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美国大选一波三折
作者:袁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时间:2001-09-01
美国大选一波三折 2000年美国大选,"驴象之争"的激烈程度已经超出了人们原先的预计,再加上选举 日新闻媒体的误导,使得这次总统大选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极富戏剧性。大选的结果在选 举日后一时悬而未决,又诉诸法庭裁决,这是前所未有的。可以相信,2000年的总统大选 将在美国历史上写下重重的一笔。 大选突出的几个特点 综合看来,2000年大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大选结果涉及的利害关系重大,可能影响到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美国政治的走向。 目前,在美国最高法院的9名法官中,自由和保守两派力量基本均等。新总统上台, 将会任命多达3名的大法官,而且将要任命大量新的联邦地方法院和巡回法院法官。而大法 官是可以终身任职的。大法官们自由或者保守的政治倾向直接影响到堕胎权等在美国社会中 极具争议的问题。 其次,两党总统候选人都极力朝中间靠,以吸引更多的选民支持。 两党总统候选人都吸取克林顿1992年竞选的经验,在竞选政纲上都缓和了调子,走 中间路线。特别是小布什打出"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旗帜,在坚持一些保守核心理念的 同时,在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等关系到选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提出了类似民主党人的主张。 尽管在具体做法上仍有所不同,但两党差异进一步缩小。用美国大选问题专家托马斯*曼的 话来说,就是民主党人有些中左,共和党人则处在中右。两党总统候选人为了获得胜利,在 今年的大选中,出现了不少实用主义和一些中庸主义的做法。 第三个特点是大选时段拉长,成为一种马拉松式的拉练赛。 近年来,为了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候选人选举组织和筹措经费的准备时间大为提前。 1972年,15个中有12个候选人在距选举年到来之前两个月才宣布参加竞选;2000年大选 中,有6个候选人在1999年4月末之前就宣布了参选的决定。事实上,不少人早在上一次 大选结束不久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下一次大选。比如小布什,他实际上在1997年末就在考 虑总统竞选的事宜。不仅如此,初选时间也拉长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州提前举行初选。 一些州为了增强自己的影响力,极力提前预选的时间,形成恶性竞争,最终使得今年的预选 时间比往年几乎提早了一个月。2000年大选的初选是从1月24日开始到6月6日才结束。 时段拉长,不仅使得候选人精疲力竭,也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此外,3月的"超级星期 二"之后,形势已经明朗,预选出现了一段极为平淡的时段。 第四个特点自然就是耗资巨大,再创历史新纪录。 有人说:"金钱是政治的母乳",这话深刻地道出了金钱在美国政治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美国大选经费不断水涨船高。据统计,2000年大选中至少有20家公司或工会捐款 在100万美元以上,其中最大的捐款机构是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共向两党捐助了430万美元。 除此而外,到2000年9月4日美国劳动节为止,"软钱"开支已经达到大约2亿5000万美 元以上,而1996年同期是1.49亿美元,跃升了70%。1972年总统竞选,共和、民主两党总 共花了1亿美元。1996年大选总开支为24亿美元。而2000年各项竞选经费支出达到30亿 美元以上,再创历史新高。尽管"金钱政治"早已成为美国政治的一个重要脚注,但耗费如 此巨大还是令人瞠目结舌。 第五个特点是争夺异常激烈,难分高下。 2000年大选中,两党候选人戈尔和小布什交替领先。大选前夕,形势依旧一片混沌。 尽管小布什在全国范围内的民意调查领先戈尔1到4个百分点,但戈尔在纽约、加州和中西 部的一些大州却稍稍领先。可以说,2000年大选是自1960年以来最为激烈的一场大选。2000 年选战是如此的激烈,以致于选前有人预测说戈尔可能会在选票上少于小布什,但在选举人 票上胜出而赢得入主白宫的机会。更有人认为可能出现两人都获得269张选举人票、最终由 众议院投票来决定结果的局面。尽管最终预测和实际结果有所出入,但在对于激烈程度的预 计上是完全一致的。根据最后统计的结果,双方差距50多万张选票。戈尔在威斯康星州、 艾俄华州、俄勒冈州和小布什在新墨西哥州都是以微弱多数胜出,其争夺激烈可见一斑。而 戈尔和小布什入主白宫的机会最后拴在佛罗里达五百多张选票差距上的局面是前所未有的。 第六,出现了有悖常理的现象。 近年来,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犯罪率大幅下降,失业率创30年新低。许多美国人感 到更加安全和富有了,对于目前的状况颇为满意。依照历史经验,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下,身 为副总统的戈尔应当可以赢得大选的胜利。不过,戈尔却在竞选中没有获得明显的好处,选 前在多项民意调查中落后于对手小布什。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选民并 没有将经济状况的良性运作主要归结于政府特别是领导人的功劳。在许多选民看来,克林顿 总统所起的作用还不如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和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更不要说身为副总统的 戈尔了。尽管戈尔是"美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副总统",并有所作为,但选民并没有将功劳 记在他的帐下。相反,"克林顿综合症"拖累了戈尔,而一些在经济繁荣中获益的中产阶级 选民希望共和党上台,以便从减税政策中获取更大好处,这些都导致对戈尔的支持率不高。 第七,第三党的牵制作用再次凸现。 尽管第三党在美国的政治架构下难有大的作为,但却能在竞选中发挥独特的牵制作 用,在竞争激烈、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尤其如此。1992年罗斯*佩罗在大选中赢得了约19% 的选票,粉碎了布什总统连任的梦想。这次大选中,一般来说,绿党的支持者主要来自民主 党阵营的左翼,而改革党布凯南的支持者多数来自共和党的右翼。尽管在最后关头有所谓的 "弃保效应",绿党候选人纳德仅仅获得了全国3%的选票,但相对于布凯南对于小布什的 牵制要大得多。纳德在佛罗里达州2%的得票率直接影响了戈尔入主白宫的机会。 最后,大选结果久拖不决,法院裁决发挥重要作用,选举人制度受到挑战。 戈尔和小布什在佛罗里达差距微乎其微,而又关系到谁最后赢得大选,所以双方争夺 激烈。除了要求重新点票、打口水战之外,双方都诉诸法庭,要求仲裁。佛罗里达州最高法 院和联邦最高法院先后介入,最后大法官基本上以政党划线裁决,使得小布什勉强胜出。这 种裁决既违背了民主的精神,最终再次出现获选民票多出对手50多万张的戈尔却不能入主 白宫的尴尬局面,而且损害了法院独立公正的形象。选举人制度的弊病重现显露出来,使得 人们重新审视这一制度,要求改革的呼声开始高涨起来。 竞争激烈的主要原因 如前所述,2000年大选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竞争激烈,双方不相上下。竞争如此激烈 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首先,两位候选人都尽力走中间路线,避免提出过激的政策。1992年,克林顿"窃取" 了共和党的一些理念,主张改革福利制度、打击犯罪,赢得了大选。今年,小布什打出"富 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对于社会保障、医疗保健、教育等问题给予应有的关注,提出了相 应的政策,以取得民众支持。戈尔和小布什在选民关注的许多问题上差别不是很大,而在具 体的施政措施上各有千秋。尽管戈尔在社会保障等问题上占有优势,但小布什将戈尔描绘成 一个"大政府主义者",而大多数美国人都希望更多地由自己来做出选择,这使得选民有些 担心戈尔的做法。 其次,两位候选人各有所长,优缺点明显。两人都出生于政治世家,毕业于名校,一 个是在任副总统,一个是美国第三大州的州长,在不少方面有共同之处。在选民看来,戈尔 似乎做好了领导美国的准备,富有从政经验,在健康保健、医疗保障等问题上占有一定优势, 但他的诚实和可信性受到了质疑,选民认为他是一个政客。小布什比较诚实,但选民怀疑他 是否做好了领导美国的准备。此外,在选民看来,布什亲和力较强,富有人情味,善于同选 民沟通,但经常说错话;而戈尔十分聪明,有些生硬和死板。小布什抓住戈尔的诚信问题不 放,而戈尔则一再攻击小布什领导国家的能力。 第三, "克林顿综合症"影响了选民特别是中间选民对于戈尔的支持。本来,美国 国内外形势特别是经济形势良好,应有利于戈尔连任,但克林顿的丑闻一直笼罩在选民心头, 使得许多人特别是中间选民对于戈尔的支持犹豫不决。同时,一些选民已厌倦了民主党人执 政,想变换一下。这样,戈尔的优势就被化解了,造成两党候选人相持不下的局面。 正是由于以上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许多选民抉择困难,中间摇摆着增多,导致了两 位候选人在民意调查中不断上下波动,交替领先。据报道,在投票当日,还有相当一批选民 没有拿定主意,仍在考虑选择的问题。 第四,就选民的心态而言,要求变革的选民和要求继续目前发展态势的选民大致相当。 根据选前的民意调查,44%的可能投票者认为国家需要一个全新的开始;而46% 的可能投票 者则要维持目前的发展趋势。 最后,第三党牵制了戈尔的胜出。在差距微小的情况下,绿党候选人纳德分流了戈尔 的一些选票,牵制了戈尔的精力和财力,并造成戈尔和小布什在佛罗里达僵持不下的局面, 直接影响了戈尔入主白宫的机会。 选举人制度改革的前景 2000年大选,异乎寻常的激烈争夺使得选举人制度暴露出固有的弊病来,改革选举人 制度的呼声也开始高涨起来。两党候选人戈尔和小布什最终都要依靠佛罗里达州25张选举 人票来入主白宫。由于佛州选举结果事关重大,双方差距又非常小,因而在计票问题上出现 争执,并不断诉诸法律诉讼,导致出现双方僵持不下的局面。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 这种尴尬的局面下,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选举制度的质疑,在美国国内出现了改革的呼声。 如果是获选票多者当选的规则,就不会有争执不下的尴尬局面。但按照美国宪法规定, 总统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出来,而是由各州议会选出选举人团选举出总统,这是一种间接选 举。根据这种特殊的选举人团制度,每个州的选举人数同该州在国会的参众两院议员人数相 等。50个州共有535名议员。1961年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哥伦比亚特区拥有3名选举人票。 这样,选举人票就有538人。在总统选举日后的12月,选举人分别在各州首府投票选举总 统和副总统,获得过半选举人票、也就是270张以上就当选为总统。除了缅因州和内布拉斯 加稍有不同外,其余各州都是实行获选票多者赢得全部选举人票的规则,也就是所谓的"胜 者全得"。举例来说,在成为关注焦点的佛罗里达州,一个候选人只要赢得该州的多数选民 投票,哪怕只比对手多一票,就可赢得该州全部25张选举人票,从而当选总统。 美国之所以推行这种特殊的间接选举制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在1987年的制宪会议上, 联邦派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而反联邦派则坚持扩大州权;联邦派主张总统由人民直 接选举,反联邦派则坚持总统由国会选出。不过,在他们看来,这两种办法都有不利之处: 如果实施直接选举,则政府决策容易受到民众情绪的干扰,并可能导致激烈的社会运动,不 利于社会稳定;如果总统由国会来选举,则会造成国会对总统影响过大,总统不能充分发挥 领导作用,不利于三权分立机制的运作。此外,这一斗争还夹杂着大州与小州之间利益的较 量。双方最后达成妥协,确定总统由选举人团选举,实行一种间接的代议制。独立之初,各 州联系松散,人口分布极为不均,交通十分不便,"选举人团"制度在当时很适用。 但是,这种选举方式有其明显的缺点。最为突出的是有可能出现得选票多者却不能当 选总统,而得选票少者入主白宫的奇怪现象。出现这种现象通常是一位候选人尽管在全国的 得票率低于对手,但在拥有较多选举人票的少数大州以微弱优势胜出,从而赢得较多选举人 票而当选总统。此前在美国历史上已经出现了三次,全部出现在19世纪。1824年的亚当斯、 1876年海斯和1888年哈里森,得选民票都少于对手,然而最后却入主白宫。今年再次出现 这种局面:戈尔在领先小布什50万张以上选票的情况下,仅仅因为在佛罗里达落后对手几 百票而失去整个大选。 另外一个缺点是选举人票的结果很少能够真实反映所得的选票状况,往往会掩饰双方在选票方面的微小差距。比如,在1960年,肯尼迪获得的选票仅仅比尼克松多0.2%,但是 在选举人票上以303票领先尼克松的219票。1968年,尼克松比对手汉弗莱多获得0.7%的 选票,但在选举人票上以301队191远远领先对手。 选举人团制和"胜者全得"规则很久以来就不断受到批评,说其不符和时代精神,有 悖于公平原则。因而在美国历史上,有多次修正选举人制度的尝试,也提出过不同的方案。 比较典型的有:(1)干脆取消选举人团制度,总统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如果没有候选人 获得至少40%的选民票,就在得票最多的两位候选人之间进行决胜选举;(2)按照得票比 例分配选举人票;(3)对于获得选票多的候选人另外递加102张选举人票(每个州和哥伦 比亚特区各2张)。这样就可以完全保证获得普选胜利的候选人也将是选举的胜利者,而不 会出现选选民支持率高而失去大选的局面。 在美国历史上,有多次修正选举人制度的尝试,但都不了了之。其主要的原因是选举 人团制有利于巩固两党制,民主、共和两党担心改革会扩大小党的影响力,打破现有的政治 格局。第二个原因是小州担心一旦废止选举人团制度,他们由于人口很少而导致地位和影响 力的下降。现今,即使最小的州也至少拥有3张选举人票,而一旦按人口来分配,说不定像 阿里斯加这样人口稀少的州只能由1张选举人票。而一些利益集团如黑人、农场主等也极力 反对这种变革,认为可能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因为在选举人团和"赢者全得"规则下,他们 这些少数集团可以在特定的地区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除此之外,出现今年大选这种复杂局 面的几率不多,改革的动力不强,每一次都不了了之。而要修改宪法,必须获参、众两院 2/3多数的支持,并获得3/4州的认可,这是相当困难的。所以这一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此次大选再次将改革选举人团制度提上了台面。依据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61%的美 国选民主张修正现行的选举人制度。国会中也有两党议员联合提出议案,考虑修改这一规则, 但能否成功,还有待观察。专家普遍认为,彻底废除选举人团制度的可能性不大,最多只会 做出一些调整。相对而言,对于选票设计、投票方式和计票手段等技术上的改进将容易得多。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