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出版物>美国研究>2005 > 第一期
第一期
著述巡礼
作者:艾和平等 来源: 时间:2015-06-16
○著述巡礼 Kenneth Lieberthal, “Preventing War Over Taiwan,” Foreign Affairs, MarchApril 2005, pp. 53~63. 作者李侃如博士系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学和商学院教授,现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客座研究员。他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于1998年8月至2000年10 月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部资深主任,负责美国对东北亚、东亚和东南亚的政策。他在这篇文章中,对两岸关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维持台海和平的政策建议。 他建议北京和台北议定一个20~30年的稳定台海局势的长期框架协议,因为他认为两岸的政治歧见在未来很多年里都会阻碍台海问题的和平解决。因此,持续地将注意力放在解决而不是长期稳定上的做法,正在降低台海局势的稳定。 他认为,两岸都不希望发生军事冲突。但极度的互不信任和缺乏足够的相互了解,将会由于误判而引发战争。稳定框架的核心是在协议期内台湾做出不宣布独立、北京做出不使用武力的可信承诺。协定还可包括增进相互接触与理解和提高互信等其他内容。 由于双方预先承认:协商的结果必须包括台湾做出在协议期内不宣布独立的可信承诺,因此这种协商在本质上便具备了"一个中国"的基础。最终和平解决台海问题的协商可在长期稳定协议结束后开启。 美国应表达它对两岸尝试协商出一个长期稳定框架协议的希望,表示出愿推进最初的接触以安排这种协商,并保证支持北京和台湾共同做出的任何决定。美国不应在协商中居间调停。 他相信,稳定协议可以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并在实质上消除误判的危险;这更易于下一代和平解决台海问题。 (艾和平供稿) 《中美关系史(1911~2000)》(上、中、下卷)陶文钊著,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共约1487万字。 本书作者陶文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美关系史研究会会长。作者以原始档案资料(主要为中美双方的档案,兼顾英、日等国)和当事人的回忆录以及口述访谈为依据,勾勒出20世纪的一百年间美国对华政策决策与实施的基本脉络,探究了美国对华政策出台的前因后果、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对其对华政策的影响,以及中美两国政府间的政策互动。全书按照时间顺序,把20世纪的中美关系史分为三个阶段来论述: 上卷(1911~1949),46.9万字,论述从辛亥革命到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对抗局面形成时期的中美关系。此卷在80年代末曾由重庆出版社出版,此次重印,作者对原版中的技术性错误做了修订。本卷序言和正文8章,分别论述自1784年“中国皇后”号抵达广州直至辛亥革命之前的中美关系史;美国对辛亥革命的态度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日在中国的争夺;凡尔赛和会与巴黎和会期间美国的对华政策;大革命时期美国与南方革命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关系;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之前的中美关系;抗日战争前期国民党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与美国政府间的关系;珍珠港事变之后,中美两国结盟抗击日本的曲折经历及美军观察组在延安的活动;抗战后期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形成及其发展;战后美国卷入中国内战以及新中国与美国走向对抗的历史。在论述上述问题时,作者还对美国政府各个部门甚至一些官员关于对华政策的分歧与讨论进行阐述。 中卷(1949~1972),45.5万字,论述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初中美关系解冻的双边关系史。此卷以作者为主编和统稿人,汇集了一些研究这一时期中美关系史专家所撰写的文章,以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为纬,以美苏中三边关系互动为经,统领全书关于中美关系的论述。全书分为8章,并有一序章, 囊括了到70年代初所有中美双边关系的重大事件——从朝鲜战争中美的军事对抗到外交较量,从日内瓦会议到两次台海危机,从贸易禁运、经济封锁到中美大使级会谈,从越南战争到中美两国各自对外政策的调整,再到尼克松成功地实现访华。 下卷(1972~2000),56.3万字,论述自尼克松访华启动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到20世纪末的中美关系。此卷共10章,分别论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艰难进程及《与台湾关系法》的出台;《八·一七公报》诞生的台前幕后;80年代中后期中美关系的平稳发展和1989年春夏政治风波对中美关系的冲击;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历程,其中包括“银河号”事件、最惠国待遇问题、台湾问题、美国关于对华政策的大辩论、中美首脑互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等;中美两国在西藏问题、人权问题、香港问题上的斗争。 本书还附有英汉人名译名对照表、中美关系大事记、参考文献目录,以及一些插图。 (卢宁供稿)   《资本趋利与市场开放: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王孜弘著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作者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美国经济研究室主任。这是一本关于美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的书。作者从美国对外双边经济关系的基本构架及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环境特征出发,运用当代主要经济学理论,结合多方公布的数据与史料,对美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进行分析,强调美国资本尽管强大,但只有通过规范的市场运作才能发挥作用。发展中国家只有开放市场才能利用美国资本。不同的资本对要素有不同的要求。对于美资而言,在发展中国家与地区被视为优势的众多人口与廉价劳动力,丰富的资源,以及为吸引外资而提供的优惠等因素的作用是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市场不仅存在开放问题,且更为重要的是建设问题。作者认为,在市场建设中,更为重要的是理念与规则的形成与建设。无论理念是否产生变化,应首先形成有益于资本运行的秩序与规则。在国际经济秩序方面,本书强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争论与分歧,可能是国家利益不同的表现,但也可能体现出生产力水平差距对经济规则的不同要求。发达国家的主张,特别是美国的主张,很可能在某些方面反映发展中国家远期利益。美国在世界经济秩序与规则中的角色与资本的作用有关,不可简单地以“霸权”概论。发展中国家在开放与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建设中,必然出现经济主权的“出让与共享”。 (郭美述 供稿)   《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1945~1994)》崔丕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约37万字。 作者是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该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也是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文库丛书之一。全书分为7章,分别对美国对苏联贸易管制政策的起源,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建立,美国对日政策的逆转与对华贸易管制政策的发端,杜鲁门政府后期巴统贸易禁运范围的扩大和中国委员会的建立,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缓和对苏东国家的贸易管制以及所谓“中国差别”问题,美国和巴统组织如何实现从禁运战略物资向限制高新技术转让政策的转变的,以及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的解散过程及原因等问题进行了论述。附录中,除了常规的文献索引以外,还附有1947~1977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文件集目录,以及1947~1961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文件分类索引,便于读者利用和查找研究所需的文件。   《国际关系理论名著选读》周桂银、石斌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国际关系(英语)系列教程”的成果之一。本书选编了48篇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文献,显示了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连续性、整体性和全面性。本书把国际关系理论粗略地划分为三大部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国际主义、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部分选编了古典现实主义、经典现实主义及新现实主义代表人物的作品共25篇,自由主义-国际主义部分选编了古典自由主义、自由主义鼎盛期各代表人物及新自由主义流派的文献共16篇,马克思主义部分则选编了经典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南半球马克思主义的论述共7篇。   《杜勒斯与美国对苏战略(1952~1959)》石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约37万字。 作者现任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教授。本书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冷战史、美国外交史专题研究,旨在 “揭示艾森豪威尔时期对苏战略的基本轮廓并探明杜勒斯在其中的作用。因此本书分析的重点不是作为外交活动家的杜勒斯,而是作为‘冷战战略家’的杜勒斯,内容的重点则集中在战略的层面和决策的过程上。”   本书首先对杜勒斯研究的学术史进行了梳理,进而对杜勒斯的苏联观及其早期思想背景、政治哲学基础,艾森豪威尔政府对苏战略基本框架的形成及杜勒斯在其中的作用,杜勒斯的“和平变革”论与美国对苏东战略之一个侧面的“演变”战略之间的关系,50年代后期美国政府对苏战略的内部分歧和调整及杜勒斯在这一时期的立场及其原因,以及美国对苏战略在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全书使用了大量美国档案文献及前苏东国家的档案材料,书末附有杜勒斯出任国务卿之前的主要经历和大事年表。   本书是中华美国学丛书之一,得到美国福特基金会赞助的中华美国学会美国学著作出版补贴基金的资助。   《美国和美国的敌人:美国的对手与美国政治学的形成》〔美〕伊多·奥伦著,唐小松、王义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全书约21.7万字。 本书根据2003年康奈尔大学出版的原著译出。作者是犹太裔美国政治学家、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国际研究协会(ISA)南部分会主席。本书研究的对象是美国政治学学科的特性。本书打破了美国政治学是一门具有“客观性”的独立学科的神话,揭示出它的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作者指出,“美国的政治学是一种具有历史和国家根系的意识形态。”(中译本第20页)   本书作者援引大量文献,论述了美国政治学的发展演变与美国不同时期的主要敌人之间的关联及互动关系。通过对德意志帝国时代、纳粹德国、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及冷战时代,特别是越战等诸多案例的梳理,作者探讨了这些时代或事件对美国政治学发展轨迹的深刻影响。   《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美〕孔华润(Warren I. Cohen)主编,周桂银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上、下册,约85万字。 本书译自1993年出版的4卷本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中文版上册包括英文版的第1卷《共和制帝国的创建(1776~1865)》和第2卷《美国人对机会的寻求(1865~1913)》,下册包括英文版的第3卷《美国的全球化进程(1913~1945)》和第4卷 《苏联强权时期的美国(1945~1991)》。   第1卷由研究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美国外交的史学家布拉福德·珀金斯执笔。他认为,作为年轻的共和国,美国的对外政策是物质利益、文化和各种民族价值观的产物。他论述美国立国前就已存在的一种美国行为方式,揭示了革命及共和国初期的经历又是如何塑造了这种行为方式。   第2卷的执笔人是沃尔特·拉夫伯,他曾被贴上“新左派”的标签。他对于美国经济力量的增长与扩张主义之间的联系、土著美国人和菲律宾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第3卷由国际关系史学家入江昭执笔。他分析了威尔逊主义及其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推行过程。他还研究了20世纪20年代的“文化方面”对美国外交的影响,并认为这一时期是美国的全球化进程,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世界领袖。   第4卷是本书主编孔华润撰写。他论述了美国领导人对战后世界秩序的设想,强调美苏两种政治制度的重要作用,论述了第三世界国家被美苏两国纳入自己体系所引发的混乱,探讨了德、日的重新崛起和冷战的结束。本卷的特点是,作者注重研究美国对外政策的国内根源,研究观念、态度和经济考虑,甚至包括传教士在内的非政府组织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和技术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本套书每一卷都有扼要的前言,便于读者对各卷内容进行总体把握,每卷末都附有英文原文的参考文献,是进一步研究各时期外交史的指南。   R. Glenn Hubbard, “Huh? A Surprising Success!”, International Economy, Vol.18, No.3, Spring 2004, pp.28~33, 71.   作者系布什总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他在文章中指出,美国90年代中期以来较快的经济增长得益于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本、劳力和风险的诸多制度。他认为,这种制度上的灵活性使美国的业界和消费者能够从容地面对“技术泡沫”破灭和九一一恐怖袭击带来的冲击。他指出,此次经济复苏所要汲取的教训是,对网络“泡沫”的过分乐观所导致的结构性失衡,尚需时日才能调整过来。其次,不确定性十分重要,因为它能够收紧支出、投资和就业决策。最后,适时的货币政策行为可以降低经济低迷的程度。他指出,此次经济衰退中,消费依然出奇的强劲,最近的研究表明,减税对消费的强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强调指出,应该注意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保障和公共医疗等公益事业的经济健康问题所带来的长期性挑战。   Barry Rubin and Judith Colp Rubin, “AntiAmericanism Reexamined,” Brown Journal of World Affairs, Vol. 11, No. 1, Summer/Fall 2004, pp.17~23.   作者认为,美国最难击败的力量不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而是反美主义。尽管在20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反美主义一直在发展,但是在过去十年间,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以来,反美主义最为盛行。现在,对于世界上许多人来讲,歪曲和夸张美国的政策、意图和价值观已经司空见惯,一直充当反美主义先锋的人已经为外国的受众讲解了美国的理想,不过,两位作者认为,即便如此,美国仍将是新世纪里世界上最显赫的大国。   Paul R. Pillar, “Counterterrorism After Al Qaeda,”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27, No.3, Summer 2004, pp.101~113.   作者系中央情报局反恐中心的前副主任。他在文中指出,对目前的反恐斗争构成新挑战的恐怖主义威胁,来自一个由逊尼派伊斯兰极端分子组成的全球网络。基地组织只是其中最知名的一个而已。这个恐怖网络远不止基地组织。他指出,这股极端主义力量十分活跃,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它的根更深了。随着基地组织的最终崩溃,对美国的大多数民众来讲,保持反恐的国家承诺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尽管恐怖主义的危险将会以别的形式出现。作者指出,美国和大多数西方领导人在反恐斗争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以往的恐怖主义挑战出现了变数——在没有明确及清晰可见的目标的情况下,必须向人民表明国家将继续保持打击恐怖主义的承诺。为此,政治领导人不仅要担负起慢慢地灌输反恐承诺的沉重负担,还必须运用分析、教育和劝说的方法来达到目标。   Reginald Dale, “European Union, Properly Construed,” Policy Review, No. 122, December 2003/ January 2004.   作者系伍德罗·威尔逊国际中心的公共政策问题专家。他指出,由于欧盟的扩大及其正在制订第一部宪法,美欧之间的紧张关系大体可以被看作是欧洲内部各种力量的权力斗争的结果。例如,2003年上半年美国与法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上的冲突,多少可以归结为法国认为它丧失了对欧盟的领导权的表现。因为,当时欧盟扩大到了包括传统上不属于法国的势力范围的东欧亲美国家。作者认为,现今的欧洲正忙于经济融合,而美国基于地缘安全考虑的冷战思维,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欧洲内部正在发生的变化的冲击力。作者援引一位官员的话说,“最符合美国利益的情形是,欧洲不断地朝更紧密的联盟的方向发展,但却从来不能真正地实现该目标。”作者指出,由于走向联合的欧洲试图成为一个国际政治的力量,美国现在就必须密切注意其发展态势。   Krista Kafer, “A Head Start For Poor Children,” World & I, Vol.19, No.2, February 2004, pp.54~59.   作者指出,旨在改善低收入家庭的学龄前儿童的学习能力的幼儿学前启蒙计划自从1965年实施以来就颇受争议。现在,这项金额达66亿美元的计划已经招收了90万学龄前儿童。批评者认为,尽管这项计划确实为那些比中产阶级家庭的同龄人更迟入学的孩子提供了必要的帮助,但是孩子的学习成绩鸿沟仍然存在,而且人们对这项计划的优点是否能继续保持下去也不清楚。有机构对此项计划对于参加者与未参加者的学习成绩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国会将制订一个先行计划,该计划规定先在8个州推行幼儿学前启蒙计划,并将此计划向信仰团体开放,而这是启蒙计划倡导者所一贯反对的。作者指出,在这项研究完成之前,陪审团仍然没有对学前启蒙计划的有效性进行评论的权利。幼儿学前启蒙计划的发起人之一指出,“期望孩子通过一年的学习生活就抚平贫困生活给他们带来的痛苦创伤是困难的。”   Marshall Poe, “The Other Gender Gap,” Atlantic Monthly, Vol.293, No.1, January/ February 2004.   此文是《大西洋月刊》一年一度关于《国情咨文》的一组评论文章中的一篇。作者指出,美国与澳大利亚和英国一样,其男女教育水平正在出现鸿沟。由于阻碍女孩子上大学和研究生的文化障碍已不复存在,所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数量明显超过男性。作者认为,这个问题源于美国的12年学制教育。长期以来,在从幼儿园到中学毕业的12年学习中,女孩子总是比男孩子表现好。在一个奖励学生的自制力、注意力的教育制度中,男孩子始终处于劣势;如今,由于学校缩短了休息时间,减少了体育锻炼而增加了测验考试,“就更加剧了男孩子在学校里面临的问题。”结果,男孩子不愿意学习,转而找工作以替代学习。由于大学教育几乎是培养美国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必要前提,而只有不到50%的男孩子上了大学,所以这种情况可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长期性的后果。 (卢宁 供稿)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