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熙教授与《中美关系研究丛书》
作者:秦岭
来源:
时间:2015-06-16
《美国研究》20040年第3期 汪熙教授与《中美关系研究丛书》 秦岭 1985年10月,《中美关系论丛》在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作为《中美关系研究丛书》的第一辑,它的出版标志着这套出版历时20年,由中、美、日、法等多国著名学者参与编写,内容横跨中美两国政治、经济、外交、教育等多个领域的鸿篇巨制的问世。 一 汪熙教授是我国老一辈的中美关系研究专家,早在1979年他的《略论中美关系史的几个问题》的论文,突破了自建国以来中美关系研究的禁区,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为以后中美关系的研究开创了一片新天地。作为丛书的主编,汪熙先生在总体设计,选题把握方面别具匠心,充分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正如汪先生在丛书首辑开宗明义指出的那样:要应用对立统一规律来研究中美关系史,既要研究中美矛盾的两方面,考察与中美关系相联结的许多其他矛盾及诸种矛盾的转化,还要过细地分析中美关系中各种矛盾的性质及其影响。作为中美关系研究不能单纯依靠美国的档案,更要注重祖国相关史料的开发。汪熙教授数年潜心钻研凝练成的中美关系史的研究思想,在《中美关系丛书》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现。 在研究美国对华政策方面,汪熙教授一直坚持要对隐藏在这些法案、条约背后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探索,因为这是美国所有外交政策产生的源泉。不对其进行研究,任何对美国对华政策的评论,都是无本之木。汪熙教授在丛书的第一本《中美关系论丛》的序言中写道:“研究中美关系史,不仅要研究中国一方,也要研究美国一方,还要研究它的对华政策是怎样形成的——它的经济结构、政治集团、舆论动向和人物素质等在形成对华政策中的作用和影响。”为了让国内中美关系研究界更多地了解美国的政治、经济及外交各个层面的情况,在这套丛书中精选了一些对于美国国情有着深入研究的美国学者的经典作品:在这套丛书中的《美国国会与美国外交决策》一书中,读者可以看到1988年春受中国人民外交学会邀请,齐聚中国参加“美中关系座谈会”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美国专家们探讨“总统议会制”及“院外集团”如何影响美国外交;而美国历史学家、前美国历史学家外交关系学会会长孔华润(Warren I. Cohen)则在他入选《美国外交史丛书》的《美国对中国的反应》一书中,回顾了中美两国两百年的交往史,着眼于发掘不同的历史时期美国对华政策表现出的某些一贯的特征,并对这种经常性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独辟蹊径的阐述。美国外交史家韩德(Michael H. Hunt)教授在他论述中美关系的获奖名著《中美特殊关系的形成:1914年前的美国与中国》中,跳出了费正清和丹涅特的经典研究框架,创造性地将19世纪美国排外主义者虐待华工的活动与义和团运动时中国人打击传教士的活动进行对比研究,在结合大量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指出这种中美关系之间“施恩者与受恩者”的关系是不存在的。韩德教授驳斥了美国美中关系研究界当时占主流的所谓美国对中国怀着一种“又爱又恨”(ambivalence)的感情的学说,提出了中美之间,一方不必以“恩人”自居,一方也不必对这种关系寄以不切实际的幻想的见解。他进一步从历史总结的角度向美国人民提出了不应把自己为合理的东西强加于别的国家的告诫,从而将中美关系史的研究引向了令人思索的更深层次。 汪熙教授与《中美关系研究丛书》美国研究 矛盾的诸方面都是相互联接的,中美关系这一对矛盾也不能例外。与中美关系纠结交错在一起的还有很多矛盾。如果光从中美两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待中美关系发展两百年来的是是非非,很多问题会令后来的史家感到疑惑不解。汪熙教授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在他于1984年编写的《中美关系史论丛》一书中,就曾提到:研究历史上的中美关系,必须考虑世界的格局及列强在中国的格局。特别重要的是探究英、日、俄、美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消长和它们之间的纵横捭阖的矛盾。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真知灼见,我们才有幸在这套丛书中看到了中美日三国学者在同一个辩论场上就同一个历史问题针锋相对、唇枪舌剑的盛况。《巨大的转变:美国与东亚,1931~1949》一书记载了此次超越时间和国界的学术研讨会。1982年至1983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系主任、美国历史学会前任会长入江昭(Akira Iriye)牵头,六位美国历史学家、两位中国历史学家(汪熙教授和罗荣渠教授),以及来自日本的两位国际关系史方面的专家展开了定期会晤。为了探讨1931~1949年间东亚为何会发生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变革这一沉重的历史命题,三国学者相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进行了历时两个月的讨论。在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尽半个世纪之后,本着对人类历史负责的态度,用深邃的目光重新审视了这段历史。由汪熙教授和时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究所所长的魏菲德教授(Frederic Wakeman,Jr.)编著的《中国现代化问题:一个多方位的历史探索》一书从学术成果角度忠实地记录了这两位学者主持的此次跨学科跨国界学术交流。汪熙教授和魏菲德教授经过近两年的筹备,邀集了中、美、法、澳等国不同学科的学者共17人于1992年5月25至30日在上海就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课题举行了一次国际学术交流讨论会。讨论会在总题目下按学科划分了若干专题,在同一个专题中,安排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便于从不同学科角度加以考察;使他们能从各自不同学术认识和历史背景各抒己见,找到共同点和差异点。作为此次国际研讨会的总结,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多样化的,而不是舆论一律的;是一个多门类的,而不是单一学科的;是一个充满辩驳的,而不是死水一潭的学术论文集。” 二 注重吸收不同国家各个领域的专家综合研究的成果,是这套丛书又一个显著的特点。丛书还收入了日本学者矶野富士子整理、中国学者吴心伯翻译的《蒋介石的美国顾问:欧文·拉铁摩尔回忆录》一书。欧文·拉铁摩尔先生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美交往史中,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他出生在美国,童年却在中国度过。抗战时期他曾到过延安,后又接受罗斯福总统的提名,担任蒋介石的私人政治顾问,因此作为学者的他与抗战时期国共双方及美国高层人士有许多接触,了解三方人士(尤其是蒋介石方面)的不少想法及当时一些重要决策的背景。1990年,汪熙教授在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手稿部查阅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资料时,接触到拉铁摩尔口述回忆录。他立即意识到了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并着手整理,准备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商量在华出版的版权问题。半年后,他在参加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次国际会议时得知,日本学者矶野富士子在与拉铁摩尔的长期合作中,已经整理出了拉氏口述回忆录的定稿本。汪老随即和矶野富士子女士和东京大学出版社联系解决版权问题,又让吴心伯教授予以翻译,终于使得这份珍贵的史料得以和广大中国读者见面。 “更可喜的是本书的作者大多是中青年学者。正是‘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中美关系史研究会会很高兴地看到这一批新生力量的崛起。”在《中美关系研究丛书》的前言部分,汪熙教授欣然写下了上面几句话,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位学界前辈对学科后继有人的无比欣喜之情。这套丛书所收著作的作者,既有享誉国际学术界数十年的如孔华润、入江昭、韩德、魏菲德、唐耐心、杜恩这样的外国学者,又有许多国内知名学者。在他们中间,有的是多年从事这一问题的老专家,也有初出茅庐的青年研究生。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的杨玉圣教授的《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察》、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吴心伯教授的《金元外交与列强在中国,1909~1913》等,都因其著作中独到的见解被选入《丛书》。 从1984年第一套丛书出版至今,横跨诸多领域已经出版了24辑,今后还要继续出版下去。丛书中的《中美经济关系:现状与前景》和《中国现代化问题:一个多方位的历史探索》的英文版分别于1990年、199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汪熙教授与杜恩教授合写的《中国经济改革:问题与前景》则于1994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 20年弹指一挥间,汪熙教授这位如今已84岁的掌舵人,依旧充满了干劲。规模盛大的“盛宣怀档案”的整理工作已接近尾声,一本关于东印度公司专著刚刚写成,老人又开始了对美国海军与中美关系课题的研究。祝愿这位心怀祖国关心学术的博学老人健康长寿,祝愿这套浸透着老人心血和希望的《中美关系研究丛书》继续欣欣向荣。 秦岭:复旦大学历史系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