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跟美国总统学智慧》之小罗斯福
作者:张国庆 来源: 时间:2010-01-01
富兰克林•罗斯福:坐着轮椅进白宫 无畏的水瓶 演讲天赋 罗斯福开创的炉边对话,在大危机时代和二战的艰苦岁月里给了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坚强的信心;里根以70高龄竞选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他那高超的演讲技巧和迷人的风度。 超前思维 喜欢任何创新的、与众不同的、甚至是古怪离奇的思想。应该承认,小罗斯福新政中包含着许多创新成分,而他对这场危机治理的准备也明显超前。值得一提的是,水瓶座是较多出发明家和思想家的星座。 看问题客观 不以自我为中心,不自私,不主观臆断。这也使得罗斯福智囊队伍特别庞大,而他也十分善于采纳他人建议。 有魄力 不在乎“得与失”,不权衡个人利益,无所畏惧。罗斯福在新政和二战时期的许多做法,都是需要胆识的。这也是后人非常崇敬他的地方。 同一星座的名人:老舍,伽利略,乔丹 关键词 ■ 连任 第四次连任时,一位记者问罗斯福有何感想。罗斯福笑而不答,请他吃一片三明治。记者感到十分荣幸,很快就吃光了。不料,罗斯福请他再吃一片,然后又请他吃了第三片。记者已经饱了,但碍于总统盛情邀请,只好硬着头皮吃下去。这时,罗斯福微笑着说:“现在,我不用回答你的问题,你已经亲身体会到了。” ■ 变压器 所谓天才就是极其善于利用各种人才、各种事物的人,通过他,别人的聪明才智就能够得到发挥。罗斯福的天才就在于此。 ■ 成大事 罗斯福再三告诫美国人:“要成大事,就得既有理想,又讲实际,不能走极端。”这种话,理论家们是听不进去的,还嘲笑说,罗斯福是“想用一颗药丸来解救一场地震”。而最终,这些人不得不承认,罗斯福是对的。 ■ 快乐斗士 罗斯福的经历堪称坎坷,但他始终以永不知疲倦的旺盛精力应对一切考验,事实证明,他身上那种狂热的乐观和尝试一切办法来终结经济大萧条的决心,是弥足珍贵的。 ■ 差一点 在胡佛任期的最后日子里,旧秩序踉跄于灾难的边缘。美国学者对此感慨地说:“从各种事实来看,假如罗斯福果真是又一个胡佛,美国势必步拉美7国的后尘,政府将为大萧条的灾民所推翻。”就差那么一点…… 42. 更多地倾听民众的心声 在美国陷入困境的那段日子里,“炉边谈话” 堪称罗斯福的一大“秘密武器”。 在就职后的第二个星期天,精心准备的炉边谈话便与全国民众见面了。而罗斯福的定位非常清楚:“我一定要让普通工人也能听得懂我的演讲。” 罗斯福确实有着做好炉边谈话的天赋,他的音质优美,语调放松,更重要的是,他与民众的贴近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做作地表演出来的。 罗斯福第一次炉边谈话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在谈话中,罗斯福简洁明了地对民众说:“我敢向大家保证,把钱存在重新开业的银行里,比放在褥子底下要安全。”他还巧妙地告诉人们只要把钱存入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就是一种爱国之举。 6000万人在凝神倾听着罗斯福的讲话,就好像与总统面对面聊着家常。 人们显然是被罗斯福的诚恳和亲切打动了,也相信了他的说法。 第二天(3月13日)是个星期一,无数的美国人排起了长龙,急切地要把钱重新存回银行。而关闭了一周多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也重新开市了,当天高开了15%,创造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单日最大涨幅。 炉边谈话后的一个星期之内,大多数最近关闭的银行都重新开业了。事实证明,无线电波带去的,不仅是亲和力,还是一种经济上的兴奋剂。 让后世的许多领导人都深为羡慕的是,罗斯福是少有的、人民认为可以和他互诉衷肠的总统。而在那个困难的年代,民众非常渴望相互之间以及同他们的领袖之间,能够建立起一种情感上的联系。 富兰克林•罗斯福恰恰满足了他们的这个愿望,并且亲切地称他们是“我的朋友们”。据统计,在12年总统任期内,罗斯福通过电波与人民交流时,超过300次以“我的朋友们”的亲切称呼对他们表示欢迎。 也许是在多年后,人们才慢慢发现,看上去是罗斯福总统在与人民进行着交谈,在鼓舞着士气,其实,更多的时候,罗斯福是在用这一系列特殊的方式倾听着民众的心声。 令罗斯福夫人埃莉诺感到欣慰的是,罗斯福去世后,人们常在街上拦住她说,他们怀念总统惯常向他们谈话的方式。他们会说:“他惯常对我谈起我的政府的情况。”而这种亲切的感觉,对普通民众来说,并不容易碰到。 43. 电话放在那里,但总要有一方先拿起电话机 在美国和苏联最真诚友好的日子里,人们盛传富兰克林•罗斯福与约瑟夫•斯大林之间的一次电话交谈。 富兰克林•罗斯福接通了明斯克市总机,他说:“是明斯克总机接线员吗?” “是的!” “请接平斯克市总机。” 电话从明斯克市转到平斯克,又从平斯克转到斯大林格勒。最后接通了莫斯科大会堂,找到了斯大林。 然后富兰克林•罗斯福拿起话筒说:“喂,是约瑟夫吗?我是富兰克林,‘巨人队’三分,‘躲闪队’零分。”  电话放在那里,但总要有一个人先拿起电话机。这正是罗斯福的理论。 对苏联的承认可以看出罗斯福的眼界。尽管他在新政时期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国内事务尤其是新政上,但他始终认为,美国需要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 “罗斯福不像胡佛那样固守僵硬的意识形态阵地,而是一位灵活务实的现实主义者”。事实证明,这种灵活与务实精神,在二战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其实,在人际关系中,也存在一个主动接触的问题。一般地,在人际关系陷入僵局时,总要有一方率先采取行动,表示诚意,以便打开局面。而且,这种主动接触越出乎对方意料,越容易打动人。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夫人。由于罗斯福不方便外出,埃莉诺便充当起白宫和乡间电话线的角色:她在安排访问的村庄的泥泞田野中跋涉,她打着毛线衣劝说国会清除哥伦比亚特区污秽的弄堂住宅,她为改革派和“有色人种协会”获得在白宫发表意见的机会,她参观了黑人的学校和郊游活动……不知疲倦的埃莉诺使自己成为政府良心的见证,并且主动而及时地为罗斯福打开了一扇门户,使罗斯福得以较全面地关注到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境况和政治要求。颇为微妙的是,埃莉诺的这种做法,也帮助罗斯福“策反”了许多反对者,使他们相信,总统夫妇是真心诚意为民众做事,而罗斯福的新政,尽管并不完美,但却是这个国家“黑夜里的明灯”。 同样令人叫绝的,是罗斯福对政敌和潜在政敌的从容调度。罗斯福有一个原则,就是为了避免别人产生反感,要主动就对方所关心的问题进行商量。在任纽约州州长时,每当政府中有空缺时,他总是要征求各政党领袖的意见,请他们提出候补者,再从中选人,这样既怀柔敌人,又便于推行主张,甚至于,他还能够把政敌调度得服服帖帖。 也正是从那时起,罗斯福就形成了一种把所有人包括对手都视为“我的朋友”的习惯。他深知自己的同盟者是在不断变化的,在不同的政策上会有不同的盟友。这种习惯,也影响到他在外交上的做法,而联合国就是他与其他有相似观点的人留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44. 穷人把你推向巅峰 罗斯福有句名言:我从未忘记我住在所有美国人共同拥有的房子里。在他看来,吸引他人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谈论有关他们的问题,这其中,谈论关乎穷人命运的问题最为重要。 还在上学时,罗斯福就本能地倾向于那些出身普通阶层的人,反感学校里的纨绔子弟,尽管他本人出身于富有阶层。这种倾向一直持续到他日后的执政时期,他的很多政策被一些人视为保护穷人,剥削富人。 壮年时得小儿麻痹症,也在客观上帮助罗斯福进一步走近穷人。在后世的史学家看来,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以及在病榻上蹉跎多年,不仅无害于他的成长,反而给他积累了重要的政治财富。 由于长时间赋闲在家,罗斯福得以与普通人有了更多的接触,对他们的疾苦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不仅使得富兰克林待人接物变得更加有人情味与亲和力,而且使得他日后的许多主张都更接近人心,切中要害。 罗斯福夫人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她几乎每天都要为他提供各类读物,还安排他和各阶层的人见面。而以往很难安静下来的罗斯福,则“有幸”在这段时间里详细地研究了美国社会的现状。逐渐地,罗斯福意识到,美国社会的一大问题就是很多人被忽视了,很多人的利益没有得到代表,而这对于美国成为世界强国是有害的。 也正是从那时起,罗斯福开始更多地倾听来自民众的心声,视他们的疾苦如自己的伤痛。当选为纽约州州长后,罗斯福也确实在保护弱势群体利益和增进社会和谐方面很有作为,并很快将这种意识带进了白宫,并“传染”给周围的人。也许正是这种与民众心灵互动的作用力,才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恢复这个国家的信心和平静,创造了一个执政的奇迹。 许多听过罗斯福演讲的人都会感慨,“他有惊人的能力,能把一堆枯燥的事实变为一篇激动人心的政治演讲”,殊不知,如果不是深刻地洞悉人性,走近人心,他又如何能够真正地用朴实的语言和亲切的目光触摸到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看看被历史和民众所铭记的人吧,有谁是高高在上的人?即便是一个企业乃至地方的领导,在他离开或退休后,仍然能为人们所敬重的,有几个不是关注普通人生活的? 45. 就民意的坡,下政策的驴 与许多改革家不同的是,罗斯福不会勉强去做事,他一定要在时势需要以及民心所向时采取行动,这样才能做到顺势操盘,取得最大的成效。这一点,在罗斯福取消禁酒令的问题上就可见一斑。 应该说,罗斯福确实有其过人的精明和对人性的了解。在美国经济处在超级低落的状态下,罗斯福意识到,在这种民众内心郁闷的当口,以往的禁酒令 已经是不合时宜了。这时候,人们需要的是抒发胸襟,是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也正是在发表“炉边谈话”之前,罗斯福连续向国会提交两份咨文,要求修改1919年的禁酒法以使轻度啤酒合法化。而参众两院也顺应民意,在一周之内就通过了节约法案和深得民心的啤酒法案。就这样,时隔13年,啤酒第一次在美国合法地出售了。 对未来的日子不再怀有恐惧的美国人载歌载舞,开怀畅饮,发泄着压抑了多年的郁闷之气,当然也少不了感念罗斯福的苦心。人们不再像是行将被淹死的人,在期盼着救命稻草,他们如今已经抓住了希望。 事实上,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乃至生活中的许多决策,都应遵循这一原则。 46. 送面包,也送烤箱 对于许多领导人来说,给面包是常用的手法,但遗憾的是,他们往往缺乏罗斯福的慰问“加餐”。这种慰问,既包括精神的尊重,也包括生活中的充实,而这一切,都是困难中的人们所期待和瞩望的。 以经济振兴为例。尽管政府投入了很多钱进行救济,但洞悉人性的罗斯福却认为,要给工作者以尊严,也要让他们养成工作的习惯,当失业者得以通过工作养家糊口时,他们的人格会比等待救济的人要高尚得多。 给大家找事做,反映出罗斯福执政的机智与灵活。 罗斯福最为得意的举措,就是庞大的平民造林大军 的组建,不仅自然资源在客观上得到了保护,而且还使那些游荡在城里,无所事事而又内心焦虑的人,有了事情做,并且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做。250万青年参加这个队,并完成了罗斯福设想的防护林带,南起得克萨斯州,北至加拿大,遍种树木2亿株。 而那些昔日的建设者们,在多年后到森林和风景胜地游览时,会很熟悉和亲切地走在那些山径和小道上,因为那是他们年轻时代铺设的“青春之路”。而他们的子孙游玩的公园里的游乐设施,有许多也是他们的劳动成果。 资本家看到的是钱,但罗斯福要看到人心深处。这是罗斯福尤其值得后世的领导者学习的地方。 智慧分享 能躺在床上那么多年而不崩溃并且还那么积极,固然令人佩服,但更令人钦佩的是,小罗斯福在床上为将来成就伟业打下了思想和人脉上的基础,这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了。 怎样的态度,造就怎样的人生。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