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防御系统与美国的战略意图
作者:樊吉社
来源:《当代亚太》1999年第6期
时间:1999-06-01
导弹防御系统与美国的战略意图 樊吉社 今年1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宣布,美国将加速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ational Missile Defense,简称NMD)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heatre Missile Defense,简称TMD), 要求增拨66亿美元用于研究、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使今后六年的研发经费达到105亿 美元,将原定的"3+3"计划调整为"3+5"计划,即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时间从原定的 2003年推迟到2005年,并将于2000年6月作出是否部署的决定,美国还表示考虑修改《反 导条约》(Anti-ballistic Missile Treaty,简称ABM条约)。科恩的讲话标志着美国在导弹 防御政策上的新变化,这种变化将对国际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 导弹防御系统的由来 美国从50年代中期就开始发展反弹道导弹系统,科恩所指的NMD和TMD是由里根时代 的星球大战计划发展演变而来的。 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对抗苏联,里根政府于1983年3月提出了针对苏联的战略防御计划 (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简称SDI),该计划拟凭借美国的经济优势和技术优势,发 展一种由地面与外空多个分系统组成的多层次,多手段的战略防御系统,以阻拦苏联大规模 洲际弹道导弹的袭击,对来袭战略导弹飞行的全过程进行多层拦截。SDI又被称为星球大战 计划。 90年代初,作为世界上能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军事大国的苏联宣告解体,俄罗斯已 经无法继续与美国在军事上进行对抗。考虑到两个超级大国对抗局面的自然消解,发生核大 战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少,美国开始调整其核战略。布什政府将战略防御计划调整为建立"防 御有限攻击的全球保护系统"(Global Protection Against Limited Strikes,简称GPALS)。 GPALS包括针对战术弹道导弹的TMD地基拦截导弹、在美国六个地点部署大约750枚地基拦 截导弹、大约1000枚地基"智能卵石"拦截导弹三个组成部分。战略上把重点防御苏联大 规模导弹袭击转为重点保护美国本土、海外驻军及盟友免受意外的、未经授权的弹道导弹打 击。 克林顿执政以来,美国的导弹防御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1993年克 林顿入主白宫后对已推行了10年之久的SDI进行全面审查,将SDI调整为弹道导弹防御计 划。这一计划包括TMD和NMD,美国当时的设想是将发展TMD作为重点,放在第一位,将NMD 作为一项"技术准备"计划,放在第二位,研究的重点也从80年代强调发展天基战略导弹 防御系统该为主要发展地基并辅以海基和天基的导弹防御系统。1994年底美国国会中期选 举后,共和党成为参众两院的多数党,之后共和党提出一项"重振美国国家安全"法案,要 求在2003年部署NMD,克林顿否决了这项法案。为了强化美俄战略力量对比中的美国优势, 有效对付中小国家有限导弹的袭击,美国于1995年颁布了《导弹导弹防御法》,明确支持陆、 海、空军的反弹道导弹研制计划,以尽早部署先进的TMD,保护美国在前沿基地和海外部队, 尽早部署能为美国提供有效防御的NMD。 第二阶段,由于共和党在导弹防御问题上不停对克 林顿施压,克林顿政府在1996年初将NMD计划由"技术准备计划"改为"部署准备计划", 并为此制定了一个"3+3"计划,即先用3年的时间发展NMD所需的各种部件技术,并在1999 年进行系统综合试验,如果届时决定部署,在随后的3年时间内,美国将具有随时部署NMD 的能力。1997年美国四年防务评估后,增拨23亿美元用于NMD的研发,并支持TMD研发的 努力。 1998年5月30日,美国国防部宣布,该部与波音公司签署了一项16亿美元的合同, 要求波音公司在3年内完成NMD的部分研究工作。研究项目主要包括地基拦截导弹和预警卫 星。1997年和1998年参院共和党方面曾两次提出加速实施NMD计划的议案,但都没有达到 法定票数而被否决。第三阶段是今年3月,NMD问题再次被提出来,两院以压倒多数票通过 赞成部署NMD的议案,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发进入实质阶段。 美国研发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意图 美国研究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最近美国加快研发进程起因于 1998年夏天由福特总统时期的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领导的一个独立专家小组撰 写的一份调查报告。这份报告认为:1、伊朗、伊拉克、北朝鲜等国急于获得导弹技术,一 旦这些国家获得导弹技术将对美国造成"重大破坏";它们不会按照美苏模式发展导弹,他 们不要求高度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2、这些国家的导弹发展通过多种渠道来获取外 部的技术支持:如两用技术、中国、俄罗斯和朝鲜的直接支持、这些国家之间的合作。3、 它们更善于巧妙掩饰发展弹道导弹的努力,美国情报部门"及时、准确地"预测威胁的能力 大大下降。 报告还预测,美国本土自5年内---不是以前估计的12年,有可能面临"流氓 国家"的导弹威胁。当年8月31日北朝鲜发射"大浦洞-1"号"人造卫星"(美国坚持认为 是导弹)似乎佐证了这种预测。美国国会一些议员和军政领导人甚至惊呼,北朝鲜发射"大 浦洞-1"号导弹表明它差不多具有打到阿拉斯家或夏威夷的能力,极力夸大美国面临的导弹 威胁。军方的鼓噪,国会中共和党的积极推动导致今年3月17日和18日参众两院表决通过 建立NMD的法案。 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结构中两极体制不复存在,美俄两国在裁军和军备控制领域的合 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战争的威胁日益减少,美国为什么还要积极研发导弹防御系统呢? 一、利用导弹防御系统对付所谓"不对称攻击"--第三世界发射的少量导弹和未经授 权的、意外的发射。1997年5月美国国防部公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提出了"不对称 威胁"概念,指一些实力远不如美国的国家或组织不与美军作正面较量,而是针对美国承受 不了重大伤亡、高度依赖信息网络等特点,采取价格低廉、杀伤效果巨大的非常规手段对美 实施打击。报告认为,这将对美国本土和海外驻军构成重大威胁,为对付这一挑战,美国必 须加快导弹防御系统的开发和部署,对多样化威胁作出有效反应。 依据美国的定义,对美 构成此种威胁的就是那些"流氓国家"或"胡作非为的国家"。美国军政领导人认为,美国 同这些国家之间没有热线联系,它们的领导人可能不会完全理智,因此,如果这些国家拥有 导弹技术和设备,它们对美国的威胁将是"严重的"。 北朝鲜是美国领导人津津乐道的一个例子。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尼特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 上作证说,8月份进行的"大浦洞-1"号三级弹道导弹发射试验表明,"如果朝鲜一些重大 的技术问题得到解决,在现在的这种技术条件下,朝鲜有能力在洲际射程内---包括美国的 部分地区---投射很小载荷的弹头,尽管不会非常准确。"他说,但是北朝鲜还在努力研制更 加先进的二级导弹--"大浦洞-2"号导弹,这种导弹可以投射较大载荷的弹头,最远可 以打到美国的阿拉斯加州,还可以投射载荷较小的弹头,可以打到美国本土。特尼特说,虽 然"大浦洞-2"号导弹还没有进行发射试验,但是,如果朝鲜能够将其改装成像去年夏天 试验的"大浦洞-1"号导弹那样的三级火箭,那么,"大浦洞-2"号就可以投射能够打到 美国本土的大载荷弹头。他说:"朝鲜的局势已经变得变化无常,难以预料。" 国防部长科 恩也声称,朝鲜可疑的核武器计划和导弹研制活动对地区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美国甚至怀 疑北朝鲜正在研究浓缩铀技术并可能在6年或不到6年的时间内生产出核武器燃料。因而, 美国要尽快发展导弹能力,减少、慑止和防御针对美国的导弹威胁。 二、遏制中国的崛起。1997年美国《四年防务评估报告》突出强调了美国未来面临的 大国挑战,认为2015年前,美国没有类似苏联的全球性对手,也不大可能出现能够打败美 军的地区大国或国家联盟;2015年后,俄罗斯和中国可能会成为美国新的全球性对手。因 而,美国根据这种国际形势判断所作的面向21世纪的总体防务规划既重视应付现实威胁, 又强调准备应对未来挑战。俄罗斯、朝鲜和伊朗等国确实是美国考虑的弹道导弹威胁,但美 国一直把中国视为重大威胁,在制定NMD计划时,中国显然是其考虑的重要因素。 拉姆斯菲尔德报告称,中国正将远程导弹和核武器现代化,中国对弹道导弹、大规模杀 伤性武器和技术的扩散将对美国构成威胁,认为中国的弹道导弹能力是与获取地区优势联系 在一起的。 另一份《台湾海峡安全形势报告》全面评估了大陆和台湾目前的硬件状况如军 事力量、战略、军事理论、常规战区导弹和巡航导弹、空防、海防能力、地面部队及软件状 况如领导能力、训练、人事、士气等等;推测到2005年海峡两岸综合军力可能的发展形势。 报告的结论认为,到2005年,大陆将享有对台湾的"压倒性优势",包括实施海上封锁、建 立空中优势、实施对台攻击、获得信息优势等。 美国对中国军事力量及战略意图的所谓"评 估"和"预测",使之担心虽然中国目前尚未构成对美国的威胁,但15-20年内中国军事力 量壮大后,可能成为挑战美国的全球性对手,因而基于对2015年后的远期战略考虑,从现 在起就要对今后的强大对手作超前准备。前国防部长威廉*佩里和阿什顿*卡特合著新书《预 防性防务》说中国可能在21世纪成为对美国的一级安全威胁。佩里在全面评述全球局势时 认为,目前不存在苏联在冷战中对美国构成的那种"一级"安全威胁。在这样的所谓"无威 胁时期",国家安全机构会放松防卫,中国这样的二级安全威胁会演变成为他们所说的一级 威胁,即最主要的威胁。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思想是和平与稳定,认为如果中国对台湾动武将破坏亚太地区的 稳定。美国白宫、五角大楼和国务院的发言人一方面重申《与台湾关系法》对台湾安全的义 务,另一方面表示是否将台湾纳入TMD将视系列因素或条件而定:1、相关技术,主要是THAAND 的研发进展;2、台湾防御需要及反导能力;3、是否有利于台湾的和平与安全。 换言之, 美国要依据大陆对台湾的意图来决定是否将台湾纳入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希望借此遏制中国 的军备发展,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 三、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冷战后美国全球安全战略包括两大部分:在欧洲 实行北约东扩遏制俄罗斯,防止其东山再起;在亚太以军事存在为后盾,以美日同盟为依托, 主宰亚太安全。亚太地区对美国越来越重要,为巩固和推进在亚太的政治、经济利益,美更 加重视军事手段的作用。科恩明确指出,鉴于美在亚太地区的巨大利益,他将把工作重点放 在美与亚太地区的安全关系上,并致力于以军事力量支持美在该地区的政策。美拉拢亚太地 区盟国研发TMD并将在该地区部署,就是维护其在该地区政治、经济利益的具体体现。 战区导弹防御体系对国际安全的不利影响 第一,将延滞核裁军进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违反美苏1972年签署的《反导条约》,该 条约是随后美国与莫斯科签署的所有武器削减条约赖以存在的基础。今年年初,国防部长科 恩讲话表示,如果美俄不能就修改《反导条约》达成协议,美国将考虑放弃《反导条约》。 美国这样做的代价将是俄罗斯杜马拒绝批准1993年美俄签署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 约》并退出《反导条约》。俄罗斯的核军备裁减将因此而停滞,核裁军的进程将严重受挫, 以前的裁军和军控成果可能付之东流。俄罗斯外长伊戈尔*伊万诺夫表示,"我们认为,只 有在《反弹道导弹条约》能够明确地得到保护和遵守的情况下,战略进攻性武器的进一步削 减才能进行。" 第二,有可能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对世界安全构成新的威胁。美国研发国家导弹防御 系统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会削弱"相互确保摧毁"的局面。在双方都拥有进攻的手段时,都 害怕对方的报复,形成"恐怖平衡",造成僵持和军事安全;如果一方加强了防御手段就相 当于加强了进攻手段,就不害怕对方的报复,打破了军事平衡。军事上的不安全感导致的直 接后果是军备竞赛。另外,美国同日、韩等国合作研制发展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或向其他国家 和地区转让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本身还是导弹技术的一种扩散。由于导弹既可以携带常规弹 头,又可以携带核、生、化弹头,导弹技术的扩散导致的直接结果将是促使无核武器国家努 力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门槛国家更会加速发展核武器。 第三,对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和下世纪的和平与稳定产生消极影响。冷战结束后,建立 在平等协商基础之上的亚太安全机制正在探索和形成当中,美、日、中、俄、东盟五大主要 力量互相制衡,有利于亚太地区安全格局的加快形成。在这种新形势下,美日联合研发战区 导弹防御系统,强化军事同盟,不仅打破亚太地区战略平衡,也将助长日本极右势力的军国 主义倾向,给下世纪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投下阴影。 第四,将使中美关系产生严重倒退,严重阻碍我国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冷战结束后, 美国一部分人继续以冷战思维看待中美关系,大力渲染"中国的导弹威胁升级",把中国也 作为战区导弹防御体系的假想敌。一些国会议员甚至提出,总统和国会眼下的重点必须是认 识到现在受中国弹道导弹袭击的危险可能大大增加,这种认识必须渗透到有关我们与中国建 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辩论中。印地安纳州共和党参议员卢格提出,美国应该重新评估自身的导 弹战略,如果中国的导弹力量有了重大发展,美国必须对导弹战略做出调整;美国国会及行 政当局必须重新评估美中关系。 美国还考虑将台湾纳入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它由 设在各国(地区)的预警、探测、发射、储运等子系统组成,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成员国之间 由此构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军事体系,相当于结成军事同盟。倘若美国将台湾纳 入TMD的"保护伞"下,在台湾部署陆基、海基战区导弹防御体系,就等于美国与台湾结成 了准军事同盟,美台之间的军事合作将愈来愈紧密。这将鼓励"台独"分子的台独活动,并 严重降低我国导弹的威慑效能,损害我国的主权利益。 The Military Balance, 1991-1992, Brassey‘s for the IISS, London, 1991, pp13-14. 王振西 赵小卓:《冷战后美国军控与裁军政策的调整》,载于《国际战略研究》,1998年第 2期,第18页。 John Pike: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Is the U.S. "Rushing to Failure"? , In Arms Control Today, April, 1998, P.9. Strategic Survey, 1998/1999,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1999, P.41; Bruce B. Auster: Should America Worry About Missile Again?, In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July 27, 1998, P.25. 吕德宏:《美国新〈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剖析》,载于《国际战略研究》,1997年第4期, 第9页。 詹姆斯*里森:《中情局认为存在着朝鲜导弹的威胁----局长说朝鲜正在研制的导弹可以打 到美国本土》,载于2月3日《纽约时报》,转引自新华社联合国2月3日英文电。 Rumsfeld Report, 取自: http://www.fas.org/rlg. Report on the Security Situation in the Taiwan Strait, 取自: http://www.defenselink/mil/pubs/twstrait-02261999.htm 美联社华盛顿3月14日电。 《美暂不考虑邀台湾加入TMD》,载于2月13日《世界日报》,转引自新华社联合国2月 13日电。 Mark Thompson: Star Wars: The Sequel, In Time, Feb.22, 1999. 《华府透视:李文和案与中美关系》,载于3月11日《星岛日报》,转引自新华社联合国3 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