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美国公众舆论对科索沃战争的反思
作者:余万里 来源: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年 时间:2002-06-30
美国国内对科索沃战争的反思 余万里   1999年3月25日-6月10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科索沃省出 现"人道主义灾难"为借口,未经联合国授权便以"国际社会"的名义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 了为期78天的空袭,世人称之为科索沃战争。战争期间,西方大肆宣扬"人权无国界"、"人 权高于主权"的"新干涉主义"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构成了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行 为规范的严重挑战。作为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在这场战争中体现出的霸权主义新 动向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警惕。在美国国内,这场战争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 论。   本文从公众舆论和社会精英两个层次分析美国民众对科索沃战争的反思,并且指出这 场以人权、人道为旗号的战争与美国的国家利益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性。通过这项研究, 将有助于从深层剖析科索沃战争的性质和影响,同时也有助于把握冷战后美国外交的脉络和 动向。   主题词:美国外交 科索沃战争 公众舆论 国家利益      美国公众舆论对科索沃战争的评价      1999年6月3日,南联盟塞尔维亚议会举行特别会议,决定接受俄罗斯总统特使切尔 诺梅尔金、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和美国副国务卿塔尔博特三方达成的和平协议。次日,美国 《华盛顿邮报》打出通栏大标题:"南斯拉夫向北约的条件屈服。" 《纽约时报》也同样刊 登了胜利口吻的通栏大标题。《洛杉矶时报》在头版刊登了德国总理施罗德与阿赫蒂萨里微 笑拥抱的照片,以及米洛舍维奇板着面孔的照片。   《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说:"经过72天的轰炸及4小时的谈判之后,斯洛博丹*米洛 舍维奇就退缩了。" 《今日美国》指出:"轰炸11周之后,北约与塞尔维亚独裁者斯洛博丹*米 洛舍维奇就控制科索沃省所展开的高风险较量看来终于接近大功告成、但令人痛苦的尾声 了。" 总而言之,"美国报纸给人的印象是:科索沃战争结束了,北约赢了。"   南联盟最终向北约屈服,美国成功地通过武力树立起某种道义榜样而且基本上未损一 兵一卒--从这些指标上看,科索沃战争应该成为值得美国政府大吹大擂的辉煌胜利。但令 人意外的是,当主流媒体大肆渲染胜利的时刻,美国的普通民众却并没有显示应有的欢呼和 热情。大量的民意测验显示,美国公众舆论对科索沃战争的反应可以说是掌声寥寥。   在科索沃战争结束的6月,美国各大媒体和民意调查机构纷纷在公众当中开展调查。 几乎所有民调都向公众询问同一个问题:"你认为谁是科索沃战争的赢家:美国及北约、塞 尔维亚人、双方打成平手、不确定?"结果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综合5家民调机构的9 次调查结果,只有43.8%的美国人认为自家人取得了胜利,38.4%的人认为是平局,11.4%表 示不确定,14.4%的人甚至认为南联盟取得了胜利(参见表1)。   公众对这场战争的主角,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评价也可谓差强人意。同样在战争结束的6 月,美国最富影响力的民调机构盖洛普公司、同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今日美国》一 道询问公众:"克林顿总统在科索沃的行动是否可以看作美国外交的重大成就?"只有46% 的人回答"是",而回答"不是"却有48%。 而来自6家民意机构的10组调查数据显示, 只有平均51.1%的美国人表示满意克林顿在科索沃的表现,40.2%的公众表示不满意。(参见 表2)    表1 谁赢得了科索沃战争? 调查机构 调查时间 美国及北约 南联盟 平手 不确定 福克斯新闻与民意动态公司 6月2-3日 43 22- 5 盖洛普、CNN与《今日美国》 6月4-5日 53 21 - - 美国广播公司与《华盛顿邮报》 6月5-6日 48 17 27 8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6月5-6日 11 4 77 8 美国广播公司 6月6日 53 15 29 4 美国广播公司 6月10日 53 14 29 4 盖洛普、CNN与《今日美国》 6月11-13日 40 - - 7 美国广播公司《华盛顿邮报》 6月11-15日 45 10 30 15 福克斯新闻与民意动态公司 6月23-24日 48 12 - 40 平均 - 43.8 14.4 38.4 11.4 资料来源:Public Opinion Online, Rope Center at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表2 美国公众对克林顿处理科索沃局势表现的评价: 调查机构 时间 满意 不满意 不知道 福克斯新闻 6月3日 35 56 9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6月6日 46 42 12 美国广播公司与《华盛顿邮报》 6月6日 54 41 5 美国广播公司 6月10日 56 39 4 《新闻周刊》与普林斯顿民意研究会 6月10-11日57 34 9 路易丝*哈里斯协会 6月10-15日 52 45 2 《华盛顿邮报》 6月11-15日 53 31 16 全国广播公司与《华尔街日报》 6月16-19日 56 35 9 福克斯新闻与民意动态公司 6月23-24日 51 39 10 平均 - 51.1 40.2 8.4 资料来源:Public Opinion Online, Rope Center at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盖洛普、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与《今日美国》还跟踪调查了战争不同时期,美国 公众对克林顿的评价。结果表明,克林顿最高获得了61%的满意率。在最低的时候,克林 顿只获得40%的满意率。平均满意率只有54.4%(参见表3)。 将克林顿在科索沃战争中获得的评价同8年前乔治*布什在海湾战争期间取得的公众 评价进行比较,可以获得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1991年2月21-24日,海湾战争结束的时 候,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与路易丝*哈里斯协会调查民众对布什总统的评价,认为优秀或 相当好高达85%,认为一般或差的只有15%。 同布什在海湾战争中获得的高评价相比,克 林顿在科索沃取得的成绩的确相形见绌。    表3美国公众对克林顿处理科索沃局势表现的评价: (盖洛普、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与《今日美国》联合调查) 时间 4.7 4.14 4.27 5.2 5.9 5.24 6.5 6.10 6.13 平均 满意 58 61 54 54 55 40 56 55 57 54.4 不满意 35 34 41 41 35 57 39 35 38 39.4 不知道 7 5 5 5 10 3 5 10 5 6.1 资料来源:Public Opinion Online, Rope Center at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这个结果对一位企图在外交方面成就功名的总统来说,无疑是令人沮丧的。《纽约时报》 在6月10日刊登了一篇题为《克林顿缝制执政遗产,但科索沃不是可用的面料》的文章, 写道:"看来,不论是在华盛顿还是美国其它地方,人们对于科索沃轰炸行动的结束都没有 一种兴高采烈的感觉。……取得胜利--如果这是表示一场其实谁也没打赢的战争的结局的 恰当字眼的话--也不大可能改善总统的地位。"文章引用民意测验人员的话说:"这种勉强 称得上成功的成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克林顿的看法。美国人认为这场战争是一个重要 事件,认为总统的做法从道义上说是正确的。但是,与海湾战争期间的情况不同的是,他们 从不认为这场战争关系到我们的国家利益。"因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的支持率在弹劾 审讯期间不降反升,而在科索沃战争期间却略有下降"。 美国精英人士对科索沃战争的反思 科索沃战争期间,盖洛普公司、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与《今日美国》的联合调查 曾经向公众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克林顿政府在科索沃局势中有一项明确而深思熟虑的政 策吗?"在这个更高标准的测验面前,克林顿取得了更低的分数。在战争已经结束的6月 13日,只有43%的被访者做出肯定回答,52%的人否定。而在战火纷飞的4月27日,只有 38%的美国人肯定,54%的美国人否定。 美国《舆论》杂志撰稿编辑、CNN政治分析家威廉*施奈德就此结果分析道:"对美 国公众来说,科索沃更像是一次好的机运,而不是一种绝佳的战略。盖洛普民意测验显示,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克林顿政府在科索沃问题上缺乏明确、考虑周密的政策。诸如轰炸中国 大使馆和与俄罗斯发生冲突之类的大错太多了。事实上,大多数美国人甚至不会把科索沃战 争的结果看作美国的胜利。在100万科索沃人流离失所、数千人丧生的情况下,这不能算是 美国的胜利。"   施奈德接着指出:"如果科索沃战争是一场第三条道路的战争,是否会成为未来美国出 兵的样板?正如一位外交政策专家所说的,‘对克林顿来说,科索沃问题就像莱温斯基丑闻 一样。他逃脱了。但是,他绝对不想再次经历这样的事情。’……美国公众在很大程度上也 抱有同样的想法。美国人对科索沃战争并不感到洋洋得意。他们感到如释重负。"   6月1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暂停北约对南斯拉夫的轰炸,在 讲话的最后,他强调指出:"在科索沃,我们做了正确的事情。我们做得对。(In Kosovo, we did the right thing. We did it the right way.)"这句话很快就遭到媒体的嘲讽,《纽约时报》专栏 作家威廉*萨福尔反问道:"从3英里的高空扔炸弹,这难道是保护阿族平民的最佳手段 吗?……在科索沃,西方世界是用错误的做法做正确的事情。(In Kosovo, the Western world is doing the right thing in the wrong way.)"   以上两位作者的看法基本反映出了美国精英人士在科索沃战争上的主流意见。大多数美 国精英人士都认为,美国有道义的责任干预诸如科索沃这样的人道主义危机,但是"科索沃 模式"的武力打击并不是处理问题的正确手段。这种看法与民意测验中反映出来的普通民众 的意见是一致的。   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美国在科索沃的行动是为了"道义责任"(64%),高 达70%的人认为空袭是为了"保护阿族人",只有43%的人认为是为了美国自身的利益。 不 过,民意调查的结果也显示,美国公众对这场战争的支持率并不高。综合4家机构在6月的 调查,平均支持率是54.8%。(参见表4)综合盖洛普公司、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与《今 日美国》在整个战争期间的10次调查结果,平均支持率也只有53.4%。(参见表5) 表4 美国是否应该卷入科索沃战争? 调查机构 时间 应该卷入 不应该卷入 不知道 福克斯新闻与民意动态公司 6月2-3日 42 51 7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6月5-6日 51 37 12 皮尤调研中心与普林斯顿民意研究会 6月9-13日 68 22 10 全国广播公司与《华尔街日报》 6月16-19日 58 33 9 平均 - 54.8 35.8 9.5 资料来源:Public Opinion Online, Rope Center at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表5 美国是否应该卷入科索沃战争? (盖洛普、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与《今日美国》的调查) 时间 3.21 3.26 3.31 4.14 4.27 5.2 5.9 5.24 6.10 6.27 平均 应该 46 64 53 61 56 51 55 49 47 52 53.4 不应该 43 32 41 35 40 45 38 47 47 45 41.3 不知道 11 4 6 4 4 5 7 4 6 3 5.4 资料来源:Public Opinion Online, Rope Center at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著名国际事务专家,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新闻周刊》上撰文指出:"没有什 么问题比政府在对外政策新举措方面做出的贡献--即人道主义干预概念更需三思的了。科 索沃空中战争被赋予的正当理由是:它确立了国际社会--或至少是北约--从此将惩罚那 些侵犯其人民权利的政府的原则……道德原则以绝对方式予以表述。但是,对外政策必须永 远考虑到目的与方式的一致性。在科索沃悲剧发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外交与武力并举的其 他方式可寻。"他写道,战争的结果是:造成的"难民和伤亡比任何可以想见的其他方式都 要多",因此"它所依据的政治和道德理由均值得怀疑"。   基辛格所说的"目的与方式的一致性"构成了美国国内舆论反思科索沃战争的基本思维 逻辑。战争结束以后,美国各大媒体发表了不少有关科索沃的反思文章。其中意见比较集中 的观点和看法大致有三个方面。   第一、外交政策手段方面;   包括基辛格在内的很多精英人士都对克林顿政府处理科索沃危机的政策手段提出批评 和指责。他们认为,美国政府提出的朗布依埃协议草案过于苛刻,几乎是任何主权政府都无 法接受的,米洛舍维奇拒绝这个协议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美国的做法是自己把自己逼到了非 一战不能保全脸面的境地。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副会长理查德*哈斯说:"仿佛是我们迫不及 待要动武。决定不采取外交途径……使我们走上了动武之路。"   更多的学者和精英人士对科索沃战争的国际影响方面提出了质疑,认为美国和北约在科 索沃的单方面行动严重地破坏了与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关系,同时使美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变得 十分粗鲁、蛮横。美国前国务卿劳伦斯*伊格尔伯格称:"在世界许多人的眼里,我们看起 来好像是一头巨型好斗的公牛。" 乔治敦大学国际关系系主任、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同事兼 导师彼得*克罗的批评尤其尖锐:"我记不得什么时候我们的对外政策曾经掌握在更不称职 的人手中",现行的美国外交是"一种说教的、假虔诚的、伴以挥舞‘战斧’的对外政策"。   第二、军事战略战术方面;   战争结束之初,美国和西方普遍陶醉于在科索沃的辉煌军事胜利。某些分析家甚至认为, 北约对南斯拉夫的空袭行动为现代战争制定了一个新标准--只用空中力量,在不损一兵一 卒的情况下,就可以让敌人投降。但是这种乐观情绪并没有持续很久,越来越多的事实真相 表明南斯拉夫军队并没有像北约声称的那样受到重创。在撤出科索沃时,南联盟军队表现出 良好的状态,"北约的军事胜利"只是一个神话。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兹比格涅夫*布热津 斯基认为,南最终同意撤军的主要原因是俄罗斯承诺参加科索沃维和,并设法控制科索沃东 北部。   还有很多人认为,即便北约在科索沃行动达到目的,它也付出了过高的军备和破坏的代 价才取得的。数以千计的平民死亡,数以百万计的科索沃人无家可归,南斯拉夫经济成为一 片废墟,这种状况正如一位美国军事教官所说的:"我们只是用破坏来压倒他们。这在技术 上是极好的,但在战略上是彻底失败的。"   此外,美国各界还就科索沃战争的诸多战术问题提出了讨论。美国传统基金会发表报告 认为这场战争的结局是"以巨大代价换来不稳定的和平"。该报告从9个方面总结美国在科 索沃的教训,其中提到:美国决不能低估意志坚定的对手抵抗军事威胁和压力的决心;低风 险、逐步增强的空袭不足以赢得战争,也不利于实现人道主义目的;美国只应在切身利益受 到威胁的情况下动用军事力量,干涉的目标应当明确、决定性的、可持久的;对巴尔干的军 事干涉不应该削弱美国对世界其它地区的安全义务等等。   第三、政治道义原则方面;   科索沃战争一度被吹嘘为捍卫人权与人道主义的典范。捷克总统哈韦尔说:"这可能是 第一场不以国家利益为名、而以原则道义和价值观为名所发动的战争。科索沃没有油田可 贪……(北约)出于对他人命运的关心而战。"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说:"这是一场正义战 争,不是基于领土野心,而是基于价值观。"   在道义方面,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本国政府的人道主义动机是正确的,但很多人士都对科 索沃式的人道主义干涉模式的普遍性提出了怀疑。哈佛大学的贝尔费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主 任、著名外交政策分析家格雷厄姆*艾利森认为,科索沃战争完全是一种欧洲的现象,"是 一个偶然事件,是各种情况结合在一起的结果……"他指出:"当下一次暴力事件在卢旺达 或印度尼西亚发生时",尽管有人不可避免地会问,为什么西方不采取行动,但是"救世主 似的神圣战争不大可能发生"。   艾利森教授提到,西方在推行人道主义干涉时存在选择性、或可称为"双重标准"的问 题。这一点在科索沃战争中遭到了美国学术界最猛烈的抨击。有学者指出:人权就是人权, 不管牵涉到的人是什么肤色,什么种族,也不管他们信仰什么宗教,卢旺达人、东帝汶人或 库尔德人需要得到保护的人权一点都不比科索沃的阿族人少。干涉的选择性只能表明对人类 普遍平等与人权的不尊重。   此外,还有人对以武力解决民族冲突的道义合理性提出了质疑。华盛顿战略和国际问题 研究中心的军事思想家爱德华*勒特韦克直言不讳地说,对民族冲突,即使出于善意的干预 也只会使冲突延长,而不会带来和平;"科索沃战争表明,甚至一次毫无功利目的的大规模 干预行动都无法实现表面上的人道主义目标。"   科索沃战争结束后不久,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文章,题为《科索沃的三场战争》。 文章写道:"今年在科索沃实际上出现了三场战争。第一场战争我们输掉了,第二场战争我 们打赢了,第三场战争还未有定论。"第一场是防止科索沃爆发种族战争的外交斗争,美国 和北约输掉了这场斗争,接着就导致了第二场科索沃战争,美国和北约用优势军力赢了。但 是,"看一看科索沃正在进行的最新一轮种族复仇行动吧。这一次是阿族人屠杀塞族人…… 我们经历着第三场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之后,仍然不平静的巴尔干地区充分印证了上 述分析。      科索沃战争与美国的国家利益      美国是一个地理条件十分独特的国家,东西两个大洋使其远离世界的其它战略强国, 安全环境得天独厚。这份特殊的安全感使美国公众容易忽视和疏远外交和战略问题。很多学 者都指出过,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公民,美国普通百姓在国际方面的知识惊人地贫乏。 即 使在冷战时期,苏联的远程核武器已经使美国的两洋屏障不复存在的情况下,外交问题也很 少成为公众关注的中心。   随着后冷战时代的到来,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国际地位和安全环境几乎无人 能够挑战。由于战争等关系切身利益的威胁越来越遥远,美国人对外交事务的关注度进一步 下降。设在华盛顿的皮尤人物与报纸研究中心说,1999年公众最关注的两大新闻是科罗拉 多州的校园枪击事件和小肯尼迪的死。过去10年最引人注目的新闻则是1992年的洛杉矶种 族骚乱事件。   美国公众对科索沃战争的关注也反映出了这个基本状况。皮尤研究中心指出,只有7% 的美国人认为科索沃战争是1999年的重大新闻,美国人只在战争刚爆发时以及两名美国士 兵被俘时对此事感兴趣。在战争初期,美国公众的关注率一度高达94%, 不过这个数字并 没有保持多久。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斯蒂芬*赫斯统计了三大广播公司每周用于报 道科索沃事件的时间。在4月底5月初的时候,总共为215分钟。后来减少到180分钟、63 分钟,到5月中旬时,已减少到只有55分钟了。 有人评论说:"只有在美国士兵处于危险 的情况下,外国消息才会引起公众的兴趣。即便此时,这些消息的货架寿命也是短暂的。"   在大多数美国人眼里,科索沃问题只是在遥远的地方发生的一件值得同情的事件。他们 的短暂热情或许与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引起的轰动差不多,只要走出电影院,同情的 眼泪就会消散地无影无踪。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把的这种反应形容为:"宽 达一英里,深只及一英寸。" 表面上看美国公众的热情很高,而其实质性的关注程度却十分 稀薄。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在于,科索沃战争对于美国而言几乎是"零利益",所以公众 虽然会在短期内涌现出极高的热情,但并不愿意花费过多的心思。   尤其是当美国公众要为自己虚空的热情付出实质性代价的时候,例如准备牺牲成百上千 美国大兵的生命时,我们就可以看到美国公众的真实心理。本文收集1999年3月-5月,盖 洛普、美国有线新闻网与《今日美国》关于"是否支持派遣地面部队到科索沃"的调查,平 均只有38.8%的人支持,而反对的高达57.3%。(参见表6)这些数字迫使克林顿一而再、再 而三地宣布不派遣地面部队参战。      表6 是否支持克林顿总统派遣地面部队到科索沃参战? (盖洛普、美国有线新闻网与《今日美国》的调查) 3月25日 3月31日 4月7日 4月13日 4月27日 5月2日 5月24日 平均 支持 31 39 41 45 36 40 40 38.8 反对 65 57 54 53 60 55 57 57.3 不知道 4 4 4 2 4 5 3 3.7 资料来源:Public Opinion Online, Rope Center at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在当今国际政治生活中,国家利益仍然提供国家外交行为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最重要的基 石。尤其当一国发动对外战争行动时,其唯一有说服力的依据只能是国家利益的需要。科索 沃战争爆发当晚,克林顿在全国电视讲话中自然要为美国的军事行动辩护。值得注意的是, 在这篇讲话中,克林顿三次提到"价值观念",而提到"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地方却有 六处。他概括的北约空袭的意义是:"维护了我们的价值观念、保护了我们的利益,推进了 我们的和平事业。"   1999年6月,科索沃战争结束之初,克林顿在访问马其顿途中引用科索沃的例子宣称: "希望将来能确认一个重要原则:如果国际社会有力量阻止种族灭绝和民族清洗,就应当加 以阻止。" 这句话很快被世人称为"克林顿主义"。不过,这个"主义"刚刚露头就遭到了 美国国内舆论的普遍质疑。由于它把美国推向了国际宪兵和人权裁判官的地位,美国将不得 不对世界任何角落的人道主义事件作出反应。这实际上远远超出了美国的能力,何况美国国 内也没有多少人愿意让自己国家扮演这十字军斗士角色。作为对舆论的质疑的反应,,美国 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塞缪尔*伯杰在7月26日提出了美国在世界其它地区进行科索沃式军事 干预的三项条件:(1)出现有计划、有步骤的种族灭绝现象;(2)关系到美国的国家利益; (3)美国有能力采取军事行动。   9月21日,克林顿联合国大会的发言中说:"当我们面临屠杀全体人民或者把他们逐出 家园的蓄意的运动时,对受害者的关怀是重要的,但仅仅这样做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努力结 束这种暴力行动","……国际社会到底用什么办法来作出反应将取决于采取行动的国家的能 力,同时取决于它们对它们的国家利益的感觉。"克林顿接着还说:"我知道有些人对美国和 其它国家不能对世界上的每一场人道主义大灾难作出反应感到不安。我们不能做每一个地方 的每一件事情。但是这只是因为我们在世界的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利益,并不意味这我们可以 对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无辜者被毁灭漠不关心。"   从以上表述中可以发现,在科索沃战争和人道主义干涉问题上,克林顿政府为自己辩护 的主要理由仍然是美国的国家利益。在当代国际政治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家利益是一个十分 模糊、空泛甚至油滑概念,几乎任何一种利益都可以被装进这个大口袋。克林顿为科索沃战 争所做的辩护实际上也在利用这个大口袋。不过,实践终究会检验出什么是真正的国家利益、 什么是虚假的。美国《芝加哥论坛报》专栏作家斯蒂夫*查普曼十分生动地比喻说:"当然, 你可以把任何事情都定义为国家利益,正如你可以把任何东西都定义为建筑材料一样。不过, 当暴风骤雨到来的时候,你就会很快发现什么是、什么不是了。"   美国现实主义理论大师汉斯*摩根索在20世纪50年代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指出,"作为 外交政策核心概念"的国家利益经常遭到质疑,因为这个概念无法把握而且十分敏感,但这 些缺陷并不能抹杀这个概念的有效性。摩根索认为,国家利益的概念应该包含两个层次,一 个是"包含在概念本身中的内在意义(residual meaning)",另一个则是超越在这些内在意义 之上的"一切符合逻辑的因素"。 摩根索认为,内在的国家利益是:"保护(一国的)物质、 政治和文化特性免受别国的侵犯。"   国家利益概念的模糊性和争议主要出现在摩根索所说的第二层次上。这个国家利益可 以包容一切"符合逻辑"的内容,只能依据环境而定,而这个环境包括一国的政治传统、文 化背景、公众舆论、党派政治、利益集团、领导人个性等各种因素。摩根索指出,在众多复 杂的环境因素中,合法的国家利益必须捍卫三条边界:防止次国家、超国家以及别国利益僭 夺正当的国家利益。其中,超国家利益是对美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威胁。所谓超国家利益,是 指那些超出民族国家定位之上的普遍价值和利益。这些东西应该由联合国之类的国际组织来 代表,而它们却常常挂在美国政治家的嘴边。   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科索沃战争以及由此引发的"新干涉主义"争论带来正是超国 家利益与国家利益相互关系的问题。美国在科索沃的军事干涉打出的是"国际社会"的旗号, 而正如摩根索已经指出的,"国际社会"是一个超国家的存在,它的利益无法等同于美国的 国家利益。因此就产生了超国家利益僭越国家利益的现象。   这种僭越不仅决定了科索沃战争在美国国内舆论中的"滑铁卢",而且有可能进一步威 胁到美国真正的国家利益。首先,冷战后美国的实力优势只是"矬子里的大个"(first among equals),并不足以随心所欲地主宰世界。理查德*哈斯警告说,如果美国推行科索沃式的 人道主义干涉,就有可能把美国拖入保罗*肯尼迪所说的帝国过度扩张的陷阱。因此,他主 张,在缺乏伙伴的支持而又面对其它大国反对的情况下,美国必须在武力干涉问题上有所约 束,因为"秩序比正义更具根本性;人们在没有正义的情况下还可以拥有秩序,反过来却行 不通"。   其次,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中,超越正当国家利益的外交政策有可能破坏 现存国际秩序,反过来又会威胁美国自身的利益。约瑟夫*奈指出,在信息时代,"关于人 们直接冲突和受苦受难的生动画面往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可能出现‘魏玛俄罗斯’、中 国霸权的崛起、美日联盟的重要性、或者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可能崩溃等‘A’类抽象问题 更容易被公众接受。" 科索沃战争的危险之处就在于,由于美国的政策不当,这一"C"清 单内的问题可能祸及到美国与俄罗斯、中国的关系、联合国的地位、国际法的准则等一系列 "A"清单问题。因此,他呼吁美国人关注"今日美国力量的特性",制订"能够融合美国 的战略、经济和人道利益的审慎的外交政策原则"。      结论      科索沃战争及其引起的人道主义干预问题成为20世纪留给人类的最后一个难题。一方 面,当面对发生在他国的种族迫害、屠杀等人道主义灾难时,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自己 不能袖手旁观;另一方面,人道主义干预行动本身却充满着法律、道德、理论和实践矛盾。 从美国国内关于科索沃战争的反思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美国公众认为干预行动符合道义价 值,但并不赞赏干预的手段和结果。虽然支持人道主义干预的呼声很高,但为干预行动支付 实质性代价的意愿却不足。   人道主义干预要求国家提供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承担相应的风险和牺牲。因此, 决策者必须为此提供充分理由,从而获得民众的支持。然而,由于人道主义干预内在的困境, 其道义价值并不足以抵消行动的成本。在上述矛盾的制约下,我们注意到,克林顿总统和美 国政府为科索沃战争辩护时仍然借助于传统的国家利益概念。而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普世价值 观,在本质上是超越国家利益范畴的,它只能由具备全球性的行为体来代表,单个国家或国 家联盟无权僭越。反过来看,如果将普世价值其纳入国家利益的范围,则可能对正当的国家 利益产生损害。在这一理论层面上,美国国内的很多思想家都对科索沃战争做出了深刻的剖 析和反思。      2000年6月22日初稿   2001年6月10日定稿 Daniel Williams, "Yugoslavs Yield to NATO Terms", The Washington Post, June 4,1999. "The Milosevic Deal",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June 4, 1999. "NATO's High-risk Gamble Finally Pays Off," USA Today, June 4,1999. 法新社华盛顿6月4日英文电。 Gallup Organization,Cable News Network, U.S.A. Today, June 10, 1999. Public Opinion Online, Rope Center at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R. W. Apple Jr., "Clinton Tailors Legacy But Kosovo Isn't Fabric",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10, 1999. Gallup Organization, Cable News Network, U.S.A. Today, June 11-13, 1999. William Schneider, "Kosovo's the First 'Third Way' War", The Los Angeles Times, June 20, 1999. Ibid.. William Safire, "The Wrong Way",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14, 1999. Gallup Organization, Cable News Network, U.S.A. Today, March 25, 1999. Henry Kissinger, "New World Disorder", Newsweek, May 31,1999. 美联社华盛顿1999年6月13日英文电。 Robert Novak, "A Peace With Heavy Expenses", The Washington Post, June 7, 1999. Peter F. Krogh, "Scold and Bomb: Clinton's Failed Foreign Polic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pril 28, 1999. 新华社伦敦1999年10月21日英文电。 Serge Schmemann, "Now, Turn Onward to the Next Kosovo, If There Is One",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6, 1999. James Philips & James Anderson, Lessons of the Kosovo War,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July 22, 1999. "America's Double-Edged Sword", The Boston Globe, July 5, 1999. Ibid.. Michael Elliot, "The Lessons of a 'War of Value'", Newsweek, June 28,1999. 路透社伦敦1999年8月4日英文电。 Thomas L. Friedman, "Kosovo's Three Wars", The New York Times, August 6, 1999. 当然在美国公众当中也有一部分被称为"热心公众"的群体,他们比较热衷于国际事务,并积极参与国 家对外政策的讨论。不过,这些人在美国社会中并不多,大约只占人口的10%左右,而且根据问题不同出 现波动。 Justin Brown, "World Issue Aren't Showing Up at Ballot Box Yet",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January 24, 2000. Louis Harris and Associates, June 10-15, 1999. R. W. Apple Jr., "Clinton Tailors Legacy But Kosovo Isn't Fabric",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10, 1999. Justin Brown, "World Issue Aren't Showing Up at Ballot Box Yet",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January 24, 2000. "American Power--For What?"(A Symposium), Commentary, January 1, 2000. 高秋福主编:《硝烟未散--科索沃战争与世界格局》(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375页。 Public Affairs Section, Embassy of U. S. A., Backgrounder, June 23, 1999, p.2. 美联社华盛顿1999年7月26日电。 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 "Remarks to the 54th Sess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September 21, 1999, USUN Press Release # 59-(99). Steve Chapman, "Zero interest", The American Spectator; June, 2000. Hans J. Morgenthau, "Another 'Great Debate': The National Interest of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46, 1952. 转引自John A. Vasquez edited, Classic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1996), p.147. ibid., p.148. ibid., p.149. Richard N. Haass, "What to do with American Primacy", Foreign Affairs, Sept./Oct. 1999, p.44. Joseph S. Nye: "Redefining National Interest," Foreign Affairs, July/August, 1999, p.28. ibid., p.32.文中"ABC清单"是前美国国防部长威廉*佩里及其助手艾什顿*卡特提出的:根据风险和 利益的层次,美国的对外政策目标分为:将对美国的生存造成的威胁"A"清单;将对美国利益构成直接 威胁的"B"清单;以及"间接影响美国的安全但不直接威胁美国利益"的"C"清单。详见艾什顿*卡特, 威廉*佩里:《预防性防务:一项美国新安全战略》(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