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作真时真亦假
作者:李晓岗
来源:《世界知识》2005年第16期
时间:2005-08-16
假作真时真亦假 《世界知识》2005年第16期,2005年8月16日 李晓岗 7月19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了《2005年中国军力报告》。根据2000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国防部每年需要向国会提交一份关于中国军力发展状况的评估报告,享有这样“殊荣”的只有中国一个国家。冷战时期,国防部曾根据国会要求对原苏联军力进行过类似评估。所以,这一规定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冷战色彩,反映出国会还有一些人对中国心怀戒备。而行政当局中以国防部为代表的鹰派势力则利用此规定与部分国会议员相呼应,通过夸大中国军事能力和中美间的分歧,反过来再为反华国会议员提供“客观”根据,进而为增加军事预算,谋求部门利益寻求支持。因此,中国军力报告既是美国每年反华舆论的“集大成者”,又为反华思潮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今年中国军力报告格外引人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公布的时间一再推迟。报告原计划3月份发表,但后来先是推到5月20日,再又推到6月8日,最后终于在7月19日正式公布。虽然美国防部对为何一再推迟发表报告避口不谈,但根据报告内容分析,很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行政当局内部其它部门在报告的内容和调子上存在分歧,需要沟通和协调。国务院等部门对原报告强烈敌视中国的调子难以接受,提出修改意见。报告的一改再改,造成发表时间一再推后。按照程序,报告由国防部组织人力撰写,初稿完成后需要征求国务院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等部门的意见。而从部门因素考虑,国防部总要以敌视的眼光看待与美国有重大利益分歧的国家,国务院以及国家安全委员会则注重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看问题。赖斯在外交政策上历来重视大国作用,认为大国关系对国际局势的稳定与否有举足轻重影响,因此主张大国合作与协调,维持世界秩序。在中国问题上,赖斯的态度是中国发展前景不确定,但美国可以通过与中国合作将中国纳入现有国际秩序。国防部的报告言辞尖锐,渲染中国威胁,把中国视为潜在敌人,将中国置于美国对立面,会招致中国的强烈敌意,不利于美中关系和美国对外战略的全局。因为现任国务卿赖斯身受布什信任,在涉外问题上有相当大的发言权,国防部在军力报告问题上不得不作出妥协。报告中关于中国未来发展不确定、面临十字路口,以及报告对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温和措辞,也不象是国防部习惯使用的语言,而很可能是国务院人员在修改时加入的,目的是部分抵消报告渲染中国威胁的基调。但修改后的报告反华主题还是显而易见。报告推迟发表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时第四轮朝核六方会谈尚未落实,美国需要中国从中协调,因此担心报告发表后,中国不再在此问题上积极合作。 与历年报告一脉相承,今年中国军力报告的主题仍然是渲染“中国威胁论”。报告通过主观推测,认为中国通过自行研发和从俄罗斯等国购买武器装备,海空军力量正在“跨越式增长”,中国军力的现代化打破了地区军事平衡,对该地区其他国家构成威胁。但今年的报告并不只是“中国威胁”的老生常谈,而是根据中国国力不断增强的现实,赋予了报告以新的特点。第一,以往的报告往往是根据中国军备发展谈“中国威胁”,而今年的报告则从更广阔的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思想层面入手。报告否认中国为维护自己安全利益而适度发展军事力量的合理性。美国在亚太地区保持强大军事存在被视为理所当然,无须解释,中国周边其他国家增加军事投入也被认为无可非议,惟独指责中国没有理由发展军事力量。报告说中国没有面临直接外部威胁,却大力推动军事现代化建设,其结果是“在短期内影响地区军事平衡,在长期则对周边国家构成威胁”。其次,歪曲中国国防建设思想,把中国军事力量的未来发展方向混淆为中国现实具有的能力。“积极防御”被暗示为为掌握战争主动权而随时可能对其他国家发动出其不意的战争,报告还想当然地认为“中国开始兴起学习古代军事著作的高潮”,而这些著作的主要特点是军事上的“欺骗迷惑”,进而断定中国会通过在战略及战术方面使用这种手段,“出其不意”地发动战争。第二,过去的报告着重从台海军力平衡出发,今年的报告则进一步强调中国军力发展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造成不稳定,明显地试图在国际上制造“中国威胁”。报告称,中国军力的大幅提升,并不仅仅只针对台湾。中国的海空军实力的发展已经超出台湾海峡的地理范畴。中国正在研发部署新型中程导弹,以提高“对本地区目标的打击能力”。中国空军的作战半径进一步延伸至南中国海。中国还在加强远程洲际导弹的打击能力,以便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目标进行打击。报告别有用心地挑唆,说中国与日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等国仍然存在领土纠纷,未来如果领土争端升级,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就有可能突然爆发冲突。通过把“中国威胁”国际化,报告进一步对欧盟“晓以大义”,强调仅仅美国维持对华军事技术的禁运是不够的,延缓中国军事现代化,欧洲维持军事技术禁售至关重要。欧盟对华军售解禁会大大推动中国的军力进步,给国际社会带来威胁。第三,往年的军力报告主要是从军事和传统安全的角度谈中国威胁,而新报告既强调中国军力在传统安全意义上的威胁,同时又把经济问题军事化。报告花了很多笔墨渲染中国经济发展对军事现代化的推动,声称中国通过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提高国防工业能力,中国的合资企业正在生产可用于制造军用计算机、导弹制导系统、通信、电子战设备、雷达系统的半导体和集体电路板。报告还声称中国经济发展对能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会促使中国发展远洋海军,甚至在国外建立军事基地,以确保能源渠道畅通和能源的稳定供应。第四,新报告看似更“客观”。报告在通过具体内容炒做“中国威胁”的同时,又通过对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宏观论述,提到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强调中美两国在朝核、反恐、经贸等领域合作的重要性。报告声称中国发展面临两种选择,一条是和平融入国际社会,开展良性竞争;另一条道路是与其他国家争夺霸权。 美国《军力报告》今年渲染“中国威胁”主要有四方面原因。首先,从去年底开始,美国对外战略的一个明显趋势是反恐色彩逐渐淡化,外交政策开始向“9·11”前回归,应对潜在大国挑战的言论重新抬头。其次,伊拉克目前形势虽然仍然动荡,但大局已定;巴以关系有缓和迹象;黎巴嫩、埃及、叙利亚等国初现“民主化”苗头,中亚地区发生了有利于美国的变化。由于美国在大中东地区战略压力随之减轻,它便能够腾出一部分精力关注其他地区,国防部中的反华势力便再次把中国当作自己的靶子。第三,自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虽然硬势力仍然无可匹敌,但软实力遭到严重削弱,国际形象大打折扣。看到美国与中国在东亚地区影响力此消彼长,美国右翼势力心理不平衡,认为中国利用美国忙于反恐战争之机占了便宜。他们对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力的不断增强感到焦虑,担心中国影响的扩大会逐渐削弱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作用,最终将美国从这一地区排挤出去。也正是出于这种疑邻盗斧的心态,《军力报告》执意为自己的反华主张寻找根据,有意曲解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例如,报告把中国参与海地维和说成是要在美国的势力范围扩大影响力,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多边机制的做法也被认为是要排挤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第四,台湾领导人推动“台独”的本质没有改变,而中国大陆通过《反分裂国家法》,显示了在反“独”问题上的坚强决心。美国军方希望通过强调大陆军事威胁,促使台湾增加购买美国武器装备,一方面为美国军火商提高发财机遇,另一方面增加中国大陆使用武力阻独的难度。 国防部夸大中国军力发展状况的做法,在近期肯定会对美国国内以及国际上的“中国威胁论”有所推动。不过,报告的一再修改和推迟发表也说明,布什总统、国务院、国家安全委员会等部门从大局出发对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视也使国防部中的极端反华势力无法为所欲为。报告在渲染“中国威胁”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美国在国际安全方面对中国的战略需求呈增加趋势,例如,报告说,中国在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潜力”,对促成六方会谈发挥了主导作用。报告出台后,白宫发言人也一再表示,中国不是美国的威胁。实际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中美两国间的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扩大了。中美两国在经济贸易方面已经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安全方面,美国解决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伊拉克重建等问题都离不开中国的合作。当前在朝核问题上美国尤其需要中国的帮助,希望中国利用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与美合作推动朝鲜的无核化。另外,虽然近年来中国军事投入不断增加,但增加幅度并不比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投入增加的幅度大,并且中国推进军事现代化主要是针对台湾分裂势力的。实际上,中国的反台独举措,对台独势力的恶性发展形成威慑,在客观上也加强了美国告诫台湾的分量。其实美国内心也明白,如果中国的威慑不起作用,美国就没有充足的理由劝台独收敛。而至少从当前来说,阻止台独、维持台海现状符合两国的共同安全利益。 因此,面对中国崛起,美国国防部中的反华势力也应当与时俱进,调整心态,客观认识中美关系的积极面。但同时,对他们顽固的反共反华心态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而要防微杜渐,尤其要警惕他们利用台湾问题做文章,干扰中美关系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