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奥巴马的宏图与罗斯福的新政
作者:刘辉 来源:《国企》 时间:2009-01-20
奥巴马的宏图与罗斯福的新政 发表于《国企》2009年第一期 历史常常惊人地相似,对比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与2008年金融危机,两次危机在发生领域、蔓延过程、影响波及以及罗斯福与奥巴马的应对措施形式的雷同似乎让历史回到了原来的起点,对奥巴马“宏伟”经济蓝图的质疑亦因此而起。 2008年12月6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通过民主党每周广播讲话向全国透露其执政后的经济恢复要点:大规模改造联邦建筑物,更换陈旧的取暖系统,安装更为节能的灯泡;在国家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资规模,带动州政府对公路和桥梁的鞥基础设施进行配套投资;修复学校破损建筑物,更新学校电脑设备;对信息高速公路进行升级等等 奥巴马希望上述措施每年能够为纳税人节省数十亿美元,重建美国的基础设施、改善学校教学条件、减低美国对海外石油的依赖度,而且能够挽救或创造250万个工作岗位,给目前近200万美国失业者以希望。 早在竞选过程中,奥巴马就许诺他的政府要在未来10年内在新能源领域投资1500亿美元,自出建设领域投资600亿美元,创造500万个新工作岗位。仅仅因为小布什剩余任期内拯救金融危机的措施先声夺人,奥巴马不得不抢先宣布经济恢复计划并宣称:“新政府不会按照华盛顿过去的方式行事,我们不会仅仅向暴露出问题的领域投入金钱,我们经评估改革具体措施的进展和成果,根据我们的创造的工作岗位以及节省能源的效率,来判断美国在全世界是否具有竞争力。” 历史上,罗斯福应对大萧条的“新政”集中体现在全盘干预金融,通过国会颁布一系列银行法令、建立联邦储备银行,整顿金融加强监管;推行全国产业复兴法、启动庞大的政府工程项目“以工代赈”解决失业问题:以“计划经济”手段收购销毁多余的农畜产品、提供大量补贴以限产保价解决农业问题。 比较起来,作为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施,罗斯福与奥巴马将要实施的计划均试图以扩大政府消费刺激个人消费,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为手段,达到扩大就业走出困境的目的。奥巴马不免给人以新情况老处方的印象,计划是否可行遭到质疑。 这种质疑源于新政的实践和对美国现状的悲观估计。新政期间内,尽管采取了种种措施。1933-1940年间美国的失业率从来没有真正降低,并一直保持在18%左右,仅仅低于1929年33%的记录。直到1942年太平洋战争开始,才锐减至1%,因为22%的劳动力都被送上了战场。而新政时期经济增长也不理想。1933年后美国经济开始恢复,但1937年又陷入衰退。即使在1937面新政推进的最高峰,经济水平还是低于1929年以前的水平。 但是凭借历史旧账对奥巴马持怀疑观点的人没有看到,按照老处方抓药的奥巴马所处环境,所凭借的手段与新政时期相比已有天壤之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取得了无可争议的世界霸权,随着冷战的结束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美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相互依赖关系。在此条件下,为了自身的利益,全世界共同应对经济危机的努力使奥巴马具有罗斯福新政不可能具有的良好外部环境。 奥巴马将其经济计划的重点放在节能减排,开发新能源减少石油依赖和以信息技术为牵引的基础设施改造上,恰恰凭借了美国具有它国无法企及的创新能力和雄厚技术储备,借此,美国经济可以轻松地找到新的增长点。 如果说,新政时期的经济增长更多依靠的是“量”,奥巴马今天依靠的则是以创新为先导的“质”。美国摆脱经济困境的难度要远远低于新政时期。可以预见,在奥巴马的处方治疗下,美国经济会有可能会较快恢复。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