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高处不胜寒》之第五章
作者:王缉思 王荣军 来源: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时间:1999-12-27
第五章 冷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战略的调整 冷战时代,美国的对外经济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从属于其安全战略,服务于安全战略目 标的实施。它的着重点主要是在经济上对苏联阵营国家进行封锁和打击的同时,致力于稳 定西方世界经济,通过单边、双边和多边手段来加强西方各国的相互经济联系,巩固西方 同盟。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冷战体系的瓦解,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大大上 升,美国对其全球战略进行了调整。对外经济战略的优先目标也从安全转向国内经济本身 的稳定和增长。美国仍然积极推动各国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并将这种联系的范围扩大到全 球,但这已不再是为了建立一个同盟,而是希望建立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经济秩序, 真正享受到"和平红利"的好处,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下继续"领导"世界。 第一节 冷战期间的美国对外经济战略 冷战时期的美国对外经济战略可以大致概括为:一方面,通过创建和维护以自由贸易 和资本自由流动为基本原则的世界经济体制,确保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世界经济秩序的稳 定;另一方面,对苏联阵营国家进行经济封锁和制裁,防止它们获得西方的资本和先进技 术。这一战略的形成是以如下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为背景的: 1. 美国经济实力急剧膨胀。19世纪90年代,美国的工业产值已超过英、德等欧洲大 国而居世界首位。二战期间美国相对于其他经济大国的优势地位得到大大加强。据美国著 名经济学家赫伯特*斯坦估算,美国的工业总产出在1939至1944年间增长了77%,平均 每年增长12%。 二战结束初期,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65%,对 外贸易额占约1/3,黄金储备占约75%。尽管这一时期美国的这种地位带有特殊性,并不 持久,但它却成了美国当时制订对外经济战略的物质基础。这种绝对优势地位为美国政府 "领导"世界的雄心提供了物质基础,也提供了自信。如1945年,罗斯福总统在要求国会 批准延长1934年贸易协议法时就曾宣称,"我们现在是个债权国了",繁荣而强大,需要 承担"新责任"。 2. 经济孤立主义思潮的影响力大大下降。孤立主义思想在美国有深厚的基础,其影响 力一直非常强大。二战前,在对外经济领域它主要表现为贸易保护主义和以邻为壑的国际 金融政策。富兰克林*罗斯福执政期间,美国开始与孤立主义决裂。这一方面是因为以斯 穆特-霍利关税法为代表的孤立主义政策所带来的贸易战、汇率战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 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另一方面是因为罗斯福政府已经认识到,尽管美国比其他国家更能 自给自足, 但美国也能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中获益。美国产品需要国外市场,美国经济 本身的发展也越来越需要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美国应为建设 一个国际贸易自由畅通的体系而承担责任。1934年,经过与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艰苦 斗争,《互惠贸易协议法》得以通过。根据这一立法,美国总统有权削减关税率,在双边 协议中这种削减可达50%,并要求其他国家做出对等让步。以此为开端,美国开始走上倡 导自由贸易的道路。随着二战的进行,美国在全世界的利益大大增加,支持经济国际化的 力量也大大加强。摆脱孤立主义、确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体制成为美国政府的战后世界 构想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决定了其战后对外经济战略的基本方向。 3. 冷战的需要。以遏制战略的提出为标志,对外经济政策成了美国安全政策的重要工 具。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进行贸易、资本和先进技术方面的封锁从此成为这一时 期美国对外经济战略的基本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冷战还提出了另外两方面的需要,一是 维持美国经济实力本身的强大,二是稳定和发展英国等盟国的经济,并将德、意、日等前 敌国的经济纳入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制。要实现这两个目的,一方面要使美国本身 的经济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又要对遭到战乱破坏的西欧和日本等国的经济输血。要实现前 者,需要世界其他国家对美国产品开放市场,要实现后者,美国市场的开放和资本的输入 也是必需的。而这两个目标的实现,都要以理顺战前混乱的国际贸易和金融秩序、建立稳 定的新体制为前提。冷战局面的形成和扩大,加强了美国创建并确保在自己控制下的世界 经济体制的决心。 4.西方各国政府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干预,凯恩斯主义逐渐成为它们制定经济战略 与政策的基本理论依据。二战结束时,大多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陷入萧条,政府面 临着使经济从战时向一般经济转轨并促进经济增长的任务;此外,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各 国都希望避免二、三十年代完全自由放任式的资本主义经济所造成的不稳定性。在这种情 况下,各国都或多或少地接受了凯恩斯提出的有关政府进行宏观经济干预的理论。政府承 担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责任,各国都开始建设"混合经济"和"福利国家"。这 是自由放任传统深厚的美国着手制订经济战略、构筑世界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政府通过若干步骤逐步确立和完善了冷战期间对外经济战略的 具体框架。 首先,在1944年确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金融和投资体系即所谓布雷顿森林体系。这 是美国实施战后对外经济战略的关键步骤之一。这一全新的国际金融体系建立了国际金融 调节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成员国货 币钉住美元的原则。这使美元"成为各国货币价值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与金本位时代的 英镑一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关协议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确定歧视性汇率和限 制汇兑自由为非法,这是资本自由流通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条件。协议的另一条重要原 则是稳定汇率,防止竞相贬值。为此,它规定市场汇率波动幅度超过对美元比值的1%时, 各国政府有义务进行干预,比值波动幅度超过10%必须得到基金组织的同意。美国则承担 各国政府或其中央银行用美元向其兑换黄金的义务。为解决短期外汇平衡问题,协议规定 建立一种常设的、官方的短期信贷基金,以帮助处于困难中的成员国政府弥补逆差。每一 成员国都必须向该基金贡献黄金和自己的货币,以此换取提款权。该基金的资本定为88亿 美元,美国认缴31.75亿美元。按协议规定,理事会是该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成员国 在其中投票权的多少基本上取决于该国认缴基金份额的多少,因而美国一国就拥有全部表 决权的20%以上,实际上拥有最大的表决权及在重大问题上的否决权。这种安排使美国具 有世界银行家的身份,美元也随之成为世界性货币。   其次,积极努力建立一个开放型、多边型的世界贸易体系。1945年秋,英美之间曾就 两国战后的商务合作进行过非正式的谈判,当时双方都同意建立一个国际贸易组织以推进 多边原则并解决成员间的争端。1946年美国发表了《联合国国际贸易组织宪章的建议》。 尽管组建国际贸易组织的构想未能实现,但1947年,美国和其他22个国家在日内瓦国际 贸易大会上签订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这个协定实际上成为新的世界贸易规则,确立 了新的世界贸易体系。   这一协定包括一项贸易法规,还有一个占当时西方世界贸易额一半以上、包含45000 多个项目的关税减让表。作为一个多边条约,它一开始就明确指出,其目的是要"达成以 切实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商务中的歧视性待遇为目标的互惠互利的安排。" 这一协定普遍适用于几乎所有工、农业产品,明确规定对制造业产品不得在进口方面设置 数量限制(但涉及国际收支平衡或发展中国家保护幼稚产业时例外),禁止对制造业产品 进行出口补贴,只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对初级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实行进口限制或出口补贴。 此外,它对缔约各方互相给予普遍最惠国待遇、税收和管制方面的国民待遇、商品的自由 转运、汇率安排、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征收等等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它重点突出了多 边主义的非歧视原则和减少贸易壁垒的原则,而这正是当时的美国对外经济战略所追求的 目标。   这样,通过关贸总协定和有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议,美国从制度框架上基本完成 了其战后对外经济战略的构建。 然而,要稳定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秩序,仅有制度安排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现实 的实施环境。当时作为原主要发达地区的西欧经济一片萧条,难以真正推行贸易和资本自 由流通的规定,无法凭自身实力大量进口美国产品。二战结束初期,西欧各国几乎都在实 行管制一切国际经济往来的制度。这种管制从外汇开始,禁止货币自由兑换,资本流动实 际成为非法,进口也受到限制。美国非常担心这种管制的长期化。何况,社会主义苏联及 其实际控制下的东欧地区奉行的是另一套经济模式。1949年,在所谓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 论的指导下,苏联组建了经互会,形成了以自己为中心的独立于西方世界之外的经济体系。 对美国来说,这是种异已力量且能构成实际的威胁:它很可能在西欧自由市场经济相对软 弱的情况下,与西欧当时声势颇大的左翼和劳工运动力量一起,使本为自由资本主义大本 营的西欧走上国家控制经济的道路。这样,美国的战略将完全落空。此外,战争使西欧国 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受到极大损害。战前,欧洲对美国有逆差,但可以通过有形和无形贸易 从亚洲等地获得的顺差来弥补。战后,由于外国投资的减少、军事开支负担沉重、外债大 增,西欧的无形收益已大为减少,而对美国的逆差却由于战时美国转向美洲其他国家获取 商品及从美国进口的增加而迅速扩大。这时的西欧各国已难以再靠与其他地区贸易的顺差 来弥补对美逆差了。于是它们开始将从美国的进口减至容易支付的程度,并试图在双边的 基础上重建与其殖民地、前殖民地的贸易关系。如果形成这样的局面,美国的对外经济战 略同样会遭到沉重打击。为防止上述情况的加剧,保证其对外经济战略和整个安全战略的 成功实现,美国迅速出台了欧洲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 1948年至1951年间,根据马歇尔计划,美国向欧洲提供了价值120亿美元的物质援助。 这笔巨额援助,帮助西欧各国获得了进口美国商品的能力,并使西欧各国产业获得了重建 竞争力的机会。它还有力地促进了欧洲内部以及欧美之间多边自由贸易的发展。 为了解决各国战后资本匮乏的问题,美国政府还大力促进美国私人资本的对外直接投 资。主要手段是税收优惠,如投资课税扣除、允许美跨国公司将子公司向外国中央政府缴 纳的所得税和其他税收从对美国的纳税义务中扣除,允许其所得在汇回本国之前不纳税, 对在国内从事国际销售的公司给予税收优惠等等。另外,还实施了对外直接投资的保险和 保障计划,目的是减少对外直接投资可能遭遇的某些非商业性风险和所投资国货币丧失兑 换能力的风险。这本身也是马歇尔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和马歇尔计划的建立和实施,美国的对外经济战 略最终得以贯彻。到50年代后期,所有的主要欧洲货币都实现了自由交换,排它性的双边 安排和数量限制大部分已消失。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多边世界金融和贸易体系建立了起来。 布雷顿森林体系和马歇尔计划突出体现了美国当时对外战略的特点:单方面承担稳定世界 资本市场、对非敌国开放美国市场的义务,实际上是单方面为盟国提供稳定本国经济的手 段。 这样一个体系是通过美国资本和市场发挥向西欧输血的功能来建立的。它存在着内在 的矛盾。要保证美元作为国际金融体系中心货币的地位,需要使美国出口保持持续顺差; 但要使各国具备进口美国产品的能力,又要大量输出美元。在美国国际收支地位具有绝对 优势的40、50年代,这种体系可以继续,但一旦其国际收支状况恶化,调整就不可避免。 60年代日、欧的复兴以及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使原体制的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而美 元危机则已显示出该体系的脆弱。美元地位的衰落首先突出表现在1968年美国宣布不再支 持在自由市场上以35美元兑一盎司黄金的价格。随后,1971年它关闭了官方黄金窗口。这 样,美元这种国际流通手段便不再与黄金挂钩,浮动汇率制从而取代了固定汇率制,布雷 顿森林体系就此瓦解。此后,美国国际收支状况持续恶化。到80年代中后期,美国已从世 界最大债权国变成最大净债务国。但是,由于放弃布雷顿森林体系后不再有大规模抛售美 元挤兑黄金的威胁,美国战后所确立的自由汇兑、资本自由流通的原则得以维持下来。 美国国际贸易地位的变化也引发了对其贸易政策的质疑。尤其是80年代以来美国经常 项目逆差急剧扩大,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情绪日趋激烈。加之西欧复兴、日本崛起,亚洲和 拉美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对美国的战后世界经济安排造成了冲击。美国在对外贸易立法及有 关国际组织中的立场都有了调整。这种调整主要表现在从单方面强调自由贸易向自由和公 平贸易并重立场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从1974年贸易法开始的,从这一点上说,它具有转折 性、奠基性的意义。它推行的是一种两面性政策:一方面继续推动贸易自由化,致力于消 除非关税贸易壁垒;一方面对某些经选择的政治敏感性强的产品实行进口限制。这一转变 说明美国贸易政策开始在1934年以前的极端保护主义与1945年以后的"国际主义"之间 寻找经济和政治平衡。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力法"继续了这一转变,并把注意力更多 地放在开拓国外市场方面,"公平贸易"的色彩也变得更加浓厚。 综上所述,美国冷战时期的对外经济战略的形成是渐进的,其具体政策思想和行动一 直随着美国国内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变化而进行调整,而其核心原则具有较强连续性。从它 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来看,下列几点值得注意: (1)美国市场的开放和资本及商品的自由流动是美国对外经济战略的两大基本原则, 它们是冷战期间美国将西方盟友维系在它所认可的经济轨道上的两大关键性政策工具。由 于美国把政治和安全考虑置于经济考虑之上,加之当时它在经济上具有绝对优势地位,美 国并未要求盟国给予对等的优惠。但是,它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这是一种牺牲。自"1934年 贸易协议法"的积极倡导者科德尔*赫尔以来,美国一直强调贸易的"互惠"。与其说美 国追求的是"自由贸易"(free trade),不如说是"更自由的贸易"(freer trade)。这一 点是始终一贯的。 (2)就其中贸易方面的内容而言,自由贸易政策固然是美国政府追求的目标,但美国 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始终存在。不过,这种压力并未使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真正转向保 护主义。在战后初期美国推行的贸易政策曾是单向性的市场开放主义,保护主义在其国际 竞争地位相对下降时极力矫正这种单向的开放。 (3)尽管美国要确立的是一种适用于全世界的经济体系,但其重心明显偏向欧洲,主 要对外经济资源也用于欧洲。它最终建立的经济体系是以美欧同盟为核心的,该体系的维 持也主要依靠美欧合作。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实际上,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在70年代即已初见端倪。当时,日本和西欧各国的经济 力量已经得到恢复,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兴起,随着西欧共同市场 的建立和发展,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而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断恶化。同时, 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以美国为源头迅速发展,其影响不断扩大,有力地推动了 各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这些发展和变化推动了冷战的结束,而冷战的结束 又大大加快了这些发展和变化的进程,加快了向世界经济新秩序的过渡。 冷战后的世界经济新格局尽管尚未最终形成,但已表现出与以往的经济格局不同的特 点,主要是: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加速,成为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背景和基本 推动因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世界贸易不断高速增长,贸易结构发生变化。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在80年代后 期超过了70年代,1985-1989年,年平均增速达6.9%。进入90年代,世界商品贸易量的 增长率已连续6年超过世界生产总值的增长率。1995年包括商品和服务的世界贸易总额已 突破6万亿美元。90年代前5年, 世界贸易总额年平均增长率达7%左右。 作为经济全球 化的传统表现形式,世界贸易不仅总量增长,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产业内部贸易主要是各 制造行业内部的贸易增长迅速,其总量已占世界全部制成品贸易的约2/3。这是生产要素 流动逐步取代商品成品流动的情况下,国际间的分工和协作进一步细化,并在一定程度上 转变为产业及至企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的结果。 (2)跨国公司不断发展,国际直接投资出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 处统计,80年代以来,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一直保持增长势头,而且增速超过了国际贸易。 1982~1988年,国际直接投资额增幅为505.8%,国际贸易额增幅为55.5%;发达国家的对 外直接投资额占其商品和劳务出口总额的比重, 从1981~1984年的2.3%增加到1988~1989 年的5.3%。进入90年代,其增长继续加快。1990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2320亿美 元,此后两年受世界经济周期影响有所回落。1993年起重又上升,到年底世界对外直接投 资累计总额已达2.1万亿美元左右。 国际直接投资被认为是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力量之一,而跨国公司则是进行这 类投资最重要的力量。80年代末以来,它一直保持着增长的势头。1991年,跨国公司国外 分支机构的销售额超过了44.8亿美元,是80年代初期销售额的两倍。1994年,跨国公司 总产值已占世界GDP总值的25%,其销售额达5.2万亿美元,超过了当年世界贸易额。 随 着投资和生产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间的贸易不断发展。以美国为例, 从1982年到1994年,美国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商品出口贸易额从471.26亿美 元增至1343.11亿美元,在美国总出口额中所占比重从33.3%增至36.3%;进口额从392.88 亿美元增至1194.38亿美元,在总额中所占比重从37.4%增至42.7%。 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 投资的不断发展,意味着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面向全球市场的全球生产的继续拓展。 (3)金融市场全球化程度加深,各国国内市场进一步成为全球市场的一部分。金融市 场的全球化首先表现为金融交易的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 使世界金融市场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批资金可在任何时间以"光的速度"转移到 世界各地。全球外汇交易额与世界贸易额比率已由10:1上升到60:1。国际清算银行的报 告显示,1995年,全球外汇交易(包括外汇租赁、远期外汇、外汇调期合约等)平均每天 成交额已达1.23万亿美元,而1989年时仅为0.59万亿美元。 此外,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 进行跨国经营,除了设立分支机构,跨国银行合并和兼并也不断增多。由于跨境资本流动 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也大大加快,各国国内金融市场利率、股票和债券价值等都更易受 到国际市场相应价格变化的影响,更多地成为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各国的贸易、生产和 投资、就业等越来越直接地受到国际金融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其突出表现是国际信贷资金 在世界贸易、生产和投资三大领域中所占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尤其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已 占举足轻重的地位。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从反面表明了目前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程 度。 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到冷战结束时,其影响已扩展到 世界各国。在一些发达国家,以丹尼尔*贝尔为代表的西方未来学家所预测的"后工业社 会"的某些特征已成为事实。新技术革命带来了各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使信息技术产业和 其他高技术产业及相关产业成为发达国家中的主导产业,并使相关产品、技术成为国际贸 易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信息技术迅速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的 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各国经济和科技竞争能力的基本指标之一。 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有着密切联系。新技术革命所导致的生产率的提 高、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新的信息交换和处理手段,不仅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扩大,而且促使 国际分工进一步加深,从而推动了生产国际化的发展,并为全球化的金融市场准备了技术 基础。而向全球扩展的经济一体化则大大加快了人们知识和信息的交换速度,促进了新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两种相互促进的趋势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构成了世界经济 格局变化的背景和基本推动因素。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和三大经济区域集团的发展。   苏联和东欧的剧变使美国不再有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对手,但在经济领域,情况却远非 如此。日、德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在冷战期间的迅速恢复和加强,以及美国经济实力地位 的相对下降,使美国单独支配下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为了历史。冷战期间多边国际体系的瓦 解、各国发展经济、加强投资和贸易联系以及对付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等因素,都是世 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在冷战后迅速加强的原因。世界三大区域的经济集团都是在80年 代取得突破性进展的。 欧洲联盟是起步最早、目前的发展最深入的大区域经济集团。80年代下半期,欧洲经 济一体化获得突破。1985年制订并于1987年生效的"单一欧洲文件",明确提出了1992 年年底以前建立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均可自由流动的统一欧洲大市场的目标。1990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开始就共同建立统一的欧洲经济区的问题进行谈判。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署和生效使欧洲经济一体化迈出了决定性步伐。为实现经济与 货币联盟,由"马约"而诞生的欧盟已决定于1999年1月1日启动统一货币"欧元"。同 时,欧盟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东欧国家对加入这一经济区也表现出兴趣。如果东欧各国 加入,欧盟经济区的力量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冷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战略的调整有密切的关系。它形成的第 一步是1989年1月1日起实行的《美加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紧接着美国又提出了建立美 洲大经济圈的构想。1990年6月,布什总统正式提出了美洲经济合作计划。随着墨西哥的 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首先于1994年1月1日开始运转。在美国的推动下,北美、中美、 南美34个国家已决定在2005年建立一个北起阿拉斯加,南到火地岛的"美洲自由贸易区"。 1995年,34国通过了行动纲领,1996年,在美洲各国部长会议上,有7个专家组对各国现 行法律和制度审查的情况作了通报,为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做好了前期准备。这个以美 国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区计划对整个世界范围内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必然会是一个新的推 动。 冷战后亚洲经济主要是东亚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正是在这一背 景下建立起来的。就成员所属地域范围来看,它横跨亚、美、大洋洲三大洲,是三大区域 经济集团中最大的一个,目前也是最松散的一个。它的突破性进展是在美国的推动下取得 的。1993年,美国在西雅图会议上提出了建立"新太平洋共同体"的想法,当时这虽未得 到多数国家的支持,但亚太经合组织却逐渐走上了机制化的道路。1994年《茂物宣言》的 发表,确立了在亚太地区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而扩大经济合作的目标。1996年11月, 在菲律宾举行的第八届部长会议和第四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了实施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的《马尼拉行动计划》、有关经济投资合作的《亚太经合组织经济技术合作原则宣言框架》 以及《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从憧憬到行动》,这标志着这一区域经济集团的发 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冷战结束后,其他原有的或新建的大小区域经济集团都得到了发展。东盟自由贸易区、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安第斯条约成员国、南锥体共同市场、中欧自由贸易协定等等不同 层次、多样化的区域经济集团不断扩展。与过去只有少数几个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情 况大不相同,冷战后区域贸易和经济合作集团的发展已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 世界经济发展及其格局的变化对美国的国际经济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 (1)在新技术革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的情况下,作为新技术革命的策源地, 美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大大加强。这种加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使科学技术实力成为国家竞争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标之 一。二战以来美国一直保持着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科学和技术大国的地位。雄厚的资本、活 跃的创业精神、广阔的科研市场、强大的科研队伍、深厚的科学研究基础以及对全世界优 秀科技人才的强大吸引力,一直是其科技领先地位的有力保证。冷战后,美国继续加强在 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投入,研究开发的投资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1993年,以不变价格 计算,美国的研究开发投资约为1610亿美元,占GDP的比例约为2.6%,总额世界第一, 比日本、德国和法国的总和还多10%。美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继续处于世界前列。1995年 3月,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发表国家关键技术报告,认为美国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都 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信息与通信技术大大领先,生物、医学、农业、环保技术等都占有优 势,只有制造业物能源技术与其他国家持平。与日本相比,美国在10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在11个领域暂时领先,6个领域持平。与欧洲各国相比,美国在1个领域领先,18个领域 暂时领先,7个领域持平。 美国一直保持着世界最大的技术出口国的地位,远胜于日、欧 各国。 其二,由于新技术革命在美国开展早,在其自由市场体制中的传播迅速,美国率先进 行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不少人认为,经过战后第九次经济衰退,美国已基本完成了调整, 美国经济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使它在经济过渡中走在了最前面。由于其主 要竞争对手的经济调整相对滞后,美国已扩大了它的领先优势。近年来美国经济的表现似 乎为这种观点提供了佐证,如其非农业劳动生产率每年提高2.2%,远高于八十年代1%左 右的水平。据美国国际数据公司的统计,到1995年,美国每100名雇员就拥有63台个人 计算机,而日本每百人只有17台。据该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纳利曼*皮拉维什估算,美国 制造商的生产效益比德国或日本高10-20%,服务部门的生产效益要高30-50%。 (2)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地区集团化并存、多边贸易体系与区域性集团贸易体系并存的局 面形成,使对外贸易和投资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加强。1970年,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 及美国海外投资的收益只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左右,而到1995年,进出口及海外收 益所占的比重已达30%。这一变化,总体而言有利于美国国际竞争地位的提高。地接两洋 的地理优势,遍及全球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影响,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及结算货 币的地位,为美国比其他国家更便利地利用全球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机遇。它比较容易渗透 和影响世界各类区域经济集团。就前述最大的三个而言,美国与欧盟等传统盟友在政治、 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渊源极深,施加影响并不困难;在另两个集团中它都是主要参 与国,基本上处于领导地位。何况,美国仍是世界最大的单一贸易实体,丧失美国市场的 代价是巨大的,各国因为参加了某个区域经济集团而将美国排斥在外的可能性很小,它们 彼此之间竞争的加剧还有使其加强与美国联系的可能。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条件下,各个国家都不可能将自己的经济活动封闭在集 团内,各国经济都需要向外扩展。作为世界最大的单一开放经济实体和信息革命的先行者, 美国已在世界商品、劳务、资金、技术等市场上形成优势并在冷战后进一步扩大了优势。 美国固然受到了新、老竞争对手的压力,但世界各国感受到的美国竞争压力同样在加强。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的竞争地位还将继续加强。   (3) 但是,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也给美国带来了挑战。从科学技术方面的竞争来看, 日本和欧洲都在积极推动本身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冷战期间的日本、 欧洲通过国家政策扶植及大量引进、吸收美国技术取得迅速的技术进步,对美国的科技领 先地位形成挑战。八十年代以来,日本和欧盟各国政府一直采取大力促进科技发展的政策。 如日本在1984年提出《振兴科学技术政策大纲》,以美国为主要竞争目标,提出要在电子 信息与软件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科学技术、能源技术等所谓有关键意义的领 域迎头赶上。同年,欧共体开始连续实施每期五年的"科技发展和研究框架计划",重点 推进应用基础性研究。到八十年代后期,日、欧在许多领域与美国的差距已经缩小,在某 些技术领域已领先于美国。1994年,日本提出以"科技创新立国"取代八十年代的"技术 立国",力图改变基础研究落后的状况。虽然目前日、欧的基础研究力量均不如美国,在 关键性的信息科学技术领域也与美国有较大差距,在短期内它们都不可能真正威胁美国的 领先地位,但正如白宫科学技术报告所指出的,美国在许多技术领域只是暂时领先,与日、 欧的差距并不显著。即使在目前日、欧与美国差距较大的信息和通讯技术领域,美国的优 势也并非不可动摇。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也对美国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数量和实 力都居世界前列的美国跨国公司进行全球生产、全球销售,对美国的国内就业和国际收支 平衡都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此外,从形式上看,区域经济集团的存在与关贸总协定和替代 它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并不相悖。它们对非成员国征收的关税、实施的贸易规章,将大 体上不高于或不严于未建立经济集团时的水平。但由于集团内部进行程度不等的自由贸易, 集团外国家不能享受这种优惠,实际上仍对非成员国构成了一定意义上的壁垒。贸易集团 对内实施自由贸易,对外统一壁垒的倾向本身至少在短期内妨害了自由贸易。这有可能构 成对美国利益的损害。欧洲货币体系及统一货币将于1999年实现,此后,在欧盟国家的相 互结算中,"欧元"将占据主导地位,在与非成员国的结算中,"欧元"的比重也会逐渐 上升。此外,日元的地位也可能由于经济区域集团化而继续上升。这些都可能削弱美国的 国际经济优势。 总之,冷战后的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标志着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对美 国提出了挑战,更提供了机遇。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直接影响了美国冷战后的经济战略 选择。 第三节 对外经济战略的调整 在冷战后关于美国对外政策的辩论中,对外经济政策始终是争论的焦点之一。面对复 杂的、不断变化着的世界经济图景和不断遇到的新的国际竞争挑战,美国传统的对外经济 政策,即单方面的自由贸易和投资及多边主义的原则受到了置疑,政界、学术界中呼吁进 行战略性调整的声音不断加强。但在具体问题上,代表各种利益和思想派别的人往往发出 不同的声音,派别的组合也往往因具体问题的不同而分化重组。大致而言,在美国的总体 对外经济战略问题上有较固定看法的人可以划分为三类:比较利益论的支持者、新孤立主 义者和"战略贸易政策"的支持者。 众所周知,以自由放任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自由经济思想在美国政界、学界和企业界一 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这种思想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主要理论,就是比较利益论。该理论认为,在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条件下,每个国家都会根据自己的比较利益,在产业发展上 扬长避短。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应当由自由市场力量去决定,因为"工业兴衰是经济演化的 自然结果"。 而政府的作用,是保持总的经济秩序"井井有条"。持这一理论的人们认 为,美国的巨额外贸逆差是一些暂时性的原因造成的,比如美元定值过高。布鲁金斯学会 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劳伦斯在《美国能够竞争吗?》一书中提出:"美国制造商只要在改 变汇率的帮助下,就能够在一种存在发展中国家和日本的新的竞争和欧洲不断加强政府干 预和保护的环境中,进行卓有成效的竞争。" 因此,美国并未面临长远的或真正的国际竞 争能力下降的问题。美国必须继续在世界经济中保持领导地位,美国也有能力保持这种地 位。尽管美国与日本及欧洲强国的技术差距有所缩小,但日本等国追赶到一定程度以后, 其增长速度会自然而然慢下来。美国的产品是有竞争力的,但外国政府的不公平贸易行为 和地区经济集团化的发展阻碍了美国进行竞争。只要联邦政府制止外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 就为美国产品打开了市场,美国就会获得全球化时代带来的好处。换句话说,美国需要的 只是"更平整的游戏场"。 在他们看来,世界分割成许多地区性经济集团就可能损害"游戏场"的"平整"。比 如对欧洲经济一体化,"美国许多观察家担心这样一种风险,欧洲人除了执行他们所宣布 的在共同体内部消除现有贸易壁垒的法令文件,还会设置新的壁垒,以保护成员国的工业 免受外国譬如美国的竞争。筑起这么一个‘欧洲堡垒’可能会关闭美国最重要的海外市场, 并有全部毁坏从40年代以来辛辛苦苦搞起来的国际贸易自由化运动的危险,"而"日本可 能把东亚老虎领入另一个区域性集团。" 美国只有参与进去,才能防止各大、小区域经 济集团将美国排除在外,维持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系,从而继续在世界经济中占据领导地 位。这种思想在美国政界、学界和企业界仍然具有最广泛的影响力,占据着主导地位。   孤立主义在美国有深厚的基础和传统。每当遇到新的外界挑战时,这种思潮都会自然 而然地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拥护,尤其是那些既得利益受到损害的人。这在美国历史上已 是屡见不鲜。目前美国对外经济战略领域的所谓"新孤立主义"思潮,指的是在经济全球 化背景下兴起的,反对美国继续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发挥领导作用,反对美国参加地区和全 球多边贸易及金融安排,主张贸易保护主义等的一股思潮。在1992年和1996年两次大选 中都曾十分活跃的共和党极端保守派政客帕特里克*布坎南是这种主张的主要代言人之一。 由于布坎南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冲击美国社会之后崛起的,有的学者因而视之为"全球 化之子"。 当然,贸易保护主义者并不一定都是孤立主义者,但在新的全球经济条件下,这两者 之间常常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全球化、信息化造成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剧烈的经济调整使 相当一部分缺乏竞争力的美国企业和美国人的切身利益受损,使之成为这种思潮的主要社 会基础。这类人并没有系统的理论主张,其构成也不稳定。一般情况下,它的主要支持力 量是高度依赖国内市场的中小企业和与受到国际竞争威胁的各类企业相关的劳工组织。尽 管这种思潮在某些时候有不小的影响,常常给美国决策者带来困扰,但是,美国毕竟是经 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先行者,全球化时代的美国不可能割断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在大多数 美国人眼里,"全球化通常像天气一样被视为自然的力量,即生活中只能忍受而不能加以 控制的经济现实"。 因此,新孤立主义式的对外经济政策主张并不能成为美国政策的主 流。 真正对主流理论构成挑战的是"战略贸易政策"思想。这种理论在80年代初就已出现, 流行于以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科研机构的学者为代表的一部分美国 经济学家中。其观点主要是:新技术革命以来世界进入了全球化、高技术时代,高技术产 业的特点一是规模报酬递增,二是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这样,国际竞争的特点将发生变 化。一国倘若抢先占据某个高技术产业领域,不但能获得极大的利润,还可居于垄断地位 而对他国的进入设置障碍。他们认为,"市场经济无法自我培育一国最重要的一些产业"。 因此,政府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技术的发展,并对技术产业的发展和贸易进行干预。有相 当一部分美国人认为,其他国家由于有内在一致的贸易和产业计划,政府通过管理国际贸 易而积极发挥作用,因而创造出了人为的竞争优势。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证就是日本政府 积极参与,促使汽车、电子仪器和计算机等产业发展的成功。 这种理论尽管已出现多年,但一直处于非主流地位。冷战后美国面对新形势选择新战 略的需要使它受到了重视。198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学者合作撰写的《美国制造业的衰退 及对策:夺回生产优势》一书出版,旋即成为美国1990年管理科学十大畅销书之一。这本 著作,实际上就是运用"战略贸易"理论来分析美国制造业的问题。它认为,美国制造业 在国际竞争中日益失去优势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战略过时,在高技术产业的研究与开发方 面存在弱点,企业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缺乏合作等等。它开出的药方之一,就是联邦政 府不仅应支持科学研究,还应采取一些具体政策鼓励产品的开发,并帮助清除在技术革新 道路上的所有障碍。它还提出"政府应该鼓励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从而"为美国建立 一种重要的竞争优势"的具体建议。 在引起社会反响的同时,这本书也吸引了美国部分政界人物的注意。1992年底,民主 党智囊机构"进步政策研究所"出版《克林顿变革方略》。作为"企业经济学"战略的核 心,这本书在对外经济战略方面提出的主要建议之一,就是政府要采取步骤,"提高贸易 和竞争力问题的地位"。具体来说,就是"新总统应当……承担起打开外国市场和扩大世 界贸易的战略义务。""政府本应当既有能力又有准备,与受影响的工业部门一起,包括 与生产者和消费者一起,尽早提出一项有关竞争力的全面计划,把促进工业生产率的刺激 措施和在适当的地方采取积极地、打开市场的措施结合起来,而不是静观,或者在一个工 业已经衰落之后再依靠保护措施。" 它与《美国制造业的衰退及对策》一书一样,反映 出了战略贸易政策者持有的一种认识,即美国一直缺乏一项加强对外竞争地位的长远战略。 需要指出的是,战略贸易政策者并不支持贸易保护主义,其理论是建立在美国积极参 加国际竞争、促进自由贸易和投资的基础上的。《美国制造业和衰退及对策》明确提出, 要"发展具有国际意识的政策",并且说,"所有证据告诉我们,从长远讲,一个像美国 这么大的国家不能靠广泛的保护主义来自给自足。" 《克林顿变革方略》也认为,"在 90年代,我们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将大大影响美国的生产率。在由全球性公司之间不按 传统方式竞争和各国存在一系列妨碍公开贸易的障碍所形成的世界市场上,放任主义和保 护主义都将不起作用。" 在自由贸易、进行全球竞争、美国继续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发挥 领导作用等问题上,他们与主张自由放任的正统比较利益论者并没有本质区别,他们的区 别在于对政府作用的看法。 布什政府在对外经济战略领域进行的调整以比较利益论为理论依托,认为政府不应过多 干预,当然更不能为改善本国产业的竞争力而制订某种产业政策。这一点在其对科学研究 和高技术产业的政策上得到了明确的反映。尽管布什政府意识到世界上有不少国家执行了 对高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发展进行政府支持的政策,但它坚持认为,这种支持从经济上来说 不可能是高效的,而且有碍自由竞争。因此,布什政府采取的对策是寻求通过谈判来减少 这类支持。 不过,与里根执政时期相比,布什政府在调整对外经济战略方面还是迈出了新 的步伐。1989年5月,它向国会提交了《国家贸易政策纲要》。其中,除继续高举"自由 和公平贸易"的大旗而外,还首次提出了90年代美国对外贸易的五大战略重点:(1)早 日完成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国际贸易体系; (2)积极推进北美经济一体化进程,建成北美自由贸易区;(3)与日本进行结构性谈判, 促使日本市场进一步向美国开放,减少并最终消除巨额对日贸易逆差;(4)确保欧共体经 济一体化后不在周边设置贸易壁垒,使欧洲市场保持开放性,以便美国产品也能自由进入 欧洲统一市场;(5)扩大和加强与亚太地区的贸易关系,妥善处理日益严重的美、亚贸易 冲突,纠正贸易不平衡状况。 这一纲要构成了布什政府对外经济战略的基本框架。与里 根时期不同的是,它大大提高了对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尤其是地区经济集团化的重视程度, 并为此采取了相应措施。这主要表现在美国对组建地区经济集团的战略调整上。布什政府 一改过去美国政府不支持组建地区经济集团的政策,不仅支持而且参与组建地区经济集团。 它先后提出了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倡议、"美洲事业倡议"和"太平洋经济盆地经济合 作体倡议"。 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的内容既包括贸易方面的关税减让也包括投资方面的增加自由 度。1990年9月,布什向国会提出正式与加、墨开展进一步的自由贸易谈判的要求。1991 年初,三国领导人表示将就组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问题开展谈判。在此期间,1990年6月, 布什在国会发表讲话,又提出了"美洲事业倡议",即与拉美国家建立"一种新的经济伙 伴关系",消除该地区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障碍,创造有利的贸易和金融环境,最终实 现从阿拉斯加到火地岛的"泛美自由贸易区"。此外,1989年,美国参加了亚太经济合作 组织第一次部长级会议,并提出了"太平洋盆地经济合作体"的构想。这些调整使布什时 期的美国对 外经济战略呈现出了与里根时期不同的特点。 就美国对外经济战略的发展趋向而言,布什时期的调整有几点值得注意:第一,这种 调整不是短期性的贸易政策调整,而是具有长期意义和方向意义的经济战略调整。之所以 这么说,是因为它在对该经济集团的态度和策略上有了很大改变。以美国为中心,发起和 参与地区经济集团的组建和运作成为它防止地区经济集团化趋势对美国利益的损害的重要 手段。第二,在推动地区经济集团发展时并不局限于特定的某一个地域,合作目标以推进 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为主。从布什的几个自由贸易区倡议的时间、内容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 点。第三,战略基点立足于美洲,主要是北美。美加之间经济联系向来紧密,是互为重要 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稳固,制度近似。墨西哥经济与美国经济之间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三 国地域相接,易于形成统一市场。以北美为中心向外辐射,有利于美国向世界其他集团及 市场渗透。第四,调整仍是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布什政府相信自由市场 力量的作用,主张减少政府干预(也要求外国政府这样做),并不主动为美国企业开拓市 场。包括参与和推动地区经济集团化的努力在内,它所追求的是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自由竞 争环境。政府所扮演的基本角色仍是"守夜人"。   克林顿政府上台后,继续进行美国对外经济战略的调整。与布什政府相比,克林顿政 府的调整明显地受到战略贸易论的影响,其最大特点是政府进行积极的、多方面的干预。 克林顿政府把经济放在了美国对外战略最显著的位置,克林顿本人、政府中的一些主要官 员都曾先后多次强调,"经济安全"是美国外交最重要的支柱之一,而"经济安全"的首 要因素,就是"保证让美国企业进入不断扩大的全球市场"。 在这一基本原则的指导下, 克林顿政府主要围绕两个基点进行了对外经济战略的调整:一是提高美国的国际竞争力; 二是确保美国在冷战后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这其中既包括以双边、地区和多边手 段扩展海外市场,也包括力图使美国在新的各种世界经济组织中占据主导地位。具体措施 是: 1. 改善美国宏观经济状况,并由政府出面扶植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从而加强美国 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造成美国国际收支地位相对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宏观经济状况。1993年2月, 克林顿在美利坚大学发表有关对外经济政策的演讲,在演讲中他将"理顺自身的经济"作 为实施对外经济战略的首要步骤,表明他已认识到这一点。与里根、布什时期完全归咎于 外国市场不开放或美元汇率定值过高相比,这是一大进步。克林顿为此而提出的"国家经 济战略"主要致力于削减财政赤字、增加投资和储蓄、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等。 促进高技术自身及产业的发展,也是克林顿对外经济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 克林顿的积极干预态度表现得较为明显。它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教育和技术开发的政策措 施,并改变了与国防有关的投资在联邦政府研究与开发预算中所占比例过大的状况,使促 进产业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成为政策优先目标。具体措施包括:(1) 加强政府对产业 经济领域研究和开发的宏观干预和调控。创设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并列的 全国科技委员会,同时还设立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以把研究和开发问题提高到与国家安 全及经济事务同等的地位。使国家对研究和开发的促进和指导得到机构上的保证。提出"信 息高速公路"计划作为国家支持的产业优先发展项目。使全国科学基金会发挥协调各州、 工业企业、大学研究团体和研究中心的研究计划的作用。并在致力于削减财政赤字的困难 情况下继续增加有关经费。(2) 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政府延长了研究与 开发的税额减免时间,并减少资本收益税以促进对研究和开发的投资,1993年制订了一项 有利于投资新创业的高科技公司的法律。政府还设立各种技术开发组织,鼓励开发应用技 术。此外,政府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以企业从科技研究和开发活动中获得的利益, 鼓励它们在这方面的积极性。同时,改变以往的体制,通过鼓励企业合作进行研究与开发、 或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来那些推动对整个产业的发展大有裨益但由单个企业来进行则动 力不足的研究。为此,政府减少了反托拉斯法方面的有关障碍,以便于联合开展研究。有 关法案不仅允许公司在共同研究与开发方面合作,还允许成立合作生产企业以便利用合作 研究成果。(3) 调整联邦研究与开发预算,平衡军事与民用目标的地位。与军事有关的研究 在联邦研究与开发预算中一直占着最大的份额,1987年它曾占总额的69%。美国政府的目 标是到1998年使这一比例恢复到50%。它提出了"技术重新投资计划"(TRP),鼓励 国防部与有关民间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方面的合作,尤其是"双重用途"技术方面的合作。 政府对为军事技术寻找民用途径的公司给予资助。 2. 推动西方主要工业国协调经济政策,力求建立全球化时代稳定的国际金融体系,以 促进各国经济和贸易的增长。 克林顿及其政府要员多次指出,当代经济已经全球化,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这已 成为一种基本认识。克林顿说,"当我们从工业化时代迈向信息时代、从冷战世界进入地 球村的时候",各国已经处在"国内政策和对外政策的界线日益模糊的世界上"。 因此, 美国政府大力促进各经济大国宏观经济政策与财政金融政策的协调。1993年,西方主要工 业国达成一项经济协调战略,主要内容是:在美国和加拿大,通过大力削减财政赤字来增 加储蓄和投资;在欧洲,采取措施刺激私营部门的需求和制止失业率上升,特别是通过中 期财政调整和开支控制促使利率进一步下降;在日本,采取措施刺激国内需求以加快经济 增长、减少其巨额外贸顺差。 各经济大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有利于美国所追求的稳定 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形成。 全球化、信息化导致全球金融体系快速扩展,在带来更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 不稳定,这对美元的国际地位和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领导地位是不利的。为此,美国 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明确指出,"商品、劳务和金融证券交易的全球性要求各国中央银行 的行为遵守严厉的纪律",要"保持商品和劳务价格的稳定和保持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信心"。 3. 政府积极干预,大力促进美国的出口。同时,双边、地区和多边手段并用,确保美 国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领导地位。   克林顿政府把对外贸易在经济中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这突出表现在1993年 9月,克林顿政府正式推出了一个所谓"国家出口战略"。该战略的基本原则就是商业优先, 促进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私人企业之间的合作。具体做法包括放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 限制,设立新的以促进出口为目的的政府机构,政府为出口企业提供信息和更完善的金融 服务等。   与此同时,在处理与贸易有关的问题上,克林顿政府在双边、地区和多边层次上都采 取了积极进取的进攻性姿态:在双边贸易问题上 ,进一步强化了自里根、布什以来"自由 与公平贸易"政策中的"公平"原则,明确要求对等优惠、对等开放市场,并动辄以制裁 和报复相威胁,态度强硬。所涉及的对象范围广泛,不论对发达的西方盟国还是对新兴工 业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都贯彻"公平"原则。其咄咄逼人之势,引起了世界上许多 国家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成为主流的担忧。 在地区贸易问题上,继续并扩大了布什时期开始的以北美为基点向各个主要经济区域 渗透的战略。1993年8月,美、加、墨达成了有关环境、劳动保护等问题的附加协议,1994 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至此,美国籍以构筑冷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北 美基点的框架已经形成,以后的问题在于如何巩固和扩大这一成果。这种扩大不仅包括北 美自由贸易区本身扩大为美洲自由贸易区乃至西半球自由贸易区,还在于北美自由贸易区 模式扩大至世界范围。在目前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中,美国既要与加拿大这样的发达伙伴国 协调利益,又要与墨西哥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协调利益,困难不小。一旦利益平衡机制成熟, 它将对美国构筑冷战后的世界具有指导意义。目前,这样一种模式并未完全成熟。 除了经营北美经济圈外,美国在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亚太自由贸易区以及跨大西洋 自由贸易区等方面都采取了积极姿态。1994年迈阿密美洲国家首脑会议达成建立美洲自由 贸易区原则协议,1995年签署行动纲领;1993年西雅图会议后亚太经合组织走向机制化, 开放贸易和投资被宣布为亚太经合组织存在与活动的基石,1994年 《茂物宣言》确认"至 2020年分阶段实现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1996年通过了实施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马尼 拉行动计划》;1995年,美国政府正式提出了建设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的构想,试图与欧 盟建立一种"新关系"。这样,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为头,拉美为躯干,两翼分别伸展到 亚太和欧洲的"蜻蜓"状战略构想已具雏形。 在多边贸易问题上,克林顿政府决心确保美国在全球性经济组织中的领导权。为此, 它积极推动乌拉圭回合关贸总协定谈判,争取谈判议程的主导权,并在协议达成后将"努 力确保各国遵守、实施乌拉圭回合协议中承担的义务"作为其贸易政策议程中的优先问题; 力图扩大协议的范围,将劳工标准、管制政策、环境保护等纳入新的世界贸易规则; 号 召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机构进行改革。力图通过领导改革来使自己 继续保持在这些机构中的主导地位。 从里根后期、布什及克林顿几届政府在对外经济战略方面的调整过程及内容中,我们 可以发现其中战略原则的延续性 ,那就是尽力使新的冷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建立在冷战以来 美国领导确立的国际经济规范的基础上,由美国主导这一过程。这一点,与冷战后美国一 度出现的军事上和政治上的某种全球收缩是有区别的。与冷战期间的经济战略相比,新的 战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对外经济战略中经济竞争考虑已上升为首要因素。这并不是说它不再具有安全或 其他方面的含义,而是说经济竞争本身已成为安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2)与冷战时期相比,多边性、世界性安排所占据的地位并未下降。美国积极参与和 推动世界经济体系的变革性发展,主要目的是要让它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继续在美国的主导 下发展。美国进行的双边谈判和地区经济集团安排往往干涉对方的政策安排,并只组建组 织贸易区而不主张深层次的经济一体化,都与这种考虑有关。 (3)克林顿政府上台以来,改变了冷战以来政府只干预与安全相关的对外经济交往的 传统,政府在对外经济战略中的作用较以往大大加强。这种政府直接干预对外经济交往的 做法是否会得到长期延续乃至机制化,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4)由于试图继续领导世界经济体系,并认为全球化条件下内外政策界限已模糊,美 国有以自己的法律和规则为基础来安排世界经济体系的战略倾向。在不同的时期,针对不 同的具体问题,它可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5)孤立主义无论在冷战期间还是在冷战后都不是美国对外经济战略中的决定性因 素,但其影响将始终存在。 赫伯特*斯坦著:《总统经济学──从罗斯福到里根以及未来总统经济政策的制订》,北京:中国计划 出版社,1989年版,第54页。 Robert A. Pastor, Congress and The Politics of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ley. 1980, ) p. 95 Glenn Porter ed.,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 Major Principles and Movements(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980),Vol. I, p.260. John H. Barton & Bart S. Fisher, International Trade & Investment : Selected Documents.(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6, P. 21. Glenn Porter,op cit., p.26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6年《世界经济展望》, 转引自《国际经贸消息》1996年12月13日头版。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跨国公司与投资司编:《95'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竞争能力》,北京:对 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3~80页。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U. 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 February 1997. p.25 转引自《1995-1996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页。 转引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1995年国际科技发展报告》,第2页。 《商业周刊*中文版》1996年第4期,第26页。 中国世界观察研究所译:《美国制造业的衰退及对策:夺回生产优势》,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 年版,第2页。 转引自黄素庵:《美国经济实力的衰落:技术*竞争*霸权》,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第20页。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选编:《冷战后的美国与世界》,北京:时事出版社,1991年版,第32-34 页。 中国世界观察研究所译:《美国制造业的衰退及对策:夺回生产优势》,第153页。 威尔*马歇尔、马丁*施拉姆主编:《克林顿变革方略》,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127-155 页。 中国世界观察所译:《美国制造业的衰退及对策:夺回生产优势》,第142页。 马歇尔、施拉姆主编:《克林顿变革方略》,第39页。 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1993,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shington, 1993. P. 324 转引自张健《90年代美国贸易政策趋向》,《美国研究》1993年第3期,第37页。 《克里斯托弗在参院外委会提名听证会上谈对外政策》,马歇尔、施拉姆主编:《克林顿变革方略》, 第451页。 1995年10月6日克林顿在"自由之家"就对外政策发表的演说。转引自《参考资料》1995年10月10 日第11页。 美国财政部1993年上半年度报告。转引自武桂馥:《美国谋求经济安全的竞争战略》,《太平洋学报》 1995年第1期。 1995年6月20日,格林斯潘在纽约经济俱乐部的讲话。转引自《参考资料》1995年7月27日,第30 页 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1994,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shington:1994, p.214-215 《1996年贸易政策议程和1995年美国总统关于贸易协议的年度报告》。美国大使馆驻华新闻文化处《经 济政策背景资料》1996年4月10日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