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出版物>美国研究>2000 > 第三期
第三期
美国银行业经营与管理模式的变化动因分析
作者:李志辉 来源: 时间:2015-06-16
《美国研究》2000年第3期 美国银行业经营与管理模式的变化动因分析 【注释】此项研究得到了福特基 金的资助,特此致谢!【注尾】 李志辉 〔内容提要〕20世纪最后二年,美国商业银行发展史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美国花旗银 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形成美国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二是美国国会1999年11月通过《金融服 务现代化法案》,彻底摒弃了金融业分业管理模式,鼓励和倡导银行、证券、保险之间联 合经营。本文试图对近30年来美国商业银行外部经营环境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进行分析,归 纳并总结出造成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五大主要原因,即金融创新、政府放松管制、资产证 券化、金融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 关键词:金融创新/放松管制/资产证券化/金融全球化/技术进步 1998年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组成了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信 用卡、保险等金融服务为一身的世界上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实现了花旗银行多年梦寐以求 的“一条龙”式的金融服务理想。199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注释】《金融时报》2000年2月18日。【注尾】, 该法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第20条和第32条,折除了银行业与证券业分离的“防火 墙”,为银行、证券和保险之间混业经营提供了法律依据。该法的实施标志着美国已放弃了 恪守了半个多世纪的金融业分业管理模式,鼓励和倡导混业经营。至此,美国商业银行可以 名正言顺地从事全能银行业务,并可成为全能化、综合化的大型金融集团。美国商业银行业 经营与管理模式发生如此重大变化是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的,也是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 的,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分析。 美国银行业经营与管理模式的变化动因分析美国研究 一传统银行业务领域的激烈竞争 竞争主要表现存、贷两个方面: (一)存款方面的竞争 70年代,美国曾出现了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它使银行利润受到较大侵蚀。这一时期的高通胀 主要是由于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飙升所致。当时的年平均通胀率为8%至12%,而银行等储蓄 机构的法定存款利率上限仅为5.25%,使得美国消费者的市场购买力大打折扣【注释】Timoth y W. Koch & S. Scott MacDonald, Bank Management (The Dryden press, 2 000), 4th Edition, p.7.【注尾】。在这种情 况下,消费者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减小储蓄,要么将资金投向高收益的投资项目。1973年, 几家较大的美国投资银行首创了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此类基金接受私人存款,用吸收来的存 款资金对短期国债、银行大额存单以及其他能支付市场收益率的证券等进行投资。货币市场 基金一经出现,便深受人们的欢迎,因为他们可以从这种投资工具中赚取Q条例规定的利率 上限与货币市场利率间的差额收益。由于在当时没有与之相竞争的其他金融工具出现,货币 市场共同基金的总值从1978年的108亿美元猛增到1981年的1860亿美元,目前货币市场共同 基金已达到11000亿美元【注释】Koch & MacDonald, p.7.【注尾】(截止1998年底数据)。 美国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快速增长是以牺牲银行和其他储蓄机构的小额定期存款为代价的。 有鉴于此,美国银行业和储蓄机构积极向国会和金融监管部门游说给予他们同等的待遇,消 除不公平的管制措施。不久,美国国会便通过法律准许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类 似于共同基金的账户,如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等,这两个账户都属 于可支付利息的支票账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在1982年推出后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当初 的430亿美元提高到1987年的6000多亿美元【注释】Koch & MacDonald, p.8.【注尾】。由于 美国国会自1987年后取消了利率上限以 及最低存款额限制,存款人便可以获得按市场利率水平所支付的存款利息,同时也极大地降 低了存款人把资金转移到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刺激作用。现在美国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均可以 向其客户提供更多种类的可支付利息的支票账户。 在目前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美国金融机构在存款方面的竞争采取了多种形式。首先,金融机 构在向客户提供存款服务的条件上已经没有限制。存款人可就其最低存款额、市场利率水平 ,以及存款到期日与银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讨价还价,同时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的 存款种类比过去更多了,存款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其次,许多金融机构接受定期存款并 向客户提供支票账户服务。例如几乎所有投资银行所属共同基金均可为较大客户提供现金管 理账户服务,此类账户是客户用于投资活动的一部分。再次,许多美国公司如运通公司、通 用电气公司、西尔斯公司都向自己的信用卡客户提供一种小额定期存款服务,并向他们支付 极具吸引力的利率。与此同时,许多外国银行和美国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也向国外的大额储 户提供欧洲美元存款服务,当然这种存款的利率要比国内大额存单的利率高出许多。最后, 在存款服务项目的定价方面,大多数金融机构均采用某种形式的激励机制以吸揽更多的存款 。例如,当存款人的存款余额增加时,其存款收益率便会自动提高但服务收费则会降低;另 外许多金融机构还向客户提供除存款以外的其他服务如人寿保险、旅行折扣等,这些服务通 常包含在存款账户的一揽子计划中。 (二)贷款方面的竞争 近20年来,美国金融市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金融市场内各类金融机构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 激烈,特别是各类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在贷款方面的竞争更趋白热化,使得商业银行存贷款 利差不断萎缩,在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1)劣质债券市场拉走了众多中小企业借款人。美国劣质债券市场的发展反映了金融机构 在工 商企业贷款方面的竞争已延伸到信用级别较低的中小企业。劣质债券(Junk Bonds)属于一 种公司债,它通常未被评级或者属于Ba(BB)级债,有时比Ba(BB)级更低【注释】Koch & MacD onald, p.9.【注尾】。从历史上看,一 家公司若发行的债券级别低于Baa(BBB)时,那么它就丧失了发行新债的权力,如果它想继续 筹资则只能依赖银行贷款。80年代初,美国几家大的投资银行极力向投资者推荐劣质债券。 他们认为Ba(BB)级债券或者更低级别的债券实际上是一种较佳的投资工具,这类债券历史上 违约率低,债券向投资者所付的3.5%-5%收益报酬率足以抵偿其违约风险。另外,这类劣质 债券较之银行贷款还具有多种优势,如它能一次性募集较大数量的资金,也可以进行长期融 资,债券的利息成本要比银行贷款利率低,债券限制性条款少,因此发行劣质债券可以作为 工商业贷款的有效替代形式。不久,美国投资银行便开始帮助那些不能发行高级别商业票据 的公司,新发行市场推销其劣质债券,并使得这一市场逐渐红火起来。 美国劣质债券市场的兴旺对美国经济和金融发展是有好处的,美国联储的政策制定者通常把 国债收益率与劣质债券收益率间的差额作为衡量适度货币政策的一项指标。当这两种债券收 益率间差距较大时,表明信用等级较低的借款人难以在市场获取资金,因而美联储就应向市 场提供额外的流动性资金。此种情况在1998年亚洲及俄罗斯金融危机波及美国时曾发生过【注释】Peter S. Rose, 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 (Irwin McGrawHill, 1999), 4th edition, pp.12-20.【注尾】。 劣质债券市场的发展极大地动摇了美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促使商业银行的 经营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劣质债券市场的发展减少了商业银行较高质量贷款的数量 以及缩小了筹资成本与贷款收益的差额,这就迫使商业银行要么增加贷款组合的风险以赚取 利润,要么进入非商业银行业务领域,如投资银行业务领域或其他金融服务领域赚取收费收 入。银行如果选择了第一条途径,则可能会为了短期收益水平的不降低而丧失长期利润和偿 付能力,因为尽管银行暂时保住了当前的收益水平,但由于贷款违约风险增加,这种风险会 最终通过对坏账的冲销来减少银行的利润。若银行选择第二条途径,则会受到政府金融监管 当局多方面的限制。毫无疑问,美国商业银行都非常热衷于向客户提供“一条龙”式的金融 服务包括证券承销、保险以及其他金融产品和服务,这可使商业银行资产多样化、收入多样 化、银行整体风险降低,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由于美国在历史上是一个 严格采用金融分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国家,故政府金融监管当局向商业银行开放其他金融业务 领域方面态度谨慎,进程缓慢。 (2)商业票据市场带走了相当数量的银行优质公司客户。由于各类金融机构在贷款方面的激 烈 竞争,使得商业银行存贷利差不断缩水。与此同时,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信用级别较高的 工商企业在融资方面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它们既可以发行商业票据,也可以发行长期公司债 券,而不必非从银行借款。另外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快速增长也加速了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 并大大改善了投资银行与工商企业的关系,因为投资银行积极地参加与工商企业商业票据承 销活动并且使用其属下的共同基金来购买这种票据。相反,美国商业银行则不能从事商业票 据的承销活动,因为1933年出台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不允许这样做,这就使商业银行 丧失了很多绕开他们而发行较低成本商业票据的优质公司客户。当然,美国商业银行决不会 轻易放弃这部分优质客户。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游说,美国商业银行终于在1987年获美联储批 准可以从事证券的承销和交易业务,但必须按照《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第20节的要求 从事此类业务。然而截止到1998年初,在美国也只有大约45家商业银行具备了包括能够承 销商业票据在内的证券承销和交易能力,与投资银行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注释】Koch & Ma cDonald, p.9.【注尾】。 (3)各类财务公司与商业银行争夺客户和市场份额。在美国各类财务公司数量众多,它们充 分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与商业银行在贷款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其中最具实力的当数大汽 车公司所属的财务公司【注释】Koch & MacDonald, pp.11-12.【注尾】 ,如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都拥有自己的 大型财务公司。这些财务公司为汽车经销商提供存货贷款、改善经销商的资本状况、提供租 赁业务服务,以及向消费者提供购车贷款等。这些财务公司的赢利状况可与大型商业银行相 媲美,因为它们的经营范围远远超出了汽车融资服务。如通用汽车承兑公司拥有两家抵押服 务公司,该公司为美国第二大抵押服务公司;福特汽车信用公司是全美最大汽车附属财务公 司,拥有第一国民储蓄机构,该机构是美国第八大储贷机构,赢利状况极佳;克莱斯勒汽车 财务公司拥有一家设备租赁公司、一家贷款保收和代理业务公司,及一家消费者融资公司。 此外通用承兑公司和福特公司还拥有自己的信用卡:GM信用卡和花旗福特信用卡。1998年, 在全美消费者购车贷款中,商业银行仅提供了不足50%,其余的50%由汽车财务公司和其他消 费者融资公司来提供【注释】Koch & MacDonald, pp.13-14.【注尾】 。 在美国,一般类型的财务公司主要从事于贷款活动,多数专长于耐用消费品贷款,如传统的 汽车贷款、住房抵押贷款和第二抵押贷款,另有一些则专长于工商业贷款。它们通常通过应 收账款保收、设备租赁或直接贷款等方式从事信贷活动。一般而言,财务公司利用发行商业 票据、长期债券和直接从银行借款等方式为其各类投资筹资。从历史上看,财务公司发放的 贷款一般都具有较大的信用风险,贷款违约率比一般商业银行高。当然,财务公司所获得的 贷款收益率比银行高,因为它们的贷款定价通常比银行高,较高的定价还可弥补较大的贷款 损失额。 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及其他非金融机构的竞争 由于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银行传统业务领域与商业银行争夺客户,蚕食市场份额,致使商业 银行流失大批优良客户、贷款质量下滑、市场份额逐渐萎缩,在市场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 。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商业银行不得不另辟蹊径,向其他金融服务领域进军。 首先,商业银行打破传统单一业务经营模式,朝着多元化、综合化、集团化经营模式迈进。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美国商业银行发现非银行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具有较高收 益性的特征,这些机构的资产收益率比商业银行高的多。下面我们用1974年至1989年美国七 种不同类型金融企业收益及其变动状况表来加以说明。该表数据取自二个时期,第一个时期 为放松管制以前利率水平条件下资产收益状况,第二时期为放松管制之后的情况。如果我们 不考虑时期因素的话,商业银行是所有金融机构中资产收益率最低的机构。从第二个指标资 产收益率的变动系数来看,商业银行也是较低的机构之一,说明商业银行尽管收益率低但收 益水平较稳定,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大都经历过收益水平大幅变化的历史。该表最后的一个指 标是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与其他类型金融企业资产收益率间的相关系数比较,说明各类金融 机构业务多样化的程度,相关系数越高,收益的集中程度越高,多样化的程度却越低,因而 难以获得多样化的好处。从这一指标看,保险公司 1974-1980、1981-1989 美国不同类型金融机构收益及其变动状况【注释】蒙汉特·沃·里查特:《放松管制与商业 银行业务多元化的机遇》,载《经济观察》1993年9 —10月号。【注尾】 金融机构时期资产收益率 平均数α(%)变动系数 值β(%)相关 系数γ 银行业(a)1974—80 (b)1981—980.29 0.2425.2 65.3 0.87δ 0.96δ 非银行 信用机构(a)1974—80 (b)1981—980.35 -0.40 89.2 163.70.27 0.68δ 保险公司(a)1974—80 (b)1981—981.48 0.6136.6 78.60.85δ 0.66 保险代理(a)1974—80 (b)1981—987.31 3.7421.8 54.50.76δ 0.63 房地产公司(a)1974—80 (b)1981—981.61 0.2063.3 237.50.94δ - 0.43 证券代理公司(a)1974—80 (b)1981—981.29 0.5952.1 69.3-0.23 - 0.70δ 其他投资公司(a)1974—80 (b)1981—984.66 6.4037.6 19.20.60 -0 .90δ α:资产收益率由净收益除以平均总资产得来。 β:变动系数由平均资产收益率除以其标准差得来。 γ:指的是与银行业的相关系数。 δ:差异从0~5%具有统计意义。 及其保险代理公司的相关系数也较高,但 证券公司在第一时期出现负的相关系数,房地产公司和其他投资公司在第二个时期也出现类 似情况。这种情况表明:由于证券公司、房地产公司,以及其他投资公司的收益与银行收益 具有负的相关系数,因此它们可以成为商业银行最佳的购并对象,通过此种购并可带来多样 化的好处,达到分散风险、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的目的。 近年来,许多美国大的商业银行通过并购等方式涉足非银行金融业务领域,以达到实现经营 业务多元化的目标。如1998年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合并组成的花旗集团,就是一个集商 业银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信用卡、保险等金融服务为一身的世界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 【注释】丁跃山、李永胜:《花旗银行集团合并案透视》载《国际金融研究》1998年第5期, 第20页。【注尾】。该集团可以向其客户提供包括储蓄、信贷、证券、保险、信托、基金、 财务咨询、资产管理等在内的“一条龙”式的金融服务。 美国商业银行在开拓非银行金融业务领域时,通常将重点放在投资银行领域,因为投资银行 对它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由于投资银行既能提供许多传统的银行业务又能提供商业银行所 不能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再加上投资银行不会受到联邦储备体系、联邦存款保险公 司以及财政部货币监理局等的管制,所以在市场的竞争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明显的优势。 近年来,美国商业银行在涉足投资银行业务领域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首先,它们借助成立 20节公司广泛地参与证券承销和买卖活动。其次,通过收购证券公司而进军投资银行业。例 如,近年来美洲银行收购罗伯逊-斯蒂芬公司、信孚银行收购阿莱克斯·布朗公司、国民银 行 收购蒙哥马利证券公司,就是商业银行收购证券公司的重要案例。又次,积极参与公司劣质 债券的承销和交易活动,促进了美国劣质债券市场的发展。根据美国证券信息公司的数据: 美国前十位最大商业银行在高收益证券承销市场业务量比重在1997年达到25% 【注释】Koch & MacDonald, p.16.【注尾】,其中银行 家信托是这十家中最大的承销商,在全美排在第6位,大通曼哈顿银行排在第7位。最后,美 国商业银行积极涉足企业间的并购业务。企业间的并购业务通常是商业银行赚取高额利润的 最便捷途径,美国华尔街著名的投资银行如美林公司、J.P摩根公司,以及高盛公司始终是 美 国并购市场最大的玩家。然而,近年来商业银行也在逐渐地进入这一领域与投资银行展开竞 争。如1998年全美最大的15家并购顾问中有6家为商业银行,其中国民银行在这15家中名列 第7位,其市场份额为8.6%,居商业银行之首,第二位是美洲银行,市场份额为5.7% 【注释】Koch & MacDonald, p.17.【注尾】。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商业银行积极开拓其他金融业务领域,走综合化、全能化的道 路有着十分重要的国际背景。20世纪70、80年代,随着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的高度发达、商 业银行自由化、一体化和电子化浪潮蓬勃兴起,全球银行业务综合化趋势在不断加强。在美 国本土,外国银行通常比美国银行享有更多的优惠,它们可以不向联储交存准备金,可以跨 洲设立分支机构,可以经营证券业务,持有美国和外国企业的股票,可以经营广泛的金融业 务。特别是7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崩溃后,以日本和西欧为代表的外国银行迅 速发展,引起了美国银行业和朝野的惊慌。1978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际银行法》,加 强了对外国银行的监管,取消其优惠。然而外国银行仍然可利用该法的漏洞,通过建立银行 控股公司在美经营非银行金融业务,比美国本土银行更具竞争优势。1975年外国银行贷款只 占美国商业贷款的10%,1989年就上升到28.5%【注释】Peter S. Rose, p.39.【注尾】。 在国际金融市场,美国银行也越来越受到来自日本和欧洲的竞争压力,其地位在不断下降。 1970年,英美银行份额操纵世界金融市场,日法份额加起来才相当于美国份额,但到1989年 ,德国份额已经相当于美国1.5倍,而日本份额比英、德、美三国总和还多【注释】丁跃山、 李永胜:前引文,第22页。【注尾】。进入90年代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西欧和日本等国的银行法已经打破传统的界限,经 营业务涵盖商业存贷款、投资、保险等领域。“全能银行”的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欧共体 于1992年实行了第2号银行指令,将“全能银行”和分行制在欧共体范围内推广,如法国有3 00多家银行可以从事全部金融服务。日本也通过金融机构兼并和金融业务的综合化不断扩张 。这一切都使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美国商业银行业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三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通过新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新的金融市场、新的组织机构与经营方式以及新的制 度安排构成对金融结构及运行机制产生的变革。金融创新也是金融市场重建及金融服务业不 断发展的催化剂。近几十年来,美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各金融机构之首,金 融创新已成为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 导致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微观层面来看,主要是为了预防存款流失 、进入新市场和开拓新金融产品、向客户提供高效廉价的金融服务、增加银行资本金、改善 银行的经营状况、降低或减少各类金融风险、削减银行营运成本等;从宏观的层面上看,主 要是为了应付经济社会波动(诸如通胀等)、规避金融管制,以及对新技术的运用等。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迅速发展,社会经济生活动荡,通货膨胀严重, 政府对金融业放松管制,金融自由化思潮泛滥,金融业竞争加剧,计算机和通讯技术飞速发 展。商业银行为在新的经济环境和技术条件下求得生存与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其内容 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规避金融监管当局利率管制的创新【注释】Koch & MacDonald, pp.19-22.【注尾】。 美国在1933年通过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对商业银行管理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一法案制定了商业银行不能经营投资性业务的原则,规 定了强制性的银行存款利率上限,并禁止银行向活期存款支付利息。在这一法案下,联邦储 备当局实行了制定银行存款利率最高界限的Q条例。自60年代以来,为了绕开Q条例的限制, 遏止商业银行非中介化趋势,美国商业银行进行多种金融创新,如花旗首发大额可转让存单 、欧洲美元大额存单、银行控股公司商业票据、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付息交易账户、商业银行快捷账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浮动利 率存单等。1986年美国联邦储备当局取消了所有储蓄存款利率上限,从此Q条例对所有类型 存款利率约束也就寿终正寝。 (二)规避银行各类风险的金融创新。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石油禁运 ,世界性的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标志着宏观经济波动时期取代了持续的经济增长时期。在变 化了的经济环境下,主要的市场指标-价格、利率和汇率出现了大幅度变动,导致银行收益 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急剧上升。这种宏观环境变化对银行经营管理造成极大压力,从而导致 了银行寻求新的工具和手段来降低市场风险,特别是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因此包括货币期 货与期权交易,金融产品的期货和期权交易,利率互换,利率互换期权合约,信用衍生工具 、中小企业未担保贷款证券化市场,以及个人破产远期合约等新工具、新市场应运而生 【注释】Koch & MacDonald, p.21.【注尾】。 商业银行往往利用这些工具和市场来进行规避风险的活动,如利用金融期货和期权合约对其 资产负债组合中的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进行套期保值,解决资产负债存续期缺口和不同币种 资产和负债数量缺口等问题。另外,许多大的商业银行还作为金融期货商和金融顾问向客户 提供有关各类衍生品的中介服务,以获得佣金收入。金融期货和期权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 发行债券,从事证券投资以及规避各类金融风险提供了重要的舞台。同时商业银行积极参与 这类市场活动,也使得各类证券及衍生品交易更加活跃。 (三)突破传统金融管制的地域和业务限制的金融创新。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类创新共 计有14项之多【注释】Koch & MacDonald, p.22.【注尾】。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组成多 家银行控股公司来绕开监管当局跨州设立分支 机构限制和增加自身金融产品种类、扩大金融服务范围、实现业务多元化;单一银行组成金 融服务公司来开拓其他金融业务领域;商业银行通过在其他州设立贷款产品办公室和边缘公 司向客户提供全国性贷款和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商业银行通过设立子公司向客户提供贴现中 介服务和出售共同基金;国民银行通过收购美州银行形成首家将海岸线区域连成一片的全国 性银行;美国银行家信托购买亚历克斯·布郎、国民银行收购蒙哥马利证券公司、美州银行 购买罗宾逊·斯蒂芬森公司标志着商业银行已进入投资银行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美国 银行业迎来了1994年国会通过的《瑞格莱-尼尔跨州银行业务及设置分支机构效率法》。该 法规定,从1997年7月始美国将完全取缔银行跨州收购和设置分支机构的限制【注释】Peter S. Rose, p.57.【注尾】。这样美国银行终于实现可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分支机构的梦想。 (四)资金支付结算系统方面的金融创新。美国商业银行在资金支付结算系统方面几乎年年 有创新,他们往往通过计算机网络和电子通讯技术为资金结算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服务 【注释】Koch & MacDonald, p.22.【注尾】。 80年代银行所普遍采用的手段是自动柜员机和零售出口销售终端,90年代银行则集中精力主 要开发诸如智能卡、电子货币、借记卡、家庭网络银行和因特网银行业务,并获得很大的成 功。 从以上银行业的金融创新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创新与科技进步有关。由计算机网络和电子 信息技术与金融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现代化银行经营模式-金融电子化是金融创新和发展的原 动力,因为它创新了金融企业的业务和管理,发展了金融市场及体系。具体表现为:(1) 扩展了金融服务领域。金融电子化能够融合银行、证券、保险等分业经营的金融市场,减少 各类金融企业针对同样客户的重复劳动,拓展了金融企业进行产品功能解捆和综合的创新空 间,向客户提供更多的量体裁衣式的金融服务。由此,金融企业能从事全能银行业务,如存 贷款、国际结算、财务顾问、证券经纪、信托、保险等。(2)提高了金融服务质量。金融 电子化必定形成和提升金融自动化,使金融业务能够突破时间限制。金融电子化还促进了无 形金融市场,即虚拟化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因特网的广泛流行使得传统金融业务从 固定销售点方式转向随时随地方式,可实现“有银行业务,没有银行网点;银行24小时永不 关门”的境界。(3)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金融电子化的引入和深化会极大地降低银行的 经营成本。例如网上银行经营成本只占经营收入的15-20%,而传统银行经营成本却占经营收 入的60%左右【注释】谢康、肖静华:《网络银行》,长春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注尾】 。另外,网上银行无须设置分支机构,雇员极少,这样可以极大地改善银行的赢利能力。 总之,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使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原有的分工界限日益模糊,业务逐渐 趋同(同质化),为商业银行从事全能银行业务铺平了道路。 四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政府放松管制,金融业竞争加剧,使商业银行存款流失严重,外 部借入资金成本增大,存贷收益不断缩小,银行业的经营受到极大的挑战。为了遏止利润下 滑的趋势,许多银行试图通过进一步增加贷款规模来达到保持现有赢利水平的目的。然而增 加贷款规模则意味着必须相应地提高银行损失准备金和银行资本金数量,从而使银行融资活 动的边际成本提高。至此,银行处于两难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不得不另辟蹊径, 寻求新的解决方法。1983年,美国花旗银行和银行家信托公司分别成立了贷款出售部门,出 售部分对大公司的贷款,开创了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先河【注释】Koch & MacDonald, pp. 23-26.【注尾】。 所谓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是商业银行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收入 流的资产如各类贷款等汇集起来,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成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 流通的银行证券,据以融通资金的过程。它是近30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的创新之一。由 于这类银行债券的回报率比其他债券高,投资者愿意购买这种债券。事实上,商业银行也 是这类债券的主要购买者。资产证券化相当于把这些贷款由资产负债表内转到资产负债表之 外。这样,银行虽然扩大了业务量,但由于表内资产没有增加,银行并不需要增加资本金来 满足当局对资本充足度的规定。 资产证券化通过构建一个严谨、有效的交易结构来保证融资的成功。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 化的基本交易结构由原始贷款发放银行(Loan Originator)、信托公司(trust)、信用担保 人(credit enhancer)、信用评级公司(rating agency)和证券承销商(underwriter) 、投资者(Investor)六类主体构成;原始贷款银行将自己拥有的特定贷款以“真实出售” 方式过户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获得该贷款的所有权,发行以该贷款的预期现金收入流为基 础的资产支持证券,并凭借对该贷款的所有权确保未来的现金收入流首先用于证券投资者还 本付息。要保证这一基本交易结构严谨、有效,必须满足五个条件:(1)即将被证券化的 资产能够产生固定的或者循环的现金收入流;(2)原始权益人对该资产拥有完整的所有权 ;(3)该资产的所有权以真实出售方式转让给信托公司;(4)信托公司本身的经营有严格 的法律限制和优惠的税收待遇;(5)投资者具备对资产证券化的知识、投资能力和投资意 愿。这五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不具备,都会使资产证券化面临很大的交易结构风险【注释】 胡章宏、刘入领:《美国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国际金融研究》1998年第9期,第62页。 【注尾】。下图描述了所有参与者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当然,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并非所有的贷款都能重组出售,也并非所有的银行都能从事资产证 券化业务,资产证券化受到至少以下三方面的限制。 首先是可用作证券化的贷款组合。住宅抵押贷款最容易组合和证券化。这种贷款一般是中长 期、每月有现金流入的资产,合同也比较规范化,所以投资者能很容易地估计由这种贷款支 持的债券的违约风险。但是,工商业贷款的证券化就比较困难。因为工商业贷款的用途、期 限、利率等都不尽相同,投资者很难评估由这类贷款组合支持的债券的风险。 其次是银行规模的限制。考虑到成本和规模效益,规模较小的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有可能得不 偿失。从上图中,我们看到资产证券化涉及多个公司,其中的成本(佣金法律费用等)最终 由原始贷款发放银行和投资者承担。证券化贷款的规模如果过小,单位成本太高,原始贷款 发放银行便无力可图(或价格过高,收益率太低而卖不出去)。美国学者阿诺德在1986年曾 估计,只有当其资产规模大于1亿美元时,银行向公众发行资产证券化的债券才可能有利可 图【注释】转引自俞乔等:《商业银行管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73页。【注尾】。当然,小银行可以联合起来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 第三方面的限制是资产证券化后的追索权问题不好解决。追索权(recourse)意味着一旦证 券化后的贷款无法收回,债券投资者有权向卖方追回损失。很明显,如果买方有追索权,贷 款即使在证券化后也不能真正从资产负债表中移去,银行也会在业务上继续受到资本金的限 制。富有进取精神的银行家们当然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方法就是开立 一个专门账户,把部分资产证券化的收益存放在这个账户里以作为贷款违约准备金。由于资 产证券化的收益来自债券化贷款的利率和债券回报率之差,这一账户又叫利差账户(Spread account)。存放在利差账户里的准备金视该种贷款过去的呆账率决定。如果实际损失低于 准备金,利差账户的结余算作银行的收入;而当贷款的实际损失超过准备金时,投资者就要 承担额外的损失了。如果贷款发放银行购买了信用担保,担保人也会以信用证方式增加准备 金。例如银行根据以往的呆账率,银行的准备金按贷款的5%存放在利差账户里,信用担保人 保证到贷款损失的10%。那么如果贷款的损失不超过10%,贷款发放银行承担第一个5%,不足 部分由信用担保人承担;如果贷款损失超过10%,超过的部分则由投资者承担损失。 资产证券化给美国商业银行带来了蓬勃的发展生机,为它们的生存和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 天地。首先,它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种高档次的新型融资工具。利用资产证券化技术,商业 银行只需投入少量管理人员和资金便可获得多种好处:(1)保持和增强自身的借款能力。 美国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为了控制风险,往往要求借款人的财务杠杆比率低于某一“安 全警戒线”。如果借款人的财务杠杆比率过高,就很难得到贷款。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表外融 资方式,商业银行既能筹集到所需资金,又不会增加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这能改善它自身 的借款地位。(2)提高自身的资本充足率。美国是《巴塞尔协定》的倡导国之一,该协定 要求各国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为了达到这一要求,美国银行业广泛地 运用了资产证券化技术,通过把证券化资产转移到资产负债表外,来降低资产负债表上的风 险资产总额,提高资本充足率。如1993年美国银行业提供了2580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其 中2070亿美元都被证券化,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只增加了510亿美元的资产 【注释】胡章宏、刘入领:前引书,第63页。【注尾】。(3)降低银行 的融资成本。据美国专家估计,相对于传统融资方式而言,资产证券化每年可为银行节约至 少相当于融资额0.5%的融资成本【注释】胡章宏、刘入领:前引书,第64页。【注尾】。(4 )改善资产负债管理。利用资产证券化技术,商业 银行可以将部分资产转化为长期债券,并使资产的现金收入流与对这些债券的还本付息巧妙 地匹配起来,这样就能把资产负债错误匹配的风险转移出去,改善商业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 管理。(5)提高资产收益率和赚取服务费收入。利用资产证券化技术,商业银行可盘活自 身的非流动性资产,加速资产周转率和资金循环,在相同的资产基础和经营时间内创造更多 的收益,从而提高资产收益率。另外,商业银行在贷款出售以后,还会继续充当该项资产的 服务者,从而赚取相应的服务费。 其次,资产证券化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种高质量的新型投资工具。近20年来,美国商业银行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不仅是原始贷款发放银行,也是这类资产支持证券的主要投资者。通过 这类证券的投资,商业银行可获得以下好处:(1)较高的投资回报。1987-1996年间, 美国3年期国库券的平均年投资收益率为6782%,穆迪公司评级为Aaa级的公司债平均年收 益率为8473%;而资产支持证券的年平均投资收益率可以达到10%以上【注释】胡章宏、刘 入领:前引书,第65页。【注尾】。(2)较大的流动性 。由于资产支持证券具有较高的信用评级,商业银行对这类证券的投资可以获得较大的流动 性。(3)提高资产质量、降低投资风险。由于资产支持证券具有较高的资信等级,投资购 买资产支持证券,能提高商业银行的资产的总质量,降低自身的经营风险。同时,由于在资 产证券化过程有“破产隔离”的运作机制,可以极大地减少银行发生接管、重组等事件带来 的风险。另外购买资产支持证券,有利于实现投资多样化,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最后,资产证券化大大促进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充当投资银行家角色并在这 一市场发挥更大作用创造了契机。资产证券化将资本的供求双方巧妙地衔接起来,促进了美 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由于潜在的投资者缺少关于资金需求者的信用信息,不了解其财务状况 和经营能力,只好求助于信用评级,把投资对象限制在具有较高信用级别的公司和证券上。 这一方面使大量拥有雄厚资本的投资者因找不到具有较高信用级别的投资对象而使资本外流 或闲置,另一方面许多拥有高质量资产的融资者却无法吸引到急需的资本。资产证券化为解 决这一矛盾应运而生。它通过“真实出售”、“破产隔离”、“金融担保”、“信用提级” 等手段,使原始权益人所拥有的高质量资产转化成了具备较高信用级别的资产支持证券,从 而巧妙地把资本的供求双方接在一起。 资产证券化具有非中介化的倾向,它可以提高直接融资方式和证券市场的地位。在资本证券 化交易中,实质上的交易双方是原始权益人(原始贷款发放银行等)和投资者,金融担保公 司、信用评级机构、信托公司等只是资产证券化交易服务体系的一部分,起着辅助作用。因 此资产证券化实质上是一种直接融资方式,它的发展表明直接融资和证券市场的地位和作用 加强,间接融资地位相对下降,促使商业银行改变其部分功能,积极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在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投资银行家作用。 五放松管制与重新管制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就一直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 理,目的是保护大众的利益及增强人们对金融体系的信心。因为银行业实际上是一种大众信 托,它本身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极有可能出现金融中介机构大范围的亏损,从而导致公众对 金融体系丧失信心,出现严重挤兑现象。对此,金融监管当局都要出台相关法规,对商业银 行的市场准入、人员要求、区域分支机构设置、产品及服务范围以及其他相关的特殊限制等 做出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放松管制(Deregulation)是一种减少或者取消现有各种金融管制措施的过程。例如,政府 取消Q条例中对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利率上限。而重新管制(Reregulation)则是政府对 现有的与金融业有关的各类金融活动实施新的管制措施或者对现有监管措施重新修订的过程 。事实上,重新管制是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市场参与者绕开现有法规行为的一种正面回应。 毫无疑问,放松管制与重新管制现象实际上反映了金融监管当局与银行间“猫捉老鼠”的博 奕关系。20世纪70年代美国所发生的联储成员银行退出该体系的事件,就是说明这种博奕关 系的生动例子。众所周知,任何一家联储成员银行均要按照其合规负债额一定百分比上交联 储准备金。这些准备金实际上是银行的无息现金资产,有人形象地将这些准备金称为联储向 商业银行征收的“隐含税收”,因为商业银行不能从这类资产中获得利息收入 【注释】Peter S. Rose, pp.33-59.【注尾】。随着美国 在70年代短期市场利率水平提高,这类“隐含税收”负担加重。相反,非联储成员只须交纳 少量存款准备金,而且还可以持有某些付息证券来满足存款准备金要求,所以它们只损失很 少的利息收入。此种差别政策极大地刺激了成员银行设法避开此种规定的行为,许多银行宁 愿放弃成员银行资格而不愿意承担较大数量利息损失。考虑到成员银行纷纷脱离联储可能会 导致丧失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美国国会在1980年通过了《美国存款机构货币法》。该法准 许商业银行开办付息支票账户,但要求所有提供该类业务的银行必须按照联储规定的准备金 数量交纳保证金,从而杜绝了放弃成员银行资格的现象发生。类似这样的重新管制措施,就 是美联储强化金融机构监管的重要表现形式【注释】Peter S. Rose, p.49.【注尾】。 美国金融监管当局近年来放松管制或重新管制主要围绕着金融产品的定价、金融产品和服务 的种类、市场的范围和程度这三大问题来进行的。现在金融监管当局已取消了存贷款利率上 限;根据1994年的《瑞格莱-尼尔跨州银行业务及设置分支机构效率法》,从1997年7月始美 国已取缔了对银行跨州收购和设置分支机构的限制;同时,金融监管当局还给予商业银行传 统业务以外的更多金融产品和服务经营权,使商业银行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更大的发 展空间。1999年11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的《1999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从法律上准许 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之间联合经营。这是一部在美国金融法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 律文献,必将对美国金融业乃至世界金融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李志辉:天津南开大学金融系副主任,副教授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