的首选目的地 占全球流入的四分之三以上跨界合并和盘购仍然是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刺激物而这种合并 和盘购仍然集中在发达国家因此发达国家的流入增加了21% 达到1万多亿美元。发展中国家 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也增加至2,400 亿美元。在发达世界内部,欧盟、美国和日本2000 年 占世界流入的71% 以及世界流出的82%。 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通过兼并现存的企业而不是 重新设立新企业来实现跨国扩张。1991年至1997年,跨国购并占OECD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流 入总量的62%。购并额从1991年的850亿美元上升至1998年的5580亿美元。而这类交易的平 均规模也大大上升,从1990年的2900万美元上升至1999年的1﹒57亿美元。直接购并可以使 公司相对较快地进入外国市场,并带来诸如东道国的企业文化和政府管制政策架构等无形资 产。   从八十年代开始,外国在美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一度超过了美国对外直接投资额。 九十年代,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回升,总额再次超过外国在美直接投资。目前,美国既是 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又是最大的外资接受国。既是拥有本国跨国公司最多的国家,也 是外国跨国公司投资最多的国家。到1999年底,美国进行的外国直接投资比1998年上升了 1186亿美元,增长率达12%,继续保持近几年来年均12%的增长水平,累计投资额已达11326 亿美元。1999年按国外资产排名的世界前十大跨国公司中,美国就占了五家。而1999年外国 在美直接投资1999年猛增24%,增加了1929亿美元,累计已达9867亿美元。 实际上,世 界其它国家对美国经济最近10年的快速增长起了关键作用。在1991-1999年期间,外国 在美国的投资额增加到了约1万亿美元。这大约相当于这个国家在这个时期投资总额的 9%。据美国官方统计,在1999年,美国的储蓄只涵盖了投资总开支的88%。大量的外国 投资对美国工业来说同时也是一种经常性的压力,它迫使工业部门经常进行革新和提高 生产率。在美国经济的巨变中,外国的大量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美国在90年代 的繁荣之所以能成为可能,部分应归功于为美国企业提供资金的外国投资者,这是应当 记住的一个事实。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 (4)无纸化交易的发展:从电子数据交换(EDI)到电子商务。   全球贸易的不断扩展带来了与贸易有关的单证、文件、资料等书面文字资料的大量 增加,这不仅带来了较高的成本,而且处理起来繁琐,速度慢,易出错,不便于存储、 携带和进一步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六七十年代,欧美开始建立和使用EDI系统。这一 系统以贸易数据的标准化和电子数据交换网络为基础,能将厂商、贸易公司、海关、运 输公司等相关机构的计算机系统联系起来,实现贸易信息的电子化、自动化处理,从而 免去了大部分文牍往返,使国际贸易实际上开始实现无纸化,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 信息处理的效率。有资料表明,这种方式可使商贸文件传递速度提高81%,而将可能的 损失减少40%。 在这种交易系统的推广和使用方面,美国走在前列。   在封闭的网络中进行的电子数据交换只是电子商务的最初阶段。九十年代,互联网 的影响迅速扩大,电子商务开始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为国际贸易带来了新的变革。以 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将从电子数据交换开始的无纸化进一步推向深入,使无纸化渗 透到贸易运作的全过程。互联网不仅能象电话、电报、无线电、传真机等一样突破地理 距离和障碍的限制,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还能实现贸易信息的完全数字化处 理,并能以很低的成本使公司贸易的触角伸展到全球各地。美国一家大零售商曾说访问 其网站的消费者来自160多个不同的国家。某些产品如软件和娱乐产品还可以通过互联 网以极低的成本用电子方式发运。1994年10月,来自130个国家的61位贸易部长和800位 佳宾,聚集在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讨论电子数据交换对世界贸易的作用。会议由联合国 贸易和发展会议主持,并提出了建立全球贸易网络,到2000年使贸易无纸化的"贸易效 率倡议"(Trade Efficiency Initiative)。贸发会议的官员们指出:当今全球贸易的运输 问题对发达国家已不存在,但发展中国家仍然为高运输成本所苦。尤其是那些位于内陆 的发展中国家,进口运费要比其它发展中国家平均占进口的11%高出5个百分点。贸发 会议倡议改善信息基础设施,他们预计在建立"贸易站点网络"(Trade Point Network) 以后,能够用信息和货物跟踪办法克服运输瓶颈。他们说建立起计算机网络化的"先进 货物信息系统"将给在发展中国家操作的公司以"一种精确和标准的国际运输,沿运输 路线跟踪货物,保持纪录并决定规则的计划方法"。 并且通过贸易站点网络获得财务、 保险支援,以及商务信息。此外无纸作业还可以减少差错提高效率。预计使用先进货物 信息系统到2000年能每年节约运输费用1000亿美元。由于互联网诞生在美国,美国的上 网公司和个人的数量也远远超过世界其它地区,因此在这方面的普及和应用程度也最 深。实际上,所谓"电子沟通能力"已成为有国际贸易业务的美国公司必不可要的基本 条件,在这一领域的国际竞争中,美国公司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5)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和新的国际贸易体制和规则的形成。   苏联和东欧的剧变使美国不再有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对手,但在经济领域,情况却远 非如此。日、德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在冷战期间的迅速恢复和加强,以及美国经济实力 地位的相对下降,使美国单独支配下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为了历史。冷战时期多边国际体 系的瓦解、各国发展经济、加强投资和贸易联系以及对付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等因素, 都是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在冷战后迅速加强的原因。世界三大区域的经济集团都 在80年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欧洲联盟是起步最早、目前的发展最深入的大区域经济集团。80年代下半期,欧洲 经济一体化获得突破。1985年制订并于1987年生效的"单一欧洲文件",明确提出了1992 年年底以前建立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均可自由流动的统一欧洲大市场的目标。1990 年,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开始就共同建立统一的欧洲经济区的问题进行 谈判。《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署和生效使欧洲经济一体化迈出了决定性步伐。为实 现经济与货币联盟,由"马约"而诞生的欧盟已决定于1999年1月1日启动统一货币"欧 元"。同时,欧盟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东欧国家对加入这一经济区也表现出兴趣。如 果东欧各国加入,欧盟经济区的力量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冷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战略的调整有密切的关系。它形成的 第一步是1989年1月1日起实行的《美加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紧接着美国又提出了建立 美洲大经济圈的构想。1990年6月,布什总统正式提出了美洲经济合作计划。随着墨西 哥的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首先于1994年1月1日开始运转。在美国的推动下,北美、中 美、南美34个国家已决定在2005年建立一个北起阿拉斯加,南到火地岛的"美洲自由贸 易区"。1995年,34国通过了行动纲领,1996年,在美洲各国部长会议上,有7个专家 组对各国现行法律和制度审查的情况作了通报,为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做好了前期准 备。这个以美国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区计划对整个世界范围内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必然 会是一个新的推动。 冷战后亚洲经济主要是东亚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正是在这一 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就成员所属地域范围来看,它横跨亚、美、大洋洲三大洲,是三大 区域经济集团中最大的一个,目前也是最松散的一个。它的突破性进展是在美国的推动 下取得的。1993年,美国在西雅图会议上提出了建立"新太平洋共同体"的想法,当时 这虽未得到多数国家的支持,但亚太经合组织却逐渐走上了机制化的道路。1994年《茂 物宣言》的发表,确立了在亚太地区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而扩大经济合作的目标。 1996年11月,在菲律宾举行的第八届部长会议和第四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了实施贸 易和投资自由化的《马尼拉行动计划》、有关经济投资合作的《亚太经合组织经济技术 合作原则宣言框架》以及《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从憧憬到行动》,这标志着 这一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冷战结束后,其他原有的或新建的大小区域经济集团都得到了发展。东盟自由贸易 区、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安第斯条约成员国、南锥体共同市场、中欧自由贸易协定等 等不同层次、多样化的区域经济集团不断扩展。与过去只有少数几个关税同盟和自由贸 易区的情况大不相同,冷战后区域贸易和经济合作集团的发展已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   弱势国家参与区域集团的目的是寻求"安全港",强势国家如美国则不同,其推进 区域集团的目的是抓住机会解决同较小国家的非贸易问题,提高它与其它大国在谈判中 的实力地位,同时把建立区域集团作为一种威胁,以迫使其他大国对手在多边谈判中就 范。区域经济一体化对非成员国的利益肯定是有损害的,而参加区域集团的小国所得到的利益较之处于支配地位的大国也要逊色得多。但是体现贸易全球化的多边协定之所以 能同体现区域集团化的地区协定同时获得发展,首先是因为关贸总协定的第十四款,并 没有禁止区域集团的存在。该条款只要求新建立的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对非成员国所 征收的关税不得高于一体化组织建立以前的水平。自1947年以来,有超过60件的区域贸 易协定在签订后报送给关贸总协定的工作班子,经过审查,没有一起被认为与关贸总协 定的精神相违背。   关贸总协定要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支柱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提供 支持。它要求各签约国最高关税水平不超过谈判议定水平,并要在以后的定期多边谈判 中逐步降低。在服务贸易成为世界贸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后,这一模式显示出不足。 服务供应商往往需要在当地建立分支机构来获得有效地进入市场,因此,贸易规则不仅 要涵盖跨国界的贸易往来,还要涵盖投资领域。美国政府积极参加了关贸总协定乌拉圭 回合的谈判,推动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改变了国际经济规则的基本格局。首先,国际经济规则涵盖的 范围大大扩展。原有的关贸总协定所确立的规则只适用于货物贸易领域,而WTO规则 不仅扩展到了服务业,还扩展到了国际直接投资和知识产权领域。其次,国际经济规则 的约束程度加强。在WTO诞生之前,大多数国际经济规则是非强制性的。关贸总协定 只是成员方就国际贸易问题进行磋商的一个论坛。就规则的实施而言,它所确立的规则 对成员方的约束是有条件的。尽管关贸总协定中设立了争端解决机制,但没有确定的时 间表,裁决也更容易被阻挠,而已许多案件久拖不决。乌拉圭回合协议引入厂一个结构 上更健全、各阶段界定更明确的程序。第三,国际经济规则给民族国家政府行为(干预 贸易事务)留下的空间越来越小,相应地给企业行为留下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发达同 家的经济自由化浪潮反映到国际领域便是不断地限制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传统意义 上民族国家政府为加强国际竞争力而采取的各种政策手段止在不断地被"剥夺"如关税 政策、非关税政策。产业政策、外资政策等等;相应地,企业所得到的自由活动空间越 来越大。   国际经济规则的这种变化带来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国际经济竞争的重心正在从国家 层次转向企业层次。依靠传统的政策手段即政府制定保护性的产业政策、贸易政策、财 政政策、金融政策(如在传统的‘进口替代"战略或"出口导向"战略中所实施的那样) 来保护民族产业,应对国际竞争越来越困难。因此,如何扩大本国企业的市场力量,已 成为民族国家政府提高其同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课题。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地区集团化并存、多边贸易体系与区域性集团贸易体系并存的局 面形成,使对外贸易和投资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加强。全球市场对美国经济的重要 性可以从近年来美国的不断增长的计算机生产和使用中得到反映。1993年到1999年,美 国计算机及其外设和部件总采购的增长按年率折算达12%以上,远超过这些产品的国内 贸易值9%的增长率。差额是由进口来弥补的,进口已占美国新采购额的60%以上,这比 1987年时的水平高几乎两倍。与此同时,美国半数的计算机产量用于出口。 美国已多 年保持世界最大进出口国的地位,1998年它在世界商品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为12﹒5%, 在进口总额中占15﹒8%。国际贸易在美国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1970年,货物和 服务的进出口及美国海外投资的收益只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左右,而到1995年, 进出口及海外收益所占的比重已达30%。货物和服务出口在美国GDP中所占比重已从 1992年的9﹒9%升至1998年的11%,进口则从10﹒5%上升至12﹒8%。 2、对全球化的影响和美国所处地位的认识 (1)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既为美国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的情况下,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策 源地,美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大大加强。这种加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使科学技术实力成为国家竞争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标 之一。二战以来美国一直保持着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科学和技术大国的地位。雄厚的资本、活 跃的创业精神、广阔的科研市场、强大的科研队伍、深厚的科学研究基础以及对全世界优秀 科技人才的强大吸引力,一直是其科技领先地位的有力保证。冷战后,美国继续加强在科学 技术研究方面的投入,研究开发的投资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在联邦政府总体收缩开支的 情况下,对基础研究的实际投资仍保持年均2%的增幅,2000年财政年度,这一支出又增长 了9%。许多重要的新技术如条形码、光纤、数据压缩技术、网络浏览器和互联网都来自由 联邦政府资助的基础研究或受到政府资助的支持。而私营部门对研究开发的投资则大大增 长,而且大公司和小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均大幅增长。1993-1998年,雇员数在25000人以 上的公司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投资增长8%,雇员数在500人以下的公司研发投资则增长了近 一倍。 1995-1998年,美国研究与开发的实际总支出平均增长率为6﹒1%。1999年比1998 年又增长了7﹒2%,达2470亿美元,在GDP中所占比例为2﹒79%。 美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 继续处于世界前列。1995年3月,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发表国家关键技术报告,认为美 国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信息与通信技术大大领先,生物、医学、农业、 环保技术等都占有优势,只有制造业物能源技术与其他国家持平。与日本相比,美国在10 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11个领域暂时领先,6个领域持平。与欧洲各国相比,美国在1个领 域领先,18个领域暂时领先,7个领域持平。 美国一直保持着世界最大的技术出口国的地 位,远胜于日、欧各国。 其二,由于信息技术革命在美国开展早,在其自由市场体制中的传播迅速,美国率 先进行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不少人认为,经过战后第九次经济衰退,美国已基本完成了 调整,美国经济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使它在经济过渡中走在了最前面。 由于其主要竞争对手的经济调整相对滞后,美国已扩大了它的领先优势。九十年代来美 国经济的表现似乎为这种观点提供了佐证,如其非农业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2.2%,远 高于八十年代1%左右的水平。据美国国际数据公司的统计,到1995年,美国每100名雇 员就拥有63台个人计算机,而日本每百人只有17台。据该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纳利曼*皮 拉维什估算,美国制造商的生产效益比德国或日本高10-20%,服务部门的生产效益要 高30-50%。 美国是信息革命的发源地,当代许多重大的技术创新出自美国,其经济 结构也较早地得到了相应的调整,相关产业和企业居于全球领先地位。新兴的信息产业 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优势尤为突出。全球化背景下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各国国内市场的相 应开放为这些美国产品迅速占领全球市场提供了便利。由于这些新兴技术和知识密集型 产业的发展往往以技术和发明的专有权为依托,其产品的全球市场结构一般是寡头垄断 式的,且具有广泛的正外部性和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也就是说,先进入某一领域的几 家企业可以利用专有权迅速占领全球大部分市场,并能以很低的成本向全球市场大规模 提供同一产品。而且,经济的全球化与新兴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的竞争优势相结合,可 能使美国的产业甚至企业标准成为全球性标准。因特网和微软公司的发展即是例证。这 不仅对美国的短期经济增长、对美国未来长期的全球竞争地位都将是十分有利的。 此外,地接两洋的地理优势,遍及全球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影响,美元作为 主要国际储备及结算货币的地位,为美国比其他国家更便利地利用全球经济一体化提供 了机遇。它比较容易渗透和影响世界各类区域经济集团。就前述最大的三个而言,美国与欧盟等传统盟友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渊源极深,施加影响并不困难; 在另两个集团中它都是主要参与国,基本上处于领导地位。何况,美国仍是世界最大的 单一贸易实体,丧失美国市场的代价是巨大的,各国因为参加了某个区域经济集团而将 美国排斥在外的可能性很小,它们彼此之间竞争的加剧还有使其加强与美国联系的可 能。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条件下,各个国家都不可能将自己的经济活动封闭在 集团内,各国经济都需要向外扩展。作为世界最大的单一开放经济实体和信息革命的先 行者,美国已在世界商品、劳务、资金、技术等市场上形成优势并在冷战后进一步扩大 了优势。美国固然受到了新、老竞争对手的压力,但世界各国感受到的美国竞争压力同 样在加强。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的竞争地位还将继续加强。   但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也给美国带来了挑战。从科学技术方面的竞争来 看,日本和欧洲都在积极推动本身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冷战期间 的日本、欧洲通过国家政策扶植及大量引进、吸收美国技术取得迅速的技术进步,对美 国的科技领先地位形成挑战。八十年代以来,日本和欧盟各国政府一直采取大力促进科技发展的政策。如日本在1984年提出《振兴科学技术政策大纲》,以美国为主要竞争目 标,提出要在电子信息与软件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科学技术、能源技术等 所谓有关键意义的领域迎头赶上。同年,欧共体开始连续实施每期五年的"科技发展和 研究框架计划",重点推进应用基础性研究。到八十年代后期,日、欧在许多领域与美 国的差距已经缩小,在某些技术领域已领先于美国。1994年,日本提出以"科技创新立 国"取代八十年代的"技术立国",力图改变基础研究落后的状况。虽然目前日、欧的 基础研究力量均不如美国,在关键性的信息科学技术领域也与美国有较大差距,在短期 内它们都不可能真正威胁美国的领先地位,但正如白宫科学技术报告所指出的,美国在 许多技术领域只是暂时领先,与日、欧的差距并不显著。即使在目前日、欧与美国差距 较大的信息和通讯技术领域,美国的优势也并非不可动摇。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也对美国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数量和 实力都居世界前列的美国跨国公司进行全球生产、全球销售,对美国的国内就业和国际 收支平衡都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此外,从形式上看,区域经济集团的存在与关贸总协定和替代它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并不相悖。它们对非成员国征收的关税、实施的贸易规 章,将大体上不高于或不严于未建立经济集团时的水平。但由于集团内部进行程度不等 的自由贸易,集团外国家不能享受这种优惠,实际上仍对非成员国构成了一定意义上的 壁垒。贸易集团对内实施自由贸易,对外统一壁垒的倾向本身至少在短期内妨害了自由 贸易。这有可能构成对美国利益的损害。欧洲货币体系及统一货币已于1999年实现,在 欧盟国家的相互结算中,"欧元"占据主导地位,在与非成员国的结算中,"欧元"的 比重也会逐渐上升。此外,日元的地位也可能由于经济区域集团化而相对上升。这些都 可能削弱美国的国际经济优势。 (2)对美国巨额贸易逆差问题的认识。   美国的贸易逆差九十年代以来屡创纪录,2000年12月时其国际货物与服务贸易逆差 已达3320亿美元。美国政府每次宣布这种消息,美国的新闻媒体总以重大的"坏消息" 来加以形容,认为是巨大的贸易逆差继续"恶化"。199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专门 成立了一个"美国贸易逆差评估委员会"来研究"美国商品贸易和经常帐户逆差的性质、 原因和影响"。许多美国人都将贸易逆差的增长理解为是美国公司缺乏国际竞争力的结 果或者是美国的出口受到了外国"不公平"的贸易行为的损害。以为只要改善了美国公 司的竞争力,国外市场象美国市场一样开放,贸易逆差就会减少。实际上,贸易逆差并 不是由贸易政策的微观层面或产业的竞争力决定的。它们反映的是宏观经济因素,尤其 是投资状况和国民储蓄率,很难靠保护国内市场、或压迫别国开放市场来最终解决。政 府的产业政策、出口补贴政策或管理贸易政策也很难奏效。从1976年以来,美国就一直 处于贸易逆差中,自那以后,有关贸易逆差的争论就一直伴随着美国贸易政策的制订。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贸易逆差引起人们对"不公平"贸易壁垒,工作机会的丧失和美 国在全球市场竞争的能力的担忧。这至少是部分有关美国衰落争论的起源。这些担忧加 强了美国国会的保护主义者情绪,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力法案》中加入了所谓"超 级301"条款,威胁对被控有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国家进行贸易制裁。而格普哈特曾数次 提出议案,要求对任何对美贸易盈余在美贸易逆差总额中所占比例超过15%的国家自动 启动301条款进行制裁。这一议案,反映的是当时许多人都持有的看法,即各国的双边 贸易一般应当平衡,而逆差主要是由盈余国设置的进口壁垒引起的。 1997年国会辩论 重新给予快车道授权问题时,反对者也引贸易逆差也证明贸易会对美国经济带来损害, 导致工作损失。   实际上,美国的贸易逆差与贸易政策并没有多少关系。美国劳工部的经济学家罗伯 特*谢尔伯恩对各种经济理论进行研究后,认为"贸易政策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不大, 因而对贸易平衡的影响也不大"。 贸易逆差是由流入和流出一国的投资决定的,而这 些流量则由一国居民储蓄和投资这两个变量决定,贸易政策对两个变量的影响很小。(储 蓄-投资=出口-进口)如1996年,美国的私人投资为1﹒17万亿美元,政府投资2240亿美 元。由于国内储蓄不足,美国因而要进口资本1330亿美元。同年,美国经常帐户逆差正 是1330亿美元,与外国资本的净流入数相等。 从1992年到2000年第3季度,国内净投 资在其GDP中所占比例增长了4﹒6个百分点(从4﹒8%上升至9﹒4%),而净国内储蓄 只上升了2﹒3个百分点(从3﹒5%上升至5﹒8%)。流入美国的直接投资额则从1993年 的510亿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710亿美元。到1999年底,美国的国际投资平衡为-1﹒5万 亿美元,占当年GDP的比例达16%左右,外国人持有的美国资产值达8﹒6万亿美元以上, 美国人持有的外国资产值为7﹒1万亿美元以上。 资本帐户和经常帐户实现平衡的纽带 是汇率。随着更多的净投资流入美国,对用于购买美国资产的美元需求上升,美元汇率 随之上升,美国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国际价格也就上升,出口将下降,而对美国人来说, 进口品相对变得便宜,进口将上升。出口的下降和进口的上升对贸易平衡进行调整,直 到贸易平衡与资本的净流入相符。因此,如果国内储蓄和投资总水平不变,贸易逆差状 况很难发生根本性变化。   外国的贸易壁垒不是主要的原因。从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对美贸易平衡情况来看, 市场对美国非常开放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对美有很大的贸易顺差。而美国有很大贸易顺差 的巴西却并不能算是一个市场非常开放的国家。美国在对欧盟成员国出口时面对的关税 是共同的,但某些欧盟成员如荷兰和比利时有很大的对美顺差,而德国和意大利等却有 很大的逆差。单以贸易政策是无法解释这些现象的。 从美国学者对历史数据的有关研究来看(见下表),贸易逆差并未给美国经济的增 长和就业带来多少负面影响,也不能说明美国产业竞争力的下降。 贸易逆差恶化时 贸易逆差改善时 实际GDP增长率 3﹒5% 2﹒6% 失业率的变化 -0﹒4 0﹒4 制造业产出的变化 4﹒6% 1﹒0% 制造业就业的变化 500 -116,700 贫困率的变化 -0﹒2 0﹒3 Daniel T. Griswold,America's Record Trade Deficit: A Symbol of Economic Strength。Cato Institute, Center for trade policy studies, Feb. 9, 2001,http://www.cato.org。   从理论上说,贸易逆差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难以为继,逆差国将出现支付危机从而 导致对其货币信心的崩溃,进而引发一系列危机。前文已提及,九十年代以来,美国经常 帐户逆差额不断上升,在GDP中所占比例也不断增加。据美国官方相关统计,2000年经常帐 户赤字在美国GDP中所占比例已从1995年的1﹒5%升至4﹒5%(七八十年代这一比例平均为 1﹒5%)。为平衡这一逆差,美国吸引了世界其它国家总储蓄的大约7﹒5%。有不少学者对 这种状况能持续多久表示疑虑。   但美国的情况比较特殊。这种特殊性首先体现在美国的国际借贷大多是以美元计算 的,八十年代以来,美元计值的借贷占其总借贷额的比例一直在90%以上。因此,其他 借贷国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即难以将本国货币换成债主国货币--对美国来 说几乎不存在。当然,如果投资者不愿再持有更多的美元,那美国就不得不用高利率来 吸引他们,可能导致经常帐户的平衡难以维持,但这仍不一定带来危机。其二,外国投 资者在美投资的75%是长期性、较稳定的直接投资、长期债券、美国国债和股票投资, 投资者若丧失信心,这些资产的价格将下跌,但其打击会因需时较长而实际减轻,并 给美国经济以调整的时间。 (3)美国人对全球化和对外经贸政策的几种主要看法。   九十年代以来,由于美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日益紧密的联系,对外贸易和投资在美国 经济中影响的不断扩大,全球化成为美国人在日常经济生活中能感受到的一种现实。由 于各类人所受影响不同,对全球化的认识也有分歧。从美国民间机构进行的多次民意调 查来看,大体而言,多数美国人认为全球化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也不认为政府的贸易政策能阻止全球化的进程。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全球化带来的更多的是损害,反对它按 目前的道路继续前进。   1993年,一家美国基金会(ATIF)进行的市场战略调查发现认为全球化会产生正面 影响的美国人的比例为41%,认为其影响主要是负面的比例为14%。美国人对全球化概 念的熟悉程度也有提高。ATIF调查中表示不熟悉全球化概念的比例达40%,而在1999 年的同一调查中,表示不熟悉的人只占29%。此外,许多美国人认识到,面对全球化, 美国除了迎接而外别无选择,而政府也不可能阻止或扭转这种趋势。但对全球化所带来 的负面影响的担忧是存在的。据《商业周刊》和《哈里斯》于1997年进行的民意调查, 56%的美国人认为贸易的扩大减少了美国的工作机会,而相信贸易的扩展可以带来更高 工资的美国人仅占17%。这表明,不少美国人对经济全球化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有很 深的疑虑,即所谓"全球化恐惧症",这种焦虑主要出于对贫穷但正在工业化的国家对 美国繁荣的威胁。担心美国人无法与"新兴大市场"国家的低工资工人竞争,担心美国 人的生活水平会落到这些国家的水平。   1999年10月,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的"对国际政策的态度调查项目"(PIPA) 进行了美国全国范围的民意调查,该调查表明,与九十年代早期的类似调查相比,美国 人对全球化的评价有所改善。大多数美国人支持国际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在互惠性地相 互消除贸易壁垒的情况下。但大多数人相信贸易将扩大贫富差距,绝大多数人认为贸易 目前的发展没有给予环境和国际性劳工标准以足够的考虑。总体而言,美国人认为全球 化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正面影响略大于负面。如果用0-10的数字(0为完全 负面影响,10为完全正面影响)来对全球化进行评价,答案的平均分是6﹒0。53%的人 给予5分以上的评价,给予5分以下评价的仅有15%。30%的人认为其正面和负面影响相 当。   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看法,在美国的政界和学界都有自己的代言人。从负面看法来 说,全球化恐惧症同时影响美国政治中的左右两翼。右翼以在1992年和1996年两次大选 中都曾十分活跃的共和党极端保守派政客帕特里克*布坎南为代表。在《大背叛》一书中, 他谴责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是:"全球招工大厅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劳 工买方市场。它使美国的挣工资者与全世界成百万的工人直接竞争生产工作职位。"而 左翼的威廉*格莱德则警告人们是否已准备好一个"全球廉价劳力过剩"的世界。他们 都对国际贸易持一种零和观点:"……全球化的力量让人们心中有了不同的比喻--跷 跷板--有人要升上去,就必须得有人落下来。"由于布坎南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冲 击美国社会之后崛起的,有的学者因而视之为"全球化之子"。美国学者罗伯特*鲍德温 和克里斯托弗*麦吉对1997年国会的投票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快车道授权的失败与全 球化恐惧症有着明确联系。据他们的研究,议员选区中在进口大于出口的产业中就业的 比例越高,议员对快车道授权投反对票的可能性越大。这种可能性还与议员选区中受教 育程度低于高中的工人所占比例高度相关。相形之下,1993年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赞 成和反对则与这些关系没有太大的相关性。两位学者认为,1993年到1997年这4年中对 贸易自由化支持的下降可能与贸易扩展的就业影响的担心有关,尤其是那些低技能工 人。但是,尽管左右翼联合起来阻止快车道和贸易自由化,其联合仅限于阻止。象布坎 南这样的所谓经济民族主义者希望与世界隔离,用保护主义的壁垒将美国市场孤立起 来。这类人对贸易自由化的敌视既是政治性也是经济性的。他们将自由贸易事业视为损 害美国主权、扩大世界政府的借口。保守派积极分子菲力斯*施拉弗莱将世界贸易组织 视为"某种贸易联合国","在庞大的官僚机构管理下,称之为‘自由贸易’是不诚实 的"。   经济民族主义与孤立主义有密切联系。孤立主义在美国有深厚的基础和传统。每当 遇到新的外界挑战时,这种思潮都会自然而然地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拥护,尤其是那些 既得利益受到损害的人。这在美国历史上已是屡见不鲜。目前美国对外经济战略领域的 所谓"新孤立主义"思潮,指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兴起的,反对美国继续在世界经济 体系中发挥领导作用,反对美国参加地区和全球多边贸易及金融安排,主张贸易保护主 义等的一股思潮。当然,贸易保护主义者并不一定都是孤立主义者,但在新的全球经济 条件下,这两者之间常常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全球化、信息化造成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和 剧烈的经济调整使相当一部分缺乏竞争力的美国企业和美国人的切身利益受损,使之成 为这种思潮的主要社会基础。这类人并没有系统的理论主张,其构成也不稳定。一般情 况下,它的主要支持力量是高度依赖国内市场的中小企业和与受到国际竞争威胁的各类 企业相关的劳工组织。尽管这种思潮在某些时候有不小的影响,常常给美国决策者带来 困扰,但是,美国毕竟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先行者,全球化时代的美国不可能割断 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在大多数美国人眼里,"全球化通常像天气一样被视为自然的力量, 即生活中只能忍受而不能加以控制的经济现实"。因此,新孤立主义式的对外经济政策 主张并不能成为美国政策的主流。   经济民族主义者只满足于将世界贸易体系踩在脚下,而左翼却有更宏大的计划。他 们的目标是按自己的设想改造这个体系。创造全球治理结构,在全世界推行社会民主主 义的劳工和环境政策。大多数民主党人因而拒绝在未采纳环境和劳工标准要求的情况下 支持快车道授权。众院民主党领导人理查德*格普哈特就声称将永不放弃将"劳工权利 纳入贸易政策"的努力。   全球化的反对者在具体政策措施方面有分歧,其支持者同样如此。支持者主要分为 比较优势论者和战略贸易论者两派。众所周知,以自由放任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自由经济 思想在美国政界、学界和企业界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这种思想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主 要理论,就是比较优势论。该理论认为,在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条件下,每个国家都 会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在产业发展上扬长避短。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应当由自由市场力 量去决定,因为"工业兴衰是经济演化的自然结果"。 而政府的作用,是保持总的经 济秩序"井井有条"。持这一理论的人们认为,美国的巨额外贸逆差是一些暂时性的原 因造成的,比如美元定值过高。布鲁金斯学会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劳伦斯在《美国能够 竞争吗?》一书中提出:"美国制造商只要在改变汇率的帮助下,就能够在一种存在发 展中国家和日本的新的竞争和欧洲不断加强政府干预和保护的环境中,进行卓有成效的 竞争。" 因此,美国并未面临长远的或真正的国际竞争能力下降的问题。美国必须继 续在世界经济中保持领导地位,美国也有能力保持这种地位。尽管美国与日本及欧洲强 国的技术差距有所缩小,但日本等国追赶到一定程度以后,其增长速度会自然而然慢下 来。美国的产品是有竞争力的,但外国政府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和地区经济集团化的发展 阻碍了美国进行竞争。只要联邦政府制止外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就为美国产品打开了 市场,美国就会获得全球化时代带来的好处。换句话说,美国需要的只是"更平整的游 戏场"。   在他们看来,世界分割成许多地区性经济集团就可能损害"游戏场"的"平整"。 比如对欧洲经济一体化,"美国许多观察家担心这样一种风险,欧洲人除了执行他们所 宣布的在共同体内部消除现有贸易壁垒的法令文件,还会设置新的壁垒,以保护成员国 的工业免受外国譬如美国的竞争。筑起这么一个‘欧洲堡垒’可能会关闭美国最重要的 海外市场,并有全部毁坏从40年代以来辛辛苦苦搞起来的国际贸易自由化运动的危险," 而"日本可能把东亚老虎领入另一个区域性集团。" 美国只有参与进去,才能防止各 大、小区域经济集团将美国排除在外,维持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系,从而继续在世界经 济中占据领导地位。贸易自由化的倡导者重复最多的两大理由:一是增加出口,二是保 持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如,一个则支持快车道授权的企业联盟主持的网站"美国的贸 易领导地位",其理由是快车道授权对"保持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是必须的, "消除对美国贸易和投资的障碍,通过扩大我们的公司和工人的出口机会,这些协议可 以促进美国经济,创造高工资的工作"。这种思想在美国政界、学界和企业界仍然具有 最广泛的影响力,占据着主导地位。   面对新的全球竞争格局,一些美国学者开始鼓吹"战略贸易政策"理论,并产生了不 小的影响。这种理论在80年代初就已出现,流行于以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 工学院等科研机构的学者为代表的一部分美国经济学家中。其观点主要是:新技术革命 以来世界进入了全球化、高技术时代,国际贸易的基础已从"比较优势"转移到"竞争 优势"。高技术产业的特点一是规模报酬递增,二是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这样,国际 竞争的特点将发生变化。一国倘若抢先占据某个高技术产业领域,不但能获得极大的利 润,还可居于垄断地位而对他国的进入设置障碍。他们认为,"市场经济无法自我培育 一国最重要的一些产业"。因此,政府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技术的发展,并对技术产业 的发展和贸易进行干预。有相当一部分美国人认为,其他国家由于有内在一致的贸易和 产业计划,政府通过管理国际贸易而积极发挥作用,因而创造出了人为的竞争优势。这 方面的一个典型例证就是日本政府积极参与,促使汽车、电子仪器和计算机等产业发展 的成功。这种理论尽管已出现多年,但一直处于非主流地位。面对新形势选择新战略的 需要使它受到了重视。198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学者合作撰写的《美国制造业的衰退及 对策:夺回生产优势》一书出版,旋即成为美国1990年管理科学十大畅销书之一。这本 著作,实际上就是运用"战略贸易"理论来分析美国制造业的问题。它认为,美国制造业 在国际竞争中日益失去优势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战略过时,在高技术产业的研究与开发 方面存在弱点,企业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缺乏合作等等。它开出的药方之一,就是联 邦政府不仅应支持科学研究,还应采取一些具体政策鼓励产品的开发,并帮助清除在技 术革新道路上的所有障碍。它还提出"政府应该鼓励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从而"为美 国建立一种重要的竞争优势"的具体建议。   在引起社会反响的同时,这本书也吸引了美国部分政界人物的注意。1992年底,民 主党智囊机构"进步政策研究所"出版《克林顿变革方略》。作为"企业经济学"战略的核 心,这本书在对外经济战略方面提出的主要建议之一,就是政府要采取步骤,"提高贸 易和竞争力问题的地位"。具体来说,就是"新总统应当……承担起打开外国市场和扩大 世界贸易的战略义务。""政府本应当既有能力又有准备,与受影响的工业部门一起,包 括与生产者和消费者一起,尽早提出一项有关竞争力的全面计划,把促进工业生产率的 刺激措施和在适当的地方采取积极地、打开市场的措施结合起来,而不是静观,或者在 一个工业已经衰落之后再依靠保护措施。" 它与《美国制造业的衰退及对策》一书一 样,反映出了战略贸易政策者持有的一种认识,即美国一直缺乏一项加强对外竞争地位 的长远战略。要指出的是,战略贸易政策者并不支持贸易保护主义,其理论是建立在美 国积极参加国际竞争、促进自由贸易和投资的基础上的。《美国制造业和衰退及对策》 明确提出,要"发展具有国际意识的政策",并且说,"所有证据告诉我们,从长远讲, 一个像美国这么大的国家不能靠广泛的保护主义来自给自足。" 《克林顿变革方略》也 认为,"在90年代,我们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将大大影响美国的生产率。在由全球性 公司之间不按传统方式竞争和各国存在一系列妨碍公开贸易的障碍所形成的世界市场 上,放任主义和保护主义都将不起作用。" 在自由贸易、进行全球竞争、美国继续在 全球经济体系中发挥领导作用等问题上,他们与主张自由放任的正统比较优势论者并没 有本质区别,他们的区别在于对政府作用的看法。 3、全球化背景下美国贸易和投资政策的发展变化及特点   从上节的有关论述可以看出,各派在加强政府干预这一点上并没有本质区别。美国政府 从里根连任美国总统的1985年即通过颁布"贸易政策行动计划",开始了外贸政策的全面调 整。再经过布什政府1989年制定《国家贸易政策纲要》和 1992年通过 《扩大出口法》到克 林顿1993年执政后提出和实施"国家出口战略",完成了从自由贸易政策到公平贸易政策的 转变。   所谓公平贸易政策,根据从里根到克林顿历届美国政府的阐释,其总目标是:扩大 自由和开放贸易的范围,但在继续开放美国市场的同时,要防止其它国家的所谓不公平 贸易行为,保证外国市场对美国市场的开放,保障美国获得更多出口机会。具体来看, 它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贸易政策中政府干预的加强以及管理贸易(managed trade)的倾向。   作为在九十年代执政的政府,克林顿政府的调整明显地受到战略贸易论的影响,其最大 特点是政府进行积极的、多方面的干预,尽管声称并不赞成战略贸易论的主要观点。当克林 顿政府上台时,美国面临的经济现实看起来与八十年代没有多大不同:宏观经济指标的不均 衡严重,国际市场份额大幅度下降,重要的制造业部门国际竞争力下降等。克林顿政府把经 济放在了美国对外战略最显著的位置,克林顿本人、政府中的一些主要官员都曾先后多次强 调,"经济安全"是美国外交最重要的支柱之一,而"经济安全"的首要因素,就是"保证让美 国企业进入不断扩大的全球市场"。 克林顿的首任总统经济顾问劳拉*泰森曾明确表示, 在贸易政策方面,自己是一个"谨慎的"积极干预主义者,其相关著作也鼓吹对美国的高技 术产业进行补贴和特别支持。   在这一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克林顿政府主要围绕两个基点进行了对外经济战略的调 整:一是提高美国的国际竞争力;二是确保美国在冷战后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这其中既包括以双边、地区和多边手段扩展海外市场,也包括力图使美国在新的各种世 界经济组织中占据主导地位。按克林顿政府的说法,就是"问题不是我们是否应欢迎真 正的全球市场经济的出现,而是应当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全球市场经济。……确保全球化 沿着一条建设性的道路发展。" 这种通过政府干预来引导资源分配的做法,具有明显 的产业政策或管理贸易政策色彩,其具体措施包括: 首先,政府积极干预,大力促进美国的出口。同时,双边、地区和多边手段并用,确保 美国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领导地位。   进入九十年代,美国政府对国际贸易和投资越来越重视。克林顿政府更把对外贸易 在经济中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这突出表现在1993年9月,克林顿政府正式推 出了一个所谓"国家出口战略"。该战略的基本原则就是商业优先,促进政府各部门之 间、政府与私人企业之间的合作。具体做法包括放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限制,设立新的 以促进出口为目的的政府机构,政府为出口企业提供信息和更完善的金融服务等。 首 先,成立了由19个部门参加的"贸易促进协调委员会"。并在已有进出口银行的基础上, 又先后成立了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OPIC)、美国贸易发展署(TDA)和美国小企 业管理局等机构专门为美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和促进出口提供从信息到资金方面的服 务。美国联邦政府的许多部门,如商务部、财政部、运输部、能源部、农业部等也都先 后成立了促进出口的机构。政府所设促进出口的机构主要是为企业拓展海外投资和促进 出口提供各类信息、咨询、同行性研究、培训、举办研讨会、展览及其他相关服务。其 中,美国商务部于1995年成立了一个"倡导中心(Advocacy Center)"。各机构间建立 了相互协调的倡导网络,有效地协调各部门的行动,为美国大中小企业赢得海外合同提 供政府高层面的支持和相关服务。企业可以从该中心获取有关外国政府向国外采购大项 目的信息和资助。对于这类大项目,该中心给予特别的重视,因为这些项目不仅需要美 国派驻所在国大使或高级官员出访进行游说,而且还需要进行从资金支持到外交施压等 全面的活动。美国政府活动集中在影响外国政府的决策,特别是在增长部门的基础设施 工程,如电信、航空、运输、环境保护技术、能源和金融服务。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 该中心已200多家美国公司赢得了近400个海外合同,出口金额达500多亿美元。   此外,制定了"新兴市场"战略。重点开发墨西哥、阿根廷、巴西、中国经济区(含 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波兰、土耳其、南非等10大新兴 市场。美国认为,今后20年内该新兴市场的进口额将占世界进口总额的40%以上,其幅 员大、人口多、需求广、经济增长快,可为美国出口提供重大机会。然而,由于"新兴 市场"的市场进入问题比传统市场更复杂,美国公司更需要政府的帮助进人新兴市场。 为助美国公司开发新兴市场,美国政府有选择地在一些新兴市场建立了商务中心,如圣 保罗、雅加达和上海等地。美国在开发"新兴市场"方面的重点是高技术产品部门,如 电信、汽车、医药、环境保护技术和产品以及基础设施工程,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准 入、知识产权保护和建立工业标准等如美国企业认为进入韩国市场较为困难,美国政府 便努力迫使韩国开放汽车和电信等关键部门,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第三,政府和民间企业界以及各州和地方政府更紧密地合作。提出美国企业和工人 是政府的顾客,有责任向政府提出改进其服务质量的看法和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密切 注意工商界的意见,并不断寻求反馈。过去,政府有关部门促进出口活动的评判标准一 般只看投入和举办过什么活动,而不管效果如何。这样就导致了促进出口计划无效率。 为了改善这种无效果的评判标准,把促进出口落到实处,开始实施一套新的评估政府机 构在促进出口方面的国内外活动表现的指导计划已开始实施。"国家出口战略"的另一 核心内容就是要求联邦政府与各州及地方政府官员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州和地方政府官 员往往比华盛顿的官员与出口商有着更紧密的关系,因此联邦政府官员需要与他们更好 地合作共事。而且,许多在促进出口活动方面的创新都来自州和地方政府。   第四,进一步完善在资金方面对出口企业的支持。美国贸易融资机构主要是进出口 银行和海外私人投资公司。美国进出口银行的主要宗旨是促进和扶持美国货物和服务的 出口,解决美出口商面临的融资困难。在某些情况下,也向购买美国产品的境外进口商 提供融资便利,以抗衡和冲抵其他国家政府提供的出口信贷所产生的效应,从而提高美 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海外私人投资公司既提供资金融通,也提供银行贷款担 保。然而,无论进出口银行或海外私人投资公司都受到美国法律的制约和国会的牵制, 缺少操作上的灵活性。此外,支持出口融资机构资源不足也限制了这些机构发挥应有的 有效作用。再就是美进出口银行原则上仍受制于所谓OECD 的君子协定,即对一般商业 性项目不提供具有补贴性质的优惠贷款。美国虽然也不愿坐视其他国家违反君子协定、 纷纷给发展中国家有关项目提供各类优惠贷款以争取出口机会,但在坚持不主动提供优 惠贷款的原则下,采取了一种所谓"match"的竞争策略,即一旦获悉其他发达国家政 府对美国某一有竞争力的项目提供优惠贷款时,美进出口银行使支持其企业参加竞争。 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国政府有力支持美出口商争取出口的机会。在一些情况 下,尽管美国出口商拥有高质量的产品,但在竞争激烈的世界市场上仍处于不利的竞争 地位,因为其他一些国家的政府常常向本国出口商提供更廉价的信贷或带附加条件的援 助项目、因此克林顿政府认为,完善贸易的资金支持、改进出口融资和担保的政策和措 施是落实"国家出口战略"的重要保证。1993年由联邦政府进出口银行、海外私人投资 公司、贸易发展署小企业管理局、财政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新的出口 融资和担保政策与措施:进出口银行设立了"资本项目限制性援助基金",将扩大出口 同援助联系了起来。在1995财政年度预算中,联邦政府拨款1.5亿美元用作‘"资本项 目援助基金",以反击其他竞争对手提供的附加条件援助。   美国联邦政府也尽力帮助美国公司争取在由世界银行、泛美开发银行及其他多边借 款机构所资助的出口项目中获得更大更大的份额。同时,美国政府派驻多边银行机构中 进行扶持美国企业出口活动的人员增加了一倍。此外,联邦政府在便利用户获取营运资 本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从而使小公司较容易地为出口销售获取资金支持。过去,小 企业管理局和进出口银行所使用的贷款申请表格是不一样的。现在这两种申请表格已协 调一致,采取了一种新的同一的申请表格。   (2)改变原来对地区性贸易组织的立场,致力于组建以美国为中心的地区组织; 并积极寻求对原有的国际经济组织和多边安排进行改革,增强符合本国利益的安排。   在处理与贸易有关的问题上,克林顿政府在双边、地区和多边层次上都采取了积极 进取的进攻性姿态:在双边贸易问题上 ,进一步强化了自里根、布什以来"自由与公 平贸易"政策中的"公平"原则,明确要求对等优惠、对等开放市场,并动辄以制裁和 报复相威胁,态度强硬。所涉及的对象范围广泛,不论对发达的西方盟国还是对新兴工 业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都贯彻"公平"原则。其咄咄逼人之势,引起了世界上许 多国家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成为主流的担忧。但美国政府坚持认为,由于多年的贸易谈 判所取得的进展,传统的关税壁垒已不重要,非关税壁垒手段越来越重要,由于经济联 系越来越紧密,各国的国内经济政策也要成为谈判的内容。另外,由于二战后非歧视原 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的确立,多边贸易谈判实现的自由化成果实际上成为一种公共品, 有被免费搭车的危险,故仍要以双边手段促使开放,并参与组建地区贸易集团。声称这 既是为打开市场,也为实现多边贸易的更大自由化。   在地区贸易问题上,继续并扩大了布什时期开始的以北美为基点向各个主要经济区 域渗透的战略。1993年8月,美、加、墨达成了有关环境、劳动保护等问题的附加协议, 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至此,美国籍以构筑冷战后世界经济秩序 的北美基点的框架已经形成,以后的问题在于如何巩固和扩大这一成果。这种扩大不仅 包括北美自由贸易区本身扩大为美洲自由贸易区乃至西半球自由贸易区,还在于北美自 由贸易区模式扩大至世界范围。在目前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中,美国既要与加拿大这样的 发达伙伴国协调利益,又要与墨西哥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协调利益,困难不小。一旦利益 平衡机制成熟,它将对美国构筑冷战后的世界具有指导意义。目前,这样一种模式并未 完全成熟。 除了经营北美经济圈外,美国在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亚太自由贸易区以及跨大西 洋自由贸易区等方面都采取了积极姿态。1994年迈阿密美洲国家首脑会议达成建立美洲 自由贸易区原则协议,1995年签署行动纲领;小布什政府上台后,明确表示将继续推进 这一进程,要在2005年建成美洲自由贸易区。1993年西雅图会议后亚太经合组织走向机 制化,开放贸易和投资被宣布为亚太经合组织存在与活动的基石,1994年 《茂物宣言》 确认"至2020年分阶段实现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1996年通过了实施贸易和投资自由 化的《马尼拉行动计划》;1995年,美国政府正式提出了建设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的构 想,试图与欧盟建立一种"新关系"。这样,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为头,拉美为躯干, 两翼分别伸展到亚太和欧洲的"蜻蜓"状战略构想已具雏形。   在多边贸易问题上,克林顿政府一方面努力将美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信息技术、服务 和金融等产业纳入多边贸易谈判,另一方面致力一确保美国在全球性经济组织中的领导 权。为此,美国发起和参与了几轮多边贸易谈判,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关税,减少了非关 税壁垒,尤其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美国成功地将GATT扩大到服务贸易、与贸易 相关的知识产权和投资措施等美国最关心的领域,为进一步促进美国的服务贸易出口奠 定了基础。"1996年信息技术协议"消除半导体、计算机、软件、电信设备和其它高技 术产品的关税。69个国家,占全球电信收入总额的93%,签署了这一协议,将对基本电 信服务提供市场准入、管制透明度、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1998年2月开始执行的"基 本电信服务协议",在使世界电信市场开放竞争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金融服务协议", 1999年3月生效,打开了银行、保险和证券交易市场。美国政府致力于在确立知识产权 保护的国际性标准,最重要的是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TRIPS协议),该协议对各国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标准。同时,美国还 单方面对其主要贸易伙伴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进行评估,用其国内贸易法中1974年贸易 法的特别301条款,来对它所称的对美国的知识产权未予足够或有效保护及未给美国知 识产权所有人"公平"的市场准入机会的国家进行贸易制裁的威胁。其着重点越来越多 地放在了执行方面。自1996年以来,美国已先后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14起与知识产权保 护有关的的诉讼,力图扩大在它认为正模仿其技术的国家和地区的相关销售。美国的专 利和商标局还对愿意接受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   同时,它积极推动乌拉圭回合关贸总协定谈判,争取谈判议程的主导权,并在协议 达成后将"努力确保各国遵守、实施乌拉圭回合协议中承担的义务"作为其贸易政策议 程中的优先问题;力图扩大协议的范围,将劳工标准、管制政策、环境保护等纳入新的 世界贸易规则; 它还号召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机构进行改革。 力图通过领导改革来使自己继续保持在这些机构中的主导地位。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一 个重要的方面是首次将环境和劳工标准问题加入到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日程中。1999年 11月,克林顿发布了一个总统行政法令,决定对美国的某些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协议、 与自然资源有关的主要贸易协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美国与约旦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就 包括了有关贸易和环境以及有关劳工标准的条款。北美自由贸易区协议的正式条款中并 未包括这些标准,但附则中包含。它还希望在发展中国家设厂的跨国公司会带来最高的 环境和劳工标准。   (3)开始注重将国内经济政策与对外经济政策结合。   这些方面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改善美国宏观经济状况,并由政府出面扶植高技术及其产 业的发展,同时放松国内垄断法管制,从而加强美国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90年代以前,应用科学研究和产业技术研究及开发方面的工作,美国政府基本上采 取任其自然发展的态度,留给私营部门去负责。可是,到70年代以后,尤其在80年代, 美国科技在世界上的优势地位逐步削弱,许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使得美国政 府和国会不能不开始考虑修订自己的科技政策。事实上,在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已经 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促进产业技术的发展,其中比较重要的是1984年提出的全国合作研究 法。这一法令放宽了有关对科学研究方面反托拉斯法的限制。1986年又提出较术转让法, 增加联邦实验室和私营企业之间的技术转让。1987年美国一些半导体制造商为对抗外国 竞争联合组成了SEMANTECH集团,国会给拨款1亿美元,帮助这个集团开发新一代集 成电路的制造技术。此外,美国联邦政府在80年代后期还采取了一些促进科技发展的行 政措施,如将国家科学顾问改为总统科技助理、加强科技政策办公室、在商务部建立技 术管理局、设立鲍德里奇质量奖等。   然而,尽管美国政府在80年代采取了不少支持技术发展的措施,却始终没有把它提 高到战略的角度来看待,没有真正使它成为国家科技政策的一部分。这种情况在90年代 初发生了变化。1990年9月布什政府的科技政策办公室提出了一份名为"美国技术政策" 的报告。提出联邦政府有责任同私营创门一起参加对经济竞争力和国际安全有关的"通 用技术"的技术研究与开发。这一提法反映了美国政府科技政策的重大转变。不过,美 国科技政策真正进行重大改革还是克林顿就任总统以后。1993年2月克林顿刚上台不久 便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教育和技术开发的政策措施,并改变了与国防有关的投资在联邦 政府研究与开发预算中所占比例过大的状况,使促进产业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成 为政策优先目标。具体措施包括:   加强政府对产业经济领域研究和开发的宏观干预和调控。创设与国家安全委员会、 国家经济委员会并列的国家科学和技术委员会,同时还设立总统科学和技术咨询委员 会,以把研究和开发问题提高到与国家安全及经济事务同等的地位。国家科学和技术委 员会由总统、副总统兼任正、副主席,其成员为联邦政府中各个与科技研究有关的部门 负责人。这个委员会批责制定国家的科技政策和协调各个部门的科技工作,下设9个委 员会。总统科学和技术咨询委员会由私营部门的代表组成,包括18名顾问,其任务是向 总统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提供咨询,使国家对研究和开发的促进和指导得到机构上的 保证。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作为国家支持的产业优先发展项目。使全国科学基金 会发挥协调各州、工业企业、大学研究团体和研究中心的研究计划的作用。并在致力于 削减财政赤字的困难情况下继续增加有关经费。   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政府延长了研究与开发的税额减免时间, 并减少资本收益税以促进对研究和开发的投资,1993年制订了一项有利于投资新创业的 高科技公司的法律。政府还设立各种技术开发组织,鼓励开发应用技术。此外,政府加 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以企业从科技研究和开发活动中获得的利益,鼓励它们在这 方面的积极性。同时,改变以往的体制,通过鼓励企业合作进行研究与开发、或政府与 企业合作的方式来那些推动对整个产业的发展大有裨益但由单个企业来进行则动力不 足的研究。为此,政府减少了反托拉斯法方面的有关障碍,以便于联合开展研究。有关 法案不仅允许公司在共同研究与开发方面合作,还允许成立合作生产企业以便利用合作 研究成果。同时,政府还选定一些重点技术领域直接进行资助,如,1994年商务部宣布 今后5年内向5个技术领域资助7.45亿美元,这些技术领域包括遗传学、保健、电子、 软件以及汽车轻型化等。另外,为解决美国本土人才不足的问题,还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广泛利用外籍人才。美国政府不仅鼓励企业与外国进行联合科学研究,而且包括商务部、 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以及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在内的联邦机构也同日本等国签订 有关高级技术合作协议。此外,美国政府支持企业雇佣外籍科研人员,实际上鼓励外籍 高级科研人员长期留在美国工作并成为美国科技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调整联邦研究与开发预算,平衡军事与民用目标的地位。与军事有关的研究在联邦 研究与开发预算中一直占着最大的份额,1987年它曾占总额的69%。美国政府的目标是 到1998年使这一比例恢复到50%。美国联邦政府拥有国家实验室726所,每年的经费超 过250亿美元(超过联邦科研经费总额的1/3),所雇佣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目约占全 美总数的1/6,确实是一支雄厚的科研力量。可是,这些实验室过去主要只从事与国防 有关的科研工作,而很少涉及民用技术。现在美国政府要求它们逐步做到将一半工作用 于与提高经济竞争力有关的科研活动上。为了加快军用技术的民用化和技术商品化,英 联邦政府拨款成立全国技术转化中心,以便加强国家实验室和私人企业之间的联系,帮 助企业解认技术问题。它提出了"技术重新投资计划"(TRP),鼓励国防部与有关民 间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方面的合作,尤其是"双重用途"技术方面的合作。政府对为军 事技术寻找民用途径的公司给予资助。此外,美国政府实际上放松了反垄断法的限制, 允许大企业更多地进行国内外兼并与合作,以使它们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更有利的地 位。九十年代美国的企业购并数量和所涉金额均屡创历史纪录。 同时,加强各部门政策协调,推动西方主要工业国协调经济政策,力求建立全球化 时代稳定的国际金融体系,以促进各国经济和贸易的增长。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的增加,一国国内经济政策的调整可能影响 到别国的经济利益,各国已经处在"国内政策和对外政策的界线日益模糊的世界上"。 因此,美国政府大力促进各经济大国宏观经济政策与财政金融政策的协调。1993年,西 方主要工业国达成一项经济协调战略,主要内容是:在美国和加拿大,通过大力削减财 政赤字来增加储蓄和投资;在欧洲,采取措施刺激私营部门的需求和制止失业率上升, 特别是通过中期财政调整和开支控制促使利率进一步下降;在日本,采取措施刺激国内 需求以加快经济增长、减少其巨额外贸顺差。各经济大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有利于美 国所追求的稳定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形成。 全球化、信息化导致全球金融体系快速扩展,在带来更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 的不稳定,这对美元的国际地位和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领导地位是不利的。为此,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明确指出,"商品、劳务和金融证券交易的全球性要求各国中 央银行的行为遵守严厉的纪律",要"保持商品和劳务价格的稳定和保持对国际金融市 场的信心"。   此外,还放松了管制,并拆除出口障碍。全球化使放松管制带来的经济收益增长。 过细、过宽的管制使企业难以灵活、及时地根据全球市场变化进行决策调整。放松管制 可以降低市场进入的成本,引入新竞争者,新来者不仅更可能使用新的更好的技术,也 可以遏制原有公司的垄断行为,使原有的公司更方便地采用新产品设计、新生产技术和 组织结构以提高效率。克林顿政府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民主党政府积极干预的传统, 主张尽可能少地干预企业决策和市场力量的作用。相应地,相关政府机构也作了调整。 管制制度变得更加透明,避免对新企业的创立产生障碍。在电信市场对竞争的开放方面 其努力尤其突出。由于规模经济等原因,电信网络的拥有者很容易出现垄断倾向。优质 而廉价的电信网络不仅是任何一个现代经济体中企业基础设施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采 用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重要决定因素。 美国"贸易促进协调委员会"消除了政府设置的部分有碍美国公司参与竞争的技术 和设备出口限制等障碍。1993年9月份以后美国政府大幅度放宽了对计算机和电信设备 出口的管制,简化出口许可证审批程序,力图促进出口并使政府的管制适应计算机和电 信设备技术迅速发展的要求。在电信设备方面则放宽向西方国家出口的大部分设备管 制,即大大放宽了美国公司申领许可证的限制。管理制度也在不断简化,向着更透明、 有效的方向发展。   (4)贸易和投资政策往往仍包含着传统外交目标因素,但侧重点有所变化,同时, 政策中出现了新的带有较多社会政策和价值观性质的因素如劳工权利保障和环境保护。   众所周知,冷战期间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基本上从属于其外交政策,对外经济政策 的首要目标是建立和维持政治和意识形态同盟,经济目标是次要的。冷战结束后经济因 素在对外政策中的地位上升,但传统外交目标因素仍然存在,只是侧重点与以往已有不 同,这在其对外经济援助和经济制裁政策方面的变化和调整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   美国每年的对外经济援助金额约为100亿美元,援助对象包括外国政府、非政府组 织和国际及多边组织,主要由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执行。其对外经援始于冷战时 期,主要着眼于对西方阵营的支持和对贫困国家经济发展的援助,对希腊和土耳其的援 助及马歇尔计划是最早的大规模对外经济援助项目。由于世界经济和政治及美国国内政 治环境的变化,对外援助的目标、组织结构、执行方式等也在发生变化。就世界经济和 政治环境而言,冷战的结束使美国的对外援助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政策目标,而亚洲和 拉美许多原贫困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它们获得私人投资能力的大幅度增强。就美国国 内政治环境而言,共和、民主两党在冷战后美国应在世界上发挥何种作用看法的分歧, 削减联邦财政赤字的努力以及1994年后共和党控制下的国会对外援作用的强烈怀疑。这 些变化,使美国的对外援助在目标、援助水平和组织机构上都产生了变化和起伏。   美国的双边援助目标大致有以下几个:促进美国所关注地区的安全及和平、推动西 方民主制、促进经济发展、对跨国性的健康和环境问题的关注、人道主义援助及在促进 前苏东地区过渡。这其中,推动西方民主制和促进前苏东地区过渡是九十年代以来美国 对外援助中非常突出的两个重点。就推动西方民主制而言,不仅包括资助选举、政党培 训,还包括对立法、司法改革的指导,独立媒体的鼓励以及建立有关人权的市民社会组 织的支持等,干预程度很深。对俄罗斯和其它前苏东国家的政治和经济过渡的援助与此 实际上密切相关。援助的主要对象领域也是市民社会的发展、私有化进程,立法、司法 和其它经济政治改革等,并设有"毕业"标准。   美国的发展援助也发生了变化。二战后以援助来使贫困国家获得可持续的经济、减 少贫困以对抗苏东集团影响的援助范式近年来分解成了几个不同的方式。世界银行、地 区发展银行和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通过对基础设施项目、保健和教育项目及经济 改革的支持来继续实施传统的发展援助。与此同时,在这些传统援助的基础上,美国开 始对所谓处于不利地位的团体和个人直接提供提供支持。如对贫困儿童和妇女的资助, 对地雷受害者的资助,以及对各种社区建设计划的支持等。但是,无论是传统的发展援 助,还是上述所谓新的援助方向,对这类带有更多人道主义性质的项目,美国所给予的 援助向来十分有限,实际上在对象国产生不了实质性影响。目前来看,这类有限的人道 主义援助,美国也越来越倾向于用在非军事化、解除武装、排雷、促进敌对种族群体和 解以及通过影响选举结果来重建对象国经济和政治制度等方面。   美国近来援助的一个重要关注点是重大跨国问题,如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环 境的恶化,清洁的水资源和其它资源的短缺等。从美国对艾滋病防治、全球气候变暖问 题,珊瑚礁保护等项目的资助的增长来看,它对这类问题的重视正与日俱增。   近年来,美国的对外援助预算变动起伏较大。其双边和多边经济援助在1991年时曾 达到一个高峰,这是因为对东欧地区各国的援助迅速上升。此后持续下降,1998年和1999 年又大幅上升(对科索沃和中美洲的援助),2000年再次下降。从美国政府往往用紧急 支出名义来申请预算以及国会在拨款时所附的支出指导意见来看,美国显然已将其对外 援助重点从传统发展援助转向了前面提到的新重点上。美国的对外援助向来附有促进美 国利益、推广美国价值观的意图,这一点在未来只会加强。由于对外经济战略中继续充 当世界领导者的设想,未来它还会继续进行援助,但其援助的重点将会转向前述几个方 向,而将传统发展援助留给诸如世界银行之类的多边国际组织。   美国对其它国家进行单方面经济制裁的历史悠久,而且一直坚持这种做法至今。仅 在1993~1996年间,由美国行政和立法当局通过执行的对外经济制裁就达61项。被制裁 国总人口达23亿,占世界人口的42%。尽管称为经济制裁,但真正因经济问题而进行的 制裁很少,却有不少并非出于经济目的而进行的贸易、投资和技术转让制裁。尤其是九 十年代以来,制裁层出不穷,制裁的原因五花八门,如人权、宗教自由、劳工权利尤其 是童工等等。而被提到最多的三大理由是人权、民主和反恐怖主义,无一与经济直接相 关。   这与冷战后美国国会试图重掌对外经济政策方向的努力有很大关系。在国会制定的 各种制裁法案中,最为臭名昭著的是1996年为制裁古巴而通过的赫尔姆斯-伯顿法和为 制裁伊朗和利比亚而通过的达马托法。这两个法案居然规定对在古巴和伊朗、利比亚经 营的非美国公司进行惩罚。这在世界上招致广泛的谴责,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美国 传统盟友均提出强烈批评,欧盟还一度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美国政府同意谈判并 暂不执行某些条款后才撤回。美国国会曾讨论的这类法案还有"免于宗教迫害法案", 规定在白宫建立一个宗教迫害监督办公室,独立于美国国务院之外。如果该办公室发现 某一国家按美国标准在进行宗教迫害,那么制裁自动生效。除美国国会而外,甚至美国 一些州和地方立法机构也通过了自己的所谓制裁法案。如马萨诸塞州就曾通过法案对缅 甸进行经济制裁。   由于美国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和其它许多多边国际经济协定的成员国,必然要承担 相应的国际义务。而与世界其它国家经济交往程度的不断加深,也对美国制裁的能力带 来了很大限制,试图只损他人不伤已身的单方面制裁越来越难以为继,在美国国内也招 来越来越多的批评。美国前国务卿乔治*舒尔茨就曾将这种做法形容为"开关外交"- -对外贸易变成了外交政策的一个工具,而把两国的商业关系看成是可以象电灯开关一 样可以随时开关。而实际上,进入海外市场进行投资和贸易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立住 脚跟,单方面制裁有可能使公司的长期努力迅速失败,不仅会对美国的就业和出口造成 直接的负面影响,而且将使美国公司被视为不可靠的商业伙伴。1995年,美国竞争力委 员会进行了一项研究,对八个案例进行了调查,认定仅这些制裁就会造成美国60亿美元 的出口和12万个工作机会的损失。 至于与社会政策和价值观相关的因素,其实在美国的贸易政策中也不是九十年代才 出现,但确实是在九十年代以后才变得突出。九十年代以来,历年有关是否给予中国最 惠国待遇的的争论中,所谓人权问题都是一个重要论题。不过,影响更大的社会问题即 劳工权利和环保问题成为美国贸易政策中重要问题,与北美经济一体化进程有着密切关 系,它们最早是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和批准过程变得突出起来的。1991年,北美自 由贸易区的谈判遇到了美国劳工组织的激烈反对,老布什政府为在国会中获得足够的支 持,许诺关注劳工和环境问题,克林顿政府更强调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达成要以劳工和 环境辅助协议为基础。此后,这两大问题开始成为美国在多边贸易谈判乃至双边谈判中 经常提出的议题。值得重视的是,这种对与社会政策和价值观有关的问题关注,得到了 美国多种社会力量的支持,这其中不但包括劳工组织和环境保护团体,还包括罗斯*佩 罗特的第三党运动,以布坎南为代表的极右翼力量以及以拉尔夫*纳德尔为代表的消费 者保护组织。1994-1995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和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更加强了它们对 全球化的疑虑和将社会及价值观问题纳入贸易谈判范围的决心。由于美国贸易政策决策 机制的内在弱点和冲突,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很难摆脱这种力量的影响。这些问题是否 会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时的附属和辅助因素变成核心或主要内容,值得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历届美国政府都宣扬自由贸易的好处,且一直以自由贸易的倡 导者自诩,但贸易保护主义的观念和做法仍不时出现。保护主义的态度和色彩是从来都 存在的。在鼓吹自由贸易的同时,美国的谈判代表总是要求"互惠"。认为一个"坏协议" (实际上就是一个美国开放程度可能比对手程度大的协议)不如不达成协议,称没有互 惠的协议是"单方面裁军"。1999年,美国会众议院就曾通过明显属保护主义措施的有关 钢铁产品贸易的法案。2000年,欧盟委员会在一份长达68页的报告中列举了美国在17个 方面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报告特别指出,美国贸易政策中的两大问题仍然是内法外用 和单边贸易保护主义。美国的贸易政策要求欧盟公民和公司遵从美国的国内法,而那些 法律保护的仅仅是美国的贸易和政治利益。报告指出,最近美国通过了所谓的"轮流制 裁"立法,完全无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协议的基本原则,导致了市场不稳,破坏了世贸 组织在贸易仲裁中的权威。欧盟还对美国在信息和技术领域设置壁垒极为担忧。报告说, 寻求进入美国通讯服务市场的外国公司仍然重重受阻,尤其是在卫星通讯服务和移动通 讯服务领域。这种情况与美国一贯倡导的市场准入原则不一致,给已经进入欧洲同类市 场的美国公司提供了竞争优势。欧盟的报告说,美国有关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立法可能 对欧洲公司业务产生负面影响。反倾销法借"公平贸易"之名,对付的往往是正常的贸 易行为,美国对纺织品和服装保持高关税和配额,对农产品实行与价格支持机制相关的 进口限制,琼斯法限制外国船舶和飞机在美国港口和机场之间从事运输业务。限制外国 在广播电视和空运方面进行投资等等。   从美国的贸易决策体制上来看,美国宪法所规定的法律上国会对外贸的管理权和实 际操作中国会将这一权利"委托"给总统和行政部门的惯例,造成了美国贸易决策体制 内在的紧张。容易受利益集团左右的国会往往更具保护主义倾向,因而冷战后国会重新 掌握对外经济贸易控制权的努力令人担忧。此外,美国目前的贸易政策实际上是一种"以 结果为基准"式的政策,也就是说它强调政策应寻求通过咄咄逼人的、单方面的行动或 行动威胁来实现事实确定的目标如对某个特定产业进行某种具体的保护,在某种产品在 某个特定外国市场应取得多少市场份额,某种产品的进口应低于某一数量等。强调"互 惠"的所谓公平贸易政策所主张的给予完全对等的优惠,实际上正是这种贸易政策特点 的体现。它本质上属于"管理贸易"。尽管美国政府常常声称其贸易政策基于法律和规 章,但实际上并不完全是以"规则为基准"的政策。   实际上,美国传统的反自由贸易力量即出自企业的保护主义行动已大大削弱,但来 自其他一些方面的对贸易自由化的反对倾向却在增强。环境主义者、劳工标准的主张者 在美国的影响不断上升。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工和环境标准太低,会对美国不熟练 工人的工作造成威胁,要求贸易协定中增加劳工和环境标准条款。自1994年乌拉圭回合 贸易谈判后,快车道授权失效,重新授权的问题一直因民主和共和两党在是否应将劳工 和环境问题纳入贸易谈判议程而僵持不下。需要注意的是,对劳工和环境问题的关注不 能被简单地视为新贸易保护主义。尽管提出这些问题的实际上往往是利益集团,其建议 也往往带有贸易限制的意义,确实具有保护主义色彩。但是,这些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 深入的背景下提出的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仅以贸易保护论之是不够的。这些问题的倡导 者所要求的也不是回到高关税壁垒,他们的看法的真正危险在于使世界贸易和投资自由 化进程大大放慢。如何实现贸易和投资扩大与劳工权利、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将是美国 对外经济政策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最后,要注意的是美国的对外经贸政策和战略从来都是随着美国国内经济状况和国 际经济实力地位的变化而变化的。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美国国内宏观经济状况有了重大 改善,由于在信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上大大领先于世界其它发达国家,美国在国际上的 竞争力也大大上升,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也因而更多地侧重于打开国外市场、建立开放 的世界经济体系,而不是封闭其国内市场。 WTO annual report,1999。 Http://www.wto.org。 M.C.Casson and R.D.Pearce,"Intra-firm Trade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pp.132-156。 Http://www.ustdrc.gov/hearings/26apr00/p27042600.pdf。 Allen J. Lenz, The US Current Account: a sectoral assessment of performance and prospects. Prepared for The US Trade Deficit Review Commission, October 2000,P.5-150, 151。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ors, 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2001, pp. 154-157。 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Recent Trends in U.S. Service Trade, 2000 annual report, May 2000。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促进联系》,概述部分,第7页。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跨国公司与投资司编:《95'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竞争能力》,北京:对 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3~80页。 同注7。 Russell B. Scholl, "Th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t Yearend 1999", 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 July 2000. pp. 46-56。 转引自张祥主编,《知识经济与国际经济贸易》,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9年8月,第99页。 Khasrow Fatemi ed.,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21st Century,Texas A&M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1997, p.52 李向阳,"国际经济规则与企业竞争方式的变化",http://world.cei.gov.cn/world/wak/wak2000121302.htm。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2001, p. 146。 Allen J. Lenz, The US Current Account: a sectoral assessment of performance and prospects. Prepared for The US Trade Deficit Review Commission, October 2000. p.2-16. 《2001年总统经济报告》,第106-107页。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1999年报告。Http://www.nsf.gov/sbe/srs。 转引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1995年国际科技发展报告》,第2页。 《商业周刊*中文版》1996年第4期,第26页。 I. M. Destler, American Trade Politics (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5), pp. 91-95. Robert C. Shelburne, "The Macroeconomics of Commercial Policy and the Trade Balance: A Policy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10, no. 1 (Spring 1996): 81。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 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1998, Table B-32,p. 319,Table B-24, p. 308。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 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2001,p. 160。 Catherine L. Mann, Is the U.S. Trade Deficit Sustainable?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Washington, DC, 1999, p. 162。 Program on International Policy Attitudes,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mericans on Globalization (2000) (College Park, MD: University of Maryland, 2000)。 中国世界观察研究所译:《美国制造业的衰退及对策:夺回生产优势》,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 年版,第2页。 转引自黄素庵:《美国经济实力的衰落:技术*竞争*霸权》,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 20页。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选编:《冷战后的美国与世界》,北京:时事出版社,1991年版,第32-34页。 威尔*马歇尔、马丁*施拉姆主编:《克林顿变革方略》,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127-155 页。 中国世界观察所译:《美国制造业的衰退及对策:夺回生产优势》,第142页。 马歇尔、施拉姆主编:《克林顿变革方略》,第39页。 《克里斯托弗在参院外委会提名听证会上谈对外政策》,马歇尔、施拉姆主编:《克林顿变革方略》,第 451页。 Robert Keatley, "Unsure of Clinton's Policy on Trade, Washington Zeros In on Tyson Tome",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Jan. 8, 1993, p. A 10。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 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2001, p.146。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 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1994,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shington:1994, p.214-215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 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1995, pp.249-254。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