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K街说客的游戏规则
作者:袁征 来源:《南方都市报》 时间:2006-02-26
美国首都华盛顿的K街是位于白宫以北的一条主干大街。由于很多有名的游说公司总部设立于此,所以“K街”又被用做游说者的代名词。然而,近期“K街”却变成了一个肮脏与腐败的代名词。究其原因,就是美国游说业的“教父”杰克•阿布拉莫夫丑闻的败露让K街蒙羞。这一丑闻也再次引起全美各界对于游说活动的关注。   美国存在着大量的利益集团。无论是利益集团,还是普通的公民,都希望政府出台的政策对于自己有利。他们在国家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竭力施展自己的影响力,防止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然而,随着游说的高度职业化和商业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腐败问题。   依据现行的法律,游说者可以合法地向竞选候选人捐款。除了个人捐助的额度受到限制外,团体组织必须通过“政治行动委员会”出面捐助。不过,实际操作中,还是会有不少漏洞出现。时至今日,还没有出台有效的法规来对“软钱”加以规范。利益集团可以通过诸如自行掏钱助选等方式变相资助候选人,而这往往逃避了联邦选举委员会的监督。   在美国,金钱的影响力是毋容置疑的。“金钱是政治的母乳”这句名言就形象地揭示了这一点。在现行的竞选体制下,选举实际上是烧钱的游戏。要取得选举的胜利,就必须筹足高昂的竞选经费。面对经费的巨大压力,政客们自然很难将利益集团送上门的政治捐款拒之门外。双方都心知肚明:这种捐助绝不是无偿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取得更大的回报。在这种变相的权钱交易下,产生腐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一个容易导致腐败的是越来越普遍的“旋转门”现象。不少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经常是前脚离开政府,后脚就加入到说客的行列;或者从私营机构进入政府占据重要职位。除了副总统切尼曾担任哈利伯顿公司的老总之外,目前白宫还有12人曾担任说客。据统计,大约43%的前国会议员离开国会山后到K街的游说公司中任职。从1998年至今,至少2200名前政府雇员成为说客,包括273名白宫工作人员、250名议员或部长级官员。说客与政府机构间的特殊关系不可避免地成为腐败发生的温床。   当然,这种“旋转门”还有一些看不到的“潜规则”。通常而言,曾在政府中担任要职的人员,往往都会成为游说公司的“抢手货”。不过,政党轮替执政同样也影响着K街的取向。当民主党主导国会时,游说公司更倾向于雇佣民主党人;反之,则会雇佣更多的共和党人。K街一度是民主党人的天下,然而自1994年国会中期选举以共和党大举获胜为起点,出现了逆转,共和党人大举进入K街的游说机构。2000年,仅仅有两名民主党议员跳槽到K街,而共和党议员则有15名。这一方面得益于共和党在国会中取得了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则是和共和党人自1995年起推行的所谓“K街计划”有关。这项计划就是施压让游说公司远离民主党人,而让共和党人占据华盛顿主要游说公司的高层职位。近期卷入丑闻的国会议员汤姆•迪莱就是最初这个计划的主要设计师之一。   多年来,国会一直有人试图通过立法来进一步规范游说活动,但多是雷声大雨点小。《美国宪法》规定,人民拥有“向政府请愿申冤的权利”,这成为游说活动的法理基础。不仅如此,人们对于游说的看法,也并非完全是负面的。政府需要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包括从游说者那里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使得公共决策能够考虑到各种利弊,这有助于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游说公司在游说政府机构时,往往会提交相关的研究报告,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也正因为如此,美国在管制游说活动和维护民众自由权利之间常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目前,两党议员都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方案。在美国现有的体制下,不可能禁止游说活动,只能在加强管理特别是让游说活动透明化方面多下些功夫。未来努力的一个方向,应当是要求国会议员公开竞选开支详细情况的同时,要求游说公司公布其开支的具体细节,以便接受公众和相关机构的监督,从而减少腐败的发生。不过,由于改革涉及到美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层面,所以遭遇的阻力将十分巨大。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美国所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