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美国反正统文化
作者:潘小松 来源:《博览群书》 时间:2003-02-20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文化初探 小引 文化研究尤其是美国文化研究涉及文化定义,所以在探讨一个问题或一个时期的文化现象前,研究者不得不划定范围。本文涉及的范围是雷蒙·威廉斯在《文化分析》一文中定义的范围:“文化是知性和想象作品的整体,这些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详细地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和经验。从这种定义出发,文化分析(研究)是批评活动,借助这种批评活动、思想和体验的性质,语言的细节,以及它们活动的方式和惯例,都得以描写和评价……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不仅表现艺术和学问中的某些价值和意义,而且也表现制度和日常行为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文化分析(研究)就是阐明一种特殊生活方式,一种特殊文化隐含或外显的意义和价值。”[1]其次,“60年代美国文化”,按美国学界的划定以及作为一场文化运动的实际起止,指“一个从50年代后期一直延续到70年代的时期”。[2] 当今的美国文化已经不是瓦斯普(WASP)主流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了;美国文化之有今天的多元局面,当然有美国社会结构近一二十年变化的原因,但从根源上讲,60年代的社会文化运动是催化剂。60年代美国文化运动极大地动摇了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打破了文化的雅俗界限,为日后美国的大众消费文化开辟了一条名正言顺的道路,变边缘文化的部分内容为当今美国主流文化。换句话说,当今谈论美国主流文化,不能不考虑昔日边缘成分今日已部分融入主流,比如今天的“布波族”(BOBOS)。这一现象的根子也该到60年代美国文化中去找。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文化与当时的美国的社会动荡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美国青年学生反战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等社会运动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以往国内学者研究60年代美国文化时强调掀起“反正统文化”运动的美国青年对资产阶级主流价值观的反叛精神,很少分析“反正统文化”运动式微的原因。本文赞同约翰·斯托雷在《摇滚霸权:西海岸摇滚乐与美国的越战》一文中的观点:“反正统文化”是资本主义美国的产物,它仍受限于美国制度。“当然,它与这个社会的联系有时近乎断裂。但张力很快就会平息,利润流淌出来,反文化(反正统文化)就枯萎了。”[3] 本文探讨20世纪60年代美国文化时侧重探讨其核心文化现象“反正统文化”(COUNTER-CULTURE)。本文倾向于采用刘绪贻教授主编《战后美国史1945-2000》[4]的译法,将COUNTER- CULTURE译为“反正统文化”,因为此译更能章显原文的含义。 一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美国青年间兴起的反正统文化运动。反正统文化运动的参与者向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发起挑战,追求个性解放,对社会政治现实表示强烈的不满。这场前所未有的文化运动对美国的正统思想和制度提出发难。反正统文化运动是“60年代美国青年在思想文化领域对正统价值标准的公开反叛和挑战,也是对战后美国社会主流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冲击。其影响在美国至今还余音犹存。”1 反正统文化运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反战运动和妇女运动;其思想背景是“新左派”运动。反正统文化运动是诸多“群众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之所以处于多事之秋,“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美国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深化”。2美国社会里存在的贫富差距,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造成许多问题,人们普遍有着悲观绝望不满等情绪。中产阶级青年在美国社会里感觉压抑。联邦政府和大企业对高校的直接控制使学术研究自由的空间缩小也使青年们不满,加上厌倦自身成为知识产业的雇佣大军的一分子。“因此,美国的大学校园,成了60年代社会动荡和新左派崛起的土壤。”3“新左派”是相对于以老美共为核心的“老左派”而得名的,其成员反对苏联集权制度,同“斯大林主义”划清界限,所以称“新”。“新左派”成员米尔斯(C。WRIGHT MILLS)和古德曼(PAUL GOODMAN)等认为美国社会的富足表面下掩盖的是阶级不平等,认为“自由主义已成虚妄”。激进青年之所以奉“新左派”为“精神指导”,是“因为这一思潮对美国制度的批判更尖锐,更深刻,不满足于制度内的改良,而是认为问题在于制度本身。”4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与“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和YIPPIES(“青年国际党”员)等激进派有联系。YIPPIES的领袖霍夫曼(ABBIE HOFFMAN)关于吸毒有一句名言:“通过化学而生活得更美好”(BETTER LIVING THROUGH CHEMISTRY)5在他们眼里,吸毒与激进政治分不开。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先是“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之一,后来成为反正统文化运动领袖,“反叛”青年的精神宗师艾伦·金斯伯格身上。在金看来,吸毒和性革命也属于“新的感情经历”6“嬉皮士”是人们对离经叛道的青年们的称谓。他们倾心东方神秘文化,抛弃世俗的东西,嘲笑政治权威和文化权威,生活上则放荡不羁。“这些桀骜不逊,为传统价值观念所不容的边缘人物,逐渐形成了一个向主流社会挑战的亚文化群。他们不断同主流文化发生冲突,受到各种压制和打击……但他们依然我行我素,以其特有的方式挑战,冲击和解构着主流社会和主流文化。”7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的作者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在论及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时强调第三世界的兴起对这场运动的影响:“第一世界的60年代最富有特征的表达方式——无论从反(正统)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如吸毒,摇滚乐),还是从‘新左派’学生和群众反战运动的政治角度来体会——从时间上来说,都要比第三世界的晚一些。从政治上看,第一世界60年代政治文化模式的确该归功于第三世界主义,比如象征意义上的毛主义。”8他认为60年代美国黑人运动是世界反殖民运动的组成部分。“土著”、“少数民族”、“边缘人员”、妇女、被殖民者在60年代“开始了自我意识的进程”。在深受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思想影响的“新左派”看来,60年代涌现的是无阶级形态的新“历史主人公”(詹明信说这里无阶级形态指的是黑人,学生,以及第三世界人民)。拿后结构主义的话说,就是被殖民者争夺到了用新的集体声音说话的权利。“这种声音在过去的世界历史舞台上还不曾听到过。”1对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青年来说,革命不只是一个概念,也不是博物馆的古董,是实实在在能成功的事业。肯尼迪遇刺使新左派积极分子对60年代的美国有了清醒的认识,他们开始怀疑政权的合法性,怀疑议会程序的有效性,开始表露对政治的不满。抵抗败坏了的资本的社会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呼声。 二 美国学界在讨论20世纪60年代反正统文化运动的基本思想时强调“新左派”的精神领袖,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 1898-1979)的影响。中国研究美国60年代反正统文化运动的主流学者因袭了这一看法。 马尔库塞对60年代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影响最大的著作是1964年发表的《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ONE-DIMENSIONAL MAN: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他所谓“批判的社会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一体化”和“单向度性”就出自这本著作。一体化指的是自由与控制的一体化。在马尔库塞看来,形成工业社会的两个要素是权利与自由。思想言论信仰自由旨在以“更先进”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取代过时的物质与精神文化。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由”便失去以前的内容:“当一个社会按照它自己的组织方式,似乎日益能够满足个人的需要时,独立思考,自治和政治反对派的批判性职能就逐渐被剥夺。这个社会可以正当地要求接受它的原则和制度,只容许反对派在维持现状的范围内,进行替代性政策的讨论和推动。”2发达工业社会中各种政治对立面的一体化由此形成。各相互对立的政党在维护制度上本质上没有差别。由于劳动技术含量的提高,白领工人增多,物质生活改善,工人阶级“逐渐失去其批判现存制度的革命性,而被综合到现存制度的体系之间……形成政治上的一体化局面。”3 在马尔库塞看来,现代工业社会是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这种极权主义表现在利用科技手段制服离心的社会力量。工业社会的一体化和极权化使人产生“单向度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整个生产机构以及它所生产的商品和所提供的服务,构成一种强加于社会全体成员之上的社会制度。”交通,通讯,日用消费品和文娱产品“强烈地影响和规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他们的情绪和观点。”4消费产品的普及起了“教唆和操纵”的作用,人们感觉到生活的美好,丧失斗志,“单向度”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因此产生。单向度性表现在对物质消费的态度上。现代工业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满足的是人的“虚假需求”——强加于个人的需要。“人们满足了这种种需要,却付出了不再追求自由,不再否定和批判现有制度,不再向往和追求某种更美好的生活方式这样一个沉重的代价。”5 马尔库塞另一个对美国60年代反正统文化运动产生影响的观点是“本能结构的革命”观点,这个观点是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影响提出的。人的本质是以性欲冲动为核心的本能冲动。幸福就是自由。文明与科技是与人的幸福背道而驰的。科学越发展,本能欲望就越压抑。人类文明史即性爱压抑史。压抑有两类:一类是“基本的压抑”,即社会生产力低下时对人的基本生存和本能的压抑。另一类是“多余的压抑”——统治者为维护统治而强加的压抑。在科技发达的工业社会里,社会对人本能的压抑都属于“多余的压抑”。人的本能结构和心理结构遭到破坏,因此产生“病态社会”。人类只有团结友爱才能战胜社会非正义现象。“他强调这是一场本能结构的革命,也是一种心理上的革命,即改变人的愿望和需要,改变人的情感和意识,解放人性,满足人的性欲,不再接受提高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以及追求物质财富的束缚。”1 马尔库塞在讨论社会革命的领导力量时,认为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工人阶级已被“综合”入资本主义体系,“美国工人阶级……不希望激进的革命”:“既然在现有制度内,工人阶级能够丰衣足食,并在获得自己的住宅、汽车、电视机等方面有了保证,那它怎么会感到有必要进行革命呢?”2所以,“新左派”等已经取代了工人阶级的革命领导地位。“新左派”包括激进的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实际上,新左派包括知识分子、民权运动的各种集团、青年中的各种集团特别是青年中的激进分子,包括那些乍一看来没有一点政治气味的嬉皮士。”3革命的动力因此与无赖、无业游民和被压迫的有色人种挂钩。这些人生活在所谓“民主过程”之外,迫切希望结束“无法忍受的环境和机构”。马尔库塞所设定的美国“新左派”运动的目标是反对资本主义的非人道和虚伪的道德价值观以及“把一切事物降低到商品的地位,商品的买卖成为谋生的手段和生活的内容。”4马尔库塞主张以非暴力形式的反抗如静坐、罢课及示威游行来反对现存制度。这也就是所谓“现代乌托邦革命”。不从改变现存体制着手,而是从本能深处发轫,革命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统治,“而在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结构。它也不再是政治革命,而是意识革命,本能革命,或者说文化革命。马尔库塞的这种思想奠定了反正统文化的思想基础。”5 三 对20世纪60年代反正统文化的评价,美国学界本身也态度不一。自称在文化方面是保守主义者的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承认20世纪60年代政治上文化上的标志都是激进主义。但是,他只承认政治的革命性(谋求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他认为在文化方面60年代只有叛逆性:“文化激进主义除了在风格和布局中的形式革命外,则基本上是叛逆性的,因为它的冲动来自愤怒;正因为如此,人们在60年代的文化情绪(SENSIBILITIES)中看到了文化现代主义的一个关键方面的枯竭。”6贝尔把60年代的文化情绪同50年代的文化情绪相比较,认为50年代美国有代表性的文化情绪属于一种“超然和距离”的批评态度,仍属于“思想”范畴。“60年代的情绪则以洪水猛兽般的、甚至愚笨莽撞的方式摒弃了那种情绪。这种新的情绪由于对这个时代怒不可遏,它因此表现出喧闹而又咒骂成性的特征,且流于淫秽……”7 贝尔认为60年代的反正统文化欣赏荒诞、颠倒价值、讴歌“基本冲动而不是高级冲动”,在吸毒中致幻,热中暴力,沉溺于性反常,“具有反认识和反理智的情绪”,抹杀艺术和生活的界限,“熔艺术与政治于一炉”。甲壳虫摇滚乐之类听不出“自我思索”,“却大有毁灭艺术之势”。1贝尔还用无政府主义,惟我独尊之类的字眼来描述60年代的反正统文化,不屑的态度溢于言表。 较开明的美国学者在不掩饰反正统文化失败之处的前提下认为60年代是“解放和文化复兴的时期”。笔者较赞同这一态度。兹也举较有代表性的一例如莫里斯·迪克斯坦(MORRIS DICKSTEIN)。这位大批评家屈瑞林(L。TRILLING)的弟子强调思想和文学在形成现代历史中的作用,认为自己的批评方法能克服社会意义与形式之间的矛盾。他试图证明文化史能从艺术和语言的想象力内部写起,声称只有研究艺术作品的形式特征才能认识60年代的反正统文化,因为60年代的变化是“情感,意识,态度的变化而不是社会制度的变化”。2他强调分析思想和社会经历并研究人们阅读的作品,能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 迪克斯坦认为60年代的政治和文学活动表明宗教乌托邦主义的传统已转变成世俗和人道主义传统。用他的话来说是伊甸园乐土的激情变成了政治语言。这种倾向始于民权运动。“60年代既推动了革命又推动了改革,并试图把追求社会正义和找寻个人真谛相结合。民权运动与‘人的潜力运动’有一个共同观点,即:人们有权在此时此地享受幸福。”360年代的口号是解放,传统被抛弃,社会按人的意愿来塑造。这种变化使整个道德领域改观。他借用D。H。劳伦斯的话说:“我们时代的整个庞大的体制必须去除。”没有什么能消灭生命的新芽。他选择金斯伯格的诗歌朗诵会来对60年代反正统文化特征进行“渲染”,因为这位“垮掉派”诗人是这场文化运动的象征;金斯伯格是连接高雅文学和反正统文化运动的历史纽带。在他看来,诗歌比宗教信仰更重要。迪克斯坦把美国反正统文化的诞生部分归功于“垮掉派”生活方式和艺术风格的推广。金斯伯格“正是在此起到了他的作用,不仅是作为不屈不挠的个人,而是作为那整个文化阶段最丰满的形象。”4他还为金斯伯格的吸毒找托词,说是因为“政治理想和救世期望的破灭”。《时代》周刊说“垮掉的一代”是一群吸毒乱交的怪人,迪克斯坦却说在60年代,这一运动与其他群众运动“争芳斗艳”。迪克斯坦承认60年代反正统文化在思想艺术领域的成绩,承认梅勒(NORMAN MAILER),古德曼(PAUL GOODMAN)等知识分子的贡献,说这些人的思想“使新左派的独特政治风格合理化,并鼓励了‘嬉皮士’和‘颓废派’亚文化群的离经叛道的生活方式和觉悟。”5但是,他更相信“诗歌统治一切”。迪克斯坦认为60年代的美国诗歌“象新小说一样致力于探究狂想与现实,政治与幻象之间的辨证关系”,金斯伯格正是这方面的榜样,还有受其影响的鲍勃·迪伦(BOB DYLAN)。 众所周知,学界在讨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正统文化的具体表现时常把焦点放在“性的革命”上。在这方面迪克斯坦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垮掉的一代”乃至后来的反正统文化分子在性方面的惊世骇俗之举“不过是一场疾风中显示风向的稻草罢了。”6迪克斯坦援用古德曼(PAUL GOODMAN)在《新改革》里的论述,说60年代更深层的反叛是精神上宗教上的反叛,是对50年代美国生活方式的反动。60年代的反正统文化是解放文化,但它不简单是感官享受,金斯伯格“象他的前辈布莱克和惠特曼一样,总把性的内容揉入精神、政治、甚至宇宙的复杂关系之中。”1迪克斯坦回避了“性的革命”对日后美国社会的负面影响。 四 1989年5月号《世界和我》(THE WORLD AND I)杂志刊登迪克斯坦总结60年代美国反正统文化的文章《60年代梦幻——今天看60年代:一份总结》(THE SIXITIES:DREAMS AND ILLUSIONS—THE 1960S TODAY:A SUMMING UP)。2他说20年后人们仍感到60年代的影响,不能不称奇。其实,60年代的影响延续至今。打开网站搜索,可以找到上万条与60年代美国反正统文化相关的条目。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仍在著书立说话当年。那个年代的许多事件虽已成为昨日黄花,但提到60年代,人们仍赋之以各种各样的神话。学者在讨论社会问题、价值观问题时,话题总要引向60年代。可以说,60年代那场反正统文化运动至今仍对美国社会产生影响。 80年代末,迪克斯坦写总结文字的时候,美国出版的关于60年代的书主要还是谈那个年代的政治方面——越南战争、激进主义、学生民主同盟(SDS)、民权运动、反战运动、社会动乱、肯尼迪遇刺、街头示威游行和大学生造反等。20世纪90年代后,学者们渐渐从文化的角度来谈那个年代的运动。这正应了迪克斯坦在这篇文章里的话:60年代在文化方面影响更大。谈起60年代文化,不能只看到留长头发的嬉皮士,要看到许多不直接参与运动的人改变了生活方式,与传统的瓦斯普价值观告别。今天美国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绝对有60年代的影响。3对60年代反正统文化运动产生深刻影响的“垮掉派”诗歌和运动后期产生的“黑色幽默”小说至今仍是从事美国文学研究的人的热门选题。90年代后轰轰烈烈兴起的以大众文化为焦点的美国文化研究,更是话题围绕60年代的摇滚乐现象。60年代的反正统文化健将们有一点不曾料到:他们当年极力反对的技术与商业对文化的控制与影响于今愈演愈烈。更不曾料到当年部分以波希米亚生活方式为自豪的人自己也因知识的资本取得社会经济领域的布尔乔亚地位,成为炙手可热另人羡慕的“布波族”(BOBOS)。“的确,这个年代最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情之一,就是在美国仍然强烈保有20世纪60年代激进主义话语领域的,竟然是在商业社会。”4嬉皮士出身的大亨性格随和,他们把60年代的激进主义精神拿来作企业的经营哲学。硅谷的杂种文化(HYBRID CULTURE)“融合了反权势集团的叛逆精神和共和党的自由放任主义。”5今天的“反正统文化资本主义者”为创意和新思维而生活。他们的语言比“垮掉的一代”还要先锋,干脆用电子游戏的简略语言。美国当代社会里的这些企业精英在某些时候“喜欢激进主义观念”,但并不想“真正颠覆社会秩序”;“这些资本家老板们只是接收了反正统文化当中的美好理想。”660年代的反正统文化运动毕竟是在资本主义的美国发生的,无法脱离资本主义的背景。罗萨克(THEODORE ROSZAK)在《反正统文化的形成》(THE MAKING OF A COUNTER CULTURE)里阐述过这样的观点:在技术统治下是无所谓“人的自治”的;个人必须由技术来塑造。反正统文化主张的“让技术俯首称臣”于今似乎并未成为现实。人们通过与技术妥协并克制欲望努力工作,以消费自己的产品来享乐。60年代人们破坏传统追求自由。现在的人则在消费中实现享乐主义。“他们过去视思想为武器,但是现在越来越倾向视它们为财产。”1 布鲁克斯引1954年豪(IRVING HOWE)在《党派评论》上发表的《顺从的年代》(THE AGE OF CONFORMITY)的话说:美国知识分子通常与波希米亚文化相容,远离布尔乔亚的陈腐陋习,在精神领域追求“那些无法被商业文明实现的价值观念”。今天则不同。美国作家不再耻于谈上畅销书榜。替流行杂志写文章也算不得出卖灵魂。知识分子摒弃商业文化的诱惑已经不再受到提倡。梅勒用小说《裸者和死者》(THE NAKED AND THE DEAD)之畅销证明商业不是艺术的敌人。近年教授们更忙着研究大众文化,麦当娜都成为话题,不要说可口可乐等消费现象了。假如一定要把这些同60年代的影响挂钩,我想60年代的美国文化运动的成就之一是打破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界限。 小结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是针对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一场文化反叛运动;反正统文化运动自由解放的呼声是与那个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种族平等呼声和女权运动的男女平等呼声是相一致的。反正统文化运动与后来统称为“权利运动”(RIGHTS MOVEMENT)的各种群众运动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美国社会文化多元的局面部分归功于60年代的运动。评价60年代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要考虑到该运动是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的运动,不能过于强调其“革命”色彩。“新左派”的主流仍是主张“非暴力”抵抗的力量,这本身就决定了60年代反正统文化并非真正要颠覆资本主义制度。此外,在谈及反正统文化在今天的影响时,要考虑今天的美国知识界对60年代美国反正统文化态度的细微变化。笔者以为,今天的美国学界在针对主流文化价值观时,讲民粹主义(POPULISM)的居多,谈反叛的很少。这多少反映美国学界对60年代激进主义的态度。 -------------------------------------------------------------------------------- [1]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125-126页。 [2] 莫里斯·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60年代美国文化》,方晓光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8月版第1页。 [3] 同1,第434页。 [4] 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版。 1 刘绪贻主编《战后美国史1945-2000》第338页。 2 同上,第307页 3 同上第310页。 4 资中筠主编《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3月版第59页。 5 MICHAEL KAMMEN,AERICAN CULTURE,AMERICAN TASTES---SOCIAL CHANGE AND THE 20TH CENTURY,ALFRED A。KNOPF,NEW YORK,1999,P156。 6《金斯伯格诗选》,文楚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515页。 7 文楚安主编〈透视美国——金斯伯格论坛〉,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179页。 8 詹明信著《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1997年12月北京第一版,第343页。 1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345页。 2 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转引自涂纪亮著《美国哲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三卷,第458页。 3 同上。 4 同上,第459页。 5 同上。 1 涂纪亮著《美国哲学史》,第三卷,第462页。 2 马尔库塞著《当前革命斗争的问题》和《五篇演讲》,转引自涂纪亮著《美国哲学史》,第三卷第463页。 3 同上。 4 涂纪亮著《美国哲学史》,第三卷,第464页。 5 刘绪贻主编《战后美国史1945-2000》第340页。 6 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5月版,第169页。 7 同上,第169-170页。 1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171页。 2 《伊甸园之门》第V页。 3 同上第VII页。 4同上第9页。 5 同上第IX页。 6 同上第19页。 1 《伊甸园之门》第20页。 2 http://www.worldandi.com/public/1989/may/mt16.ctm 3 关于当代美国多元文化的状况,见朱世达著《当代美国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4 《BOBOS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崛起》,大卫·布鲁克斯著,徐子超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10月版,第117页。 5 同上,第119页 6 同上,第125页。 1 《布波族》,第163页。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