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美国对我《反分裂国家法》的反应
作者:李晓岗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时间:2005-04-21
研究报告 美国对我《反分裂国家法》的反应 李晓岗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5-4-21 美国是影响台湾问题的最大外部因素。“台独”势力的嚣张与收敛,与美国的姑息与打压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美国对我《反分裂国家法》的反应必然会对台海局势产生影响。 从美国朝野的言行来看,目前美国对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的反应比较低调。无论是国务卿赖斯的表态还是众议院的决议,都只是表示关注,而并没有说该法将改变台海现状,也没有表示坚决反对。与此同时,针对台当局支持“反《反分裂国家法》”游行等做法,美国告诫台湾当局保持克制,避免造成台海局势的新一轮紧张。 美国低调处理这一问题有这样一些原因。 首先,美国认为,《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并不表明中国大陆改变了过去的对台政策,而只是大陆对台政策的继续和法律化。《反分裂国家法》主要有两重内容,一方面是展现诚意,推动和密切两岸关系;另一方面是通过威慑“台独”势力,维持台海和平。法案所强调的促进和平统一是大陆对台政策的一贯方针,而引起美台关注的采取“非和平方式”的规定也只是过去“不放弃使用武力”说法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既然大陆的对台政策没有变化,美国便没有理由表示强烈反对。 其次,中国大陆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并不是主动对台施压,而是为了应对近年来“台独”分子变本加厉的分裂行径。近年来,台湾当局通过“制宪”、“公投”、“正名”等手段极力煽动反大陆情绪,一再挑衅大陆的一个中国原则,把两岸关系推向危险边缘。大陆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是为了阻止“台独”势力的进一步恶性发展,目的是维持台海稳定。2003年,由于陈水扁不顾美国公开或私下告诫,在“台独”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迫使布什亲自出面说“重话”,谴责台湾领导人试图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言行。而对于《反分裂国家法》,不但布什没有表态,美国国务院也只是说“不幸”,没有公开表示反对。两相比较,说明美国认为台海问题的主要症结还在于台湾当局试图改变台海现状。 再次,中国大陆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宣传工作,使美国认识到《反分裂国家法》中有关推进两岸关系的积极内容。美国认为,《反分裂国家法》没有提解决台湾问题的时间表,而只是强调一个中国,提出两岸对等谈判。与过去的对台政策相比,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法案中关于加强两岸交流、改善两岸关系的具体措施也表现出了善意。同时,今年春节前大陆派专人赴台吊唁辜振甫先生、积极推动两岸包机直航的做法,为两岸创造了和解气氛。而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前,胡锦涛主席发表的四点意见,强调和平统一、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的顾虑。 第四,美国在《反分裂国家法》问题上保持低调也是为了避免被“台独”分子利用。“台独”分子在《反分裂国家法》尚未公布时就大肆造舆论,污蔑这是“战争法”。法案公布后,他们又极力歪曲法案内容,试图通过发动游行示威激化两岸关系。美国这时如果对法案做出强烈反应,无疑会助长“台独”分子的嚣张气焰,进而促使大陆采取更加强硬的措施,使两岸局势再度紧张。所以,美国通过公开和私下渠道,要求台湾当局收敛,避免破坏两岸刚刚出现的缓和苗头。同时,美国也通过各种方式告诫台湾当局,美国关注台湾对《反分裂国家法》的反应,如果台反应过激,为避免引发台海局势新一轮紧张,美国将对台湾的行为做出强烈反应。 从更深的层次来说,我国的《反分裂国家法》加强了美国告诫台湾的份量。因为只有中国大陆对台保持着威慑,美国对台告诫才会发挥作用。虽然通过2004年底的选举,岛内的泛蓝阵营维持了在“立法院”的多数,对陈水扁“修宪”、改“国号”等“台独”行径能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同时在美国的压力下,陈水扁也被迫转变姿态,对大陆展现某些善意。但是,经过近几年的交往,美对陈水扁阳奉阴违的行为有了领教,对其信用也产生了怀疑。在陈的第一任期内,在美国一再压制、泛蓝掌握着“立法院”多数席位的情况下,陈水扁仍然发动了“防御性公投”。进入第二任期,陈“公投入宪”、“双十讲话”等行动,表明他对美国的告诫继续置若罔闻。美因此担心陈一旦找到机会,难免不会再次寻衅滋事。如果任由“台独”势力膨胀嚣张,美终将失去对台湾局势的控制。而《反分裂国家法》通过后,大陆加强了对台威慑的力度,美国也有了对台施压的说辞。 应该看到,美国在《反分裂国家法》问题上保持低调的同时,也对我国指手划脚,并以此做文章。突出表现在:第一,指责中国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的时机不当。美国认为,在两岸实现包机直航、“扁宋会”达成十点协议后,两岸关系出现了解冻,此时推出《反分裂国家法》,不利于两岸的和解气氛。第二,认为法案虽然提出了密切两岸关系的具体措施,但“一个中国”的前提又使这些措施落实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要求中国降低对话门槛。鉴于陈水扁的“台独”行径有所收敛,在台反《反分裂国家法》的“3·26”游行问题上有所克制,美台关系有一定恢复。今后,美国在两岸谈判问题上将把压力向我方转移,要求我采取更多行动。美国一些专家学者已纷纷或在这方面向美政府建言献策,或表示愿意出面促成两岸对话,例如提出各种“中程协议”。第三,对法案规定,在三种情况下将使用“非和平手段”的内容心怀戒备,美声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同意使用武力。同时,美国抓住这一点,一方面以此为借口,极力阻挠欧盟解除对华军售。恫言解禁将威胁亚太地区美军的安全,打破台海军事平衡,不利于亚太地区稳定。另一方面,美国将借《反分裂国家法》中的“非和平方式”条款,声称台海军力对比正在发生有利于大陆的变化,对台施压,要求台加快批准军购案,企图防止我依靠军事优势对台保持压力。 美国在《反分裂国家法》问题上的低调反应并不是为了配合中国的对台政策,而是着眼于美国的全球战略,维护美国的安全利益。从美国全球战略来看,台湾问题排在美外交议程中相当靠后的位置。伊拉克局势、伊朗核问题、朝核问题、巴以冲突、欧美分歧等等,都是摆在美国眼前亟待处理的问题。美国不愿意台海紧张局势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因此,维持现状,台湾“不独”、大陆“不武”仍是美国对台政策的指导思想,其中“阻独”是主导面。如何阻止美国当政者与“台独”势力勾结,同时利用美台矛盾以遏制“台独”势力的发展,是祖国统一大业和外交工作的重大课题。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