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出版物>美国研究>1998 > 第一期
第一期
新书架
作者:杨玉圣等 来源: 时间:2015-06-16
○新书架 《战争与和平——解析美国对华政策》陈毓钧著。台北·寰宇出 版社1997年1月第1版。除“序言”外,正文计6章、547页。全书约30万字。 本书以中美相互关系史为背景,从战争与和平的新角度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美 国对华政策,“并从中寻找线索来解释中美关系何以会发生战争,以及为何又可 避开战争而维持和平”,并着重探讨了冷战时期的美国对华外交以及中美关系中 的台湾问题的前因后果。书中指出,“就地缘政治的战略利益以及亚洲的持久和 平而言,美国在该地区保持与中国在战略、政治和经济上的合作符合双方利益。 ”(第516页)没有一种文明能绝对优越于其他文明,“美国在推销其价值理 念时应有如下的认识,即只有透过相互尊重包容及平等对待,才能赢得别人的尊 重。”(第525页)超越战争而赢得和平,尚须中美两国政府与人民彼此真诚 对待与合作,也需要政治家的勇气、智慧、仁慈与远见。本书除引用大量美国学 者、台湾学者的论著外,还注意吸收我国大陆学者的相关成果,融会贯通,立论 平实。 《美国和近现代中国》陶文钊、梁碧莹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 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除“序言”(蒋相泽)、“后记”外,正文454页。全 书共37万字。 这是中华美国学会中美关系史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历史系等单位1995年1 1月在广州召开的“美国与中国的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全书共收入了 26位学者的24篇论文,其中时殷弘等的《美国对华态度与中国之加入国际社 会》、牛大勇的《影响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一次空运》、任东来的《1946-1 949年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的若干问题》、资中筠的《洛克菲勒基金会与中国 》、汪朝光的《中国影评中的美国电影(1895-1949)》等文,在选题 、立论、视角或资料方面各有所长。编者“后记”提出的如下两点意见相当重要 :其一,“一个国家不能关起门来搞现代化,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中国的现 代化或近代化也离不开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尤其是与大国的交往。一个半世纪以 来,中国与各国的关系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这次研讨会的 举行为美国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这篇文章开了个头,希望有志者共同把这篇文章 继续做下去。”其二,“编者寄语年轻的研究者,在开始你的研究以前,或者说 ,在确定你的研究课题以前,一定要把国内相关的研究成果尽可能搞清楚。不时 看到一些年轻学人,辛辛苦苦写了文章,对一些学术界早有共识或大致清楚的问 题进行了一番重复研究,既没有提出什么新观点,也没有找到重要的新资料,实在 是人力财力的浪费。每看到这种情况,编者都要扼腕叹息。与其老问题写不出来 ,不如去研究新问题。”(第446页、447页)本书系中华美国学会主编的 《中华美国学丛书》之一。 《从望厦条约到克林顿访华——中美关系(1844-1996)》胡礼忠、金光耀、顾关林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除“总 序”(彭明)、“引言”、“附录”、“后记”外,正文450页。全书共37. 6万字。 本书叙述了1784年“中国皇后”号驶华以来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历史,系《 从屈辱到崛起》系列之一。本书的有些史实有误(如说1776年7月4日《独 立宣言》宣告成立“自由独立的合众国”等),有的注释显然是转引却注为直引 (如关于“中国皇后”号驶华等的原始资料)。书名也欠缺,因为克林顿作为美 国总统访华是1998年的事。 《走进东方的梦——美国的中国观》王景伦著。北京·时事出版 社 1994年1月第1版。除“作者自序”、“导言”、“主要参考文献”外,正文410页 。全书共34.5万字。 本书评介了当代美国的一些中国学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尤其是政治、经济方面的 研究历程,有助于知彼知己,推动两国学术界交流与理解。全面、系统地对美国人 的中国观加以立体研究,不仅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值得 进一步开展。顺便说明的是,本书“导言”中说:“1830年2月22日,美 国首批商船‘罗马号’到达澳门,25日抵广州,从而拉开了美中直接接触的序 幕。”(第1页)这显然是错了,因为早在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 即已成功抵达中国广州通商。 《征服的挽歌——美国环境意识的演变》侯文蕙著。北京·东方 出 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除“征服的挽歌(代序)”、“美国有关环境的立法”等附 录、“参考书目”、“后记”外,正文197页。全书共16.3万字。 本文作者侯文蕙现为青岛大学国际关系系教授,近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美国环境史 学的翻译和研究,有译作《沙乡的沉思》等。本书考察了18世纪后期以来美国 人的环境意识及其进化史,为我国这一新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开了一个好头。 David T.Courtwright, Violent Land: Single Men and Social disorder from the Frontier to the Inner Ci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对于美国的暴力这一目前引起巨大争论的热门话题来说,本书无疑是十分及时的 。作者从历史、社会、乃至生理学的角度考察了美国暴力问题的起源和特点。尽 管暴力倾向在不同的种族和阶层当中的情形各异,但作者发现,12-28岁的 男性是美国暴力问题的主要责任者。这与戴维·布兰肯霍恩(David Blankenhorn)在《无父之美国》(Fatherless America)一书中的结论不谋而合 。布兰肯霍恩指出,暴力行为在单身汉和那些失去父亲或家庭的青年中间出现的频 率最高。作者指出,美国的暴力行为在西进时期表现得最为严重,本世纪40和 50年代趋于缓和,90年代起再度猖獗。在分析了这一历史现象后作者指出, 暴力行为的起落与家庭关系的发展趋势显然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要控制暴力, 就必须维持家庭关系的稳定。尽管作者的这种“暴力学说”并无太多新意可言, 但其从性别和生理差异角度观察美国暴力问题独特视角,为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 新的思路。 John C.Boger, & Judith W.Wegner, Race, Poverty, and American Citie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1996. 韦格纳和伯格是北卡罗莱纳大学查伯尔希尔分校法学院的正副院长。本书是19 93年北卡大学城市与地区计划系和查尔 斯—雪莉基金联合发起的“种族、贫 困和美国城市”研讨会的论文集。书中收录20多篇论文对目前美国城市面临 的主要问题及所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其内容包括:(1)美国应如 何制定一项全国性的城市政策;(2)城市人口的流动性对教育、就业和种族 关系的影响;(3)现行的福利、教育和保健政策对不同种族的影响;(4) 新闻媒介对种族冲突的影响;(5)美国应如何对其城市政策进行调整。本书的 主要对象是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书中收入的论文比较好地兼顾到了学术讨论和对 策研究这两个方面。 William Julius Wilson, When Work Disappears: The World of the New Urban Poor, Knopf Press, 1996. 80年代以来,美国人对福利制度的批评日益强烈,甚至认为它是经济和社会问 题恶化的根源所在。但是,执教于哈佛大学的社会学家威尔逊却持不同看法。书 中指出,全球经济力量、种族偏见和公共政策失误所导致的工作机会离开内城 居民区,是失业、贫困和犯罪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恢复工作而不是简单地 捣毁福利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书中以大量统计数字和实地采访资料为依据, 指出社会和经济结构中的不平等,而不是所谓的品格特征,是造成黑人和其他少 数民族日益贫困的直接原因。资料显示,最近20年间,雇主和中产阶级大规模 地离开了大部分的美国城市,把穷人丢在了背后。以芝加哥的12个贫困地区为 例,1993年,平均只有1/3的成年人有工作。这对社会会有何种影响显然 是不言自明的。作者在调查中还发现,90%以上的黑人倾向于赞同“个人义务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的主流道德观。这同以往的大多数调查结论截 然不同。书中还就如何对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进行改革提出了大胆的建议。 James F.Moore, The Death of Competition: Leadership and Strategy in the Age of Business Ecosystems, New York: Harpr Business Press, 1996. 曾担任AT&T和惠普公司高级管理顾问的穆尔,向竞争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这一传统的西方经济理论发起挑战,书中认为由于竞争不断导致企业破产和经济 秩序的严重混乱,因此,在未来的经济生活中,竞争必将逐渐走向死亡。他以微 软、AT&T、惠普等许多大公司的发展为例,指出目前公司已不再选择竞争而 是选择多行业间的合作来谋求自身的生存和更大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企业生 态系”(business ecosystems)的出现,以微软公司为例,它的“企业生态系”辐 射到了个人计算机、家用电器、通讯、信息系统等众多的不同的领域,这种“企 业生态系”的出现,为今天动荡不定的公司关系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归宿。作者预 言,“企业生态系”将会替代竞争而成为未来经济的一个主要特点,合作和共同 发展而不是竞争将成为企业成功的必由之路。 R.Taggart Murphy, The Weight of the Yen: How Denial Imperils America's Future and Ruins an Alliance. 作者是一位以东京为基地的资深投资银行家。书中论述了美国经济变为依赖日元 的起因和发展,对创纪录的美国贸易逆差的形成进行了历史性的回顾。他认为, 80年代初导致美国变为最大的债务国,日本变为最大的债权国的原因,除了里 根、布什政府在减税的同时大力增加国防开支之外,依赖日元是政府的另一严重 失误。当时,美国迫切需要大量资金,而日本及时满足了美国的这种需求。而这 恰恰是80年代以来美日磨擦不断增加,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美 国并不了解日本,特别是不了解日本的文化和日本公司大举介入美国经济的真正 动机。作者总结说,“美国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为他们选择了借钱,而没有 勇敢地面对作出重大决策所需要的广泛的争论,而这正是诚实政治的真谛所在。 ”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