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美国研究学会第四届世界大会综述
作者:李期铿、孙有中
来源:
时间:2015-06-16
○学术动态 国际美国研究学会第四届世界大会综述 李期铿、孙有中 2009年9月18日至20日,由国际美国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American Studies Association,简称IASA)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办,美国教育交流中心、中美教育基金会、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及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协办的“国际美国研究学会第四届世界大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大会云集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意大利、新西兰、印度、日本等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会长刘海平教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会长李剑鸣教授、国际美国研究学会现任主席、伊利诺伊大学教授简·德斯蒙德(Jane Desmond)及国际美国研究学会前任主席、牛津大学教授保罗·吉尔斯(Paul Giles)等出席了此次大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金莉教授和英语学院院长孙有中教授担任本次大会的组委会主席。 国际美国研究学会成立于2000年,是世界范围的非政府、非营利性国际纯学术机构,其会员来自世界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会的宗旨是促进世界各国美国研究专家学者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每两年举行一次世界大会。本次大会是国际美国研究学会的第四届世界大会,也是亚洲国家首次赢得该学会的世界大会主办权。 本次会议以“在全球化视野下解读美国文化”为主题,包括“美国文化的域外批判和接受”、“‘全球化’与‘美国化’”、“域外美国研究”、 “‘美国例外论’:神话与现实”、“美国神话:文学、历史与文化”、“奥巴马现象的文学与思想环境”等分主题。会议共安排三个主旨发言、一次关于“中国的美国研究”的全体会议及50多场小组会议。会议工作语言为英语。 国际美国研究学会主席德斯蒙德教授发表了题为“跨国美国研究:东方主义和西方主义的遗产” (The Legacies of Orientalism and Occidentalism for Transnational Studies of the U.S.)的主席致辞暨主旨发言。德斯蒙德从筹办本次研讨会过程中与中国、美国和其他国家学者共事过程的具体例子出发,引申到理解不同个人和机构利害关系等理论问题。她旁征博引,对东方主义与西方主义等挥之不去的各种偏见一一辨析,认为这些偏见对真正的跨国美国研究构成了挑战和阻碍。德斯蒙德认为,学者们想象中的基于地理范围的世界地理图像会限制我们的合作能力,使研究者在理解彼此的工作时难免戴上这些扎根于历史的认识论的有色眼镜。不难看出,作为国际美国研究学会主席,德斯蒙德教授对美国研究国际化及跨国美国研究问题极为关注。 剑桥大学出版社《美国研究》(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主编、伦敦国王学院教授苏珊·卡斯蒂洛(Susan Castillo)以“拥抱潮流:范式之后的哀叹、黑天鹅及美国研究”(Embracing Flow: PostParadigm Tristesse, Black Swans, and American Studies)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卡斯蒂洛回顾了国际美国研究领域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范式及范式分析法在美国研究领域中的局限性,阐述了纳西姆·尼古拉·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 2007年出版的《黑天鹅:高度意外性事件的影响》(Black Swans: The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这一发人深思的著作的主要观点,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美国研究的影响。卡斯蒂洛教授认为,作为学者,我们应该对普遍接受的观点持健康的怀疑态度,应准备应对混乱、偶然事件和突然的历史变化,应明白当前的金融危机在世界某些地区引起的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反应可能对大学经费和大学结构产生影响。最后,卡斯蒂洛呼吁,美国研究领域应培植一种不求共识、积极争辩的精神气质,因为作为研究对象的美国,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梅仁毅教授发表了题为 “奥巴马的当选:美国又一周期的开始?”的主旨演讲。梅教授引用美国历史学家小施莱辛格1986年提出的“美国历史30年周期论”为依据,分析了1980年大选与2008年大选前美国的国内、国际形势及选民的心态与要求,指出“求变”是共同点。梅仁毅讲述了里根总统与奥巴马总统如何抓住选民求变的心态,取得大选的胜利。大选获胜后里根大力推行以减税、放松甚至取消监管及削减非军事开支为特点的国内政策和以实力为基础的对苏强硬的外交政策。他还分析了奥巴马上台后的内外政策,指出这是自由主义的开端,但能否延伸为一个周期,尚待观察。 为凸显会议的中国元素,在国际美国研究学会的建议下,本次研讨会召开了一次主题为“中国的美国研究”的特别全体会议。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刘海平教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李剑鸣教授,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李今朝博士分别就中国的美国文学研究、中国的美国历史研究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美国研究状况进行了主题发言。 刘海平教授发言的题目是“美国文学研究与中国的现代化努力”。他认为中国的美国文学研究一直是国家现代化努力的一部分,正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于1979年应运而生,这是致力于美国文学和文化教学与研究的唯一的全国性学术机构。很快,其会员便遍布全国高校。在回顾了中国美国文学研究的历程之后,刘海平介绍了当前中国的美国文学和文化学者们正在从事的工作,包括近年来学术会议的主题、全国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纲要及该领域的学术成果等。最后,刘海平回顾了在改革开放30年历程中中国学者面临的种种挑战。 李剑鸣教授阐述了60年来中国的美国史研究状况。他的发言包括五个部分:基本趋势和主要成绩、问题来源与意义指向、理论取向与方法探索、史料利用和资源积累、最新动向与前景展望等。他认为,中国的美国史研究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尚不成熟。最初的一些出版物大多属于“编译”的性质。1949年以后,中国史学界对外国史的重视程度,较以前大为提高,但多数美国史出版物属于“编写”的范畴。1978年以来,中国步入改革开放的时代,国内(仅指大陆地区)的美国史和其他学科一样,出现了过去不曾有过的发展势头。在最近30年里,这个学科逐渐摆脱了政治性意识形态的支配,艰难地突破了“编译”和“编写”的樊篱,正在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学术探索的领域。他指出,中国学者研究美国史,既要深入美国历史语境,又要体现本位文化意识。如果中国史学不能在研究范式、理论取向、研究方法和问题指向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不能在国际学术界取得一席之地,中国的外国史研究,包括美国史研究,就难以形成真正的学术品格,无法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但与此同时,李剑鸣对中国的美国史研究未来充满信心。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中国美国史研究快速成长、不断进步的30年。它已成为一个富有生气、蓬勃向上的领域,尤其是最近几年的进展,一代学术新人正在成长。他们大多是最近几年毕业的研究生,在学期间获得了比较系统的学术训练,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较之二三十年前的一代人,他们的学术起点无疑要高得多,而且他们还赶上了一个政治环境更加宽松、经济持续增长、研究条件不断改善的时代,待到他们在学术上成熟的时候,中国的美国史研究应当呈现出真正的欣欣向荣景象。 李今朝博士从微观的角度对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成立于1979年,以培养硕士和博士为主,其发展历程基本上与中美关系发展的轨迹相吻合。李博士在对该中心30年来硕士论文和毕业生去向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该中心取得的成绩,指出了该中心的跨学科研究与全英文教学特点。李今朝认为,中国的美国研究需要更严谨的学术训练、更深入的批判性思维和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她强调,对跨国美国研究,国际美国研究学会主席德斯蒙德教授提倡的“棱镜式、面向用途与价值的方法”非常重要,因为这种方法承认美国研究在特定社会环境与政治环境中的特定用途或价值。 此外,本次研讨会共安排50多场小组会议,每个小组3至6名发言者,议题包括“全球化与美国文化”、“全球化与美国扩张”、“美国化及其影响”、“美国霸权”、“解读美国文化、价值观与身份”、“海外美国空间”、“美国例外论”、“巧实力与美国外交”、“布什与奥巴马的国外影响”、“中美碰撞与交流”、“美元与美国经济”、“文学及其历史背景”、“美国电影与电视中的种族与性别解读”、“跨国美国研究”、“美国研究教学”等等。小组会议在保证议题一致的条件下尽量兼顾跨地区组合,讨论非常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