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美国市民社会研究》第七章
作者:姬虹 来源:中国社科出版社 时间:2004-10-28
第七章 肯定性行动与少数族裔权益 种族矛盾是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痼疾,如何缓解这一矛盾,一直是举国关注的问题。肯定性行动诞生于20世纪的60年代,当时美国的民权运动正处于如火如荼的阶段,肯定性行动的出现就是用于缓解种族矛盾的手段之一,故也有学者称之为种族矛盾的减压阀。40年过去了,该行动在不断挑战中存在,在困难中前进,之所以它还有存在的空间,与美国少数族裔自身的维权有一定的关系。2003年,由于白人学生诉密歇根大学在招生政策上反向歧视,肯定性行动又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试图从肯定性行动这个事例出发,看美国国家、少数族裔群体是如何应对和缓解种族矛盾的。 一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少数族裔在各方面均落后与白人,在教育方面,尽管在美国每个公民都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1954年的布朗案也裁决,在公共教育中不能因种族不同而对黑人实行隔离教育,但时至今日,少数族裔在教育上与白人有明显的差距。如各年龄段注册上学的比例,白人、黑人、西班牙裔是不同的,以2000年为例:1 种族 年龄(岁) 白人(%) 黑人(%) 西班牙裔(%)平均55.159.051.33-450.259.935.95-695.396.394.37-1398.298.097.514-1598.499.696.216-1792.891.487.018-1961.357.249.520-2144.936.626.122-2423.724.218.225-2910.414.37.430-346.09.65.635以上1.82.62.0   同年完成学业的族裔比例也不同:2 种族 总计白人黑人亚裔西班牙裔高中 84.184.978.585.757.0大学本科以上25.626.116.543.910.6  除一向注重教育的亚裔外,黑人和西班牙裔的比例都远低于平均值和白人。而且少数族裔的流失率如2000年高中平均流失率是12.4%, 白人是12.2%, 黑人是15.3%, 西班牙裔是32.4%3,全国16-19岁高中肄业者中34%是西班牙裔。 据最近的调查,在大学毕业率方面,白人是57%,黑人是39%,西班牙裔是42.7%, 亚裔是60.2%。4   对于少数族裔的低毕业率,反对肯定性行动的人士的解释是,“让不能胜任学业的人入学了”,而实际上由于历史原因,当前少数族裔的教育水平还处在较低水平,造成少数族裔教育落后的原因来自多方面,(1)种族隔离状态下的内城(inner city)公立教育。(2)家庭恶劣的经济状况使得家长无力顾及孩子的教育。(3)新移民,尤其是西班牙裔的孩子在教育中面临语言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美国居住区的种族隔离是非常严重的,如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的统计资料表明,60%以上的黑人生活在大城市,而且是高度聚居,他们生活的社区内五分之三的人是黑人,社区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5由于居住上的种族隔离,形成了新形式下的教育体制,其表现是中心城市学校主要以低收入的黑人或其他少数族裔学生为主,郊区学校以中产阶级的白人学生为主,城市与郊区学校的差距不断在扩大。由于中心城市人口结构的变化,居高不下的贫困率,所以城市公立学校的生源基本为穷人也就不足为奇了,如2002年全国公立高中的17%的生员是西班牙裔。而据预测,到2008年将占21%6。美国城市和郊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学校的经费的差异,这也直接影响到学校的设备、师资和教学质量。德克萨斯的埃奇伍德学区有96%少数族裔人口,是贫困区,每个学生的教育经费平均是356美元,阿拉莫学区有19%的少数族裔人口,相对较富,每个学生教育经费平均是594美元。因为经费的差异,也关系到师资力量,现在城区教师的收入要比他们郊区的同行低25%,所以城区很难找到好的教师。以纽约为例,城区学校不仅比郊区学校缺少持有证书的老师,而且现有老师通过州资格考试的成绩也低。7老师素质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以亚特兰大为例,从上世纪70年代起,大亚特兰大地区(包括周边郊区)按考试成绩分,前十名的学校均为清一色的白人学校,而倒数前十名的学校为清一色的黑人学校,这种格局沿袭至今。 对于在教育上与白人差距,少数族裔在《华盛顿邮报》的一次有关种族态度的问卷调查中,态度明显,除亚裔外,黑人和西班牙裔均认为与白人情况相比,要差得很多,而且89%的黑人、79%的西班牙裔人和73的亚裔人认为政府对此应负主要责任。8   少数族裔在经济上的劣势势必对孩子的教育产生影响,是公认的事实。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难以维持学业或进一步深造,对于少数族裔是常见的,这也是他们高流失率的另一种解释,同白人相比,25-34岁的西班牙裔只有1.9%的人继续读研究生,同年龄段白人是3.8%,西班牙裔组织的调查结果是西班牙裔学生债务太重,而且还需养家。处于贫困状态的少数族裔的父母忙于挣钱,也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1999年人口统计局的资料表明, 家庭在教学龄前儿童的读、讲故事、数数字和带儿童去图书馆方面,少数族裔比白人的各项指标都落后。 随着新移民的大量涌入,孩子在家讲非英语的人数比例在上升,在5到17岁的孩子中,非英语孩子的比例从1979年的8.5%发展到1999年的16.7%,在英语方面有困难的孩子的比例也相应从2.8%上升到5%。9而双语教育又跟不上去,这也是少数族裔,尤其是西班牙裔流失率高的原因之一。   总之,单纯从教育的角度分析,少数族裔与白人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当最高法院尚未裁决,社会上对肯定性行动争论最激烈的时候,就有文章预测,如果没有肯定性行动,全国法学院中的黑人将减少75%,医学院将减少71%,10而事实也证实了这个论点。2004年2月密大报名截止前,黑人等少数族裔的报名下降了23%,录取下降了30%。同时也废止了“定额制”的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黑人录取率下降了18.6%.11这从一方面说明了肯定性行动对少数族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状况下,即少数族裔与白人不仅在教育上 而且在各方面均存在在差距,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而让他们同时起跑,显然是不公平的。只有到“我们不必关注,不必努力,就能达到多样化时,肯定性行动就能结束了”。12   二   肯定性行动产生之初,就是通过一些政府行为,在政策上有所倾斜,给予少数族裔在招生、招工、工程承包等方面给予照顾,所以肯定性行动又被称为是“照顾行动”。但肯定性行动确实有悖于美国社会公平竞争、机会平等原则,所以一直以来颇有争议。在这一系列争论中,政府的取向,是相当重要的,而当前的布什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是处于两难之中   自从1978年巴基案给肯定性行动定了底线,即在少数族裔学生录取中实行“配额制”是违宪的,但种族因素可以成为录取的考虑因素之一,在这以后的20多年中,尽管在一些大学,如得州大学法学院、佐治亚大学等在录取少数族裔学生是否应该给予优待方面发生过法律诉讼,而且1996年第五巡回上诉法院还在得州大学案中裁定该校招生政策对白人学生实行反向歧视,一些州如加州、得州和佛州在本州范围内取消了肯定性行动,但就全国范围而言,巴基案的原则还是适用的。   但是密歇根大学的两个案子,格鲁特诉博林杰(Grutter V. Bollinger)和格拉茨诉博林杰(Gratz V. Bollinger)从设在辛辛那提的第六巡回上诉法院一直打到了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在2002年的年底宣布审理该案,对在学校招生中种族因素该占多大比重进行重新审查。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为之哗然,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声音都不低,在这种状况下,布什总统的态度变得十分重要。   从根本上讲,布什对肯定性行动是持反对态度的,在他任得州州长时,签署了州法,用所谓的“肯定性进入”代替了“肯定性行动”(在后文中将详述),学校在招生中不再考虑种族或族裔因素,使得肯定性行动在得州寿终正寝。但此时非彼时,而且2004年大选又临近了,肯定性行动的背后是种族问题,而种族又是极其敏感的问题,布什如何表态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布什又是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首先他不愿意得罪党内的保守势力;其次共和党内也有不同的看法;最后为了连选连任,布什还需要得到少数族裔的支持。而这几种人又是水火不相容的。因此,有人形容布什必须在反对肯定性行动的保守共和党人和广泛的选民之间找到平衡。13也有人形容布什在此问题上是不可能赢的。   白人,尤其是来自南方的白人男性是布什的铁杆支持者,他们中的73%的人反对肯定性行动,这使得布什的表态变得极其慎重。2003年1月15日,布什在讲话中认为,他支持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但他认为密州大学为达到此目的而采取的方法是错误的,在招收学生上采取种族上的优待只能造成分裂,是不公平的,也是违反宪法的。14布什的表态,使得保守派一方面喝彩,一方面又有点担忧,认为布什并没有将大门完全关死,害怕布什可能网开一面,将种族作为考虑的因素之一,希望布什能直接说出,不能考虑种族,因为这不是国家的重大利益。15但布什始终没有脱口,而是反复强调密州大学的政策是“配额制”,一直饶开在政府决定中是否应该考虑种族因素这个关键问题,也不坚持要推翻巴基案。   布什之所以这样做,基于这样的考虑:首先党的团结。在布什表态前,共和党内的4个温和参议员(来自宾州阿伦? 斯宾塞, 缅因州的奥林匹亚? 斯诺 和苏珊? 柯林斯, 罗得岛的林肯? 查菲)联名给总统写信,要求他不要支持密州大学案中的白人学生,认为学校在招生中应该考虑种族因素,在录取政策上承认多样性是国家的重大利益所在.16很少在国内问题上表态的赖斯也一反常态,对肯定性行动有了一番评价。她在书面声明中,没有忌讳在此问题上与总统的不同,她认为如果没有定额制,她还是支持肯定性行动的,为了达到学生群体的多样性,种族可以作为考虑因素之一。在几天后NBC“面对新闻界”的采访中,她直言自己是肯定性行动的受益者,而且认为肯定性行动对美国没什么不好的,如果无种族色彩的政策行不通的话,种族因素可以考虑,毕竟种族是我们社会中的一个因素。17鲍威尔在此问题上走的更远,他在CBS的采访中明确表示支持密州大学的政策,声称自己是肯定性行动的坚定支持者,鲍威尔在2000年共和党全国大会上就党内对肯定性行动的攻击进行过严厉的批判。来自党内的不同声音使得布什不敢走得太远。   其次,布什为了连选连任,不敢忽视少数族裔的力量。根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美国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少数族裔,在加利福尼亚州,已经出现了“少数族裔多数”的现象,即白人人口的比例不到50%,少数族裔占了人口多数。就全国而言,黑人与西班牙裔在全国人口中约占了1/4, 其中西班牙裔人口为388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13.5%18,黑人3660万,占12.7%。 少数族裔适龄选民、登记率和投票率情况从下表可看出: 2000年 白人、黑人及西班牙裔选民人数及登记、投票情况19 适龄选民人数(百万)选民登记率(%)投票率(%)全国202.663.954.7白人168.765.656.4黑人24.163.353.5西班牙裔21.634.927.5  2000年布什获得了35%的拉丁裔选民的支持,是1984年里根当选以来最高的,而黑人将90%的选票投给了戈尔。因此,有人预测他为了能够连选,就必须获得3百万以上的少数族裔的选票。出于选举考虑,布什也不能完全放弃“肯定性行动”。而且由于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共和党人洛特在种族问题上“失言”,引来了如潮批评和压力,虽然洛特已经在10天内连续6次道歉,但仍无力回天,在2002年12月19日辞去参院共和党领袖的职务。12月5日,洛特代表参议院所有共和党人、在老议员瑟蒙德的100岁生日诞辰晚宴上发表演说,洛特竟然赞扬这位即将退休的共和党老参议员,称如果1948年瑟蒙德竞选总统成功,美国这些年的“所有问题”都不会存在,当年瑟蒙德是作为“种族隔离”政策的积极倡导者。洛特虽然下了台,但他还是触痛了美国社会的一直未曾愈合的伤口,使得共和党与黑人的关系紧张,布什在2004年大选前必须修复这种关系,不能再在这个伤口上撒盐了。   最后,在肯定性行动上,布什遭到了来自民主党的强烈攻击,众议院民主党领袖佩洛西指责他是要把民权运动的成就之一抹掉,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达施勒说,布什是用自己的行动明确说明,政府是与那些反对民权的人为伍的,国会黑人党团领袖卡明斯则称布什的讲话充满虚伪。而那些参加2004年大选的民主党人更是利用这个机会来攻击布什,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格普哈特表示,如果当选,就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推翻最高法院有关肯定性行动的错误决定。库钦奇话说得更大,称如果当选,就把肯定性行动写入联邦宪法,“既然总统不想让我们成为一个国家,那么现在就是我们选举一个能使我们成为一个国家的总统的时候了”。克里允诺在他的领导班子里有担任最高职务的少数族裔,他的竞选队伍也将保持多样化。民主党人的讲话不乏有取悦选民的成分,带有明显的宣传意义,但在2004年大选逼近的时候,在争取选民方面,对布什的打击还是重大的。   同时布什还要考虑社会舆论,特别是主流社会的看法。尽管反对呼声不低,但社会公众一般还是接受肯定性行动这个概念,但是这个行动如果太等同于定额制,就没什么人支持了,这是《纽约时报》和CBS在2003年1月的调查结果,其中53%的人赞同肯定性行动是作为特别的努力来帮助少数族裔前进,补偿以前的歧视。20更有舆论认为,在举国上下在为实现平等机会而努力的时候,政府不能把种族的时钟倒转。21在最高法院受理密大案件后,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书面意见近百件,数量之多,创记录,其中绝大多数是支持肯定性行动的,当中也不乏500强大企业和军队高级官员。   因此布什的电视讲话还是稍后的司法部副部长代表政府给最高法院的书面意见都是含糊其词,态度谨慎,将球踢给了最高法院,等待2003年6月最高法院的最后的裁决。   2003年6月23日美国最高法院就白人学生状告密歇根大学在录取方面对白人学生歧视的案件做出了判决,以5:4裁定,有限度地实行“肯定性行动”,大学在录取学生时可以考虑种族因素,同时又以6:3裁定,反对在招生中给少数族裔加分或实行配额制,以此给予少数族裔照顾。在最高法院判定后,布什发表了书面讲话,他一方面赞赏这个判决是考虑了学校的多样化,是在校园多样化和公平对待之间寻求平衡,承认美国社会确实存在种族这个因素,但他还是在极力推广他的“无种族色彩”(或称肤色色盲)的“肯定性进入”计划。政府的暧昧态度,实际上表明了他们的取向,他们对少数族裔的权益不关心,他们更多的是政治上的造势,以及内部斗争的妥协。 三   目前反对肯定性行动的人士,也提出了一些替代方案,如以阶级(或经济)为基础的肯定性行动,或是称为肯定性进入的“X%计划”,这些方案是否能解决少数族裔的问题,保护他们的权利?   在这些替代方针中, 叫得最响的莫过于“百分比计划”(也叫“X%计划”或“肯定性进入”), 这以得州、加州和佛州为代表。1997年得州通过州法,取消了肯定性计划,代之以“百分之十计划”,即本州公立和私立高中的10%最优秀的毕业生可自动升入州内公立大学,1996年加州公投通过的209法案,废除了肯定性行动,同时决定州内高中(公立和私立)的排名前4%毕业生可入加州大学系统,1999年11月佛州州长杰布?布什颁布行政命令,州内公立高中的排名前20%毕业生可入州立大学,这三个州恰好是少数族裔集中的州。百分比计划出台后,得到很多人的赞扬,认为该计划可以有效保持少数族裔的入学率,成为反对强调种族意识的肯定性行动没有必要存在的充分根据。22同时反对者也不少,认为该计划是建立在种族隔离的高中这样一种体制上的。   从该计划的实施看,在这三个州大学少数族裔录取率上看,有所下降,但变化幅度不是特别大。以加州大学为例,23 1995(%)2000(%)2001(%)白人40.939.539.3黑人4.43.33.4西班牙裔15.813.814.6亚裔31.533.332.7不详4.27.67.6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肯定性行动可有可无, 因为(1)上世纪的90年代这三个州少数族裔人口增加极快,大学适龄青年中少数族裔的比例增加很快,15-19岁中各种族的比例1990年和2000年就有所不同,24 得州 1990年(%)2000年(%)白人5144黑人1413西班牙裔人3339亚裔23 加州 1990年(%)2000年(%)白人4434黑人87西班牙裔人3539亚裔1111 佛州 1990年(%)2000年(%)白人6355黑人2021西班牙裔人1520亚裔22  适龄学生比例的增加并没有增加其大学入学的比例,这实际上说明这三个州大学中少数族裔的比例与取消肯定性行动前持平或减少有限,并不能说明肯定性行动可有可无,而是少数族裔学生来源增加了很多.   (2)根据学者的研究,尽管这些大学如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少数族裔的学生比例没有什么变化,但学校为了保持校园的多样化,采取了一些措施,使得少数族裔学生录取率保持在一定水平.所以校方也承认,仅有10%计划是不够的,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与之配套进行.25 而这些措施就是针对少数族裔的奖学金计划等,在经济方面使少数族裔学生不仅能注册入学,而且能完成学业,如奥斯汀分校对来自州内贫困地区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其中主要是黑人和西班牙裔提供帮助,如宿舍和免费辅导等。因此有舆论就尖锐地指出,如果没有这些措施的支持,百分比计划就成为了空壳。而得州的农工大学没有类似项目,少数族裔的学生人数就下降很厉害。   尽管如此,百分比计划还是着致命的缺陷:(1)该计划是建立在教育高度种族隔离的基础上的,有数据表明,这三个州中小学校种族隔离极其严重。(2)被称为百分比计划基础的奖学金项目等变相带有种族色彩,可能成为下一个遭攻击的目标,已经有人认为百分比计划更有种族定额的嫌疑。26而且从经济上看,花费较大,能否长期保持,存在疑问,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3)反对该计划的人认为,它更是使不够资格的人上了大学,因为内城、农村学校和郊区学校教育质量不同,10%就是硬性把各校的前10%的学生放在了一起,对此郊区学校学生家长意见很大。(4)百分比计划对研究生招生和外州学生不适用。   因此,百分比计划出台后,就遭到了攻击,认为是用简单的方式解决复杂的问题,标榜无种族色彩(或称色盲),用固定百分比的方式保证好学生自动被录取,但实际上的趋势是使教育和居住区的种族隔离更加严重,从长远看,对少数族裔是不利的。   除了百分比计划外,近年来还出现了另加一种替代方案,即废除以种族为因素的肯定性行动,代之以阶级因素为基础的肯定性行动。这以世纪基金会的学者理查德?卡尔勒伯格为代表,代表作是《补救:阶级、种族和肯定性行动》27。他的观点是阶级为基础的肯定性行动是对以种族为基础的肯定性行动中的道德和政治问题的一种补救,能够达到一样的目标,但又能避免因种族优待而产生的问题。他认为这项政策对黑人和白人的穷人都有利。其主要论点是:首先,以种族为基础的肯定性行动是错误的,尽管初衷是对的,但实际实施上是推翻了传统上的道德和资格标准;其次用阶级为基础的肯定性行动取代以种族为基础的肯定性行动,它的色盲取向是帮助了最值得帮助的人。具体做法是在高等教育招生中给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加分”,相对与白人而言,黑人更贫困,所以黑人更能得益于这种政策。阶级为基础比种族为基础的肯定性行动更能体现对过去种族歧视的赔偿,而现行政策是对移民学生有利,但美国不欠他们什么。   卡尔勒伯格的论点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市场,上世纪90年代初在威斯康星州的拉克罗斯(La crosse)就进行过这方面的尝试,试图在社会经济层面上使学生达到融合。近年来北卡州的韦克(wake )县和夏洛特(Charlotte )市、佛州的圣卢西(Lucie)和旧金山也都进行过这方面的尝试,而比较突出的是麻省的坎布里奇市,2年前在卡尔勒伯格的推动下,该市学区委员会开始了为期3年的一个计划,希望通过把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分配到生员比较差的学校去,强调社会经济的融合,而不是以种族为基础,改善贫困街区学习水平差的学校的状况,同时也达到种族平衡。该市每年花在在每个公立学校学生是1万7千元,公立学校40%是白人,23%是非洲裔黑人,11%其他黑人,14%是西班牙裔,11%是亚裔,1%印地安人,其中40%的学生享受免费午餐或打折午餐,学校学术水平普遍不高。学区通过抽签的方式,考虑学生的家庭收入、子女和远近,将一定比例的中产阶级孩子分配到穷孩子为主的学校,认为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表现得更好。   这种以经济(阶级)融合的方式,是否有成效还待时间。其反对者认为,学生能取得成绩得好坏,不在于把各种学生聚在一起,而是在于师资的好坏,而且这种方式在实施上也不适用,象华盛顿、底特律、洛杉矶、芝加哥等大城市内城有大量低质量的学校,你能用直升飞机把空运学生进去吗?此外,学生家长也有不同的意见,富裕家庭的家长不愿意孩子去这类学校,坎布里奇市的梅纳德幼稚园263个孩子中基本上是黑人和西班牙裔,白人只有10几个,该园还有空缺,准备留给中产阶级孩子,但幼稚园的候补名单上只有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低收入的家庭则从更实际方面考虑,如地理位置的远近,他们不认为这种融合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多少好处。   上述两种替代方案,均以屏弃种族因素为前提,极力强调反对种族分类,提倡肤色色盲,对此,一位黑人学者的论述颇为精辟,“我们从来不是肤色色盲,也从未有过肤色色盲的社会,我们只是在本世纪非洲裔美国人及其他少数族裔开始争取平等权利时,才开始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观来谈论。在当今非洲裔美国人及其他少数族裔享受到的平等只是表面上的时代,如果法律和公共政策是肤色色盲的,势必导致白种人继续占据主导地位。纵观美国历史,肤色色盲论无异于白人至上。这是因为,你不能把三百年的法律和公共政策都设计得使某一群体处于从属地位,而且对这一群体非常敌视,然后又说:“嗨,一切都特棒。现在,我们打算成为肤色色盲。靠你们自力更生出人头地吧!” 这是不负责任的公共政策,更为重要的是,它行不通。28换而言之,所谓的“色盲”政策貌似公正,实际上是对少数族裔权益的蔑视。 四   随着美国社会人口多样化的变化,尤其是拉丁裔和亚裔势力的不断增加,以及黑人中产阶级的崛起,少数族裔内部对于肯定性行动看法也有变化,主要是以下两种观点。   一是激进黑人认为“四百年的奴隶制就值20分?” (密歇根大学在录取少数族裔学生时分数自动加20分),这是2003年4月1日在最高法院举行听证会时聚集在院外的示威黑人举着的标语,而且他们不愿将肯定性行动惠及其他少数族裔,“肯定性行动不是一种免费教育,而是基于我们黑人为这个国家所付出的。”29早在上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期间,马丁?路德?金针对黑人普遍存在的贫困现象,要求动用国家的资源,消除黑人的贫困,金的思想一方面是基于黑人的贫困,另一方面他同时坚持美国在“对黑人进行了数百年的刻意剥夺和压迫“之后, 现在有责任“为黑人刻意做些什么”,30这应该是补偿思想的最初来源,而且一直延续到现在,也是黑人认为应该独享肯定性行动的理论基础。佐治亚州黑人州议员赫尔姆斯的评论就具有代表性,他认为政府的项目是对曾经受到过歧视的黑人和印第安人的一种补偿,西班牙裔从未有过这种受歧视的历史,如果将他们也包括进去,就等于改变了设立这种项目的初衷。31赫尔姆斯的观点确实代表了很大一部分黑人的思想,但也并没有完全说明问题,即由于当前西班牙裔人口增加急剧,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已经超过黑人,竞争工作机会、竞选政府公职等方面,黑人实实在在地感到了西班牙裔的威胁,在西班牙裔集中的大城市,黑人/西班牙裔的冲突/竞争的事件经常见之于报端,所以他们不愿意将肯定性行动惠及西班牙裔,也是情理之中。从肯定性行动的起源来看,它针对的是所有的少数族裔(有色人种),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确实造成了黑人、亚裔和西班牙裔之间的矛盾,使之处于尴尬局面,《华盛顿邮报》通过对黑人社区和西班牙裔社区的访问,认为肯定性行动和移民政策、国会选区和学区重新划分是造成两者矛盾和冲突的主要原因,   二是一部分少数族裔反对肯定性行动,认为是提倡一种受害者文化,因为你是受害者,你就要特殊待遇,但这不是进步,而是一种惰性,实际上我们可以依靠我们的辛勤工作和个人努力,我们可以过好每一天.32这就是所谓的“耻辱论”,理查德.罗德里格斯(Richard Rodriguez)在其回忆录《回忆的饥谨》(Hunger of Memory)中提及他博士生毕业时的经历。由于他是拉美裔美国人,成了受宠阶层中的一员,因而有许多好的就业机会,而他班上与他资格相似的其他白人同学,要么没得到机会,要么是差得多的工作。这是以种族为基础的肯定性行动政策所造成的一种扭曲。在耻辱论者认为,肯定性行动使非洲裔美国人或白人妇女,或任何受益者感到耻辱,或使其他人认为这些人只是由于属于某个种族而受益,因而是不完全称职的。如何摆脱这种“耻辱”,更有黑人提出了“自立”的原则,如胡佛研究所的斯蒂尔(shelby steele),他本人是黑人,但他反对肯定性行动,他认为该行动创造了一种“优待文化”,导致黑人只能依靠白人的善举才能发展,他认为由于取消了肯定性行动,而剥夺了黑人上大学的可能性,是个谬论,黑人能否上大学的关键不在于肯定性行动,而是在于黑人自己,如果黑人重视教育,他就能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肯定性行动存在,黑人就永远处于二等公民,永远是高流失率和最低分数。他与当年的黑人活动家布克?华盛顿观点类似,呼吁黑人要自立。33在已上大学的少数族裔的学生中也有此感觉,如得州赖斯大学一位墨西哥裔学生认为,由于学校取消了肯定性行动,至少使他感到了能进赖斯大学是一种骄傲,因为不是靠西班牙裔的身份,而是“我能进入,是因为我够格”。34   由于民权运动的推动及60年代的一系列法案的作用,黑人的政治及经济地位有了提高,尤其是黑人中产阶级的崛起和壮大方面,1960年时黑人中产阶级的比例是13%,现在一般认为是占黑人总人口的30%左右35 。这些跻身中产阶级的黑人以自己成功的经历,认为在当今美国社会,种族主义因素已经降低,黑人已成为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了,肤色不再成为黑人进入公共生活的障碍,黑人不需要在接受照顾了,否则就感到“耻辱”了。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简单,从法律上,种族主义确实得到了取缔,黑人公民权利得到了法律的保障,但这种法律上的平等,并不是实际生活上的平等,如即使黑人中产阶级,也很难在白人居住区内找到房子,便是一例,经济地位的改善并不等同于社会地位的改善,所以有学者认为,在招生中来自黑人中产阶级家庭的学生也会遭受种族主义歧视,所以肯定性行动计划对他们也应该适用。36更何况,黑人在很多方面落后于白人,在种族主义仍旧存在的今天,如果没有肯定性行动或相应的法规和措施,其权利或权益保护就成为空话。 五   2003年最高法院的裁决是对“肯定性行动”的再次肯定,可以说意义深远,顺应了社会多元化的趋势,从法律上保护了少数族裔的权益。依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目前美国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出生在外国,共有2840万人,占美国人口的11%,此外还有1480万人的父母双方出生在外国,1270万人有一方父母是出生在外国,三者加起来共有5600万人具有“外国血统”,占美国总人口的20%,而30年前这个数字是3400万,创了历史最高,少数族裔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加,黑人和西班牙裔人口占了全国人口的25%。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需要重视多样化,“肯定性行动”通过一些政策上的倾斜,可以帮助学校实现多样化,毕竟少数族裔在教育上处在劣势。而且美国目前中小学校是保持高度种族隔离,因此只有到了大学,各种种族/族裔的学生才有可能碰到一起,学校营造多样性的环境正是美国社会当前的缩影,也是学生进入社会的一个锻炼。从这个角度看,教育家认为学校的多样性 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以及将来适应社会,这点包括布什也不得不承认。但现在也有人对这种多样性提出了质疑,一是多样性是否与学术质量成正比,2003年3月17日《今日美国》公布了三位学者的研究成果,他们对140所的1643名学生、2440名教职员工的调查,显示随着少数族裔学生的增加,学生对教育的满意程度在下降,教师则认为多样性的增加后,学生刻苦学习程度在下降。37二是校方并未真正实行多样性,而是停留在口头或纸面,没有真正地落实,如人为地将学生宿舍按种族划分,造成校园的居住隔离。另外,有人认为学校的多样性行动强调把各样的学生“放在一起”,是过分强调种族分类和肤色。   自从肯定性行动实施以来,大学校园少数族裔的人数是增加了不少,但学生之间并未冲破种族界限,少数族裔学生经常感到是受了优待政策才进入的,校园里白人对少数族裔学生的敌视使得他们想离开学校。这种情况在近年来有所改善,学校当局意识到学校的多样化不在于少数族裔学生人数的多少,而在于创造一个新的教育环境,使之成为能使来自各种族的学生相互学习的平台,在这方面,新罕布什尔州的Dartmouth大学就是成功例子。38该校原来是以白人为主的大学,现在有30%的的少数族裔的学生,学校用各种方式,鼓励跨种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如新生入学项目,学生组织的活动等,效果不错,“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尽管肤色和收入不同,但人与人之间还是存在很多相同之处。”,逐步打破种族之间的界限。   因此,从长远角度看,尽管肯定性行动是不完善,存在不足之处,但对于保障少数族裔的权益,尤其是教育权益是必不可少的。布什上台后,提出了名为“一个孩子也不落下”的教育改革方案,如果没有肯定性行动在法律上的保证,少数族裔的教育状况也很难得到改善。 此外,少数族裔的教育权益的保护还在少数族裔自身的行动,在这方面西班牙裔做的比较好。在社区组织的推动下,在一些学区如得州的哈灵根,针对西班牙裔学生流失率高的问题,推出新的措施,如学生可灵活安排课程,根据自己情况,完成高中学业,学区创立一些半工半读、双语教育的项目,帮助西班牙裔学生,受到了不错的效果。只有政府、少数族裔自己双关齐下,少数族裔的教育水平才能上去,肯定性行动存在的空间才能变得越来越小。          (姬 虹) 注释: 1 US Census Bureau: 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2002, Education136. From http://www.census.gov 2 US Census Bureau: 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2002, Education 139 3 US Census Bureau: 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2002, Education162 4 US News & world report, March 31, 2003, P. 50. 5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4, 2001. 6 http://dailynews.yahoo.com, Jan 26, 2004 7 http://dailynews.yahoo.com Nov. 17, 1999. 8 Washington Post, July 11, 2001 9 US Census Bureau: 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2002, Education 144 10 US News & world report, March 31, 2003, P. 46. 11 http://dailynews.yahoo.com, Feb. 9, 2003 12 US News & World Report, March, 31, 2003, P50. 13 http://dailynews.yahoo.com, Jan. 15, 2003. 14 Ibid 15 New York Times, Jan 16,2003 16 The New York Times, Jan 16,2003 17 http://dailynews.yahoo.com, Jan 19, 2003 18 http://dailynews.yahoo.com,,June 18, 2003. 19 US Census Bureau: 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2001, Election 251. 20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24, 2003. 21 The New York Times, Dec. 2, 2002. 22 Catherine Horn & Stella Flores, Percent Plans in College Admiss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ree State’s Experiences. From http://www.civilrightsproject.harveard.edu 23 Catherine Horn & Stella Flores, Percent Plans in College Admiss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ree State’s Experiences. From http://www.civilrightsproject.harveard.edu 24 Catherine Horn & Stella Flores, Percent Plans in College Admiss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ree State’s Experiences. From http://www.civilrightsproject.harveard.edu 25 Newsweek, Jan. 27,2003 .P36. 26 http://dailynews.yahoo.com, Jan 23, 2003. 27 Richard Kahlenberg, The remedy : class, race, and affirmative ac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6. 28 《交流》, http://www.usembassy-china.org.cn/jiaoliu 29 http://dailynews.yahoo.com, ,Apr. 3, 2003. 30 埃里克?方纳著,王希译,《美国自由的故事》,第395页,商务印书馆,2002年。 31 Washington Times, Feb. 25, 2003 32 Newsweek, Jan 27,2003, p. 33 33 http:// www.hoover.stanford.edu 34 The New York Times, Nov. 8, 2002. 35 Washington Post, Sept. 17,1987. 36 Newsweek, Jan. 27,2003 .P37 37 USA Today, March 17, 2003. 38 The New York Times, Dec. 12, 2002.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