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海啸激起的政治较量
作者:刘卫东 来源:《南方周末》 时间:2005-01-13
海啸激起的政治较量 刘卫东 或许是因为整个国际社会在无处不在的恐怖主义的折腾下已经不堪仇恨的重负,2004年末的一场天灾将人们积聚在心中长久未能抒发的人道主义关怀集中地释放出来。在印度洋大海啸掠过周边地区,留下梦魇一般的痛苦记忆之后,世界各国政府和民间组织迅速动员起来,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效率向灾区提供了大量各种形式的援助。从好莱坞珠光宝气的明星,到中国贫困山区中缺食少衣的儿童,都在伸出自己的双手,阐释着真诚的普世热情。地球村的空间在海啸的冲击下变得越来越小,人类天然的善意和友爱也在逐渐平息的巨浪里得到升华。 但是透过云集与此的救助人员和军舰飞机,还是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政治气息。一些援助国运来的不仅是灾区稀缺的生活物资,还裹胁着强烈的外交意图和政治动机。海啸冲垮了岸边的基础设施,也由此打开了受灾国原本紧闭的大门。灾区重建的舞台上,已经在上演着新一轮大国之间的政治博弈游戏。 大灾刚过,对灾难的应对速度立即就成为衡量国际责任感的第一个视点。海啸发生时布什总统正在自己德州的农场里摆弄自行车,反应迟钝的他这次又延续了一贯的特色,只派出秘书念了一段121字的发言稿,自己则若无其事地继续圣诞长假,几天后才做出正式表态。在闻讯后马上中断休假的德国总理的映衬下,相形见绌的世界头号大国领导人立即饱受非议。所幸布什这次知错就改,不仅通过一再追加拨款弥补缺憾,还派遣胞弟杰布州长和国务卿鲍威尔亲往灾区访问,并下令美国全境和在世界各地的所有公共建筑降半旗致哀五天,总算为自己挽回了一些面子。但此时欧盟也没闲着,除了迅速捐款以外,各成员国也响应统一号召,政府机关办公楼均降半旗,并在1月5日中午停止工作默哀3分钟,国家电视台暂停播出娱乐性节目,一些文艺演出也被取消或推迟。布什随即后发制人,做出更大动作,发表题为《为了援助海啸灾民》的署名文章,盛赞美国人民一贯的慷慨和友善,呼唤全国民众向灾区捐款。 随后捐助排行榜上的排名成为另一个竞争热点。美国政府在不断遭到包括本国人民的指责后,将援助金额从开始的1500万飞涨到3.5亿美元,相当于付出了美国全年的赈灾预算;日本则一张口就喊出了5亿美元,一度成为最大的捐助国;但这个记录没有保持多久,欧盟的发动机德国迅速行动起来,宣布要捐出5亿欧元;而就在同一天,不甘示弱的近邻澳大利亚立即以破纪录的10亿澳元(折合7.64亿美元)成为新的霸主;但次日欧盟再次宣称,其25个成员国承诺的援助已达15亿欧元,所以冠军自然非其莫属。捐助金额的不断攀升直接导致了削减债务问题的提出。认捐并不出色的英国率先在八国财长会议上提出这一主张,这次得到美国迅速回应,但法、德、意、日的反应稍微滞后。毕竟这涉及到57亿美元的债务总额,不是说说就完的事情,但大家一致同意受灾国暂停还债。在你追我赶的捐资热潮中,还点缀着互不服气的指责。美国在积极反驳别人批评的同时,又有人把吝啬鬼的“桂冠”抛向法国,引起对方强烈不满,要求当面对质,笔笔细算。 紧接着具体的赈灾计划成为相互较量的中心环节。美国加入以后就明确倡议成立由美、日、澳、印度四国组成的“核心救援集团”,主导灾区救援和重建工作;而一直低调的欧盟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国际合作来实施救援工作。游客损失最重的挪威推波助澜,在捐助的同时强调,只有联合国发挥中心协调作用,才能确保援助款项落实到最需要的地方。在不断增大的压力下,美国6日宣布,“核心集团”已经完成了加快救援工作的任务,为了聚集更广泛的救援联盟,美国准备将其解散并接受联合国的统一赈灾指挥。联合国发言人随即表示,支持美国解散该集团的决定,联合国将逐步承担起下一步的协调活动。这时日本也适时出面,表示鉴于其在防御地震海啸方面的丰富经验,将于本月在神户主办地震海啸预警国际大会,商讨建立南亚地区预防地震海啸的相关机制。 大灾之后伴随着救援行动的政治较量就这样迅速展开。面临如此一个施展自身道义的难得机会,救援现场自然会变成争夺国际影响力的战场。美国一直在试图弥补其不佳的国际形象,以摆脱因为伊战而在穆斯林世界留下的不良名声。现在不期而至的海啸为布什政府提供了时机,他既可以通过重新融入国际大家庭来重塑“世界慈善领袖”的威望,努力营造出一副能杀人也会救人的新面孔,利用强大的硬实力来补充受损的软实力,也希望利用这次的援助来换取有关国家对其全球战略的理解和支持。正如鲍威尔公开表示的那样,救援灾区“是对美国安全的投资”,押在天平一边的政治筹码自然能够抬高受援国在美国反恐问题上的合作力度。这与去年初美国在伊朗开展的地震外交的政治企图十分相似。在利用救灾舞台彰显自己的同时,美国当然也不忘努力排斥亚洲主要大国的影响,积极组建的核心集团之中竟然缺乏最临近的大国中国,其用心可见一斑。欧盟打出联合国的旗号积极参与,不仅是因为欧洲游客死伤较多,更主要是出于对美国“四国帮”提议的抵触和反感,希望通过强化国际合作机制来抑制美国的单边行为,进一步提醒人们警惕伊战后重建进程中的霸权印记,为确立一种今后应对国际灾难的集体合作模式创造先例。作为东亚第一大经济体,日本的表现更为抢眼,小泉亲自参加了救灾首脑会议,在资金拨付和人员派遣方面争先恐后,其积极涉足的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出与其经济地位相称的政治责任感,以换取世界对其孜孜以求的政治地位的认可,为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努力增加筹码,并通过突出自我形象来抢占在中日韩三国与东盟合作中的领导地位。澳大利亚同样也希望通过积极行动在周边发挥更大影响力。  除了政治效应,对美日来说救灾行动还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军演机会。海啸之后,美国在亚洲的军事调动达到越战后的最大规模,驻韩国和冲绳美军都参加了救援行动,航空母舰和远程运输机纷纷赶往受灾国家,日本也出动了史无前例的海外兵力参与救援。以前它们的军事访问要求曾遭到拒绝,现在打着救灾的旗号,军队可以直接进驻受灾国海空,美、英、澳、日都提出要使用马、泰、印尼等国领空和机场的要求,并已得到批准。远距军事调动锻炼了美日部队在东南亚的机动和迅速部署能力,取得了和军事演习类似的效果;在受灾国军事基地附近的部队集结还提供了现场窥察当地情报信息的难得渠道,连以色列也嗅到了其中的妙处,试图派遣一支“以军赈灾团”前往斯里兰卡帮助搜寻失踪的本国游客。这些行为已经引起一些受灾国民众的担忧,印尼政府不得不出面解释,并且为外国军队制定了驻扎3个月的期限,这或许也是印度拒绝接受国际援助的一个原因。 在灾难面前,大国政治依然是奏得最响的旋律。弱小的受灾国无可选择,而接受援助就意味着默认大国隐含的条件和期许。远涉重洋而来的人员物资中体现着无可否认的真诚和善意,但一些大国时刻衡量自身利益得失的痕迹同样也表露的一览无余。美国开始愿意捐出的款项不足即将到来的布什就职典礼预算4000万的一半,而作为私企的辉瑞公司一出手的救助总值就高达3500万,等同于世界头号强国联邦政府一度升值后的援助总额;即使布什承诺出10亿美元,也不过是在伊拉克军费的0.5%而已,孰轻孰重自见分晓。即便如此还要讲条件,短命的“核心集团”只是首战告负而已。况且多数国家的报价只是承诺,往往规定要在数年后才能全部付清,难怪面对纸面上已经超过40亿的救助重金,安南秘书长还要大声疾呼尽快提供10亿美元的现金援助。对于那些有备而来的国家来说,钱不会是好出的,当然也不会是白给的。海啸虽已远去,但满目苍遗的灾难现场似乎在提醒人们,这场背后的政治较量才刚刚开始。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