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与施特劳斯来往书信1931-1935
作者:潘小松
来源:东方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时间:2002-07-01
茨威格与施特劳斯往还书 潘小松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和德国作曲家兼指挥家理查•施特劳斯之间的来往书信是20世纪前半叶 最有趣的文本之一。这些信据英文译本(加州大学1977年版)前言作者说,读起来像戏 剧。施特劳斯(1864-1949)的交响诗剧《唐璜》、歌剧《蔷薇骑士》、《莎乐美》和 《厄勒克特拉》等作品有着广泛的听众,50年众里寻他千百度,也只找到一位诗人能写与 他的音乐天才和脾性相匹配的歌词;这位诗人是雨果?冯?霍夫曼斯塔尔。1929年,霍氏 故去,施特劳斯竟觉得自己从此不可能再为歌剧谱曲了。1931年,施特劳斯请一位朋友致 意茨威格,问作家是否愿意为他写歌词。随后,命定般的一系列事件发生了,结果是以 《一个沉默的女人》为名的作品诞生了,同时诞生的是一段亲密的人际关系,这关系既有 人道色彩,又富艺术韵味。这种关系的媒介是一束往来书信。1933-1935欧洲政治风云突 变,使两位艺术家的通信中断。所以《茨威格和施特劳斯通信集》的时段是1931-1935。 施特劳斯知道茨威格酷爱音乐,喜欢收藏音乐家作品签名本。麦克斯?雷格尔曾经把19岁 的茨威格写的诗当歌词谱成曲子。雷格尔(1873-1916),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反对 标题音乐,以管风琴作品《巴赫幻想曲和赋格曲》著称,另有管弦乐《伯克林组曲》行 世。 施茨往来书信的第一封是作家写给作曲家的。这封信据爱德华?洛文斯基说像《叶甫盖 尼?奥涅金》里达吉亚娜写给王子的信。这位著名的作家给老作曲家写信竟像一个羞涩的 姑娘给她多年默默崇拜的伟人写信。只不过这次是被崇拜者接受了追求他的羞赧的人。施 特劳斯的回信直截了当,他希望茨威格给他写歌剧。作曲家要求这个歌剧表现一个与从前 作品女性角色不同的女人,或是一个女国际间谍,或是一个敲诈勒索的女人。施茨都是博 览群书的艺术家,性格和脾性却大异其趣;往来书信很能反映两人个性的不同。茨威格和 施特劳斯在政治方面都天真得令人吃惊,从他俩应付纳粹的方式里可以看出这一点。 茨威格以逍遥的姿态远离政治;施特劳斯则完全没有原则,他梦想利用政治为自己服务, 结果是惹了一身骚。施茨通信涉及的主要是两人的艺术观念和对具体作品艺术形式的意 见,也涉及当时艺术家谋生的方式和经济状况。由于施在纳粹执政期间的特殊身份��帝 国音乐事业管理人,所以他们的信中不可能不涉及犹太人问题,而茨威格又恰恰是犹太 人!施特劳斯曾有一封情绪激昂的信给茨威格以表露自己的心迹:“你以为我是在‘我是 日尔曼人’的思想指导下作曲的吗?你相信莫扎特是作为‘雅里安人’作那些曲子的?我 只知道有两种人,一种是有才能的人,另一种是无才能的人。对我来讲只有观众;我才不 在乎他们是中国人、新西兰人还是柏林人呢,只要他们买门票就行。” 这封信让盖世太保截获了,到了希特勒手里。戈培尔的代表于是造访作曲家,请他以健康 为由辞去“帝国音乐管理委员会”主席的职务。施特劳斯终于认清了专政下的生活状况, 当即同意辞职。他后来曾上书希特勒,希望别剥夺他上台指挥音乐的权利,希特勒根本没 理睬他。 达吉亚娜给奥涅金写了第二封信。王子开始向她求婚了,她却表示拒绝。施特劳斯明白 了,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挽回从前的友谊和合作。 “我这样档次的艺术家居然要征求(戈培尔)部长的意见该写什么该演什么。……我真羡 慕我的朋友茨威格,由于种族关系被迫害,倒可以公开或私下拒绝与我合作……我对‘艺 术家’茨威格不能超然于‘政治时尚’之上而感到遗憾。”就在施特劳斯充满矛盾地大谈 “政治时尚”时,作为历史学家的茨威格却无法不看到世界局势的严重了。 他感到德国阴云密布,他知道风暴即将席卷全世界。战争爆发后,他先到美国,然后到巴 西。尽管远离了战争的恐怖和毁灭,他和妻子还是无法忍受“轴心国”的耀武扬威,双双 自杀。“我问候所有朋友! 愿他们活着看到长夜后的黎明!等不及的我准备独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