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塑造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些主要因素
作者:倪峰 来源:王缉思、国分良成主编:《中国的崛起与东亚秩序的变化》(英文),日本国际交流中心出版,2004年 时间:2004-05-20
塑造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些主要因素 像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在对一些基本问题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些基本问题包括:如何看待自身的实力?目前中国享有怎样的国际地位?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身份认同是什么?如何判断目前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正是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中国形成自己的外交战略选择。 中国的实力 一个国家的实力是该国外交政策和国际活动的基础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衡量中国的国力方面,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期起,中国开始逐步用“综合国力”的概念来较全面地评估自身的实力。 按照中国学者的定义,所谓综合国力是指一定时点上一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等诸多领域现实力量和潜在力量的总和,它是反映国家强弱盛衰的战略性指标。 目前,中国在这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评估课题组”于2000年发表的《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评估报告》,以及中国科学院综合国力评估课题组于近期发表的《中国综合国力评估报告》。由于我还没有看到中国科学院的具体内容,以及通过有关介绍来看,中国科学院报告的评估体系和基本判断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所的基本相同,因此在这里重点介绍一下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所评估报告的一些主要结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所关于中国综合国力的评估体系分为7个领域,它们分别是经济、军事、科教、资源、政治、社会和国际影响。考虑到把软因素如政治、社会、国际影响与硬因素如经济、军事、科教、资源放在一起,对它们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评估不太合适。因此整个综合国力指标体系被划分为两部分,其中硬指标被归类集合为综合国力值1,软指标被归类集合为综合国力值2。与此同时,该系统又选取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德国、英国这6个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作为中国综合实力的参照系。针对所建立的各项指标,该课题组在系统收集从1988年-1998年各种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统计学方法的计算和分析,得出了有关中国国力的一些基本判断。 表1 综合国力评估结果 美国 日本 法国 英国 德国 俄罗斯 中国 综合国力值1 8371 5112 4270 4070 3918 3203 2175 综合国力值2 6090 3096 3254 2830 2710 1604 1101 资料来源: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评估》,2000年。 从综合国力值来看,在包括中国在内的7个国家中,中国排名第七。美国居第一位,并遥遥领先于其他6国。日本居第二位,其综合国力值约相当于美国的60%。法国、德国、英国基本在同一水平上,它们的综合国力约相当于美国的一半。俄罗斯的综合国力接近美国的40%。中国的综合国力约占美国的四分之一,日本的五分之二,法国、德国、英国的二分之一,俄罗斯的三分之二。 在各项具体的指标中,对于各项软指标,该报告列出的是政治、社会和国际影响三项指标的综合指数,没有做具体的分类,而各项硬指标的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 分领域的分值 因素 美国 日本 中国 俄罗斯 德国 法国 英国 经济 8924 6670 2511 2424 5143 4820 4850 科教 9492 8641 1337 3124 6276 6904 6077 军事 9503 1338 1068 3172 1222 2085 2183 资源 3330 1401 4621 5210 1289 1918 1792 资料来源: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评估》,2000年。 在经济领域,中国处于第六位,略高于俄罗斯。中国的分值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约占德国的一半。 在科教领域,中国的分值只有美国的七分之一,约相当于法国、德国、英国的五分之一,相当于俄罗斯的二分之一弱。相对来说,科教领域是中国在综合国力的各个评价领域最落后的领域。 在军事领域,中国的分值约相当于美国的九分之一,相当于俄罗斯的三分之一,约相当于英、法的一半,与日本、德国的分值比较接近。军事领域是美国领先于其他各国最明显的领域。事实上,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分值,已经接近其他六国之和。美国在军事领域遥遥领先的地位,是目前其稳固的“一超”地位的决定性因素。中国虽然排在最后,但与排在前面的日本和德国的水平很接近,与最接近的德国相比,中国的落后之处主要表现在:中国的军费开支只有德国的60%,军人人均军费只有德国的十二分之一,常规武器出口不到德国的一半,军事研究开发费用也只有德国的一半。 在资源领域,中国在俄罗斯之后,居第二位,第三位是美国,日本是第六位,德国处在最后。俄罗斯由于国土面积庞大,淡水资源能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大,很自然排在第一位。总人口数量大和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低,是中国能够在资源领域排在美国之前的主要原因。1998年中国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只有6·6%,而其他各国在同一指标的数值都处在12%-16%之间。 如果将七个国家做一下分类,可分为三类:美国单独作为一类;法国、英国、德国、日本可作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资源小国,同时经济实力、科教水平、军事实力也比较接近;中国、俄罗斯属于一类,因为两国都是资源大国,经济实力相对教弱,科教水平比较接近。 以上是中国学者运用综合国力的概念对中国现行国力的一个基本评估。 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是一个有影响的国家,关于这一点国内外都没有什么疑义,但是关于这种影响力有多大,不论在国际上还是在中国国内都存在着不同看法。目前,有关中国国际地位,在中国国内比较主流的看法是,中国是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地区性大国。之所以说中国具有世界性影响主要是因为: 中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占世界1/5的人口,中国对外政策任何大的变动都会对整个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例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政府采取了对苏联“一边倒”的政策,因此极大地增强了东西方对峙中东方阵营的力量;1972年中美实现和解,使得世界力量格局发生了冷战时期最重大的一次转变,由于形成了中美联合对苏的局面,使得苏联在美苏争霸的较量中开始走下坡路。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世界上5个公认的核国家之一,因此在国际安全、战略力量平衡、军控以及防扩散领域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正在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和重要制造业基地,由于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发挥的建设性作用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 之所以说中国主要是一个地区性大国是因为中国的影响和利益主要集中在亚太及周边地区。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中国在东亚大陆占据中心位置,是东亚地区最强大的陆权国家。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国一直是一个重要角色,目前与南北双方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是对这一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大国。在东南亚地区,由于地理上的接近以及大量海外华人的分布,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有着广泛交往。在南亚,中国是巴基斯坦的传统盟国,同时中国正在致力与印度改善关系,因此,中国正在这一地区发挥日益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在中亚,中国倡导和参与创建了“上海合作组织”,为地区的稳定和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北亚,中国和俄罗斯良好的关系已经成为这一地区稳定的基础。而中国与这一地区最重要的海权国家-美国和日本-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这一地区的政治和安全的基本格局。 从地缘经济的角度来看。在1979年之前,由于“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被排除在这一地区的市场体系和国际分工之外。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加入了这一地区的市场经济体制,最初中国排在该地区形成的以日本为首的雁阵模式的末端。由于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改革、积极引进外资、加速产业升级,这一雁阵模式已被基本打破。由于日本经济连续10年的停滞,以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已成为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发动机。由于率先提出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签署中、日、韩自由贸易合作框架协议的建议,中国正在成为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推动者。 总之,作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地区性大国,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力正处在上升的通道中,而且发挥影响的领域正在变得更加广泛和全面。与此同时,中国方面也认识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受到许多因素制约: 首先,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受到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限制。经过50年的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仍面临着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缩小地区差距、民族关系整合等艰巨任务。同时,作为一个转型国家,中国面临着政治、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生活变革等诸多议程。所有这些任务和议程以及在此过程遭遇到的各种挑战将限制中国在外部世界发挥影响和作用。 其次,中国还面临着实现国家统一、制止民族分裂的艰巨使命。这一问题不仅消耗了中国巨大的政治、经济和外交资源,而且由于外部势力的介入有可能打破中国的发展进程,并导致地区政治、安全局势的动荡。 第三,由于中国基本上是一个陆权国家,而大量的对外贸易以及日益增加的能源进口主要依靠海上运输,这使得中国必须与海权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同时这也产生了一个问题,中国的发展和影响将会受到海权国家的制约。 第四,中国经济的发展大量依赖外部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这些因素无疑促成了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同时,它们也带来了这样的问题,即中国的发展受到了日益增大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第五,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一些国家的疑虑,“中国威胁论”或“中国崩溃论”在不少国家流行,一些国家将中国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一些国家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线,否认世界发展的多样性,这些都影响了中国发挥作用的空间。 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身份认知 一个国家对于外部世界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这个世界中的身份认知,不同的身份认知会导致不同的对外态度和对外政策。一个国家的内部变革同时也会导致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身份认知的改变。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身份认知正在经历着深刻的转变。以中国参加国际制度为例,1949年-1999年,中国共加入了220个国际公约,其中1949年-1979年只加入了34个,而1980年-1999年则加入了185个。 总之,中国正在由原先对现行国际体制持否定态度的革命性国家转变为体系内负责任的大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将自己视为现行国际经济体制的获益者,并努力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政府将发展经济作为工作的中心,并且把外交工作的重点放在为国内的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上。事实上,中国所进行的改革是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开放则主要是向西方及资本主义世界的开放。通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快速增长,并与世界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融为一体。2002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超过了6000亿美元,居世界五位,吸引的外资达50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中国不仅从现行体制中获得收益,而且为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坚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向泰国、印尼等国提供金融帮助,有效遏阻了危机的蔓延。总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已使中国与国际社会产生了高度的利益认同。 第二,中国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全方位地参与国际社会的活动,按照中国时下最流行的话说就是全面“与国际接轨”。在政治安全领域,中国积极参与了柬埔寨问题的政治解决,参与了有关朝鲜问题的四方会谈,参加了东盟地区论坛,与有关国家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积极推动东盟与中、日、韩10+3机制,加入了《核不扩散条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导弹及相关部件控制制度》等国际军控体制,公布了3份国防白皮书,创建了“上海合作组织”,参与了1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 并努力推动朝鲜核问题的和平解决。在经济领域,中国积极参与了APEC的各项活动和议程;2002年第六次东亚领导人会议期间,中国领导人提出了20多项建设性倡议,签署或发表了10多个协议或宣言, 引导了区域合作的发展方向;经过13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终于在2001年底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入世一年以来,中国忠实地履行了协议的各项规定,例如,为了与世贸组织相关规则相一致,中国国务院近30个部门共清理的法律文件约2300件,其中废止830多件,修订230多件,各级地方政府也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进行了同样的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废止了一批与世贸规则和中国政府对外承诺不一致的司法解释,并制定了许多适应加入世贸组织规则要求的司法解释。 通过这些参与,中国不仅获得了实际的利益,而且与国际社会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通过不断认知、学习、反馈,了解了国际规范,开始自觉接受这些规范的约束,努力塑造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第三,中国正在努力重构自身的战略文化。在1978年前,中国始终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而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先后对中国安全构成的威胁,强化了中国准备打仗的意识。这种以冲突为导向的战略文化决定了中国在考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主要强调斗争而非合作。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以斗争哲学为中心的战略文化开始出现转变。70年代末,邓小平率先提出,战争可能延缓爆发。 1985年,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两大课题。1987年,邓小平明确指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第三代领导人对国际局势做出的最新判断是“整体和平、局部战争,整体缓和、局部紧张,整体稳定、局部动荡”, 进而提出了以“合作、相互依存、和尊重世界多样性”为核心的国际战略思想,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新安全观,江泽民指出:“国际社会应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安全可靠的国际和平环境。” 总之,中国正在构建新的、以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战略文化。 当然,中国在对国际社会认识上,目前仍沿用了一些传统的概念,如“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提法,但在具体解释方面也出现许多新变化,如中国过去讲“推动和促进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而在十六大中则改为“我们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虽然只有几字之差,但意思差别很大。同时,中国认为,“我们提出新秩序,不是要抛弃或否定现行秩序,而是要对其中不合理、不公正之处进行调整和改革,使之能够反映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推动国际关系民主话。我们倡导新秩序,不是要排他,而是希望实现开放、包容和共赢。” 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外交的主要努力方向不是强调要建立国际新秩序,而是要加入现行国际秩序。 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国际环境是一个流动性非常大的变量,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使得任何国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都处在不断的变动中。但同时,对一个国家而言,也存在着影响其国际环境相对恒定的结构性因素。在这里,本文将重点以东亚地区为着眼点探讨那些影响中国国际环境相对固定的因素。 经过冷战后10多年的演变,中国所处的东亚地区其政治、安全结构正呈现出一种复合型的特点,三种相互竞争的模式构成这种复合性结构的基本单元要素,这三种模式分别是多极化模式、霸权稳定模式、多边安全合作模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东亚地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为三种模式都提供发展的土壤,同时一些限制性因素的存在使得每一种模式在这一地区不可能完全占据主导地位。 多极化模式在地区秩序的取向上寻求多个力量中心均衡分布、相互制衡的局面。而与其他地区相比,东亚地区是多极化趋势发展最为深入和成熟的地区。其原因是: 1,东亚地区是大国分布异常密集的地区,5个公认的世界力量中心有4个位于该地区。 2,这一地区拥有一些拥有突出影响力的中等强国和国家组织,如东盟、韩国、朝鲜、越南。 3,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在发展阶段上与19世纪的欧洲存在着某种吻合性。 4,这一地区有一些倡导多极化的大国,如中、俄,一些角色如东盟、日本出于自身的考虑对多极化从不同角度给予一定认可。 与此同时,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 1,多极化在这一地区呈现的是一种趋势,而非完全形成的事实。 2,由于各国有关多极化的蓝本并不一致,因此在最终方向上没有明确的目标。 3,美国在地区事务中的某种主导作用一时难以改变。 霸权稳定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一个强国居于中心地位,并在其主导下建立一系列的国际规范和制度。当然,美国是这种模式的积极倡导着者。这一模式在东亚的存在有以下原因: 1,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总体实力。 2,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军事存在,并控制了这一地区的海域和海上通道。 3,美国在这一地区拥有无法比拟的盟友资源,它在这一地区的作用获得了许多国家的认可。 4,美国介入了该地区几乎所有重要的事务,并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如朝鲜半岛事务,台湾问题。 同时,这种模式在该地区同样也受到了各种限制: 1,东亚地区力量分布的特点,使得美国的主导作用不象其他地区那样突出。 2,美国的作用受到地理因素的限制,美国并非东亚国家,一个超级大国在所在区域之外只是一个传统大国。 3,美国对该地区军事上的控制是局部的,主要局限于海洋,东亚还包括广大的大陆地区。 多边安全模式是指为维持秩序、管理冲突和维系和平在各国间创造一种制度安排。这种模式的发展在东亚地区相对比较滞后,同时,多边主义的兴起又是冷战后东亚地区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这一地区具备发展多边安全机制的下列条件: 1,多边安全模式与全球化的时代特征存在着逻辑上的内在联系。 2,冷战结束使东亚地区消除营垒阵线分明的局面,各国之间虽然存在矛盾,但相互之间没有明确的敌友划分,这各国共同协商安全事务创造了可能。 3,这一地区各国间的相互依存正在不断加深。 4,这一地区有一批积极倡导多边机制的国家,而且也取得现实的成果,最具典型意义的就是东盟地区论坛。 5,这一地区的主要大国都对这种多边努力表示支持。 与此同时,多边安全机制的发展在这一地区也存在一些障碍: 1,东亚地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这一地区多边主义的基础仍比较脆弱。 2,这一地区的各种多边安全机制无论在组织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是初步的。 3,这一地区的主要大国并未将对多边努力支持当作是本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工作,这一地区最主要的多边安全机构东盟地区论坛主要由中小国家发起,其在重大的安全事务方面作用有限。 在上面三种模式中,多极化模式和霸权稳定模式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而多边模式更具发展的潜力。三种模式间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相互包容、此伏彼涨,构成了冷战结束后东亚政治、安全格局的基本定势,这也是中国在本地区面临基本环境。 当然,关于中国的国际环境还可以做一些更细致的划分,如果以对中国安全可能造成威胁的因素来划分,可分为四类:1,经济安全,目前这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世界经济不景气、可能的金融动荡、能源危机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冲击。2,政治安全,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西方世界的政治渗透、民族宗教问题引发的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对中国的政治稳定构成了一定威胁。3,边境安全,当前的主要问题是,邻国可能出现的动荡和相互冲突可能殃及中国,一些非传统安全问题如毒品走私、传染病、海盗、难民对中国的威胁上升。4,国家统一,当然这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台湾问题。 中国的战略选择 基于对上述这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中国的基本战略选择将包括以下内容: 1,以和平和发展为目标,构建共存共赢的合作大框架。首先,中国将继续致力于发展与大国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美关系、对俄关系、对欧关系、对日关系以及对印关系积极、平行地发展有助于从总体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回旋余地,有助于世界的稳定和缓和。其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重视多边机构和机制在解决各种国际问题中的作用,特别是重视发挥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核心作用,更加积极地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多边外交可以成为中国在国际上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扩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平台。第三,倡导不同文明、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正如江泽民在16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我们主张维护世界的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上各种不同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2,以邻为善,以邻为伴,与周边国家互为为战略依托。在政治上,继续推行睦邻政策,努力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安全问题上,大力倡导新安全观;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争取早日解决与周边国家遗留的边界问题;继续本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解决有关的领土争端;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依托,加强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在东盟地区论坛中,积极参与建立信任措施的努力,扩大与东盟各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在美日同盟问题,探讨建立某种对话机制的可能性;积极斡旋和调解中国周边国家出现的各种危机和矛盾,防止矛盾激化,争取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并与周边国家探讨有关建立各种预防和控制危机机制的可能性。在经济上,以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契机,在“10+3”和“10+1”的框架内大力推动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在能源领域的合作。 3,进一步加强同第三世界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关系。中国本身是个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人权、联合国、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有许多共同语言,作为崛起中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仍将发展中国家作为重要的战略依托,增加相互理解和信任,加强相互帮助和支持,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率。 4,推进中国的统一事业。台湾问题本来是中国的内政问题,由于一些国家的介入,才成为中国与一些国家关系中的敏感问题。大陆方面将继续在和平统一的旗帜下,继续推动两岸政治谈判,早日实现“三通”,拓展两岸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员的交流,维护“一个中国”的国际共识,堵塞台独势力的活动空间。同时,保持必要的军事威慑力量,防止台独势力采取冒险行动。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