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出版物>美国研究>2010 > 第二期
第二期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综述
作者:曹升生 来源: 时间:2015-06-16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综述 曹升生   2010年4月23~26日,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及厦门大学等48个科研机构和高校的13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提交110篇论文。与会者围绕美国史诸多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具体如下: (一) 美国早期史   北京大学李剑鸣教授探讨了雅典、罗马的古典传统对美利坚共和国之缔造的影响。他指出,美国建国者既未彻底抛弃雅典民主的精神理念,也没有完全认同罗马共和制度的安排,而是运用政治智慧和现实关怀对两者进行了改造和转化,最终塑造了一种新型共和政体,以及与之相应的意识形态。东北师范大学梁茂信教授考察了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契约工制度。他认为,契约工制度促使成千上万的移民从资源稀缺、机会阙如的欧洲来到自然资源丰富的北美,既由此摆脱了贫困,也间接将欧洲资本主义移植到北美洲。福建师范大学王晓德教授对杰斐逊的“自由帝国”观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杰斐逊在维护共和政体的思想指导下将农本主义思想与疆土扩张结合起来所做出的努力。四川大学原祖杰教授对早期北美殖民地公民意识的嬗变进行阐述,认为新英格兰地区的公民意识经历了由从上帝选民到社区选民的转变。南开大学博士生梁红光剖析了美国建国初期著名政治家埃德蒙•伦道夫的联邦制理念。 (二) 美国外交史   冷战时期的美国外交是与会者关注的问题。南开大学赵学功教授考察了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台政策和美台关系错综复杂的变化,认为朝鲜战争是导致美国对台政策转变的重要因素,为日后军事同盟的确立打下了基础。陕西师范大学白建才教授的研究指出,美国在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开展的隐蔽行动是美国给与苏联的一记重拳。郑州大学王琛教授研究了冷战期间美国对南亚的政策,认为美国1954年与巴基斯坦结成同盟表明,美国在保持对印巴两国平衡政策的前提下开始介入南亚。湖北经济学院代保平老师解读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6023号文件,认为艾森豪威尔政府在支持外岛叛乱后,放弃了对印度尼西亚过于急促的亲美改造。浙江师范大学房建国博士指出,不满法国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的表现是美国调整其北非政策的主要原因。浙江大学刘国柱教授评述了美国全国民主基金会在美国对外输出民主过程中的特殊作用。   与会者探讨了历史背景下的现实问题。南开大学杨令侠教授考察了美墨边境问题的复杂性;暨南大学陈奕平教授强调平衡威胁和相互依赖是影响冷战后美国—东盟关系最重要的两个变量;厦门大学张光教授等对1997~2008年间美国国会议员访台现象进行了研究;暨南大学吴金平教授认为,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会改变美国的世界领导权。 在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国内因素方面,浙江师范大学赵志辉教授认为,美国的立国原则和建国定制乃是罗斯福战后世界蓝图的信心源泉和蓝本;西北大学刘磊老师分析了冷战时期国会对隐蔽行动实施监督的三个阶段和两大发展特征;福建师范大学李昀老师探讨了美国农业联盟等利益团体对《1948年经济合作法》出台的影响;南开大学博士生王娟娟对战后初期美国国家核管制政策做了分析;苏州大学金卫星教授探讨了20世纪美国构建全球国际经济机制的历程,对美国崛起的历史经验进行了分析。   (三)美国政治与社会史   辽宁大学石庆环教授从美国中产阶级结构的变迁与基本特征、文官群体的社会阶级属性与文化特性,以及中产阶级的政治倾向与文官政治中立原则等方面,探讨了美国文官中立原则得以确立及政治中立传统得以形成和延续的社会成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徐再荣研究员探析了里根政府的环境政策变革,指出里根政府实施的国有土地的私有化政策和交易许可证制度反映了以效率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的环境政策逐渐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标志着美国环境政策从一个单一追求环境质量目标的时代过渡到寻求更有效率、更加灵活多样的环保方法和机制的时代。   南京大学任东来教授和博士生江振春从“赫勒案”入手评析了美国最高法院宪法裁决中的平衡解释模式;厦门大学博士生郭巧华将美国学界对约翰•马歇尔及马歇尔法院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并总结出其各自特点;中国政法大学胡晓进认为,美国最高法院历史上的异议案例体现出了法律解释的多样性和法官强烈的怀疑精神。   在种族关系方面,南开大学张聚国副教授追溯了1830~1876年间美国废奴主义者与女权主义者从盟友到分道扬镳的历程;南开大学丁见民老师以印第安人为中心,考察了黑人奴隶制在土著部落中的产生过程,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了美国早期印第安人、白人和黑人之间的关系。厦门大学胡锦山副教授归纳了1970~2000年间美国黑人逆向迁移的态势和原因;首都师范大学周钢教授概述了非裔美国牛仔研究的走势;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徐红彦通过对1952、1965、1970和1990年移民法的解读分析了美国科技移民政策的演变。   (四)美国城市与经济史   与会者就美国 “新城市化”时期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厦门大学王旭教授梳理了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主要特点,考察了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以及功能上的置换,并从制度层面剖析了县域经济改革。厦门大学罗思东副教授剖析了新城市化时期传统县向城市县转变,积极拓展公共服务职能的内容与意义,证实了新城市化在美国不仅具有数量和规模上的显著成就,还在内涵和深度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厦门大学李莉老师指出,美国联邦政府凭借1937年美国住房法,首次大规模介入城市低收入住房问题,大规模干涉住房市场,为其后公共住房政策的完善和发展积累了经验。浙江师范大学孙群郎教授强调,当代美国汽车交通的泛滥对美国社会、经济和生态造成极大危害,为此美国国会自1961年通过6部立法来推进轨道交通,结果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出现轨道交通复兴。江西师范大学杨长云老师探究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城市改革的四种模式及其内在机理。   与会者还对美国历史上的经济危机进行探讨。辽宁大学韩毅教授追溯了1929年2~6月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联邦储备银行围绕货币政策发生的论争;鲁东大学王书丽副教授考察了“新政”时期美国联邦政府的银行业监管问题。   西南大学黄贤全教授以土地政策为焦点,评析了美国政府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厦门大学韩宇副教授以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在制药及生物技术和通讯这两个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为例,说明了研究型大学在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   (五)美国宗教与思想文化史   东北师范大学董小川教授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学界对美国宗教和宗教史的研究,认为国内对美国宗教的研究依然侧重于对美国某一宗教或教派的教理、教义等纯宗教内容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国家宗教局外事司刘金光副司长概括了美国宗教自由的四个特点。   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分析了杜威在1929年经济危机后对“经济民主”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强调杜威呼吁通过国家的政治行为来促进经济平等,从而为民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山东师范大学陈海宏教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陆军总参谋长伦纳德•伍德的扩军备战思想与行动做了研究;安徽师范大学韩家炳副教授研讨了1958~1988年间美国教育的四次危机。山东经济学院李海平老师认为,美国内战中的海战具有两个重大意义,首先是标志着从木船海战到铁甲舰海战的更替,其次表明海军与陆军协同作战步入新阶段。   (六)美国史教学   北京大学王希教授总结了60年来中国美国史教学的特点与不足,指出国家体制对学科设置的限制、人文学科在经济发展中的总体劣势、史学学科地位的衰减都对美国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规模发展设置了制度性障碍,而如何鉴别吸收美国史学精华,发展自成体系的美国史教研模式,乃是中国美国史学者需要应对的挑战。北京大学王立新教授主张将跨学科理论与方法引入美国外交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孟庆龙研究员建议对国内美国史研究网上资源加以整合,以实现共享;北京师范大学黄安年教授则以其近年的博客文章为例,说明了网络博客对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的作用;山东师范大学王玮教授呼吁将包括美国史在内的国别史放在全球视野下进行审视。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