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书斋生活的独立性
作者:潘小松 来源: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 时间:2003-04-03
书斋生活的独立性 “其实我的书斋生活是非常脱离现实的,但这并不代表我没有对大问题的关心和关怀”   我觉得我是这个话题的边缘人物,我只想说几句话。   有些话用比较模糊的语言来表达比较适合,第一句话是钱钟书先生讲的“理论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第二句话是陈乐民先生强调的“以出世的精神来研究入世的学问”。这说明知识分子的工作需要冷眼旁观的姿态。我在琢磨一个问题:像陈寅恪、钱钟书、沈从文、周作人乃至王世襄、马未都这样的人算不算公共知识分子?《谈艺录》和《管锥编》这样的书有没有大的关怀?拿个人生活来讲,其实我的书斋生活是非常脱离现实的,但这并不代表我没有对大问题的关心和关怀。从知识分子的能力来讲,我觉得我的能力有限,很多问题大概不是我能够解决的,所以我自己是不主张加入呐喊的队伍。   所谓公共知识分子不过是西方人的标签,堪比中国文化概念里所谓“士子”,其实就是通常所谓知识分子。要是再狭义一点,就是中国人所谓的文人,在终极关怀上要有社会责任心,以弘扬人文精神为己任,但是在知识实践上不应忽略知识工艺。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价值毕竟是通过其知识工艺来体现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对我个人来说,我更看重一个知识分子的学术工艺要超过他的学术关怀。有时候学术关怀可以用一个观点,用一个完整的句子完全表达清楚他的思想,不太需要铺陈。但是学术工艺需要很多铺陈,而且需要掌握很多工具和技能。   大家在谈大话题的时候都会表示赞同某一个观点,表明自己的大主张是怎么样的。在座的大部分人都是与书打交道的,但在一大堆书里面,相信你可能就只挑一两本。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