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六届年会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王荣军 来源:《美国研究》1998年第3期 时间:1998-09-30
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六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六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7月17-19日在上海举行。来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学者和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业界的代表7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就美国经济现状及增长前景,美国“新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关系,亚洲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欧元启动对美元的影响、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以及当前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等议题交流了观点和看法。美国经济近年来令人瞩目的强劲增长和“新经济”论的提出,以及美国是否已出现“泡沫经济”的争论,使当前美国经济形势和“新经济”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大家最为关注的焦点。 一、 亚洲金融危机和欧元启动的影响与当前美国经济形势 一些代表认为,目前美国经济总体形势平稳,近期可能放慢增长速度,但中长期前景良好。到1998年6月为止,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87个月。1998年第一季度的增长率高达5.4%,失业率为4.7%,通货膨胀率仅为 1.4%。受生产放慢,库存下降,劳动力供应紧张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半年增长率将下降。近期内,美国经济面临股市过热,部分企业利润下降,金融衍生工具导致的风险,欧元启动和亚洲经济不振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从中长期看,其基本因素依然健康。美国股市的状况与当年日本的泡沫经济有根本区别。美国目前股市的繁荣建立在企业高利润的基础上, 因而,认为当前美国经济与8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前的状况如出一辙至少是论据不足。 有 些代表指出,亚洲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总体上是利大于弊。就不利影响而言,主要是 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投资受损,对亚洲出口的下降和进口的增加,导致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恶化 。有利的影响则包括:有利于美国跨国公司的国际扩张,有利于吸引国际资本,从而有利于 抑 制长期利率的上升,而廉价商品和原材料的进口都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缓解压力,促使经 济继续稳定增长。还有些代表指出,美国在高技术领域大大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拥有企业 与科研紧密结合的良好体制以及巨大的、购买力很强的国内市场,还有政府有效的宏观 调控,这些都是美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有力保证。 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不能抱过于乐观的态度。其理由主要是:1.美 国经济的这次长期景气,基本是在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作为先导、各产业广泛利 用 信息技术而大量投入的基础上形成的。在经过长期巨大投入和充分装备之后,对高技术产品 的需求已呈现饱和态势;同时,高技术本身的发展一时难以形成新的突破,国内市场已 出现供求失衡的情况,产品价格下降,利润也大幅下降,而开拓国外市场的努力又由于亚洲 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受阻。据美国商务部统计,1998年上半年美国高技术产品对外出口呈下滑 趋 势。何况,行业景气时,信息产业的就业倍增效应较高,其萧条时的倍减效应也相应较大。 因此,美国经济将难以再依靠高技术产业投资的拉动。2.美国公司总利润下降,且各公司 未分配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大幅下降,发展后劲明显不足。从官方统计来看,劳动生产率 增速放慢,而在失业率持续下降的影响下,劳工工资水平却持续上升,进一步挤压企业利润空间。3.美国国际收支逆差急剧扩大,有可能对经济产生实质性损害。这一缺口现主要依靠外资的注入来填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资的稳定注入,而这又与美国证券市场的运行情况密切相关。4.美国股票市场过热。目前注入美国股市、推高股指的很大一部分资金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避险而入。当前美国股票市盈率远超正常值,纳斯达克指数的市盈率已高达70多倍。这些资金留在美国是因暂无别处可去,一旦亚洲经济复苏或欧洲大市场提供新的机遇,它们就将离开。5.欧元启动后将很快形成对美元的挑战。有代表认为,有严格入门标准、独立央行和40多年协调基础作保证的欧元将是稳定、强大的国际储备货币。而美元本质上是一种弱势货币,现在的强势是特殊供需关系的结果。欧元的启动将暴露美元的弱点,美元独霸局面将会结束。这也将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二、 关于美国“新经济”及其与知识经济的关系 一些代表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美国经济已 发生转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或者说出现了“新经济”,其实质就是知识经济。“新经济 ”的主要特征是:1.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高技术改变了生产的内容,过去制造业 把原材料转化为产品是资源的凝聚,现在信息业把知识转化为产品是知识的凝聚、创造和应 用。知识已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动力。企业的投资方向也由物质资本向知识资本 、有形资本向无形资本倾斜。2.高技术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 ,自1993年以来,高技术产业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的贡献率达27%左右,相形之下, 传 统主导产业如住房建筑和汽车业的贡献率分别为14%和4%。1994年,美国企业对信息技术设 备的投资第一次超过了对厂房设备的投资。迄今为止,作为高技术产业核心的信息产业产值 已占美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预计到2007年这一比例将达20%。3.传统的商业周期变形 。具体表现在周期的扩张期延长,收缩期缩短,震荡减小。90年代的这次经济扩张已持续87 个月,是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扩张期之一,且迄今为止没有出现严重失衡现象,增长可能 持续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有些代表认为,知识作为生产要素有可重复使用、连续投入和收 益递增的特征,传统的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将受到挑战,知识产业可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 和持续发展。另外一些代表认为,“新经济”不能完全归功于高技术,对近年来美国金融体 制和金融创新的发展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对教育因素在“新经济”的诞生中所起的作用也需 要强调。还有部分代表更进一步认为,知识经济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而美国则 在这一发展进程中走在了最前列。 但也有一些代表对“新经济”的提法表示异议。他们认为,只能说美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 的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而这些新特点的形成又与高技术的发展相互关联。这次美国 经济的增长可用长波周期理论来加以说明,即和历史上美国对铁路大规模投资的时期一样, 高技术的突破带来了经济发展的长波周期。按长波理论,在长波的上升期,扩张期长,波动 小;长波下降期,小周期会频繁出现,波动加剧。因此认为目前高技术的发展导致了经济周 期的变形甚至不存在是不能接受的。信息产品市场同样会出现饱和,这种迹象已经显现。有 的代表指出,据国外学者研究,当创新曲线处于上升期时,美国企业表现活跃;当该曲线转 趋平稳时是日本企业的活跃期;当曲线拉平时,东南亚国家的企业开始活跃。信息产业的长 波目前处于上升期,但再过一段时间,当进入成本竞争阶段时,曲线将开始拉平,日本和东 南亚经济就可能转趋活跃,而美国经济增长则将趋缓。美国能否保持对因特网的控制是其中 一个不定因素,但即使美国保持控制也只能延缓而不能阻止长波下降期的到来。 三、 当前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主要问题 当前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包括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永久性最惠国待遇问题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其中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是代表们讨论 最多的问题。一些代表指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障碍是美国。在中国的总关税率 和最高关税约束度、非关税壁垒、服务贸易市场开放、有选择的保护和过渡期等具体问题上 ,双方立场有较大差距。由于中方参加谈判的目的与美方参加谈判的目的并不相同,谈判也 没有确定总的底线,老问题尚未解决,新问题又已出现,形成恶性循环。目前中国再让步有 相当困难,而中方已做出的承诺又不能让美国等谈判方满意,短期内解决这一问题有困难。 但也有代表认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宜早不宜迟。因为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长期游离于这个国际组织之外,对我们参与规则制定将很不利;另外,国内的利益集团在谈判中施加了影响,应该摆脱;再考虑到台湾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进展较快这一因素,在加入问题上久拖不决可能使我们付出较大的政治和经济代价。对方有些条件我们现在不能接受,也应从战略着眼及早设法解决。 有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问题,有代表指出,美国目前十分关心这个问题,我国对美出口今年继续增加,双方贸易额增加很快;美国的对华逆差,美方的统计肯定是有夸大,统计方法上也有缺陷,但我们的对美贸易顺差确实在增长。克林顿访华时双方签署了一批经贸合同,而美国进出口银行恢复对华出口补贴等将有助于增强美对华出口的竞争力,但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美国摒弃冷战思维,解除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