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入世协议与中美经贸关系:新机遇,新挑战
作者:王荣军 来源:中国社科出版社2000年 时间:2000-12-01
入世协议与中美经贸关系:新机遇,新挑战   1999年中美经贸关系中最重大的事件就是11月15日中美谈判代表签署了有关中国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双边协议。这一战略性协议的签署为中国扫清了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的征途上最大的障碍,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正如我国领导人所指出的,它将有 利于加快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进程,有利于促进中美经贸合作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中美两国 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将注入新的动力。就中美经贸关系而言,这 一协议既是双方经贸交往深化的结果,又将为这种交往带来新的动力,既带来机遇,也带来 挑战。 一、中美有关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的历程及协议的主要内容   总体而言,中美有关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 段是1986年7月到1989年上半年。1986年7月10日,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团大使钱嘉东代 表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谈判起初进展顺利,中国 与主要缔约方进行了十几次双边磋商,并就中国复关的一些核心问题基本形成了谅解。1989 年4月,关贸中国工作组对中国外贸制度的质询和综合评估实际上已经基本完成,5月,中 美有关复关的第五轮双边磋商结束,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关谈判有望在当年年底结束。1989 年风波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实施经济制裁,把暂时不让中国复关作为其中一项主 要内容。加之苏东剧变,冷战结束,中美关系跌入低谷。中国复关谈判涉及的双边磋商和以 日内瓦工作组会议形式进行的多边谈判事实上均陷于停顿,并还危及到中国复关谈判第一阶 段取得的成果。   第二阶段从1989年下半年到1995年底。这一时期的谈判被蒙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人 权"和"劳改产品"等议题也卷入其中。它可以1992年为界划成两个小阶段。前一阶段, 虽然关贸中国工作组第8次会议1989年底就已恢复,实际上是对中国外贸制度重新进行审 核,而中国主要精力放在国内的调整和整顿上,有关谈判进展不大。后一阶段,随着改革的 深化和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确立 了建立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并相应地采取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重大步骤,中国 复关谈判获得了新的推动力。在此期间,中国为早日复关做出了很大努力,1994年4月12 日至15日,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举行,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与会 各方签署《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果最后文件》和《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中国代表团与会 并签署《最后文件》。1994年8月底,中国提出改进后的农产品、非农产品和服务贸易减让 表。但美国出于自身的战略和商业利益考虑,提出苛刻的、不断升高的要求,双方最终未能 达成协议。   第三阶段为1995年11月至1999年11月。随着关贸总协定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中美 开始"入世"谈判。美方承诺要在灵活务实的基础上进行有关谈判,并在乌拉圭协议基础上 考虑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问题。双方在一些具体产业领域的谈判首先取得进展。1996年6 月,中美签署《知识产权协议》;1997年10月,双方签署《向外国金融公司开放市场的临 时协议》。此后,中国还签署了世贸组织的《信息技术协议》。1998年4月,世贸组织中国 工作组第7次会议结束,中国代表团向世贸组织秘书处递交的一份近6000个税号的一揽子 关税减让表,得到了主要成员的积极评价。1998年6月17日,江泽民主席接受美国记者采 访时提出中国"入世"三原则:1.WTO没有中国参加是不完整的。2.中国毫无疑问要作 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加入WTO。3.中国的"入世"是以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为原则的。1999 年4月6日至13日,朱镕基总理访美。4月10日,中美签署《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并就中 国加入WTO 发表联合声明,美方承诺"坚定地支持中国于1999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然 而,5月份发生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事件,双方谈判再度中断。 这一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继续深化,进入了较为关键的时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加入世贸 对改革开放本身的意义;而美国越来越多的人也认识到应当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促进中 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中国大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领导人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多次就这 一问题交换看法,重新启动并加快了谈判的进程。经过艰苦努力,双方最终于11月15日达 成了堪称"双赢"的协议。   据国外和我国媒体的有关报道, 中美有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1、 中国将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WTO后中国将把工业品平均关税从 1997年的24.6%降至2005年的9.4%。中国还将分阶段取消所有出口补贴、工业品的配 额及其他进口数量限制。2、在电信业领域,中国在2003年以前取消半导体、计算机设备、 电信设备和其他高技术产品的关税限制;"入世"五年内,将逐步取消外资在寻呼机、移动 电话进口,以及国内固定网络电话服务等领域的地域限制。同时,将在四年内允许外资在基 础电信中持股比例由开放初期的25%逐步提高到49%,在寻呼业务、数据压缩转发等电信 增值服务领域,外资持股比例由放开初期的30%逐步提高到50%以内。但是,中国电信市 场的开放将按照循序渐进的开放原则,首先开放电信增值业务,如互联网、IP电话以及外 资在电信业中的股权比例等,继而开放其他主要市场如移动电话、固定网络等。3、在纺织 品和服装领域,美方取消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配额限制的期限将按1997年中美有关纺 织品和服装贸易的双边协议以及世贸组织《纺织品和服装协议》的有关规定执行。4、在汽 车业领域,美方同意中国到2006年将汽车进口关税从80%至100%降至25%,中国将允许 外国公司对中国汽车产业融资。5、到2004年,中国将削减重点农产品进口关税至14.5% 到15%,逐步开放农产品市场。此外,我国将逐步取消设立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允许更 多的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和进一步开拓人民币业务的范围。美方承诺将与世界贸易组织 其他成员合作,争取尽快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将争取美国国会批准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 关系地位。   应当说,这个协议实际上是13年谈判结果的集合。不少内容已包括在中美以往达成的 有关具体产业或领域的协议中,有些内容如取消出口补贴在中国复关谈判期间就已经承诺 过,并不是在这次谈判中做出的新让步。这一协议对中美双方都是有利的。国务院发展研究 中心课题组提交的报告计算认为,一旦中国到2005年全部完成各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 诺,与不加入相比,中国2005年的GDP和社会福利收入将分别提高1955亿元人民币和1595 亿元人民币(1995年价格),占当年GDP的1.5%和1.2%。而总部在华盛顿的国际经济 研究所最近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开放市场的让步,将随之而促进贸易自由化。美国可即时 对中国增加出口约三十亿美元,约占目前美国对中国总出口额的百分之十五。而且,假以时 日,中国经济活力进一步加强,这种得益更会有所增加。 二、协议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   1998年美中贸易总额接近900亿美元,美国在中国的投资超过210亿美元。美国是我 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是我国最大的外国投资和技术来源地。中国也已成为美国的第四大贸易 伙伴。然而,过去20年间,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中一直存在着许多问题,双方的矛盾有时 还很尖锐。这一协议将有利于中美经贸关系的平稳发展,为双方经贸往来的扩大和深化带来 新的机遇。但与此同时,这一协议又并不意味着过去双方经贸关系中的问题因而都将自然而 然地得到解决,相反,它还可能带来新的挑战。   中美经贸关系所面临的机遇首先表现在双边贸易机会的扩大上。众所周知,中国目前最 具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是纺织、服装、玩具、鞋类、五金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以往美国 的政策受其国内特殊利益集团左右,采用配额等非关税壁垒措施限制这些中国产品进入其市 场。协议签订后,美国的这些壁垒措施将逐步取消,中国的优势产业可望获得更大的美国市 场份额。从美方来说受益也将很大,一方面许多在国际市场上具竞争优势的美国农产品、高 技术含量的工业产品将增加对华出口,中美双边贸易目前不平衡的状况将会有所缓和。另一 方面服务业在美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约占GDP80%),美国在电信、金融、保险、计算机服 务等多方面都居比较优势,这些服务业领域的企业将从中国服务业市场进一步的开放中获 利。   其次,美国对华投资将更为迅速地增长。近几年来,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一直保持着良好 的势头。从1980年到1999年7月,美商在华投资项目已达2781个,协议投资金额达498.1 亿美元,实际投资金额为236.7亿美元。协议达成后,美国大部分企业尤其是那些拥有雄 厚的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企业纷纷表示,协议增强了它们对投资中国大市场的信心,电信、金 融、保险等行业的许多大企业都认为未来的中国市场将提供巨大的商机。作为最近的两个例 子,1999年12月,美国集成电路研究与制造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高级微技术公司(AMD) 在苏州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封装厂,投资总额达1.08亿美元。作为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家生产 企业,这家工厂主要是对快闪存储器和通讯与网络器件进和测试、打标、封装。AMD公司 还宣布,明年将在苏州工业园区建立可靠性实验室和表面封装技术实验室以及软件开发中 心。同月,在全球新型建材生产设备市场独占半壁江山的美国贝赛尔公司,首次打破了它在世界上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营传统,成立了北京贝赛尔金阳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这是贝 赛尔公司在全球开设的第一家合资企业。该项目不仅是国内首家合资砌块设备生产企业,而 且也将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建材设备企业。   再次,中美经贸争端可望更多地通过多边机制而不是双边机制解决,这将有利于中美经 贸关系更加稳定、健康地发展。我国外贸额90%以上是同世贸组织成员发生的,以往一旦 发生摩擦,往往以双边政治关系为"抵押",却无权引用多边争端解决机制,从而在贸易中处 于被动地位。而无权引用乌拉圭回合反倾销协议和反补贴协议下的权益,也使中国往往成为 歧视性反倾销反补贴的主要对象之一。这种情况在过去的中美贸易争端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中美贸易争端过去完全依靠双边谈判解决。在这样一种解决模式中,美国无须顾及第三方利 益,动辄以关闭市场相威胁。而美国在谈判中的立场易为利益和目标都很狭隘的特殊利益集 团所左右。截止到1998年,国外对中国反倾销案达300起以上,1991年以来,美国更是动 辄以301条款为由对中国实施调查,双边贸易纠纷不能置于多边贸易体系中予以解决,使中 国外贸形势面临不确定性,丧失了许多机会。协议的达成使中国获得了利用WTO多边仲裁 机制的可能性,美国将不能轻易使用惯用的单方面制裁措施,这将有助于双边经贸关系的稳 定。   最后,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理应享有在世贸组织实施管理的多边协议中规定的对发展 中国家成员的某些特殊优惠,其中也包括普惠制这种最重要的优惠。这些优惠是单方面给予 的,发展中国家无须做出对等的回报。作为普惠制最大的给惠国,美国称按其国内法,对非 市场经济国家,必须同时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缔约方,方能给予普惠制待遇。 因此,美国应在中国"入世"后给予中国普惠制待遇。而给予中国出口的制成品半制成品普惠 制待遇,对中国扩大出口、提高出口效益都有一定好处。   不过,中国"入世"也给中美经贸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中美在 有关知识产权的问题上可能发生争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贸组织的成员加强对知识产 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并于1994年4月15日达成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TRIPS),1995年1月1日起生效。这是90年代达成的关于知识产权方面最重要的国际条 约。这个条约与以往的条约比,保护的范围更广泛,并且对知识产权保护设定了最低限度, 规定了达标时间表,发达国家在1996年1 月1日前,发展中国家在2000年1月1日前必 须达标。而我国的商标法、专利法、版权法,与TRIPS协议的要求或多或少还有一定的差 距。美国对这一问题一向重视,挑起争端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第二,由于在协议中美国仍认为中国是一个"非市场经济"国家或政府给企业过高的出口 补贴,因此也将继续对华实施反倾销政策,以此来保护美国的企业免受中国廉价商品的冲击。 这一条款按双方协议规定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给了美国人选择"参考"国家来评判中国商品 的价格和成本结构是否合理的权利。在参考第三方国家的定价基础上,美国可以对中国公司 征收惩罚性关税。这种做法很容易引发双方的贸易纠纷。最近的一次是美国对中国输往美国 的苹果汁进行的反倾销调查。在这一纠纷中,尽管中国要求用土耳其作参考方,因其地理条 件和生产成本与中国相似,但美国坚持用印度作参考方。按印度的价格,美国宣称中国公司 向美国不公平地低价倾销中国廉价苹果汁,迫使美国的本土的苹果汁在过去5年中价格降幅 超过一半。在那期间,美国声称中国公司在美国果汁的市场份额达到18%,即每年4万吨, 而1995年中国公司在美的市场份额只有1%。美国商业部声称,为了阻止中国的倾销,它 将对中国果汁出口商征收9%-54%的关税,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会对过去三个月的贸易行为 补征该项关税。这一事例表明,中美达成协议并不代表美国某些歧视性做法就此终结,在相 当长的一段时间范围内,中国仍需消除这些歧视而努力。   第三,美中贸易逆差问题可能变得更为复杂。去年的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美国的统计数 字是570亿美元,中国统计为210亿美元。今年1至8月份,美国的统计是425亿美元,而 且美方估计今年这个数字要达到650亿。据中国海关统计,1998年,美国对华出口总额为 169.6亿美元,占其总出口额约2.5%,占中国当年总进口额的12.1%。1999年上半年, 中国外贸出口额与去年同比下降4.6%,而同期对美出口却达181.15亿美元,增加了8.4%, 从美国进口为90.02亿美元,增加18.4%。据美官方统计,美国货物和服务逆差总额在 今年10月达260亿美元,再创纪录,其中服务业出口增长了1亿美元,为232亿美元,但 进口增长了2亿美元达172亿美元。与大部分贸易伙伴的货物贸易逆差均有所扩大,与日本 的月度逆差达71.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但与中国的逆差亦达71.5亿美元。10月份从 中国的进口达82亿美元,而对华出口为10亿美元多一点。美国有些学者预测,中国进入世 贸将会直接导致美国的制造业失掉六十万个职位,至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更会比现在 的数字倍增。实际上,从中国的进口取代的主要是其他同类国家在美国市场的份额,美国对 华出口的增长也远比原先人们所预计的迅速。而美国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就美国对华出口而 言,美国实施的出口管制实际上比中国的进口限制政策更有效。然而,在美国贸易逆差总额 不断扩大这一大背景下,美国一些政客及反华集团肯定将利用这一问题大做文章。   第四,美中两国都面临着克服国内特殊利益集团的阻力的问题。美国纺织品制造商协会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三日发表一份报告,预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使美国的纺织及成衣业 损失一百二十亿美元,并导致十五万四千五百人失业,该会会长埃利斯于十一月十五日重弹 此调,并大肆抨击协议,认为中国不值得享有协议所定的配额优惠。他声称根据美国海关的 资料,中国每年非法转运纺织口与成衣进入美国,总值高达五十亿美元。美国劳联-产联、 美国汽车工人联盟等工会组织以及一些环保组织出于对各自利益的考虑,也都表示反对中美 达成的这一协议。如何克服国内特殊利益集团的阻挠,认真执行这一协议,将是中美两国未 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政府尚未正式公布该协议的内容。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