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同床异梦--美国的欧洲安全战略》之第四章——历史没有终结
作者:牛军 余万里 来源:福建·鹭江出版社2000年 时间:2000-05-28
第四章 历史没有终结 第一节 从波黑到科索沃   1999年3月24日,贝尔格莱德当地时间晚8点,轰炸机、战斗机、巡航导 弹呼啸着,穿越黝黑的夜空。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邦共和国的空袭撕破了巴尔干 半岛的宁静,点燃了半个世纪以来欧洲最大的战火。   20世纪是人类多灾多难的世纪,即使是在这个世纪的最后时刻,人类仍然 没有能够摆脱战争与杀戮的阴影。科索沃战争是20世纪悲剧历史中的最后一页, 它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阴影,使世界进入了新的不安宁时期。恐惧和疑虑 深深地笼罩着世界的许多地方,而且将伴随着人类,一起的新世纪。   美国为发动这场侵略战争,制造了太多的借口,发明和阐述了太多的理论。 它们挥舞着"人道主义"的旗帜,找出了可以掩盖一场侵略暴行的所有可以找到 的词汇,诸如"制止种族清洗"、"惩罚民族屠杀"、"维护地区稳定"、"保 护人权和西方价值观",等等,不一而足。正是在这些美妙动听的言辞的掩盖下,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大开杀戒,为所欲为,制造了无数人间悲剧和灾难。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采取的军事行动极其野蛮,它们几乎使用了所有拿得出来 的高技术兵器,也使用了国际法禁用的诸如贫铀炸弹一类的武器;它们杀害了数 以千计的无辜平民百姓,摧毁了南联盟人民赖以生存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工矿企 业:它们还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环境污染和难以挽回的生态灾难。不过,科索沃战 争之所以震惊世界,不仅是因为这场战争之野蛮令人发指,而且还在于这场历时 78天的局部战争创造了太多的先例。这些先例无一不极其危险,无一不足以引 起世界的不安和警觉。 --科索沃战争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在其防区外动武。北约是一个诞生 在冷战环境下的军事同盟组织,而且是一个已经失去了既定敌人的军事组织。它 发动科索沃战争本身已经表明,它彻底改变了原有的"集体自卫原则",为走向 "全球化"的战略新概念开创了先例,进行了实验,而且自以为效果不错。   --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盗用"国际社会"的名义,对南联 盟这样一个主权国家发动侵略性的军事打击,根据国际法的定义,这足以构成侵 略行为。北约只不过是一个地区性的军事联盟组织,它对南联盟的军事打击未经 联合国的授权,构成了对联合国权威的严重挑战。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这场战 争,是对国际关系基本行为准则的公然蔑视和践踏。 --在面对科索沃发生的民族分裂和冲突,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明显偏袒一 方。为了达到控制巴尔干地区的战略目的,公然以武力支持民族分离势力。在解 决种族、民族以及领土冲突问题上,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战争行动,作出了极其 恶劣的榜样。它们的行为必将助长其它地区的民族分离、分裂分子和恐怖分子的 气焰,给世界增添更多的不安、更多的动乱。 --美国带着北约国家发动科索沃战争的所谓理论根据,就是近年来在西方 国家甚嚣尘上的"新干涉主义"。在科索沃战争前后,美国和北约国家不遗余力 地论证和宣传,它们有权力干涉一国主权范围内部的事务,甚至可以动用武力, 只要它们认为那是为了保护人权、维护人道。其实就是一句话,只要符合它们的 价值观,它们就可以为所欲为。它们的军事行动、特别是它们军事行动背后的理 论支柱,已经构成了对传统国家主权观和国际法原则的严重破坏和挑战。   --美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冲突中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直至发动 科索沃战争,是破坏冷战后世界局势稳定发展的最严重的战争。透过科索沃战争, 人们看到的只是实力。许多国家相信,没有实力,特别是没有军事实力,人权和 主权都失去了存在的依托,任何争论都变得苍白无力。迷信军事实力,崇拜高技 术兵器,发展军事实力,将在今后一个时期里,占据许多国家安全学说的核心。 世界将会塞满越来越多的导弹、先进作战飞机、精确制导武器;将有越来越多的 卫星被称作间谍卫星,用于军事侦察和通讯。当世界被堆满武器的时候,战争也 就不远了。何况还有那么多像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那样的人,他们总是喜欢炫 耀武力,企图借助武力在世界上耀武扬威。关于人权和主权孰轻孰重?两者关系 应如何处理?这些本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必定要面对的伟大课题。但是, 科索沃战争已经严重地改变了事情的性质,使这场本来意义重大的讨论严重贬 值。   --科索沃战争是一场典型高科技战争,它代表着未来的战争形态,未来的 武器发展趋势。美国人向全世界展示了在现代技术技术条件下,依靠卫星预警、 全球定位、远程打击、精确制导、隐形技术、信息化指挥,一场战争可以保持"零 伤亡"。这既是侥幸,也是奇迹。全世界的军人在瞠目结舌之余,只有奋起直追, 裁军和军备控制自然也就沦为纸上谈兵。在21世纪的人类社会安全议题中,新 一轮军备扩充和竞赛必然要充当开场的重头戏。   战争持续了78天,南斯拉夫军民英勇顽强地抵抗,用血肉之躯抵抗北约的 高技术武器的攻击。科索沃战争是一场强弱对比十分悬殊的战争,对南联盟军民 来说,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胜利的希望,他们注定了要付出牺牲、付出血的代价, 他们的命运是悲剧性的。但是,他们给侵略者的教训是沉重的,他们的敌人同样 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在国际社会的调停下,南联盟正规军和警察部队撤出了科索沃,国际安全部 队和联合国临时管理机构开了进去。美国和它的北约伙伴们宣称,他们的条件得 到了满足。但是,它们从来没有宣布自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因为它们知道,这 场战争没有胜利者,尽管它们看上去显得十分强大。 科索沃战争创造了一个历史,一个刚刚开始的历史,它远远没有终结。科索 沃战争结束了,科索沃问题并没有解决,这个地区的未来还是未定之秋。在那里 治安混乱,种族仇杀此起彼伏。帮着阿族解放军打天下的北约维和士兵,现在又 成了阿族极端分子袭击的对象,因为美国和北约中的欧洲国家一时还无法满足他 们无底的欲壑,特别是在联合国决议的约束下,它们还不敢公然支持阿族极端分 子在科索沃闹独立。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今天在科索沃那一片废墟中,横七 竖八地交织着一团杂乱无绪的线头。线头的一端还在时间的序列中向未来延伸, 不知路在河方。它的另一端则掩盖在历史的烟雾之中,依稀可见的是10年前柏 林墙倒塌时溅起的尘埃。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德统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一系列历史性事 件接踵而至,引起了一场世界政治的大地震。巨大的冲击波迅速波及巴尔干半岛,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也未能幸免,一下子成了重灾区,一乱就是十年。   巴尔干半岛历来被称为是"欧洲火药桶"。它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接处, 东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三大文明在此交汇,冲撞,融合,分离,上演了一幕 又一幕历史的悲剧和闹剧。   美国著名战略思想家亨廷顿在冷战后炮制了与他同样著名的"文明冲突论", 大意是冷战后的冲突不想以往的冲突那样,源自于以往的国家利益,或者意识形 态,它将源于有着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各种"文明"。"文明冲突论"之所以 能成为一论,并且还有些市场,是因为它涵盖的内容并非子虚乌有,不完全是危 言耸听。至少亨廷顿还是从历史中嗅到了一些线索,这些线索绵延不断,仍然在 连接过去与未来。   巴尔干半岛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恰恰处在东西方民族迁移的通道上,历 史以来形成了多民族、多文化和多宗教混杂的局面。那里其实就是文明板块发生 碰撞所形成的断裂带,那情形就象地质学上的地震带一样,不断发生种族、民族、 宗教等等引起的碰撞,成了危机和冲突的频繁爆发区域。你来我往的宗教迫害、 此起彼伏的领土争夺、难解难分的民族仇杀,在巴尔干半岛的历史上屡见不鲜, 在那里留下了数不清的刻骨积怨和错综复杂的矛盾。   周边大国争夺霸权和势力范围的争斗对巴尔干半岛上的纠纷从来都是火上 交油。近代以来,巴尔干地区爆发的冲突多次四处蔓延,不仅引发过全欧洲的战 争,而且点燃过全世界规模的大战争。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巴尔干再次扮演了欧洲火药桶的角色。随着冷战以 苏联阵营的崩溃而宣告,所谓的西方民主化浪潮如决堤之洪水,在原苏联集团控 制地区大肆泛滥。它摧毁了摧毁柏林墙以后,便顺势席卷而下,蔓延到巴尔干半 岛。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也被波及,联邦共和国内中的六个共和国先后 举行多党选举。   自古以来福祸相依,相辅相成。西方的民主化机器政治经济模式对前南国家 是祸是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那里的条件。与东欧其它国家不同,当时南斯拉 夫面临的是国内的民族纠纷,民族矛盾的严峻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政治问题。在 这个巴尔干半岛上最"巴尔干化"的国家里,由于历史、经济和民族政策失误, 加剧了社会关系的紧张,积蓄甚久的民族矛盾浮上水面,蓄势待发。在这样特殊 的环境中,西方民主化传播、孳生、繁衍、变异,最终导致了极端民族主义的怪 胎畸形发展,坐大。   所谓的"西方民主化浪潮"还没有给前南地区的人民带来福音--多少人曾 经对此信以为真,充满憧憬,如醉如痴--反而迅速激活了那里各种民族主义的 怪僻,南联盟内蛰伏的民族矛盾如火山爆发,民族分离主义势力乘机大行其道, 大肆展开了分裂和独立活动。   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国首先迈出了分离的步伐,它们在公开宣布抛弃社 会主义制度的时候,也表示要抛弃南斯拉夫联盟。南联邦中央立即拒绝了它们的 分离行为,接下来就爆发了民族分离主义武装同南人民军的军事冲突。从此开始, 分裂与战争就象堆积已久的干柴遇到火星一样,熊熊燃起,一发不可收拾。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共和国(简称波黑共和国),位于南斯拉夫的西南部, 面积51129平方公里,人口436.5万,是南联盟六个共和国之一。波黑共和国由 三大民族组成,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族占人口的43%、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 族占人口的31%、信奉天主教的克罗地亚族占人口的17%。有统计表明,波黑人 中,有70%的居民按所属民族聚居,有20%的居民居住在"边缘地带",其余10% 的人混杂居住。   居住波黑的这三大民族关系复杂,它们宗教信仰不同,文化传统各异,历史 上曾经存在尖锐的矛盾,也发生过激烈的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 斯为了控制这个地区,大力扶持一个叫做"克罗地亚独立国"的傀儡政权。这个 傀儡政权对塞尔维亚人采取了野蛮的种族灭绝政策,据估计,在整个第二次世界 大战中,约有70万塞族人惨遭屠杀,成了德国法西斯侵略政策和克罗地亚傀儡 政权种族灭绝政策的牺牲品。   战争结束后,铁托领导领导各族人民,建立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盟共和国。 也许是因为铁托本人是克罗地亚人,他执行了一套所谓"弱塞尔维亚,强南斯拉 夫"的政策。这种政策在多大程度上损害了塞族人的利益,至今众说纷纭。   1990年11-12月,波黑共和国举行多党选举。选举结果揭晓,没有一个政 党在议会占据绝对多数。波黑政局中形成三个政治集团鼎立的局面,这背后其实 反映了三个民族的利益分歧和情绪。   在选举后最初的半年时间,三大党组成联合执政的政府。但是,随着1991 年6月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个共和国两国同时宣布脱离南联盟独立,波黑政 局也受到冲击,波黑人不得不面对一次严峻的选择。   波黑是由三个民族组成的共和国,它的情况与南联盟中的其他共和国相比, 要复杂棘手的多。在统独分和的问题上,三个民族各有各的打算。穆族人希望波 黑独立;塞族人希望波黑留在南联盟里,否则宁愿另立一个塞族人的国家;克族 人表面上赞同穆族的独立主张,可他们心底里想乘机让本族聚居区脱离波黑,合 并到克罗地亚里面去。 1991年10月5日,穆克两族不顾塞族的坚决反对,联手在波黑议会通过了 《关于波黑主权问题的备忘录》,实际上宣布了波黑独立。局势骤然紧张起来。 塞族代表纷纷宣布退出联合政府,他们自己成立了一个波黑塞族议会。1992年1 月9日,波黑境内5个塞族自治区宣布合并,组成"塞尔维亚波黑共和国"。波 黑还没有能脱离南联盟,自己先面临分裂的威胁。 1992年2月,在欧共体的调解下,波黑三方达成妥协。他们决定就波黑独 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日期定在2月29日、3月1日这两天。历史从来都是那 么残酷无情。在公决举行的3月1日上午,一幕惨剧在萨拉热窝的教堂门口发生 了。当时,一对塞尔维亚新人正在教堂举行婚礼,周围簇拥着喜悦的亲友,一片 少有的祥和。突然,有人向他们射出了罪恶的子弹。枪声过后,鲜血染红了新娘 洁白的婚纱,教堂变成了杀戮场、婚礼变成了葬礼、温馨化作了仇恨。 消息传开,塞族人被激怒了!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宣布,这是一起"政治谋 杀",是穆克两族蓄意制造的流血事件。塞族人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组建了一个 "波黑塞尔维亚人民危急司令部",号召波黑的塞族人挺身而出,"拿起武器为 生存而战"。 内战的导火线已经点燃,和平危在旦夕。波黑三方的政治家们理性尚存,他 们仍然抱着一丝希望,企图通过谈判,为波黑的和平留一线生机。3月18日, 三方代表聚会萨拉热窝,终于还是就波黑的前途达成了一项协议。那个协议决定, 维持波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采取瑞士式的国家组织形式,由三个语区组成一个 主权国家。协议还决定成立工作小组,划分三族的聚居区。波黑问题还有希望和 平的解决。毕竟,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然而,1992年4月6日,就在决定波黑命运的关键时刻,欧共体彻底证明 了它那唯一的才干: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它突然宣布,承认波黑共和国的独立。 美国则紧随其后,于4月7日也宣布承认波黑独立。至今还没有人认真地考察过 欧共体和美国的决策,不过不论如何精细的考证,也只能证明它们不是愚蠢,就 是在蓄意制造阴谋。   突如其来的变故使波黑塞族人怒不可遏,他们顿时感到自己受到了愚弄,而 且相信友人在蓄意地愚弄他们。于是五个塞族自治区愤然宣布,它们自行联合, 成立"塞尔维亚波黑共和国",脱离波黑共和国,留在南联盟内。 与此同时,萨拉热窝的枪声响了,随即迅速响遍了整个波黑。这一打就是整 整三年半。   事后,亨利*基辛格、詹姆斯*贝克和洛伦斯*伊格尔伯格三位美国前国务 卿不约而同地承认:西方国家匆忙承认波黑独立是严重的错误,而且是"在波斯 尼亚这场悲剧中最不负责任的错误"。      欧共体的莽撞并不仅是因为它愚蠢,还是因为它狂妄。前南地区烽烟四起之 时,欧洲人正当踌躇满志。他们想自己灭火,不需要大西洋彼岸的消防队。欧共 体一面煽起战火,一面迅速冲上外交前台。   欧洲人企图凭借经济制裁的芭蕉扇,一举熄灭巴尔干的火焰山。他们的确控 制着南斯拉夫50%的对外贸易,经济上的影响里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欧洲人也没 有别的办法,他们没有自己的军事力量。欧共体派出的监督停火观察团很快赶到 内战的现场,他们这时才意识到,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做后盾,经济制裁力手段 作后盾在平息民族主义冲突时,基本上是无济于事的。   欧洲人剩下的办法就是自己不断开会。会场内分歧层出不穷,会场外自己拆 自己的台。英国人碍于北爱尔兰问题上有难言之隐,坚决反对由欧洲组织出面, 进行军事干预。德国人则偷偷火上浇油,乱中谋利,乘机扩大自己在巴尔干的势 力范围。欧洲人尔虞我诈,他们的全部作为就是恃强凌弱,肢解了南联盟。先是 德国乘乱宣布,承认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独立,然后是欧共体其他国家纷纷跟 上。原有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盟共和国从此瓦解,一分为五,剩下塞尔维亚和 黑山两个共和国,组成了一个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在波黑问题上,欧共体照样是信誉扫地,欧洲人也是颜面尽失。他们恣意干 涉南联盟的内部事务,是波黑爆发内战的主要外部原因。1991年11月20日, 波黑政府明确提出,联合国应出面调停波黑内战,在那里部署联合国维和部队。 这就是波黑人对欧洲干预的评价和回答。   在美国直接插手之前,波黑内战已经渡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内战爆发 开始,当时南联盟人民军支持塞族武装,克罗地亚支持穆克两族军队。后来人民 军从波黑撤出,留下了人民军中的波黑籍士兵。   第二阶段从1993年初开始。穆族和克族发生内讧,他们反目为仇,在波黑 南部为争夺地盘大打出手,结果出现了三族混战的局面。   第三阶段始于1993年5月。由于种种政治压力和外交斡旋,塞族和克族的 战斗趋缓,形成了事实上的塞、克军队联手对付穆族的军事局面。 在这段时间里,以欧洲国家为中心,联合国际社会各种势力,形成了调停前 南冲突的大杂烩。它们先后组织了南斯拉夫和平会议、波黑和会--这里是由欧 共体当家;前南问题指导委员会--欧共体和欧安会代表担任两主席,成员包括 欧共体、欧安会、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伊斯兰组织、前南斯拉夫各邻 国的代表;"波黑问题国际联络小组"--由美、俄、英、法、德五国外长组成 的。开不完的各种会议,签不完的协议和声明,提不完的计划和建议。乱烘烘你 方唱罢我登场,最终也没有能阻止前南地区的战火,波黑的内战愈演愈烈。      在前南冲突爆发初期,美国人一度采取超然和客观的态度,他们站在大西洋 的那一边,照例主张应该维护南斯拉夫的"领土完整"、"主权完整",冲突应 该和平能够解决。那时侯冷战刚刚结束,美国才打完海湾战争,需要休养生息。 加上美国经济持续萎靡不振,公众的呼声日益高涨,强烈要求政府改弦易辙,将 工作重心转移到国内经济建设上来。   1994年2月,美国的政策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它不想再隔岸观火,眼看着 波黑问题久拖不决。当时在萨拉热窝的一个菜市场发生了爆炸事件,大约有300 多平民在事件中伤亡。美国借此事件从幕后跳到前台,开始全面插手波黑事务。   美国的基本策略是分化瓦解,撮合穆斯林和克罗地亚两族"联手",组成一 个穆克联邦,以便孤立和打击塞族。   美国先是抛出了一个方案,提出至今仍然令人费解的"联邦加邦联"方案。 然后克林顿总统亲自出面,在华盛顿签署建立穆、克联邦的协议。同时美国不遗 余力地游说俄、英、法、德,要求在美国方案的基础上,由"波黑问题国际联络 小组"中的五大国出面义,通过一项"五国和平方案"。   1994年7月5日,在美国的大力推动下,美、俄、英、法、德等五国外长 批准了美国的方案,要求波黑三方在两个星期之内作出明确的答复:要么接受、 要么拒绝,没有商量余地。而且是谁敢拒绝,就对谁采取"严厉制裁"。 美国的介入的确影响巨大,波黑内战的形势迅速变化,战争进入到风云突变 的第四阶段。战争爆发以后,波黑塞族虽然在人数上从来都不占多数,但是得到 了南联盟的有力支持,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因此一直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 他们一度控制了波黑72%的领土。"五国和平方案"则规定,必须将波黑一分为 二,51%的领土给穆克联邦,49%的领土归塞族。接受这个方案就意味着,塞族要 拱手让出他们已经控制领土的23%,他们的态度可想而知。   穆族也曾流露出对"五国和平方案"心存不满,但是他们认为这是"所有坏 方案中最好的方案",所以表示接受。结果是所有的压力都落在了塞族身上。   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指出,国际联络小组"故意制订一个不利于塞族、使塞 族无法接受的版图划分方案",以便"把拖延战争的罪责推到塞族身上"。面对 巨大的压力,塞族领导人完全清楚,如果直接拒绝国际联络小组的方案,将会给 塞族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他们的选择是策略性的,即要求在"五国和平方案" 的基础上继续谈判。   塞族人以性格勇敢剽悍著称,他们在历史上曾屡遭迫害,从来没有屈服于强 权。8月27日至28日,波黑塞族举行全民公决,其结果是90%以上参加投票的 公民中,有96%的人拒绝接受"五国和平方案"。波黑塞族选择了战斗和牺牲。   波黑塞族的确为他们决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南联盟当局当时迫于国际压 力,切断了同波黑塞族的联系,关闭国界。北约和西方却借此时机,加强对穆克 两族的军事援助。,同时它们亲自动手,加强了对波黑内战的军事干预。北约空 军在波黑上空划定"禁飞区",空袭塞族军事目标,而塞族则扣押联合国维和人 员,将他们绑在带内线杆上,充当"人肉盾牌"。   1995年8月,被美国训练和装备的克罗地亚政府军发动进攻,一举攻占其 境内的克拉伊纳塞族共和国。塞族军队从此失去战场上的主动权,节节败退。   美国利用战场上的形势变化,又抛出了一个"七点和平方案"。同"五国和 平方案"相比,新的方案做了一些调整。与此同时,美国又一次对塞族军队发出 了武力威胁,扬言如果塞族武装不接受美国的建议,北约将施以毁灭性的空中打 击。   美国这次说到做到。美国的决策者断定,除非使用足够的武力,塞族武装绝 不可能屈服。8月28日,萨拉热窝市区再次发生炮击平民事件。时至今日,事 件真相仍然扑塑迷离,但美国一口咬定那是塞族武装的罪行。美国实在需要这样 的借口。 8月30日到9月14日,北约发动了代号为"精选力量行动"的大规模空中 打击。北约出动大批战斗机、发射巡航导弹,对波黑塞族的军事目标和民用设施 狂轰滥炸。英法等多国快速反应部队动用重炮,轰击塞族武装的阵地。波黑穆克 联军趁火打劫,大举向塞族阵地反扑。这一战沉重地打击了塞族军队的元气,波 黑塞族武装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被迫坐到谈判桌旁。 1995年11月1日,波黑三方举行和谈。为了保障"和平"的顺利达成,美 国把三方代表--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统图季曼 和波黑共和国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等--"请进"美国,在中部俄亥俄州一个名 叫代顿的空军基地里开始谈判。基地大门一关,美国人拿出"一揽子和平计划", 不签字就别出去!整整三个星期过后,所谓的"代顿协议"就出来了。 12月12日,有关各方会聚巴黎,正式签署代顿协议。历时三年的波黑战争 终于结束了。从这个姗姗来迟的和平中,美国和欧洲都找到了各自的经验教训。 美国相信,只有"胡萝卜",没有"大棒",特别是没有美国的"大棒"--战 斗机和巡航导弹,就不可能解决类似前南地区冲突的内战。欧洲人的经验是,即 使是处理前南地区的冲突。离开美国也不行。 1999年初,当发生在南联盟境内的另一场冲突--科索沃危机又闹得不可 开交的时候,欧洲国家不再逞能了。美国人趾高气扬地首当其冲,欧洲人毕恭毕 敬地甘当配角。当南联盟表示绝不屈服于压力,坚决捍卫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时,美国人照例挥舞起"美国大棒"。于是在3月24日爆发了举世震惊的科索 沃战争。这场战争历时78个昼夜、1800多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100 万难民流离失所、中国使馆遭到北约的袭击…… 科索沃问题产生于民族分离和独立的要求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之间的 矛盾,它与波黑冲突等其它前南问题在起因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在南联盟塞尔 维亚共和国科索沃省,阿尔巴尼亚人占人口的90%。1991年10月,在那里的阿 尔巴尼亚人举行了所谓的"全民公决",宣布成立独立的"科索沃共和国"。阿 族人的决定立刻遭到南联盟和塞尔维亚共和国的坚决反对。 但是,科索沃的问题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背景,在本质上与前南其它 问题完全不同。 科索沃是塞族人最古老的家园之一。早在公元6世纪,塞族的祖先就已经在 此定居,至今还保留着大量教堂、修道院等塞族的文化古迹。在塞族人心目里, 科索沃是他们的宗教圣地、文化发祥地和民族摇篮。公元12世纪,奥斯曼帝国 大举入侵。塞族人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浴血奋战,在科索沃进行过很多著名的 战役,那些历史性的战役可歌可泣,悲壮感人,铭刻着这个民族神圣而光荣的记 忆,使科索沃在塞族人心理上的分量特别的重。 在南斯拉夫联盟中,科索沃是从一个自治省,它从属于塞尔维亚共和国的, 在主权地位上不同于其它的前南共和国。尤其是科索沃阿族的独立在国际上并没 有得到普遍承认,目前只有阿尔巴尼亚承认了所谓的"科索沃共和国"。即使美 英在插手科索沃问题时,也始终没有承认过阿族的独立权。这一点又使科索沃问 题在法理上不同与前南的其它问题。 不过,在解决波黑内战等前南冲突过程中,美国已经制订了一整套自以为是 的政策和策略。基于十分微妙的战略考虑,美国采取了明显地偏袒阿族、敌视塞 族的政策。 美国人具有相当顽固的意识形态僻。南联盟虽然也实行了西方式的多党选 举,但赢得群众支持的是以前共产党人为主的社会党。美国出于他们的反共意识 形态痼疾,将南联盟视为"欧洲最后一个布尔什维克堡垒",必欲除之而后快。 俄罗斯和塞尔维亚同属东正教的斯拉夫族,有密切的宗教、文化和血缘联系, 俄罗斯人喜欢称塞族为"我们的塞尔维亚兄弟",这也是美国所难以容忍的。美 国的战略家们对俄罗斯从来都是一百个不放心,他们把南联盟看作是俄罗斯在巴 尔干的最后一个"小碉堡",摧毁南联盟就意味着扫除了俄罗斯在欧洲最后的势 力范围。   美国的政策从一开始就在恶性循环里转圈。正是美国在前南冲突地区我行我 素,推行不公正的干预政策,导致了塞族对美国的敌视。美国为了给自己的政策 辩护,也是为了掩盖自己政策造成的灾难,采取以势压人、颠倒黑白的霸权手法, 利用各种手段丑化南联盟塞族,污蔑南联盟领导人是 "独裁者"、"刽子手"、 "暴君"、"希特勒"等等。美国是为了自己的战略需要而确定了打击塞族的政 策,然后再根据政策的需要,将塞族描述成十恶不赦的罪人,否则美国肯定是师 出无名的。为了美国的战略利益,不惜颠倒黑白、指鹿为马,这就是美国的"世 界领袖"作风。   美国在为它的政策和种种卑劣行为辩护时,使用了最能打动人心的语言,靠 着政治家的花言巧语,加上西方媒体的蓄意炒作,终于为世界制造了科索沃模式 的战争。美国和西方国家大肆吹捧,声称科索沃战争堪称是冷战后时代的"典范", 为解决人权、人道危机的国际干涉,树立了经典的"新模式"。那些狂热信奉"新 干涉主义"的美国人弹冠相庆,他们说在决定侵略南联盟以后,美国的外交经历 了一次"革命",因为"美国的对外政策第一次被建立在价值观的基础上,而不 仅仅是为了(美国的)利益"。在这些美国人看来,只要符合美国人的价值观, 发动侵略战争,屠杀无辜的平民百姓,都是正义的、合理的。如果美国外交真的 完成了这次"革命",地球上必将血流成河。   在整个科索沃战争期间,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政界和舆论界,"人权高于主 权"、"人道主义干预"、"新干涉主义"等等甚嚣尘上。这股声浪同北约的轰 炸机的轰鸣、巡航导弹的呼啸、精确指导炸弹的爆炸声融合交汇,为人类社会演 奏出一首刺耳难忍的世纪末交响乐。   英国首相布莱尔声称:"不干涉内政原则必须在一些重要方面加以限定,种 族灭绝行为决不是纯粹的内政"。于是西方媒体赠送他一定桂冠,上面嵌上"布 莱尔主义"。英国的领导人在沉寂了许多年以后,终于有了自己的主义。布莱尔 因为狂热地主张发动地面战争,身价与美国总统克林顿等值,尽管那不过是昙花 一现。克林顿迅速批评布莱尔,不得喧宾夺主。   美国人永远必须是主角。克林顿专门跑到欧洲,在那里宣布他的理想。他蓄 意将科索沃战争作为典范,宣称"希望将来能确认一个重要原则:如果国际社会 有力量阻止种族灭绝和民族清洗,就应当加以阻止。"美国和欧洲的又争相炒作, 隆重推出他们的"克林顿主义"。 在当今世界各种主义盛行,其中只有霸权主 义的逻辑才能将屠杀平民与人道主义视同一体,并且大言不惭。 然而,当人们追溯科索沃战争的缘起和经过时,无论如何都难以将"人道主 义"同北约的侵略战争联系在一起。美国的那些辩护日益苍白无力,那些辩护背 后的霸权企图却日益凸显。 1998年2月28日,阿族武装分子袭击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的警察局,制 造了流血冲突,南联盟军队开始大规模清剿科索沃境内的阿族非法武装。骤然紧 张的形势迅速引起西方国家的关注。美国和欧洲国家不约而同,无不认为必须吸 取波黑的教训,迅速果断地采取"强有力的"行动,否则就会面临一场新的内战, 而且会像波黑内战一样旷日持久。 3月9日,美英法德俄六国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在伦敦开会,决定对南联 盟实行禁运,范围包括武器禁运、冻结出口、投资、贷款,等等。3月31日, 联合国安理会在美英等国的推动下,也通过了对南联邦武器禁运的决议。4月9 日,前南问题联络小组再次开会。虽然遭到俄罗斯的反对,西方五国仍然单方面 做出决定,对南联盟实施新的制裁决定,并在6月8日付诸实施。 在美国和北约国家的全力策动下,联合国安理会于9月23日通过了关于科 索沃问题的1199号决议,向南联盟提出在科索沃停火、撤军等六项要求。决议 宣布,如果南政府不满足这些要求,联合国将采取"进一步的行动"。美国第二 天就用它的行动,解释了联合国决议中的威胁。美国当时即宣布,如果南联盟不 执行安理会的决议,北约将向它发动空中打击。 10月13日,北约发出对南联盟实施有限空中打击的动员令。就在动员令发 布的当天,南联盟政府突然宣布,同意撤出增派在科索沃的军队和警察部队,并 接受欧安组织派遣观察团,进入科索沃监督双方的停火。北约只得宣布,无限期 推迟军事打击的最后期限。 美国和北约显然从波黑内战中吸取了教训,也因为靠空袭结束了波黑内战而 受到了鼓舞。所以它们在科索沃问题上既决心果断又行动坚决。美国在科索沃所 做的一切,几乎就是它对波黑政策的翻版,简单地说就是推行"由武力威胁支持 的外交"。不过美国过于迷信它在波黑取得的成功,不相信科索沃问题所具有的 特殊性和复杂性,必定要使美国陷入困境。   1999年的1月16日,在科索沃一个名叫拉察克的村庄,发现了45具尸体。 当时,正值沃尔克充当欧安组织观察团的团长,他是一名退役的美国将军。据报 道此人对塞族有近乎偏执的敌视,以善于发现和指责塞族人的野蛮而著称。沃尔 克到现场看了以下以后,便迫不及待地当场宣布:"这是塞族警察对阿族平民的 大屠杀。死者是被枪抵着头部打死的,其中包括两名妇女和一名儿童,有些尸体 已被砍头或被肢解。"   这位美国将军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显然没有经过任何认真负责的法医或刑事 调查。后来欧盟曾经委派芬兰法医小组进行尸检。根据他们得出的结论,并不能 确认这是一次有组织的种族大屠杀。但是,沃尔克耸人听闻的描述很适合一些美 国观众的胃口,而且这些观众特别相信"他们的将军"。再加上CNN播放的血淋 淋的电视镜头,立即在西方引起舆论的轰动。 南联盟政府极度愤怒,它立刻采取强硬的措施,将美国将军沃克尔驱逐出境, 并坚决拒绝海牙国际法庭进行实地调查。南联盟政府的措施果断强硬,结果更加 激发了西方国家恼怒。它们实在是傲慢成习,容不得弱者的反抗,而且除了它们 的"自己人",谁也不相信。   1月19日,在白宫地下室的情况室里,美国总统克林顿与他的高级助手召 开会议,商讨科索沃局势和对策。此时克林顿已经筋疲力尽。莱文斯基性骚扰案 正闹地沸沸扬扬,国会的共和党人正将弹劾克林顿的法案付诸表决。焦头烂额的 克林顿心神不宁,环顾左右,根本无法集中精力讨论远在天边的科索沃问题。   国务卿奥尔布赖特首当其冲,坚决主张使用武力。奥尔布赖特素有女强人的 称呼,美国决策圈里对她的强悍风格记忆犹新。一次前参谋长联系会议主席不甚, 当着奥尔布赖特夸耀,美国的军队天下无敌。结果招徕奥尔布赖特的讥讽,她说: "不使用的武力有什么用。"这一次她坚持认为:"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胆敢 违抗国际社会的意志,北约就将对南联邦正式启动空中打击方案。"   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心存疑虑,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谢尔顿也有同 感。他们都认为,动武未必能解决问题,而且政治风险太大。   在经过反复争论和权衡以后,还是奥尔布赖特占据上风。心不在焉的克林顿 支持她的主张,毕竟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完全有可能吸引美国公众的注意力, 使他们不再盯着总统的丑闻刨根问底。 与美国战车决定发动几乎同时,北约盟军司令克拉克将军和北约军事委员会 主席瑙曼将军飞抵贝尔格莱德,与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面对面进行了交谈。两 位北约将军耀武扬威,猛烈指责南联盟军警在"拉察克事件"犯下滔天大罪,必 须予以惩罚。米洛舍维奇总统据理反驳,他告诉两位北约将军:"那不是大屠杀。 这是故意捏造的。这些是恐怖分子。"克拉克并不想辨明是非,他的任务是想方 设法让南联盟屈服。所以他发出最后的威胁:"北约将开始要我调动飞机"。米 洛舍维奇勃然大怒,指责对方是战犯……。 北约随即启动庞大的战争机器,许多欧洲国家仿佛听到了这架机器的轰鸣。 它们一再呼吁和要求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应该竭尽全力,争取政治解决。前 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于是发表声明,敦促科索沃冲突各方展开谈判。    2月6日,南联盟政府代表和科索沃阿族代表抵达法国巴黎附近的朗布依 埃,开始为期一个月的谈判。由于双方立场尖锐对立,情绪激动,谈判只能采取 "背靠背"的方式。双方代表团互不见面,由谈判主席国英法的代表穿梭其间。   与当年的代顿谈判如出一辙,西方国家照例事先就给双方规定了谈判的条 件,甚至拟订了协议草稿。原定两周的期限结束后,无论是南联盟政府还是阿族 代表,都拒不接受协议。南联盟横幅决心捍卫主权与领土的完整,它不能容忍协 议中的规定,接受北约派遣三万名地面部队进驻科索沃,承担"落实协议"的责 任。这实际上意味着北约将对科索沃实行军事占领,而这正是美国与北约的战略 意图。科索沃阿族武装的代表原指望,美国和其他北约国家会支持他们的要求, 允许科索沃实行自治三年后,可以就独立问题举行全面公决。所以他们也拒绝在 在协议上签字。   奥尔布赖特无比沮丧,认为这是她个人政治生涯中最糟糕的经历。她直言不 讳:"如果这件事因为双方都说‘不’而失败,我们(北约)就没有空袭塞尔维 亚的理由。"制造借口,发动战争,一举成名,这就奥尔布赖所谓调解的目的。   2月21日,奥尔布赖特怒气冲冲地赶到朗布依埃,亲自出马为发动战争创 造条件。她的策略是彻底说服科索沃阿族武装,配合美国和北约的政策。在先后 同阿族政治代表和阿族武装的首脑举行了一系列的秘密会谈后,奥尔布赖特终于 达到了目的,阿族代表表示接受协议。美国和北约就是这样完成了他们"最后的 外交努力",为侵略南联盟制造了政治借口,因为那些策划这场闹剧的人都清楚, 朗布依埃协议严重侵犯了南联盟的主权,是用侮辱性的方式,干涉南联盟的内政。那里的政府和人民都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协议。但是,美国和北约需要的是发动战 争的借口。   奥尔布赖特在露骨地制造战争借口,不过毕竟还有些人心存侥幸。他们对战 争的结局忧心忡忡,对战略常识的理解超过了奥尔布赖特。"不战而屈人之兵, 上之上策"。所以他们希望出现奇迹,幻想南联盟领导人的嗅觉灵敏,"嗅到几 枚巡航导弹和炸弹的火药味,就愿意坐下来谈判"。   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分析:当年南联盟领导人前往代顿空军基,曾亲眼目睹 美国巡航导弹的威力,当时"他口瞪目呆,显然被眼前所见到的东西吓住了"。 3月5日,在会见来访的意大利总理达莱马时,克林顿表现出胸有成竹,他告诉 达莱马说:"米洛舍维奇几乎已经接受了一切。" 3月22日,美国特使霍尔布鲁克走进南斯拉夫总统府,去向南联盟领导人 发出最后通牒,并指望南联盟回心转意。然而,他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神智清 醒、意志坚定的领导人。在谈话结束之前,霍尔布鲁克说:"当我站起来走出我 们现在身处的这个房间时,你心里真的清楚会发生什么事情吗?"米洛舍维奇平 静地回答他:"你们会空袭我们。" 3月23日中午,米洛舍维奇再次拒绝了霍尔布鲁克的劝告。这位美国特使 怒气冲冲,空手而归。他走出南斯拉夫总统府办公室,拨通了克林顿和奥尔布赖 特的电话,告诉他们再也没有办法了。当晚,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宣布,格林尼治 时间3月24日晚19点,北约将开始对南联盟的空袭。也就在那一时刻,北约发 动的侵略战争开始了。   当北约的第一批炸弹落在南联盟领土的时候,克林顿向全美国国发表了电视 讲话。他就像撒谎说自己没有与莱文斯基有染一样大言不惭。把美国和北约的侵 略行动说成是"保护科索沃数以千计的无辜百姓",把它们发动战争说成是"防 止战争扩大",是"卸除处于欧洲心脏的火药桶的引信"。   可能是受到良心的谴责,克林顿直到深夜仍然不能安寝。他打电话叫醒了奥 尔布赖特,向她寻求安慰。克林顿说:"我们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情。我们有很长 的路要走,这件事不会很快结束,我们已经完全卷进去了。我觉得我们已经穷尽 了一切选择方案,我们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情。"奥尔布赖特正志得意满,她说"我 也这么认为。谁也不会认为我们是闭着眼睛胡来。"   美国领导人是"睁着眼睛胡来"。他们从来不会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军 事行动就是胡作非为。他们也不会关心,北约的狂轰滥炸将制造出近百万的难民, 他们纷纷涌向周围国家;步步升级的轰炸会导致南联盟无辜平民的巨大伤亡。   克林顿在打电话的时候,也许意识到了,军事行动不会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 但是他很可能没有料到,北约后来几乎被逼到了动用地面部队的边缘,更没有料 到美国的飞机会让炸弹落在中国大使馆的建筑上。在那一刻,美国和北约的领导 人可能还在梦想,代顿协议的一幕将重现。那一次从开始轰炸到开始谈判,前后 一共是15天。   科索沃不是波黑。美国还有其他北约成员国的决策者们有相同的历史文化基 因,他们毕竟都是殖民主义者的后裔,习惯按照弱肉强食的逻辑思考,不相信南 联盟军民保卫国家主权的决心和毅力如此坚强。他们不曾想象战争会持续那么长 时间,更没有准备应付军事侵略所造成的政治和外交后遗症。 4月24日,当战争进行到了第30天,北约19国领导人和24个联系伙伴国 领导人聚集华盛顿,准备庆祝北约的50华诞。庆典从头至尾笼罩着科索沃战争 的巨大阴影,美国和北约决策者已经明白:科索沃不是波黑。北约不可能重演代 顿协议模式,当前的问题已经彻底变质。他们心里非常清楚,科索沃战争不是为 了捍卫"人道",而是为了捍卫北约自己,他们是为自己的声誉打仗,为北约的 生存打仗。   每一个参加决策的北约国家领导人,包括克林顿在内,都在反复掂量,北约 要不要在科索沃发动地面进攻。地面进攻就意味着美国人和许多欧洲人必须付出 生命的代价。克林顿先前对此诲莫如深,他在战争开始就对美国人民许下诺言: 除非是得到邀请,否则美国大兵绝对不踏进科索沃一寸!   在所有的北约成员国里,只有布莱尔大声鼓噪,不惜与南联盟军队在地面上 决战。他知道英国反正也派不出几个兵,美国人不得不承担主要责任,作出主要 牺牲。克林顿对英国勾结美国的鹰派,在华盛顿煽风点火,极为反感。即使最终 要打地面战争,也必须体现美国的领导,不能允许一个二流国家的领导人出风头。 所以他打电话警告布莱尔,英国人必须停止摇唇鼓舌,安静地等待美国人的吩咐。   5月中旬,在北约的蒙斯总部巨大的迷宫般的地下指挥部里,近百名军官日 夜加班,忙碌不停。他们在制订地面入侵科索沃的绝密计划,它的代号是"魏斯 计划",在北约的作战地图上,标为"B-"(B-Minus)方案。根据这个方案, 北约必须动用20万军队,才能完成将南联盟军队赶出科索沃的任务,而且北约 军队还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6月10日,形势急转直下。南联盟宣布接受一项政治解决方案。这个方案 是由俄罗斯特使切尔诺梅尔金、欧盟调解人芬兰总统阿克蒂萨里和美国副国务卿 塔尔博特经过激烈地讨价还价才达成的。它的内容包括,南联盟从科索沃撤出正 规军和警察部队,由国际安全部队进驻。这只国际安全部队由联合国领导,以北 约军队为主。 南联盟接受的协议看上去与《朗布依埃协议》并没有多少差别,但那不多的 差别却意义重大。首先是协议确认了联合国的政治解决框架,北约企图通过军事 占领,彻底撇开联合国的企图又一次受到遏制。 其次是俄罗斯挤进了国际部队,并且俄罗斯的部队不接受北约的指挥。早在 北约干预波黑内战时,俄罗斯领导人就识破北约的军事行动是"项庄舞剑",目 的是将俄罗斯永远赶出巴尔干。所以俄罗斯领导人坚决地宣布,那里是俄罗斯的 "政治势力范围"。这一次俄罗斯也不允许北约的计划得逞。 6月21日, 200名俄罗斯伞兵和装甲车日夜兼程,穿过南联盟,抢先开进 科索沃,迅速占领了战略要地普里什蒂纳机场。这支部队虽然人数不多,力量也 不强,但它戏剧性地出现,彻底打破了北约独占科索沃的企图。美国原来企图用 防区划分的谈判拖住俄罗斯,北约军队则先下手为强,利用军队已经集结和交通 之便,抢先控制整个科索沃,造成既成事实,一举将俄罗斯彻底排挤出局。俄罗 斯的行动彻底打破了美国的计划。叶利钦近年来很少这样开心过,美国人则有口 难言,眼看着俄罗斯军队驻扎在科索沃。 6月20日,北约正式宣布停止轰炸南联盟的军事行动。科索沃战争持续了 78天,美国和北约拿出了武器库里的所有最尖端的常规武器,不分昼夜地狂轰 滥炸。北约发言人谢伊一再宣布,南联盟防空系统已经完全瘫痪,南联盟驻科索 沃军队也已经消耗殆尽。可是全世界都从电视中看到,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的 时候,坦克、汽车、火炮和装甲车排成了源源不断的长龙,古那并着装整齐干净, 精神抖擞。北约打的是"不对称"战争,也取得了"不对称"的战果,直到战争 结束的时候,北约的飞机也不敢在低于1万英尺的高度飞行。因为他们知道,南 联盟的防空系统只是在谢伊的嘴唇上消失了。 北约的成就不是打败了南联盟的军队,而是制造了骇人听闻人道灾难、生态 灾难和经济灾难。据统计,战争造成南联邦1800多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 近100万人沦落为难民。南斯拉夫全境70%的桥梁、100%的炼油能力、50%的燃 料储备、35座工厂被摧毁,10多万人因此失业,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美元。 北约轰炸南境内的化工厂、炼油厂,导致大量有害气体泄露,严重破坏了巴尔干 地区的生态环境。北约丧心病狂地把打击目标延伸到工厂、桥梁、发电厂、医院、 电视台,甚至攻击难民车队、列车。78天的狂轰滥炸使"野蛮"两个字成为北 约永久性的标志,使"人道"成为军事实力的牺牲品。 1999年 9月21日,战争结束整三个月以后,克林顿踏上联合国大会的讲坛, 继续推销"新干涉主义"。他说 :"当我们面临屠杀全体人民或者把他们逐出 家园的蓄意的运动时,对受害者的关怀是重要的,但仅仅这样做是不够的。我们 应该努力结束这种暴力行动。"他声称,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就是在努力结束 "这种暴力行动"。克林顿显然知道,他无法为美国在人权、人道主义问题上的 "双重标准"辩护。所以他接着说:"国际社会到底用什么办法来作出反应将取 决于采取行动的国家的能力,同时取决于它们对它们的国家利益的感觉。" 美国人其实就是凭着那种"感觉",决定他们应该怎样维护人权。在90年代初,美国对卢旺达发生的种族冲突和屠杀处之泰然,虽然那场屠杀使上百万平 民丧生、流离失所。美国对土耳其对付库尔德人的暴行同样充耳不闻,因为土耳 其是北约成员国,它的战略位置特别重要。 在科索沃,美国需要战争,那里的人道主义灾难就特别严重。根据美国国务 院4月19日的声明,在科索沃大约有近50万阿族居民被杀或失踪。5月16日, 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在电视采访中说,根据他的情报,在科索沃"大约10万名适 合从军的居民失踪,很可能已经死亡"。西方媒体的报道更是耸人听闻,科索沃 已经血流成河,遍布着"万人坑"、"千人冢"。 在当今世界上,不应该有人再为种族灭绝、清洗等行为辩护,不论是谁所为。 问题是科索沃是否出现了美国所说的"有组织的"、"精心策划的"、"大规模 种族灭绝",以致于北约需要对那里进行军事占领。 早在战争爆发前,"拉察克事件"就已经被中立的调查者宣布:"无法确认 为一次种族大屠杀"。战争结束后,联合国的海牙战争罪行法庭进行了长达5 个月的调查,没有找到塞族人犯有大规模战争罪的证据。该法庭总检查官庞德向 安理会提了一份报告,说明来自15个国家的15个小组经过仔细挖掘,总共发现 了2108具尸体,其中并不全是阿族。这个数字离西方最保守的、由英国外交部 公布的1.1万人的估计,仍有五倍之遥。 在强权的世界政治中,只要强者需要战争,就一定会出现战争的理由,而且 一定是冠冕堂皇的。 道义、权力和国家利益的关系等等,在国家间的政治中并不是新问题,它们 在国际政治理论的经典中,从来都是被重点阐述的内容。早在古希腊伯罗奔尼撒 战争(公元前435-404年)期间,就有"弥利安论辩书",它争辩的就是就是正 义与权力的关系。正是这个命题引出了现代国际关系中的一个根本原则:国家利 益是决定国家对外行为的法则。 美国以及其他北约成员国的领导人从来不讳言,他们再"人道",也不会 背离国家利益。南联盟不是美国的盟友,而且仍然拒绝屈服于西方的压力,还同 俄罗斯来往密切。为了拔掉巴尔干最后一颗钉子,美国就必须在科索沃"保护人 权"和"价值观",以便捍卫美国的战略利益。 "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这是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的基本特征。美 国领着北约发动了战争,声称那里出现了人道主义灾难,北约必须挺身而出,捍 卫西方的"价值观"。在巴尔干划拉了一块地盘以后,克林顿便告诉美国人:"我 们不能做每一个地方的每一件事情。"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塞缪尔*伯杰为克 林顿作了说明,他说克林顿的意思是,美国只有在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情况下, 才会发动科索沃式的战争。三个条件是:出现有计划、有步骤的种族灭绝现象; 那个地区关系到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有能力采取军事行动。 道义原则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它只能服从美国的国家利益,为美国追求它 的战略利益服务。换句话说,美国--领着北约,今后可能还有日本--有权利 对任何国家发动战争,只要美国认为不符合它的标准,看着不顺眼。同样,只要 美国的利益需要,美国人又"感觉"力所能及,它也可以制造第二个科索沃战争, 只要需要它可以制造出足够的借口,CNN不缺乏制造血淋淋的画面的技巧,需要 多少就造多少,就像在科索沃战争中的所作所为。这就是"新干涉主义"的实质。 第二节 欧洲防务谁主沉浮   在人类的历史中,曾经有过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战争。在攻战杀伐的血雨腥风中,人类社会付出了无法估量的惨重代价,生命破碎,财产毁灭,伦理崩溃, 甚至于整个文明的衰落。   在每一次战争之后,人们都在祈望,那是最后一次,悲剧将不会重演。但是, 历史的经验带给人们更多的是疑问:战争之后会是和平吗?在道德沦丧、没有了 正义以后,靠武力维持的和平之中,会有真正的安宁吗?科索沃战争给出的答案 仍然是否定的。   当北约轰炸的硝烟还没有散尽,北约大兵便扛着维持和平部队的旗帜,沿着 弹痕累累的公路开进科索沃。北约的先头部队受到当地阿族居民的热情欢迎,他 们兴高采烈,把北约大兵当作是"解放者"。西方的政治家们信誓旦旦,保证科 索沃将按照他们的价值观再生,各族人民将融融一堂,和睦相处,安享太平。在 CNN的电视画面里,科索沃更是一片阳光灿烂。   很长时间以来,西方媒体对科索沃发生的事情失去了兴趣。部分原因是它们 相信,北约的维和部队必定会给科索沃带去和平与安宁。但是6个月以后,联合 国任命的科索沃临时行政长官库什内作出了总结:"我们保护少数民族、特别是 塞族的努力失败了。"他警告北约维和部队,如果不妥善处理种族冲突,北约在 科索沃不论怎样表演,都将是枉费心机的。  自从战争结束以后,科索沃一直驻扎着人数达4.2万之多的北约维和部队, 他们的使命在名义上是确保所有科索沃居民的安全。实际情况是那里的治安每况 愈下,种族冲突不断。特别是由于北约采取偏袒阿族的立场,极大地助长了阿族 居民的复仇情绪。他们中的极端分子恣意抢劫塞族居民的财产,焚烧房屋,杀害 无辜的塞族居民。   阿族分离主义势力和阿族武装本来就主张科索沃独立,他们现在更是有恃无 恐。在战争期间,北约空军已经在同阿族武装联合作战,它们实际上经常承担任 务,掩护阿族武装发动地面进攻。所以阿族武装亲昵地称呼北约为"我们的空军"。 现在,北约维和部队又成了阿族分离势力的警察,成了他们进行种族报复和仇杀 的帮凶。用美国记者的话说,北约军队已经"完全成为科索沃解放军的‘代理人’"。   从2000年2月2日开始,在北约军队占领科索沃8个月后,世界的目光又 转向科索沃,因为那里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当天一辆联合国的车辆遭到阿族武装 的袭击。车上载有两名塞族平民,他们在袭击中丧命。这一事件成为导火索,在 科索沃引起了新的种族对抗浪潮。最严重的冲突发生在米特罗维察市,当地居民 有9人在冲突中丧命,数十人被捕。   北约维和部队宣布进行干预,他们的办法照例是偏袒阿族,打击塞族。美国 和德国士兵声称要收缴武器,在塞族人居住区展开野蛮的搜查。他们挨家挨户砸 门破窗,甚至冲进儿童医院,企图从婴儿的尿布中搜出武器。一些阿族极端分子 也趁火打劫,企图制造更严重的事端,将塞族人从这座城市中赶走。   米特罗维察的紧张局势持续到22日,这期间最尴尬的是北约维和部队。不 仅塞族居民对他们极度厌恶,而且阿族的极端分子也嫌他们碍事。结果是北约维 和士兵一面遭到塞族居民的谴责,一面又被阿族极端分子施以棍棒和石块儿,被 砸得头破血流。   米特罗维察事件的影响正在蔓延。南联盟开始向塞尔维亚南部地区集结兵 力,南联盟的将军发出警告,决不允许阿族极端分子胡作非为,如果北约维和部 队出于政治目的,不愿保护和平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南联盟军队将履行自己 的职责。阿尔巴尼亚也不甘寂寞,开始指责南联盟,派警察部队骚扰和袭击返回 科索沃的阿族居民。   在科索沃战争爆发以前,联合国被撇在一边。后来北约的炸弹投了,导弹射 了,科索沃也被北约的军队占领了。但是那里没有安宁,没有各民族的和睦相处, 西方政治家的许诺没有人认真地兑现。有的只是疯狂的抢劫,残忍的谋杀和北约 士兵在暴行面前的冷漠。他们的无动于衷使人更加怀疑,他们是不是在执行人道 主义使命。   前南地区持续不断的战争和战争后持续不断的暴力都证明,靠战争解决不了 种族冲突,不论是谁发动的战争都一样。科索沃的硝烟并没有散尽,那里仍然是 欧洲和平的隐患。而且没有人能开出彻底医治痼疾的灵丹妙药。骚动和不稳定继 续出现在黑山、伏依伏丁纳、马其顿、阿尔巴尼亚等地区。在东南欧以及中亚其 它地区,同样潜伏着巨大的危机。欧洲时刻要准备着,应付新的波黑或科索沃战 争出现。   欧洲仍然要为它的安全寻找出路,并不仅仅是因为巴尔干半岛危机四伏。北 约的轰炸在它与俄罗斯之间炸出了巨大的裂痕,而且有可能是无法弥补的。科索 沃战争暴露了美国在欧洲追求霸权的目标,以及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疯狂。 俄罗斯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屈辱,不得不重新检讨它对西方的外交战略。   俄罗斯很快就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尽管俄罗斯曾经为拆掉"铁幕"尽心竭力, 世界政治却没有因此改变它的本质:强权和实力。在西方的眼中,俄罗斯仍然是 "异类",而且美国现在并不在乎它如何咆哮。   科索沃战争结束后不久,俄罗斯将它的选择公诸于世:增加国防拨款,修改 军事战略,重新依靠核武器的威慑力量,坚决抵制美国向前苏联地区的渗透。俄 罗斯决心披上坚硬的铠甲,运用军事实力与北约抗衡,以便确保自己的大国地位 不再被侵蚀,特别是确保它在欧洲安全事务中的发言权。 欧洲在冷战后曾经获得一线希望,实现全欧的联合。科索沃战争使这一前景 黯淡无光。南联盟的命运使那些"被排除在北约东扩名单之外的" 国家,如乌 克兰、白俄罗斯等,不得不采取新的防备措施,警惕科索沃的悲剧降临。俄罗斯 总统叶利钦1994年就预言,欧洲处于"冷和平"状态。   仅仅在3年以前,全世界注意的焦点是东方,人们对太平洋西岸的蓬勃发展 惊叹不已。日本、四小龙、东南亚和中国大陆等等,将8-10%的经济增长率连续 保持了20年,有的甚至长达40年。众多的经济学家、媒体、商人和政治家声称, 那里发生的一切是真正的奇迹。还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亚太的世纪!"   "亚太世纪"只是一个梦幻,其中包含着希望和褒奖,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 亚太地区的重视。但是,梦幻注定是脆弱的。1997年夏天,一场金融风暴席卷 了亚洲。它肇始于泰国外汇市场顷刻间的疯狂,而后迅速席卷了整个东亚:菲律 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香港、韩国……。直到噩梦降临的时候,人们似乎 才从梦幻中警醒。"东亚奇迹"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缺陷,它还不能承担"世 纪发动机"的重任。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继续稳步前进,创记录地实现了连续8年的繁荣和增长。 欧洲也在奋起直追。虽然友人不断预言,欧洲已经成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参赛者, 那个旧大陆墨守陈规、不思进取、毫无希望。但是,欧洲实际上就象龟兔赛跑故 事里的那只乌龟,尽管有些行动迟缓,却意志顽强,步履坚韧。它正在一步步前 进,追赶大西洋对岸的超级经济选手--美国。 欧元区国家尚不包括英国,它们的国民经济产值总和达到了6.5万亿美元, 接近美国8万亿美元的总量。欧元区国家与美国相比,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 旗鼓相当,大约都在18%。它们的出口都占到了各自国民经济总值的11%。如果 加上英国,欧盟的对外贸易高出美国1/3,而且拥有大量顺差,比起美国近300 亿美元的逆差来,还胜出一筹。1999年间,欧盟经济在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影响 下,国民经济增长率只达到2%,而美国的成就是增长4%。预计2000年,欧盟经 济的增长率将达到3%,大致与美国持平。 1999年1月1日,欧元终于顺利启动。在欧元启动的影响下,欧洲的股票 市场也迅速增长,很快与美国不相上下。欧洲有上市公司9100家,只要不发生 严重的利润冲击,它们的价值将逐渐接近美国9900家上市公司。欧盟各国黄金 和外汇储备总量巨大,高出美国5倍。欧元统一了11个不同的市场,资金流动 性增大,这意味着联合起来的资金量增大,它比各个部分的总和大得多。由于背 靠欧盟的强大实力,欧元被普遍看好。它被认为将继美元之后,成为世界的第二 个基轴货币,成为挑战美元霸权的骑士。 简*什韦纳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教授,在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的威廉*戴维 森研究所任所长。他说:当欧洲大陆增强竞争能力,以及它的资本市场终于形成 的时候,"就会出现两个几乎是完全一样的集团。实际上 ,任何一个集团都不 会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在机构方面它们将是类似的"。美国《商业周刊》的一篇 社论断言:"世界力量的支点正从环太平洋地区转向大西洋沿岸。以逐渐趋同的 公司、相似的经济政策和共同的文化价值观为基础,崭新的大西洋经济正在形 成。"   一切重大的趋势都在证实,美国会面向亚洲的"太平洋世纪"是错误的预言。 很有可能的是:"下个世纪是大西洋世纪--美国和欧洲将再次成为世界经济的 双驾驭者!"   世界已经承认,美国的有时至少部分原因是它能不断冲破传统的约束。现在 它正在确立经济增长的新模式,高新技术连续突破了生产率的极限。"婴儿潮" 出生的一代人对财富的全新理念,推动了股市的长期活跃。如今更值得注意的是, 在大西洋的彼岸,被美国人称为旧大陆的欧洲,正在发生同样新颖的变化。同世 界其他地区相比,北美和欧洲并驾齐驱,共同充当着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全 球繁荣的增长点。   许多美国经济学家惊奇地发现,一直被认为在经济上固步自封的欧洲现在正 在崛起。在一系列新兴产业领域,欧洲显示出强劲的实力,与美国企业竞争高下。 当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决定发展数字式移动电话时,欧洲的诺基亚和爱立信公司立 即做出反应,抢占先机,拔得头筹。   1999年1月,伦敦的沃达丰集团突发奇招,以高出170亿美元的出价,买下 了美国旧金山空中联系通信公司。美国贝尔大西洋公司一直垂涎欲滴,如今只能 望洋兴叹。   在过去两年里,德意志银行收购美国银行家信托公司;媒体巨子贝特尔斯曼 出版集团收购兰多姆出版公司,买下美国在线公司2%的股份,并同巴恩斯-诺 布尔公司合作,共同收购了美国亚马孙公司;英国石油公司收购美国石油公司; 历史悠久的德国戴姆勒-奔驰集团一举中的,实现了同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 斯勒的合并,创造企业并购金额的世界记录。 自从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诞生,每当世界著名公司的老板们和政治领导人们 聚会瑞士时,总是美国人趾高气扬,扮演会议的主角。现在欧洲国家也开始有点 昂首阔步了。   经济一体化的进步,以及经济实力的稳步增长,助长了欧洲建设政治联盟的 信心,而且在欧洲议事日程中,欧洲外交和防务一体化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马 斯特里赫特条约诞生后,欧洲安全与防务一体化进入了历史性的进程,欧洲国家 日益渴望实现它们的梦想,使"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包括在欧洲建立起欧盟 主导的安全格局。   欧洲追求自主独立,无疑是对美国的挑战。一位欧洲高级经理人员说:"美 国人现在,并将继续以一种矛盾的心理,看待这里发生的一切。他们知道,他们 需要一个强大的欧洲。但是,看到在拍卖中又出现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也使他 们感到紧张。" 弗雷德*伯格斯坦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曾经担任过前总统的经济顾问。 他词锋犀利,辛辣地描绘了美国的这种矛盾的心态,说那是"精神分裂症"的表 现。一方面,美国不断强调美欧的"平等伙伴关系",要求它的欧洲盟友更多地 承担责任和负担;另一方面,美国又不愿放弃在欧洲的主导地位,把欧洲当作美 国在世界上实现单极霸权的工具和帮手。   如果说欧洲有希望在经济领域与美国平分秋色、分庭抗礼的状况,那么在安 全防务领域,欧洲国家要想主导欧洲的安全和外交,以及在全球安全事务上成为 美国的"平等伙伴",仍然是一个美丽动人的空想。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在军 事力量上占有无比巨大的优势,它掌握着比欧洲优越得多的军事防务资源,在防 务开支、装备技术、军事体制、战略思想等诸多领域,无不远远领先于欧洲。   另一方面,苏联解体以后,欧洲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安全防务政策,而且短期 内看不到它诞生的前景。仅有共同的愿望和依靠临时凝聚的具体利益,尚不足以 克服欧洲国家间的种种分歧和矛盾。那些分歧和矛盾源于复杂的地缘战略利益和 历史恩怨,它们纠缠不清,影响深远。   波黑内战到科索沃战争,冷战后这两次发生在欧洲的战争再清楚不过地证 明,在安全防务领域,欧洲与美国的差距有多大。科索沃战争发生在冷战已经结 束将近10年以后,它是对欧洲国家军事能力的考验,结论显然是无情的否定。 从这个以上说,美国导弹击中的不仅仅是南联盟,更击中了欧洲人心中的隐痛。 科索沃战争爆发之际,欧元诞生不到尚不满"百日"。 欧元被世人寄予厚 望,但这个新生儿尚在襁褓之中,就蒙上了战争的阴影。在1998年的最后一天, 欧盟给欧元确定了参考汇率:1欧元对1.0720美元和132.80日元。1999年1 月4日,欧元正式入市。当天的记录令人振奋,1欧元以1.1853美元和134.95 日元收盘。科索沃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天,欧元对美元迅速下滑到1欧元比1.0720美元。到6月4日,又跌至1欧元比1.0270美元。欧元此后很长时间里疲软乏 力,科索沃战争的影响是重要的原因。1999年末还一度跌到勉强维持1比1的 水平。 与欧元疲软形成鲜明的对照,美元汇率强劲走高。科索沃战争非但没有对美 国股市形成负面影响,反而使它在3月29日创下新的历史最高,道琼斯指数首 次突破10000点大关。大量资金从欧洲和世界各地抽出,流进美国市场。因为那 里特别稳定,许多企业将又一次从欧洲的战争中获益。   科索沃战争特别充分地暴露出,欧洲国家在军事技术上同美国的差距。从空 中作战到地面进攻、从侦察、指挥到通讯等各个方面,这种差距几乎无处不在, 而且基本上是不可弥补的。   与美国军队相比,绝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军队仍然停留在冷战时代,不能适应 解决地区冲突的局部战争。在关键的空间情报搜集卫星领域,欧洲人还一无所有。 更可悲的是,欧洲国家还缺少像美国那样的职业化军队。欧洲的媒体评论说:"如 果在科索沃进行地面战争,欧洲恐怕只有两个国家--法国和英国,能够提供2 万名职业军人。"法国的《世界报》在科索沃战争期间就指出:"欧洲落后了很 多年,北约的部署表明了欧盟在军事方面是如何软弱,美国的支配地位很少显得 如此令人难以忍受。"   即使在北约维和部队中,美军与欧洲国家的军队见的差距也是一目了然的。 驻扎在科索沃邦德斯蒂尔营地的美国兵精神抖擞,因为他们生活条件舒适优裕, 他们的驻地设施完备,被称为科索沃的"小美国"。相比之下,其他欧洲国家的 官兵境遇欠佳。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兵尤其辛苦。冬季降临后,他们住在帐篷 里饱受严寒之苦,一些人半夜卷缩在两个睡袋里,以便保持温度,他们的厕所满 是冻成冰块儿的尿液。   如果从综合实力的角度看,资金、枪炮或部队数量等等,不过只是问题的一 小部分。更重要的是欧洲人的思想尚未统一,更不要说行动一致了。共同的外交 和防务政策需要欧洲国家付出共同的努力。然而,即使在科索沃战争打得天昏地 暗的时候,欧洲的主要国家如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等,仍然是各怀鬼胎, 抱着各自不同的利益打算,受到各自国内不同情况的牵制,更不用说希腊、土耳 其等小国了。欧洲国家间的分歧和争吵不断,几乎贯穿危机和战争的始终。可以 断言,如果没有美国的乾纲独断,欧洲国家在维护本地区和平问题上,除了不断 开会讨论,必定一事无成。 布热津斯基由此断言:"科索沃危机使欧洲人懂得,他们还在多大程度上受 到美国的保护。欧洲人不喜欢这个事实。他们很想改变这种现实,建立一种更平 衡、更平等的关系,而且他们也有权利这样做。然而遗憾的是,改变保护者和被 保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因此我已料到,在争取缩小现有不平衡 状态的努力中,欧美之间还会有冲突,还会出现关系紧张。我在这样说时还想马 上补充一点,也就是我认为,欧洲人在改变这种关系方面往往爱说许多空话,实 际上一事无成。他们缺乏政治意志,不想作出必要的牺牲。因此我认为,从总体 上来说,目前的欧美关系不会有实质性的变化。尽管在这方面还会听到新的华丽 词藻。" 欧洲人自己也信心不足。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杰拉尔德*西格尔认为: 正像金融危机打击了"东亚神话"的迷信一样,科索沃战争也使欧洲人的战略地 位昭然若揭:"欧洲人正沿着他们自我怀疑的斜坡下滑"。 1991年,当巴尔干地区开始陷入战乱的时候,卢森堡老资格的外交大臣雅 克*普斯边警告欧洲国家:"这是欧洲的紧要关头,而不是美国人的紧要关头。" 他的意思是说,欧洲人必须用实际行动才能证明,他们可以解决欧洲的问题,包 括地区冲突。但是,事实恰恰证明,在面临危机和战争的关键时刻,欧洲国家依 然分别充当美国身后的小伙伴,只能跟在美国的后面冲锋陷阵。10年过去了, 欧洲面对严峻的"紧要关头",仍然是束手无策,然后按照美国的指挥前进。   科索沃战争的确刺激了欧洲人的自尊心,不过现实仍然是是美国继续独掌欧 洲安全格局。通过这场战争,美国进一步巩固了它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和权势地位, 北约战车也即将提速。从美国在欧洲的战略部署看,美国已经基本控制和安定了 巴尔干这块战略要地,不仅北约东扩的地理和政治障碍被逐步削弱,而且心理障 碍也被打破。面对强大而又残酷的精确打击力量,位于欧亚结合部地区的中小国 家为寻求军事保护,只有投靠北约。欧洲剩不下几个不肯俯首称臣的国家,北约 东扩的步伐必将加快。   从美俄关系的角度看,南联盟是俄罗斯楔在北约东扩道路上的"一颗钉子"。 科索沃战争即使不能达到连根拔除的目的,至少也严重地动摇了这颗顽固的"钉 子"。更重要的是,科索沃战争再次验证了俄罗斯的意志和实力,它确实丧失了 与美国对抗的能力,只能听任北约挤压它的势力范围。这次美对南联盟动武,俄 罗斯无力相助,无勇相助。美国的战略家们从科索沃战争中得出结论:冷战时期 的美苏关系可以军顶世界的前途,当今的美俄关系同美苏关系相比,对美国全球 战略的价值已经缩水。正如布热津斯基所言:"俄罗斯不再是一个大国,现在的 美俄关系不再产生当年那样的影响。"   美国的战略观察使美国不可抑制地继续向俄罗斯进逼,将俄罗斯的势力范围 步步推进。1999年底,欧安组织在伊斯坦布尔举行首脑会议,美国领着它的欧洲伙伴在会议上向俄罗斯发难。它们"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面大肆渲染车 臣问题,对俄罗斯在车臣的军事行动说三道四,指手画脚;一面与土耳其、阿塞 拜疆、格鲁吉亚、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密切磋商,顺利达成石油运输管 线协议。通过这条战略能源线,美国和北约的势力也渗入到中亚、外高加索地区, 里海地区的战略能源从此摆脱了俄罗斯的控制。"高加索山脉已经隐约响起了北 约坦克的轰鸣声"。 今天的美国是唯一能够向全世界投送从军事到经济到文化等各种力量的国 家。它的确是空前的世界巨人,这种卓尔不群的实力和地位,造就了美国的霸权 心态和追求霸权的战略。美国不可能象罗马帝国那样,独自解决当今世界上所有 的问题,更何况很多问题本身就是美国自己制造出来的。美国人却不这样认为, 他们常常不愿意听取其他国家的意见,喜欢在国际事务中独断专行,我行我素。 亨廷顿教授说过:"当美国政府三头两天地指责这个或那个国家为‘流氓国家’ 时,在很多国家眼里,它自己正在成为一个‘超级流氓国家’"。   许多欧洲人对美国的霸道忧心忡忡。他们担心,美国占有如此巨大的军事技 术优势,加上它对欧洲防务的主导地位,很有可能对欧洲自身的安全构成威胁。 欧洲国家更关心欧洲自己的事情,但美国是世界级的超级大国,它的利益遍布世 界,欧洲最终可能成为美国利益的牺牲品。德国一家报纸表达了欧洲国家的忧虑。 它描述了北约中的欧洲国家将面临的前景,在未来的某一场战争中:"欧洲的士 兵站在前线的战壕里,而美国指挥官坐在千里之外舒适的指挥部里,并且通过电 脑系统向敌人发出警告:‘我们将战斗到底,直到最后一个欧洲人!’"   欧洲人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美国为了彻底消除俄罗斯的潜力,提出了咄 咄逼人的对俄政策。而且美国为了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不惜破坏与俄罗斯在 限制和裁减战略武器方面的合作。所有这些都使欧洲国家心惊肉跳。   俄罗斯是欧洲一些重要国家的近邻,它们命中注定,永远无法摆脱俄罗斯这 个地缘政治伙伴。俄罗斯一有风吹草动,西欧必定首当其冲,无处逃匿。美国与 俄罗斯远隔大洋,还隔着欧洲。在冷战期间,西欧国家既受到苏联的威胁,也成 了美苏争斗的抵押品。每当美苏关系紧张,欧洲国家便左右为难,神经紧张。   历史和现实决定了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基本政策,它们想方设法稳定俄国内 政治经济形势,指望俄罗斯的"西化"进展顺利,确保俄罗斯的改革不会"逆转"。 欧洲一直担心,美国对俄罗斯逼迫过度,会加强俄罗斯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反西方 的政治势力,最终出现一个敌视西方的政府。如果出现这种结局,欧洲发生新的 "冷战"将不可避免。透过科索沃战争的重重烟雾,欧洲意识到:"欧洲安全是 不可分割的"。欧盟的防务和安全政策不能蓄意一俄罗斯为敌,而应该争取俄罗 斯的合作和支持。   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的问题上,欧洲国家同样不愿追随美国而去。美国人自 认为负有拯救世界的历史使命,他们到处插手,四面树敌,然后在将美国本土确 定为恐怖主义的主要打击目标,必须严加防护,以防不测。欧洲没有那么大的野 心,更没有美国那样的作为,所以他们有安全感,不相信自己的家园是别人重点 打击的目标。苏联解体以后,欧洲人只希望在处理欧洲面临的危机,最多是运用 有限的防务经费,在靠近家园的地方施加影响。他们将导弹防御计划当作是美国 傲慢和推行单边主义的典范,予以谴责和抵制。   美国是一个失去了重心的超级大国。科索沃战争不仅炫耀了美国的武力,也 多少暴露了美国在海外采取军事行动的局限性。在美国国内,"新孤立主义"或 "单边主义"思潮颇为盛行,支持美军在海外采取军事行动的政治资源日渐薄弱, 因为那种行动有可能导致美国人丧失生命,而且花费高昂。在欧洲其它地方或周 边地区,今后如果再发生类似科索沃那样的危机和冲突,欧洲未必能指望美国投 入如此巨大的力量。   欧洲国家已经意识到,美国必定要控制欧洲的安全事务,但这并不意味着美 国会承担相应的义务,付出必要的代价。所以在解决未来欧洲安全防务问题时, 欧洲不能完全指望美国。欧洲必须建立自主独立的防务能力。欧洲应该有自己的 技术、有自己的工业基地和职业军事技能,保证在美国不存在或不愿意参与的情 况下,自己解决欧洲的问题。 《欧洲的新生》一书的作者、美国学者伊丽莎白*庞德说:"科索沃战争对 欧洲人来说是决定性的时刻,触动了他们的灵魂。"欧洲新一代政治领导人对欧 洲军队的表现痛在心头。他们已经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意愿,要根本扭转欧洲的劣 势。他们相信:"欧洲不应在我们的后院每次出现动荡时,都指望美国来发挥作 用"。的确,如果欧洲国家指望美国将它们当作平等的伙伴,认真倾听它们在防 务和安全政策上的见解,接受欧洲有自己特殊的安全利益需要维护的原则,欧洲 国家就必须加强联合采取军事行动的能力。   英国首相布莱尔、德国总理施罗德、以及略显年长的法国总统希拉克等,立 场前所未有的坚定,他们坚决支持欧洲建立自主独立的军事力量,争取有朝一日 使欧洲具有完整的人格,得到必要的尊重。 科索沃战争后,欧洲国家痛定思痛,决心将防务自主立与联合的种种宣言, 尽快地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临近1999年岁末,欧盟在赫尔辛基召开首脑会议,郑 重决定建立自主决策的军事力量,以保证能够在没有北约参与的情况下,由欧盟 领导对国际危机采取军事行动。会议规定,在2003年之前,建立一支由5-6万人 组成的快速反应部队。为保证政策的实施,会议决定成立欧洲安全政策委员会、 军事委员会和参谋部,负责协调、策划和指挥欧盟的自主防务。   欧洲国家还采取一切具体措施,提高欧盟在独立管理本地区事务的地位和能 力。1999年5月,欧盟在波黑同巴尔干部分国家代表召开会议,讨论签署了《东 南欧稳定条约》。欧盟的目的是要加强在巴尔干地区的影响,通过与那些国家在 政治、经济上的联系,取得政治上的支配地位。会议明确提出,巴尔干国家可以 优先建立与欧盟的"新型契约关系"。科索沃战争结束后,欧盟边慷慨解囊,宣 布承担巴尔干重建的大部分经济援助。欧盟"南下"扩大的前景昭然若揭。   美国的战略家断定,欧洲在安全防务政策上,离不开美国。欧洲的战略家们 方向明确,就是要使欧洲在安全防务政策上,摆脱美国的控制,成为美国平等的 盟友。法国国防部长夏尔告诉他的国民:"总统与总理最为关心的是(把欧洲) 建成一支平衡美国权势的力量。"德国国防部长鲁道夫*沙尔平斩钉截铁,断言 欧洲防务联合目标明确--"欧洲在进行决策时不必要求美国的参与。"   美国与欧洲欧既是盟友,又是对手,彼此心照不宣。美国对欧洲实现防务联 合和自立,同样心情复杂。美国希望欧洲在防务和安全领域承担更多的责任,这 意味着美国赞成欧洲发展与责任相适应的军事力量。但是美国同样希望,欧洲的 防务与安全政策继续置于美国的领导之下,欧洲只承担美国分配给它们的责任。 所以,欧洲的防务联合和自主独立的倾向和意图,就成了美国的一块"心病"。   随着欧洲防务和安全自主倾向的发展,美国的"疑心病"不断加重,它不断 提醒欧洲国家,不要走的太远,特别是不要企图脱离美国的领导。布莱尔与希拉 克在( )举行会晤,再次讨论加快欧洲防务合作的措施。美国高级官员立 刻发出警告:伦敦和巴黎必须作出切实的保证,今后欧洲如果准备对科索沃冲突 这类危机作出反应,"要把北约作为其首选的求助对象"。马克*格罗斯曼时任 美国负责欧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他煞有介事地提出,有必要在北约与欧盟之间 建立正式的协商途径,形式不拘一格,即使只是双方代表每两个星期在一起吃一 次早饭也行,就像北约秘书长乔治*罗伯逊与欧盟负责防务事务的代表索拉纳之 间已经做的那样。   为了干预欧洲的防务政策,美国参议院还专门通过一项决议,郑重地警告欧 盟,在制订任何防务计划时,都不能将北约中的非欧盟成员国排除在外。总之美 国就是要想方设法,抓紧控制欧洲防务政策的缰绳,以防欧洲脱缰而去。   欧洲国家在防务自主与联合方面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美国的干扰和压力。 它们的反应照样是五花八门的。英国是不想失去充当美国"翻译"和代言人的特 殊地位,所以布莱尔一再强调:"欧洲的自主防务能力不是要取代北约,而是北 约力量的重要补充。美国人明白,这不是用来破坏北约的计划,北约是我们防务 政策的基石。"   法国向来喜欢标榜自己独立不羁,所以他们直截了当地发誓,决不允许出现 那种令人不能接受的局面-由华盛顿掌握北约的战略,同时将干预危机这类既肮 脏又危险的工作,指派给欧洲军队。一位法国高级官员说:"美国在欧洲防务问 题上没有否决权,因为欧盟与北约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德国的微妙地位决定了它保持沉默。它一面对美国阳奉阴违,同时只是埋头 苦干,继续充当欧洲自主防务的"发动机"。 欧洲就是这样,充满了复杂的矛 盾和多样性。欧洲自身的特点和弱点犹如天命,决定了欧洲的防务联合必定是步 履蹒跚的。    十年前,正当苏联东欧发生巨变、冷战即将结束的历史关头,福山在他的一 篇文章中断言:"历史已经终结!"这篇文章立即在西方引起轰动,被认为是自 由资本主义世界战胜社会主义阵营的"宣言书"。它也成了美国等西方国家观察 冷战后世界的"指南",成了它们制订冷战后对外政策的宏观依据之一。 福山在他的文章中强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历史的进步主要是靠两 种力量推动的。其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以及 "经济制度"的进步。在这个方面,西方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已经被历史证 明,是最合理、最富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安排。全世界和历史必然会予以接受,没 有任何其它一种经济制度模式,有可能对它提出挑战。在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础上, 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必然得到历史的肯定,不可能有其它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会 超越它,战胜它。 其二是人类"追求承认的斗争"(struggle for recognition)。黑格尔已 经论证过这种斗争的存在和意义。按照福山的观点,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个人 或者人类群体一直在进行追求尊严、威望和地位的斗争。这种斗争在西方民主制 度的运作中,已经获得有效的转化。在当今的国际政治中,也是通过民主制度的 不断扩展和普及,正在逐步实现"民主国家间的和平"。 福山由此得出结论:"自由民主可能形成了‘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与 ‘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也就构成了‘历史的终结’。"   福山的结论中包含着一个颇为流行的观念,即所谓民主和平论。透过这个视 角观察美欧安全防务关系,立刻就会确定,美国同欧洲之间传统的安全合作,仍 然是当前欧洲安全格局的主流。美国和欧洲国家都遵循西方的自由民主价值观, 在自由市场经济方面,它们也拥有基本相同的理念和面貌。在冷战后的历史进程 中,欧洲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无疑都在迅速扩大。与此同时发生的 是,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听样也在扩大,而不是缩小。欧盟在扩大,北约也一直在 扩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以美国为首、欧洲簇拥着的西方势力在迅速扩展,这 是冷战后世界政治的基本面貌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美国和欧洲安全防务同盟的背后,是跨越大西洋的浓密的交流,包括政治、 经济、贸易、社会、科学、文化和思想等各个方面。这些交流川流不息,融合交 汇,织成了一张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的网络,将大西洋两岸紧密地勾结在一起, 形成了美国和欧洲安全防务同盟的基础。迄今为止,这个基础看上去仍然是坚不可摧的。   "加强团结、稳定关系、寻求平衡",是当前美美国和欧洲的政治家们反复 强调的口号。不过,在势不可挡的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和欧洲面对崭新的国际环 境,都在企图重新定义和调整它们的安全关系。   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欧洲过去是、将来也还会是重中之重。美国越来越意 识到,它要继续发挥在国际上的"领导作用",必须加强同欧洲的同盟关系,必 须在继续主导欧洲安全事务和分担欧洲安全责任的矛盾中,维持稳定的平衡。美 国的手段可能千变万化,但基本上还是"胡萝卜加大棒"。   美国关注欧洲的安全防务,除了战略考虑之外,还是因为美国人相信,美国 的历史、主流文化和思想的根源,无一不可以追溯到欧洲。同欧洲保持密切的关 系,是美国人防止他们同传统隔绝的保障。根植于历史文化的"欧洲情结"在美 国人心目中从未衰退,并持续不断地体现在美国对外政策的决策者身上。从基辛 格、布热津斯基到现在的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这些"掌舵人"甚至都是来自欧洲 的第一代移民。欧洲在他们的童年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使他们无法漠视欧 洲土地上的烽火、鲜血和动荡,对欧洲发生的一切耿耿于怀。   大多数欧洲政治家和战略家认为,欧洲正面对变化莫测的未来,所以美国仍 然是保证欧洲安全的不可替代的保险单,虽然美国的国内政治正越来越变化莫 测。科索沃战争向欧洲人证明,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美国仍然是欧洲"不可缺 少"的安全伙伴。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欧洲的安全防务不得不寄身美国篱下,在美国的防务 保护伞下充当"小伙伴",美欧安全同盟中扮演二流角色。冷战结束以后,欧洲 在经济上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经济实力之强举世公认。现在欧洲人正雄心勃勃, 企图重现欧洲往昔的光荣,在世界舞台上叱咤风云,成为国际政治格局中有影响 力的一极。以往的成就和未来的希望使欧洲国家跃跃欲试,推动它们追求欧洲安 全防务的自主独立,打破美欧安全同盟的传统格局。   欧洲能否实现安全防务的自主独立,基本上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美国是 否愿意调整它与欧洲的安全防务关系,即它是否愿意体面地放弃在欧洲安全防务 中的主导地位。美国享有主导地位长达大半个世纪,而且它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 在以往美欧安全防务的基本格局中,美国习以为常地充当着领袖,它支配着欧洲 的安全利益。美国已经习惯于领袖的派头,它并不在乎别人的感觉。   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利益都告诉欧洲国家,它们无论如何追求欧洲安全防务 的自主独立,欧洲的安全也不可能突破"大西洋合作"的格局。随着欧洲经济、 政治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和进步,欧洲国家的自尊心日益增强,它们会越来越难以 忍受美欧安全关系中"主仆关系"模式。欧洲国家建立自主独立的安全防务的诉 求正日渐强烈,欧洲与美国在欧洲安全防务领域的矛盾也将随之日益尖锐。   其二是欧洲防务联合涉及国家的核心主权,与经济联合相比,安全防务的联 合的难度和复杂性更大。在安全防务自主联合的道路上,欧洲国家面临着重重困 难,它们不得不作出艰难的政策选择。所有想象得出的困难和复杂性,无一涉及 那个根本性的问题:欧洲国家到底希望结成什么样的联合?是松散的主权国家间 的协商体、欧洲邦联还是欧洲联邦?欧洲人没有给出现成的答案,实际上也不才 能在现成的答案。欧洲一体化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实验,欧洲的安全防务一体 化是这场历史性实验的组成部分。欧洲人将答案留给了未来的历史。   实践将检验欧洲防务独立联合的成败。可以设想,终于有一天,欧洲国家决 定发动一次军事行动,没有美国军队参加,结果这次军事行动失败了。这种情况 可能发生在巴尔干、高加索或者北非。欧洲国家在安全防务领域的声誉实在太低, 以致无法预想,欧洲采取唐吉诃德式的冒险,会产生什么积极结果。也许正好相 反,由于同样的原因,欧洲在一次"处女行动"中取得成功,欧洲自主独立的安 全防务从此昂首阔步,欧洲一体化也终于梦想成真,欧洲成为当今世界上名副其 实的一极。   历史其实是永远不可能终结的,欧洲安全防务格局的演变会再一次证明这一 点。即使按照福山的理论逻辑,人类"追求承认的斗争"会因为"民主"而终结, 也是需要历史来证明的。美国与欧洲-两个西方式"自由民主"的典范-在欧洲 安全防务上的折冲,已经成为检验福山命题的测试纸。   "欧洲防务谁主沉浮?"当这个命题被提出时,福山的"终结论"就已经终 结了。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