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美国市民社会研究》第十章
作者:潘小松 来源:中国社科出版社 时间:2004-10-28
第十章 非营利部门在美国社会中的作用    一      非营利部门研究是“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考察这“市场和政府”之外的第三部门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非营利部门在世界各国有不同的称谓,比如“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独立部门”、“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公民社会组织”、“民间组织”以及“免税组织”等。(1)本文关注的是美国非营利部门,所以采用美国学界普遍接受的定义,即“非营利部门”必须符合美国税法501(C)(3)所规定的条件:为宗教、慈善、科学、公众安全实验、文学、教育、促进国家或国际间业余体育竞赛(其活动不涉及提供体育器材或设施)以及预防虐待儿童或动物而建立和运营的法人社团、社区金库(COMMUNITY CHEST)、基金会,其净收入不是为了保证使私人股东或个人受益,其实质性活动不是为了进行大规模宣传或影响立法[除非(H)项下另有规定],不以公共职位候选人(或反对者)名义参加或干预任何政治选举(包括出版或发表任何声明)。简言之……必须满足以下六个方面的要求:必须以非营利为目的,即具有501(C)(3)项下列举的一项或多项目的;其成立完全出于非营利目的;其经营主要为达到规定的非营利目的;不得为个人谋取利益,即不给……能对该组织施加实质影响的人提供任何不适当的利益;不得参与竞选,即不支持或反对任何公共职位候选人;不得参与实质性游说活动,即不对立法进行实质性的支持或反对。(2)美国非营利部门的实体机构包括医院、大学、社交俱乐部、职业组织、日托中心、环境组织、家庭咨询服务代理机构、体育俱乐部、职业培训中心、人权组织等,这些组织的共同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有一定的制度和结构;属于私有,与国家相分离;自治;在时间和资金上接受自愿捐献。   洛克菲勒三世半开玩笑地将非营利部门称为“看不见的部门”,“因为它不象政府和市场那样容易辨认。无论怎样,非营利部门指私人的、不进行利润分配的、独立的部门,有某种‘志愿’的成分。”(3)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部门比较项目”主任莱斯特•M。萨拉蒙把美国非营利部门机构分成26类(行业协会、慈善组织、社交俱乐部等),这26类组织机构具有5个共同特征:组织结构完善;非政府;不进行利润分配;自治;支持公共事业。“符合这5个标准的一切组织都是美国非营利部门的正式组成部分。”(4)这26类又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为会员服务(MEMBER-SERVING)兼顾公益;比如社交俱乐部、行业协会、工会、各种互利组织(MUTUAL BENEFIT ORGANIZATIONS)和政党。另一类主要为公众服务(PUBLIC SERVING);比如基金会、宗教团体、各种服务中心等。第二类组织是大部分美国人心目中的“非营利部门”,也是学者们侧重研究的领域。为公众服务的美国非营利机构不仅可以享受联邦、大多数州和地方个人所得税免征待遇,而且可以享受捐赠免税(TAX-DEDUCTIBLE GIFTS)待遇。除去未在国内税务署(IRS)正式注册的非营利机构(根据美国法律,成立非营利机构无须政府批准;所以,非营利机构不必去政府部门注册,宗教团体尤其如此。因为不象注册机构那样需呈交年度报告,所以一般统计只好忽略这部分机构。)和宗教团体,美国约有750,000为公众服务的组织团体。1996年的数据表明,非营利部门的这一块支出约4330亿美圆。目前美国一半的大学和医院、近2/3的社会服务机构、大多数市民协会、几乎所有的交响乐队都属于非营利部门。(5)   非营利部门在美国是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占美国总消费和总就业数的相当份额。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部门比较项目的研究发现:美国非营利部门构成5000亿美圆的产业。1995年美国非营利部门的支出近5020亿美圆,约占美国内生产总值的6。9%。美国非营利部门雇有860万名全职支薪员工,占全美非农业就业7。8%,服务业就业的16。5%,公共部门就业的46。7%。如果算上志愿者为非营利活动投入的时间,上述数字则更大。(6)把未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机构和宗教团体算在内,美国非营利组织的数目约在160万。2000年9/10的美国家庭向国内外慈善活动捐款。1999年56%的18岁以上美国成年人参加过志愿工作。2000年,44%的26岁以上美国成年人参加过志愿工作,工作量超过9百万全日制雇员,工值2390亿美圆。(7)2002年美国133家最大的基金会资产总额为1万4千9百80亿美圆。(8)有“地方捐助的基石”之称的美国社区基金会总资产超过3百亿。2000年美国社区基金会约550个。(9)以上数字只是为了解美国非营利部门的规模提供一个大体的概念。非营利部门在美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远超出上述,举凡社会问题、科教文化、社区服务、美国价值观捍卫和宣传鼓动诸领域,几乎没有这些机构不参与或支持的。仅举社区基金会为例:社区基金会在美国慈善活动中扮演了关键角色。(10)美国社区基金会的存在旨在让各地公民改良社区生活各个方面。社区基金会代表捐赠人的利益和目的,给捐赠人找社区慈善活动的目标。捐赠人捐给社区基金会的钱被用来设立永久基金用于慈善。基金开发所得又被用来资助当地非营利组织。这一过程明确一点:今日所捐对社区的明天仍有积极影响。(11)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非营利部门的美国会是怎样的情形。2001年1月29日,宣誓就职甫9天的小布什即指示总检查长和教育卫生劳工等部长建立相关机构为宗教团体和社区项目服务。白宫自身也设立了专门办公室(THE WHITE HOUSE OFFICE OF FAITH-BASED AND COMMUNITY INITIATIVES)。布什说:“我的政府的目标之一是给公民的参与精神注入活力。”“政府永远也不会被慈善机构和社区组织替代。但是,当我们美国遇上社会问题时,我的政府首先去找宗教组织和社区组织,这些组织已证明自己拯救、改善人们生活的能力。”(12)   本文拟从美国自治传统入手,通过个案实证论述非营利部门在美国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 二   ?   美国非营利部门起源于自治的传统。1620年颁布的《五月花号公约》就明确写着最早抵达新大陆的人“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13)美国非营利部门日后的发达是美国特有的文化和历史的产物。美国强烈的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使美国人天生对集权反感,在政治和经济领域都如此。美国人不太愿意依赖政府来解决社会问题,情愿通过志愿活动来解决困难。“社会发展先于政府的历史使人们愿意接受集体提供公共需要的模式,而不愿求助于政府的权力。”(14)美国人一开始就关注宗教自由,警惕政府干涉宗教信仰,这就为私人参与公益活动提供了空间。“很多早期的诸如卫生保健、教育和社会服务等领域的非营利组织是作为这些宗教机构的附属开始活动的。(15)美国社会是移民社会,社区有自己的文化准则和运行机制,这是非营利组织大量产生的条件之一。此外,“非营利组织的法律程序非常简便”。(16)美国社区在政府成立之前就存在了;社区解决大家关心的问题。人们必须自己应付各种难题,结果发现以志愿的形式同邻居结成组织很有效。美国人早期慈善活动本着帮贫扶弱的精神工作,在社区改良之外扶贫助弱,非营利组织渐渐壮大。17世纪初期北美殖民地采用了1601年伊丽莎白女王颁布的《英国慈善法》(THE ENGLISH STATUTE OF CHARITABLE USES)。这一时期也是英国人向美国大规模移民的时候。“所以可以说,美国的公益事业和思想是与殖民开发同步发展的。”(17)   到19世纪,美国非营利部门发展为如下团体:互助社、改良运动组织、社会服务组织、教育文化机构、慈善基金会等。托克维尔观察美国市民(公民)生活后写道:“美国人不论年龄多大,不论处于什么地位,不论志趣是什么,无不时时在组织社团。在美国,不仅有人人都可以组织的工商团体,而且还有其他成千上万的团体。既有宗教团体,又有道德团体;既有十分认真的团体,又有非常无聊的团体;既有非常一般的团体,又有非常特殊的团体;既有规模庞大的团体,又有规模甚小的团体。为了举行庆典,创办神学院,开设旅店,建立教堂,销售图书,向边远地区派遣教士,美国人都要组织一个团体。他们也用这种办法设立医院、监狱和学校。在想传播某一真理或以示范的办法感化人的时候,他们也要组织一个团体。”(18)研究美国非营利部门的美国学者把殖民地前后的非营利组织定为四个发展阶段的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从1860年代美国内战起到20世纪30年代。在这一阶段里,美国的慈善活动从个人行为转为更有组织、更大规模的活动。期间美国国会于1917年通过一项重要法律(THE SECOND REVENUE ACT);此法有里程碑意义。该法允许美国公民把个人所得课税的部分免税捐给慈善机构。免税待遇无疑鼓励美国人捐助慈善事业。“这项法律反映了美国人普遍相信:支持私人慈善活动应该得到允许,甚至受到鼓励。”(19)大约同一时期,另一项税法以及宪法第十六次修正案规定非营利组织活动本身享受免税待遇。这一阶段参与非营利事业的一种思想倾向认为是社会机制的不公正导致贫穷;非营利组织应当“把重点放在治理那些不公正的根源,使机会更加平等,这就导致不同程度的社会改良,特别表现在从制度上普及教育、解决种族问题的方案以及敦促政府改进福利政策等。19世纪最后30年美国……两极分化加剧……这些变化必然反映到慈善公益事业上,逐步形成一套机制和行政规范,为20世纪繁荣发达的基金会等公益事业奠定基础。”(20)现在衡量非营利组织的标准之一便是组织机制的完善与否,而20世纪美国“公益事业革命”的表现之一就是组织管理的渐趋完善。第三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各阶层志愿服务呈增长趋势。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为第四阶段:公民广泛参与民权运动、环保运动、妇女运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等。资中筠教授在论述美国“现代基金会的兴起与发展”时从物质基础和社会转型两个方面侧重分析了20世纪美国公益事业“是19世纪的美国和至今美国以外的地区都无法比拟”的原因:南北战争后的工业化和技术发展造就了富翁,“如何花钱成为大问题,这是美国20世纪初以来独特的现象,也是大规模公益事业的丰厚而持久的物质基础。”(21)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美国的社会改良含有较浓厚的平民主义色彩。“进步主义”主张在不改变美国现有制度的前提下恢复“自由民主的优良传统”。面对底层劳动者的不满和社会主义思潮,“有远见的企业家”主动加入社会改良的潮流。“最方便、最现成的手段就是发扬捐赠的传统,使其更加有组织、有目的,达到最大的效果。”(22)结果是,非营利机构在美国雨后春笋般出现。如今,美国共有1百60万非营利组织,总支出6700亿美圆,占GDP的9%。非营利部门雇员近1千1百万(占全美支薪雇员的7%);有志愿者6百30万(占支薪和志愿雇员总数的11%)。纽约市一地就有8000多个非营利机构,资产超过2千7百80亿美圆,支绌9百90亿美圆。(23)美国非营利机构每天为需要各种援助的美国人提供帮助,受益人群分属不同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很难想象美国社区没有教堂、健康诊所、施粥处、博物馆、医院、大学或公民组织会是怎样的情形。“9。11事件”发生后,非营利组织迅速伸出援助之手,纽约的社会服务人道援助机构为受难者提供食宿、提供咨询并组织了成千上万的志愿者。文化艺术机构(几乎都属于非营利部门)为缓解人们的惊恐做了大量释恐释痛和转移注意力的工作。慈善机构为纽约人和纽约社区募集大量资金支持灾后各种工作。(24)这只是比较近的一个例子。总之,美国特有的自治传统等因素使美国非营利机构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美国各种非营利组织是最能揭示“美国特色”的领域之一。   ? 三   ?   在过去二十年里,美国学者对非营利部门的规模的研究有进展,测出了投入(员工、志愿者和资金来源等)和产出(项目活动、服务对象等);这些对非营利部门的统计工作很有帮助。然而,在非营利部门对美国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长远影响的研究上,学者们却犯了难。捐赠人和公众需要了解非营利部门的成绩和价值,但从学术的角度衡量非营利部门的作用和贡献甚为复杂;非营利部门的专家们也无法明确阐述符合501(C)(3)条款的组织在社会公益事业上五花八门活动的表现到底怎样。政府和企业表现衡量有明确一贯的底线(比如选举和利润),非营利组织的底线则很模糊。因此,人们对非营利部门在当代美国社会里的作用和价值的评价往往基于信念,很难准确评估非营利部门对社会总的影响;学者们的努力只寄希望于更深一步了解非营利部门在改善社区生活和维护美国“民主制度”所起的独特作用。尽管如此,学者们仍然在探索精确实证工具(PRECISE EMPIRICAL TOOLS)的可能性用以衡量非营利部门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因为大家需要这样的分析:基金会想知道他们资助的项目是否有成效,捐赠人要知道钱是怎么用的,非营利组织的董事会成员需要对项目的详情有了解。目前对非营利部门规模的统计结果有利于了解美国相关组织的投入(INPUTS),而公众仍然关心其产出(OUTPUTS)。有些产出可以用最简单的形式来计算,比如医院住院的人数等。然而在制度层面(INSTITUTIONAL LEVEL)衡量非营利组织的表现就难了,因为评估的方法很复杂。“与现有评估企业活动的数据系统(DATA SYSTEMS)和实证工具相比,评估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主构成过程的数据系统和实证工具太原始。”(25)有学者尝试从非营利部门提供的服务来衡量其作用,这样做容易忽略非营利部门在科研文化、政策主张、宗教等诸多领域的作用。也有学者想通过“生活质量指数”来量化非营利部门给社会带来的变化,然而,公民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之类没有可靠的数据来衡量。总之,衡量美国非营利部门的作用和影响是件复杂的事情,可以量化的东西不一定是该部门最有价值的贡献,短期的成效也不足以体现长远的目标。西方的社会科学方法和理论模式连美国学者自己都承认不足以解释美国非营利部门的社会价值。比较可行的也只有个案研究了,具体非营利部门的沿革和运行情况似乎更容易让中国读者了解美国这方面的情况。   非营利部门不是美国独有的现象;但是,非营利部门在美国社会扮演特别重要的角色却是不容否认的。非营利部门是美国社区生活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满足社区需求最便捷有效的方式,是“公民社会”的要素。非营利组织是“宗教、言论、集会、请愿自由的产物,也是这些权利的最好定义。”(26)美国第一个女子学院(MOUNT HOLYOKE SEMINARY,即现在的MOUNT HOLYOKE COLLEGE,建于1837年)是非营利组织创办的。由非营利组织创办的“新奥尔良女子学校”早在1727年就实现了种族融和。第一个非囚禁治疗精神病的模式是非营利组织首倡的。在西部地区最早反对蓄奴和虐待奴隶的是教会牧师。最早主张大学要加强研究和科技方法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是非营利组织创办的高校。美国非营利部门的历史性变革今天仍在继续。比如在加州戴维斯(DAVIS),“家庭农场主社区联盟”(THE COMMUNITY ALLIANCE WITH FAMILY FARMERS)就在推广BIOS农业模式。在里弗塞德(RIVERSIDE),社区卫生组织(COMMUNITY HEALTH CORPORATION)就把被迫出售的非营利医院的资产买下来,从而保证为低收入社区居民服务。在尤里卡(EUREKA),“艺术笔会中心”(THE INK PEOPLE CENTER FOR THE ARTS)为支持个体艺术家和艺术组织创造了新模式,使艺术在社区得到可持续发展。截止1998年,加州共有135,479个非营利组织,其中包括59,110个公益组织,26,796个宗教组织和45,681个互益组织(MUTUAL BENEFIT ORGANIZATIONS)。1998年,有26,272个加州公益组织(即501(C)(3)条款规定的非营利组织)填报了登记表(FORM 990);此表要求一年收入在25,000美圆以上的非营利组织填报。1998年,加州非营利部门雇佣了750,000人(约占全州劳动力人口的5%;拥有资产1077亿美圆,支出607亿美圆,收入667亿美圆。加州还有众多的小型非营利组织。超过71%的加州非营利组织每年总收入共计不足500,000美圆。研究加州非营利组织的两位学者(FLORENCE L。GREEN和KETHY CRABB)在讲到美国非营利部门的复杂多样时援引了穆勒《论自由》一书里的话:“各地政府的运作似乎并无二致,然而个人和志愿组织起来的团体却尝试各异,经验差别无尽。”(27)。美国非营利部门的情况正是如此。   本顿基金会支持的非营利公益项目“通讯政策项目”(THE BENTON FOUNDATION’S COMMUNICATIONS POLICY PROJECT)发表的研究报告认为在美国公益事业方面,非营利部门扮演了独特的角色。在因此,通讯政策的研究必须考虑非营利组织在信息时代有机会扮演同样的角色。一旦信息高速公路建成,非营利组织是最有可能用之改良教育、卫生、社会服务、文学艺术等工作的。“在教育、卫生、社会服务、艺术人文、社区活动诸领域,美国的非营利组织是领头的专家,因为他们站在日常服务的第一线。的确,非营利组织是特地创办来为公众服务的,为公益提供服务。”(28)美国的非营利组织涉及面之广是世界上少有的。很多别的国家有赖政府来办的事情在美国则是政府、企业和非营利部门合力来办,人们尤其依赖非营利部门在社会服务领域的关键作用。美国非营利部门得到了政府的部分支持,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经费来源于私人捐助。比如1990年美国非营利部门(不包括宗教团体)的总收入是4160。4亿美圆,只有7。1%来自政府的资助,其他的都来自私人捐助或服务费收入。因此,政府的资助和非营利组织的自筹经费之比是1:13。如今美国约有百万享受免税待遇的志愿组织和慈善组织比如学校、医院、社会服务组织、兄弟会、艺术文化团体、基金会以及宗教团体。20世纪90年代中期非营利部门的雇员即占全美就业份额的10。4%。除了宗教团体外,非营利组织的36。6%人力用在人道服务上,20。4%用在医疗卫生服务上,13。6%从事教育,11。4%从事艺术文化或人文,8。7%从事别的公益事业比如民权工作,社区改良工作,公共事物信息以及科学信息。慈善组织大抵服务于区域范围,43%的慈善组织的活动跨州跨区域跨县。(29)总之,本顿项目的专家认为非营利组织方式是美国解决社会所需的传统方式,有利于医疗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有利于社区建设,有利于保持美国民主的活力。   1996年6月,凯洛格基金会(KELLOGG FOUNDATION)在密执安州的BATTLE CREEK召开50个社区学院院长联席会。“美国社区学院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COLLEGE,简称AACC)会长兼首席执行官DAVID PIERCE在会上谈了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学院的维持发展上所起的作用。比如AACC发起的学院项目(BEACON COLLEGE PROJECT)在1989-1995间吸引了225个社区学院建立模范社区学院标准。在基金会资助下,奥罗拉社区学院在科罗拉多从前的某个空军基地的“家庭资源中心”的发展上起了关键作用。肯塔基的“里德希普学院”将培养妇女和少数族裔人才列入计划。密执安湖社区学院的项目(WINNER WITHIN)协助学生和员工、地方企业为有心理障碍的孩子提供辅导。卡皮奥拉尼社区学院把“贝肯国际教育项目”办成跨文化项目,强调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区服务。   除了“学院项目”,AACC其他项目也着眼于社区建设,比如服务技能培训项目(SERVICE LEARNING PROGRAM),为期5年的防爱滋病项目(“BRIDGES TO HEALTHY COMMUNITIES”PROJECT),与“大都会生活基金会”(METROPOLITAN LIFE FOUNDATION)合办的为期6年的培训护士项目,“美国人文科学基金会”赞助的“探索美国社区”项目(旨在让公众了解美国的多元文化)。AACC支持改良社区的努力不是孤立的;其他非营利机构之间的合作也成功地达到同样目的。比较突出的有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ACCLAIM项目,据说是社区改良项目的典范。另一个突出的项目是凯洛格基金会资助150万美圆的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的社区学院项目(THE LEAGUE FOR INNOVATION IN THE COMMUNITY COLLEGE AND THE COMMUNITY COLLEGE LEADERSHIP PROGRAM)。这是培养21世纪社区学院管理人才的项目。   AACC同另一个非营利机构的合作项目(VITAL COMMUNITIES PROJECT)旨在强化社区学院培养学生应急的能力,并着眼于未来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里争取资源和机会。为达此目的,该项目努力探索提高美国人对社区学院潜力的认识,让公众意识到他们解决紧迫社会(社区)问题的能力。其次,这个项目为社区学院新一代管理人员(包括董事会成员和院长们)提供机会提高自己应急和满足社区各类需求的能力。最后,该项目还为社区学院提供办学的范本和战略,使他们能够通过与其他机构和个人合作再造社区活力。总之,在政府和市场于社区建设方面的作用不太明确时,美国非营利部门在支持社区发展,着手长远规划。“我相信这种合作是可能的,并且相信它很重要。提高社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的管理人才并取得‘家庭邻里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会端赖政府的援助和私营部门的支持。”(30)   明尼苏达州的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得很繁荣,但这繁荣并不意味着没有挑战。即便是最好的时候,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仍然是文艺的晴雨表。明尼苏达州免除了非营利部门的门票销售税、购买艺术品的消费税和财产税,主要是因为非营利机构提供州政府鼓励并由慈善捐赠资助的服务。非营利机构提供的服务资金来源大抵是多方面的:有非营利机构的收费所得,有个人、公司、基金会的捐助,也有州和联邦政府资助。州政府不向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征税,因为这些服务面对的是公众,钱也是别人捐的。有时,征不征税意味着让不让这些社区设施存在。“非营利组织为公众提供社会服务、卫生健康服务、教育和文艺活动。根据明尼苏达州法律,非营利组织不纳销售税或财产税,因为他们的服务有益于公众。你是否同意非营利组织继续享受免税待遇?”这是明尼苏达非营利组织理事会(MINNESOTA COUNCIL OF NONPROFITS)在一份民意调查里所提的问题。88%的民众同意非营利组织继续享受免税待遇。这份在明尼苏达州范围内所做的民意调查旨在向明尼苏达州的非营利部门提供反馈,告诉他们公众怎样看待非营利组织以及怎样看待非营利组织的免税待遇。最支持非营利组织免税的是18-34岁的人群(同意免税的答卷者的93%)和至少持有一个学位的人群(同意免税的答卷者的91%)。反对免税的都是教育程度在中学以下的人群(占不同意免税的答卷者的25%)和64岁以上的人群(占不同意免税的答卷者的21%)。性别、家庭收入、政党归属和地理位置不构成同意与否的因素。自1989以来,这是MCN做的第三次调查,结论表明公众越来越支持非营利部门免税。(31)   “联合之路”(UNITED WAY)2000年11月发表一份研究报告;该研究声称明尼苏达是全美“最有爱心的州”。来自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联合之路”总裁贝蒂•比恩(BETTY BEENE)说:“这是一个社区生活质量的最综合的报告,也是公民参与创造这种生活质量的最综合报告。”明尼苏达之所以高居榜首,是因为统计显示该州公民投票率和慈善捐赠率较高。明尼苏达州的投票率居全美第二高位,人均捐赠率按“联合之路”的标准居全美第三位。在10年里对非营利组织的支持据说上升了74%。“爱心州”指数的数据大抵是政府部门收集的,但也包括基金会(THE ANNIE E。CASEY FOUNDATION)和“联合之路”的数据。2001年11月,明尼苏达二度赢得这项荣誉。(32)   据MCN执行主席普拉特(JON PRATT)1998年3月报告,1988-1998明尼苏达非营利部门整体讲来比州经济的增长速度快。明尼苏达州非营利部门支付的工资总额每年平均上升6%,非营利办事机构数量和雇员数量都每年增加5%。明尼苏达非营利部门在明州经济上扮演的角色比美国非营利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大。明州9%的支薪劳动力在非营利部门工作(2000年数字);全美平均水平只有6%。据“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最近的分析结果,税务部门(IRS)行业登记证实明尼苏达的非营利部门规模大于全美平均水平。按人口计算明尼苏达在全美排第20位;按非营利部门的支出算明州在全美排第18位;非营利部门的总资产排第17位;向非营利组织慈善捐赠排第16位;活动积极的非营利组织数量在全美排第13位。(33)明尼苏达州自己的调查表明,明州人越来越支持非营利部门增长。明州人捐赠给宗教团体的钱物高于全国水平;给非宗教团体的慈善捐赠也高于全国水平。STAR TRIBUNE和WCCO的民意调查(1995)结果与此一致。普拉特表示:民意对非营利组织的看法事关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从立法游说到鼓励个人志愿参与社区工作,这些都是一个健康社会成功的必要因素。非营利组织必须携手努力让公众更了解非营利部门。“非营利部门有潜力有效有力影响社区价值观。但是,只有大众准确而一贯了解非营利部门,这才成为可能。”(34)   ? 四   ?   美国学者蒂尔(JON VAN TIL)认为:为了生存发展,每一个社会组织(无论是家庭还是城镇还是国家)都必须解决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是设定目标、吸引资源、对生活的意义有共同的理解、和衷共济。(35)对公民在社区面临的基本问题如何决策?在美国,按美国人的说法,这是在“宪政民主”制度内进行的。人们在生产生活所需物资、提供生活服务和创造财富方面的组织工作在美国是在所谓“混合资本主义”(MIXED CAPITALISM)制度内进行的。通过文化、宗教活动来充实生活,在美国,这些是家庭、学校、教会等来完成的。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美国是通过非营利机构来办的。美国人认为只靠自由市场(FREE MARKET)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视界》的萨拉蒙说“现代社会无论政体怎样,都重视保护人的基本权利,使他们免受老弱贫穷之苦,从而维护社会文化价值观。早些时候,人们通过自力更生、自发的邻里相助以及家庭关系等诸形式来解决社会福利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复杂,现代社会需要结构更完善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36)每个国家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有些国家是政府来保证公民最低收入、最低限度的卫生保健、住房、文化生活和其他生活需要的。另一些国家则是私营企业或私人慈善机构承担了人道需求的大部。还有些国家更复杂些:公、私合力;集体、个人共办。   美国在这方面的情况按萨拉蒙的说法就复杂些。个人主义传统、对中央集权的敌视使美国人“反世界潮流而动,不采纳政府包办福利的方法,让私营部门扮演相当角色。”结果是社会福利领域公私混合,非营利组织大行其道。“事实上,美国社会福利制度根本不能称其为制度,只是经济需要的现实、政治传统和意识形态压力之间一组特别的妥协。”我们可以借此话来理解美国非营利部门的成因。美国人让私人的、非政府的、非营利的部门来扮演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角色,服务的对象却是公众,而不是私营经济里分配利润的人群。这些组织不只是在社会福利领域里发挥作用,并且在文化传播、政治鼓动、社会和谐发展诸方面发挥作用。   美国非营利组织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个共同特点:私营、自治、不分配利润、志愿、公益。非营利组织在美国的产生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政府和企业回应社会需求不力的原因。美国人认为民主社会需要促进个人之间的合作,也重视多元的发展,自由的选择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非营利部门不是美国独有的。别的国家也存在解决社会福利的问题,尤其是所谓“民主政体市场体制”的国家。“但是,非营利部门在美国社会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是不容置疑的。可以怀疑美国非营利部门是否象理论上讲的那样众望所归,但很清楚,这些机构的存在被认为是美国社区生活至关重要的部分”。美国非营利部门是“公民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潘小松)   ? 注释: ——————————————— (1)邓国胜著《非营利组织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1页。 (2)(美)贝奇?布查特?阿德勒著《美国慈善法指南》,NPO信息咨询中心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4-5页。 (3)PEGGY DULANY,THE EXPERIENCE OF NONPROFIT SECTOR IN THE UNITED STATES-OVERVIEW,COOPERATION AND TENSIONS,HTTP//:WWW。MARE。GOV。BR/ (4)LESTER M。SALAMON,NONPROFIT ORGANIZATIONS:AMERICA’S INVISIBLE SECTOR,HTTP://USINFO。STATE。GOV/JOURNALS/ITDHR/0198/IJDE/TOC。HTM (5)LESTER M。SALAMON,AMERICA’S NONPROFIT SECTOR:A PRIMER 2ND EDITION。(6)NEW YORK:THE FOUNDATION CENTER,1999)。见萨拉蒙等著〈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贾西津、魏玉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7月版第284页。 (7)同上,第286-287页。 (8)WWW。USAID。GOV/FANI/CH06/PRIVATEAID02。HTM (9)THE CHRONICLE OF PHILANTHROPY,HTTP://WWW。PHILANTHROPY。COM (10)HTTP://WWW。GUIDSTAR。ORG (11)美国第一个社区基金会是1914年FREDERICK GOFF在克里夫兰设立的。目前全美最大的社区基金会是“纽约社区信托基金”(THE NEW YORK COMMUNITY TRUST),资产近20亿美圆。 (12)BUSH’S PROPOSALS FOR FAITH-BASED AND COMMUNITY ORGANIZATIONS,HTTP://WWW。GUIDSTAR。ORG。 (13)J。艾捷尔编《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赵一凡等译,海南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5页。 (14)(15)(16)《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第292-293页。 (17)资中筠著《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4页。 (18)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2月版下册第635页。 (19)HTTP://WWW。MARE。GOV。BR/ (20)资中筠著〈散财之道〉第25页。 (21)(22)同上,第28-29页。 (23)(24)HTTP://WWW。CARNEGIE。ORG (25)PATRICE FLYNN AND VIRGINIA A。 HODGKINSON,EDS,MEASURING THE IMPACT OF THE NONPROFIT SECTOR,HTTP://WWW。FLYNNRESEARCH。COM (26)(27)HTTP://WWW。CANONPROFITS。ORG/ABOUT/ABOUT-CA-NONPROFITS。HTML (28)(29)ANDREW BLAU,NONPROFITS AS ENGINES OF SOCIAL BENEFIT,WWW。BENTON。ORG/LIBRARY/NPOS/WORKING9。HTML (30)BUILDING COMMUNITIES ON FIRM FOUNDATIONS,HTTP://WWW。AACC。NCHE。EDU/ (31)(32)(33)(34)HTTP://WWW。MTN。ORG/MCA/FACTS。HTML (35)JON VAN TIL,SHIFTING BOUNDARIES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IN A CHANGING SOCIAL ECONOMY:AN EXPERIENCE IN THEORY CONSTRUCTION,A DISCUSSION PAPER FOR THE SECOND THINK TANK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 LEADERS,“DEFINITIONS AND BOUNDARIES OF THE NONPROFIT SECTOR,”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JANUARY,1996 (36)同(4)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