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出版物>美国研究>2002 > 第三期
第三期
著述巡礼
作者:袁征等 来源: 时间:2015-06-16
○著述巡礼 《战后美国史》(增订版)刘绪贻主编,刘绪贻、韩铁、李存训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年4月出版。除引言、附录外,全书共16章,约655万字,839页。   本书主编为资深美国史学家、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该书第一版为《美国通史丛书》的 第一本。刘先生以89岁的高龄,对该书进行了补充和修改,将所述历史的下限延续到2000 年,增加了第一章,补充了1987至2000年的历史资料。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战后美国历届政 府的政策调整及其改革进程,探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部书的面世,为六卷本 《美国通史丛书》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美国人权外交政策》 周琪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全书约599页。 作者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本书较为全面地论述了 美国人权外交政策,对美国外交传统与美国人权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自卡特政府以来冷战 时期和后冷战时期历届美国政府在世界各地采取的人权政策、美国国会在人权外交政策决策 中的作用、美国国务院负责人权事务的机构及其运作方式、美国对国际人权条约政策的变化 及其根源、美国对中国的人权政策、影响美国人权外交政策发展的国际因素、人权与外交中 的理论问题、未来美国人权外交的动向等问题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美国的人权外交政策 从根本上说产生于美国国内政治,从长远的原因讲,产生于美国理想主义的外交传统;从近 因上讲,产生于70年代中期前后美国国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民权运动、水门 事件、国会立法,以及国际上美国深陷其中的越南战争和由此造成的美国国内舆论的强烈反 应。这些事件把美国外交推向同一个方向,即更加重视人权。冷战结束之后,由于种种国内 和国际原因,美国的人权外交政策不会发生逆转,人权在未来将注定保留在美国的外交议事 日程上。   该书系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国际政治丛书"之一。此项课题研究得到中国社会 科学院重点科研项目资助。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得到福特基金会资助在美国进行专门考察。 《白宫决策:从杜鲁门到克林顿的对华政策内幕》 郝雨凡著。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2年4 月第一版。全书约536万字。   作者现任美国科盖特大学政治学教授。这部专著以半个世纪美国对华政策的历史演变为 线索,试图透视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机制,探讨美国对华政策起伏震荡的深层原因。作者通 过对美国近几年来陆续解密的资料的收集整理,配合采访美国一些决策层的当事人,对70 年代以后的美国对华政策,尤其对卡特时期的中美建交和《与台湾关系法》做出了深入的揭 示,其中一些资料属首次公开。在尚未解禁的卡特时期外交挡案的今天,对了解卡特时期对 华政策的制定过程,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该书的学术价值还体现在其试图对美国中国政策 制定的各种因素及影响方式做出理论上的解释,为学界对西方组织决策和官僚行为理论感兴 趣的读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些具有可读性的研究范例。 《都市化时代:20世纪美国人口流动与城市社会问题》 梁茂信著。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全书约39万字。   作者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该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含第一至第六章,内容 主要有美国人口流动性趋势、原因及经济性影响、跨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重心变化的关 系;人口的向心性流动与城市化进程;分散性流动与中心城市的兴衰;离心性流动与后郊区 化社会的形成;城市贫民区和贫困人口的隔都化进程等。第二部分包括第7章至第11章, 主要探讨20世纪美国城市的主要社会问题、联邦政府的相关政策及其效用等。在结论部分, 作者对全书进行了概括并就美国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效用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 问题。 《人权与外交: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周琪主编,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本书主编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该书为论文集,收集 了"人权与外交"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共20篇。此次研讨会于2001年5月22日-24日 在北京举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主办、主要由加拿大市民社会项目基金(Canadian Civil Society Program)资助。来自中国、加拿大、美国、法国和丹麦等国的近30名专家 学者与会。   论文集分为"人权与外交的理论"、"西方各国的人权外交政策及其国内因素"(包括美 国、加拿大和法国)、"中国的人权政策"、"关于人道主义国际干预的争论"四部分。从这些 论文来看,显然中外学者在人权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小的分歧,有些分歧仍然是很深刻的,特 别是在人权和主权关系的问题上。即使在中国学者之间对一些问题也有相当不同的看法。但 是,该书特意把这些论文都以原有的形式发表,目的在于交流学术观点,加强学术讨论,以 期通过讨论提高对人权问题的认识,增强共识。 《探究美国:纪念丁则民先生论文集》 梁茂信主编。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 月第一版。全书约33万字。   该书主编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全书共分上、下篇:上篇选录了丁则民先生的 10篇论文及其论著目录,下篇共14篇论文,作者包括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部分教师、在该 系工作过的外籍学者及该系培养的博士生。   Charles E. Cook, "Charles Cook On Washington: Ladies And Gentlemen, Start Your Engines,"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25, No.3, Summer 2002, pp.207-215. 政治分析家库克就2004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可能人选名单进行了评估。他认 为,首先的最大问号是前任副总统阿尔*戈尔是否将再次参选。在他看来,这取决于戈尔在 民主党精英阶层中获取信誉努力的成功与否。库克指出,如果戈尔选择与不同设想的共和党 候选人--布什总统角逐,他在2000年总统大选中的竞选伙伴、来自康狄涅格州的参议员 乔*利伯曼、参议员约翰*克里和约翰*爱德华兹、众议院少数党领袖迪克*格普哈特和其 他几位人选则成为首选。库克进一步指出,从11月5日中期选举到2003年新年伊始将是这 些人就是否参加选举做出决定的时期。   Elvin T. Lim, "Five Trends In Presidential Rhetoric: An Analysis of Rhetoric from George Washington to Bill Clinton," Presidenti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32, No. 2, June 2002, pp.328-366. 利姆确认了20世纪总统言辞的五个显著变化:言辞变得更为敌视知识分子、更为抽象、 更过于自信、更有民主精神和更谈话式的。利用电脑对总统《国情咨文》和就职演说内容的 分析,利姆争辩道,数据表明20世纪总统的言论确实同其前任不同。举例而言,"民主"一 词在从1789年到1901年期间只被使用过2次,但在1901年到2000年期间被使用了189 次。利姆指出,总统必须使用听众的语言来演讲,总统言辞中的这些变化反映了美国民众的 变化。   Fred W. Riggs, "Globalization, Ethnic Diversity, and Nationalism: The Challenge for Democracies,"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581, May, 2002, pp.35-48. 里格斯争辩道,过去关于国家主权植根于民族认同的提法随着人类流动的加速已经变 得过时了。世界各国在种族方面已经变得更为多种多样,需要接受建立基于全球组织的超结 构,并致力于解决一系列复杂和相互依存的问题。里格斯认为,民主而非专制政权会更好地 处理全球化所带来的种族和移民社群认同方面的问题。   Arthur M. Schlesinger, "Not The People’s Choice," The American Prospect, Vol.13, No.6, March 25, 2002, pp.23-27. 提及美国历史上数位总统当选而没有能够赢得多数选民票--最近的是乔治*W*布什, 历史学家施莱辛格提出了既改变选举体制而又不取消选举人团的途径。他建议,对于赢得多 数选民票的候选人额外给予102张选举人票的奖励--每州加上哥伦比亚特区各两票。施莱 辛格说,这一改革将实际上确保赢得多数选民票的候选人也将是选举人票的获胜者。他仍然 想保留选举人团,以便鼓励政党在他们没有机会胜出的州最大限度地争取选票。 (袁征等供稿)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