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梦、洋同胞与“真美国”——读近年留美文学札记
作者:高鉴
来源:
时间:2015-06-16
美国梦、洋同胞与“真美国”——读近年留美文学札记 高鉴 山东大学历史系 路遇书店、书摊,总要留意一下“留美文学”作品。慢慢地,案头上这类新移民文作多了起 来——《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我在美国当律师》、《告诉你一个真美国》、《中国教授 闯纽约》、《中国人海外生存纪实》……。这些书大都属写亲身经历的纪实性作品,可读性 强,为我们了解国人的移美经历和对美国文化的感受,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几经阅读手头几 本纪实性留美文学作品,不免有些“数不清,理还乱”的杂感,偶拾偶得,不足为训。 美国梦:娓娓而谈 美国梦是由欧洲移民所形成的一种信念和理想,认为美国是一个人人自由、机会平等的社会 ,只要付出自己的努力,都会取得成功。一代代的移民以自己的经历证实着“美国梦”。他 们来到新世界后,经过最初的艰辛,找到了较为体面的工作,有了一定积蓄,购置了汽车、 房子等固定家产,与当地人通婚,最终归化入籍,成为“小康”的美国人。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的同胞开始“千军万马奔海外”,美国作为最发达又最开放的国度,自然成为“攀寻” 的目的地。不少人成功了,在美国站稳了脚跟。于是再把他们千辛万苦,实现美国梦的经历 ,认真地讲述给大家,便有了一篇篇动人心扉、催人泪下的故事。在近几年出版的纪实性留 美文学作品中,有两部著作颇具代表性,发行量名列前茅,引起广泛的反响与重视。 上海周励女士《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一出版便引出轰动,广大读者竞相传阅,短短五个月 便以几种开本发行50万册,居当年文艺类畅销书榜首,各地的盗版书更是不计其数(笔者所 购该书疑系赝本)。《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视角始终没有离开“我”——一位充满理想色 彩与浪漫形态的女性,她的童年稚梦、上山下乡、爱情纠葛、留美机遇、弃学从商……。一 个35岁无依无靠的中国女性,揣着40美元闯荡美国,经过自强不息的个人奋斗,最终立足于 大洋彼岸一个著名国际大都市,创立了个人经营上千万美元进出口贸易的公司。疲于奔命, 历经周折,但她始终满怀信心地面对未来。广大青年读者们被周励女士那曲折丰富的传奇经 历、事业上的成功事迹以及全书所洋溢着的高昂生命激情和顽强拚搏精神所感染、所打动, 不知有多少人是流着泪水读完这部40万字作品的。 国内读者对《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所倾注的热情,的确是近几年出版业所罕见的 。曾有一个女孩子赴美后,对朋友讲,她所以到美国,就是看了《曼哈顿的中国 女人》,她准备或者说已经开始实施的生存方式和书中的主人公一样,当保姆, 窃听商业机密,然后跑出来自己干。(见《我在美国当律师》第1-2页。)不 论这个女孩的理解对不对,但可以看到《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引起了众多读者的 “共鸣”、“震撼”甚至“痴情”、“崇拜”(引自有关报刊读者信函)。从周 励的自述中,人们可以看到一个时代、一段历史的缩影,看到人们所不太熟悉的 一些普通美国人的生活侧面。可惜,《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出版后不久,围绕该 书所涉及人物的真实性、隐私权、名誉权问题,以及周励女士本人的评价问题, 引起海内外众多人士的激烈争议。轩然大波,纷扬一时,这多多少少影响了该书 和周励女士的声誉。当时新闻界曾披露有关名导演准备拍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电影、电视剧的计划,至今亦未见结果。 《我在美国当律师》系张效武和李忠效合作,即由国内专业作家李忠效根据美裔 华人张效武的口述和提供的其他材料,记录、整理而成。全书采用“李忠效手记 ”和“张效武自述”两个叙述视角的表现手法,使读者更容易加深对全书的理解 。张效武出身海军高级干部家庭,生长在旅顺、青岛,在兄妹5人中排行最小, 养成了自由不羁、富于挑战的个性。在山东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被分配至青岛某中 专教书,不久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1986年自费到美留学,三年后取 得法学博士学位,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开办“张效武律师事务所”,现为美国贝克 -包利考夫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兼该所中国办事处首席代表。 张效武与《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中的周励以及《北京人在纽约》中的王起明所不 同的是,他按照美国社会最体面也最推崇的途径顺利地完成学业,取得Ph. D., 然后成为一位“Professional”(专业工作者)。管理和专业人员是美国社会地 位和声望最高的职业领域(依次为:技工、销售、行政辅助;服务行业人员;操 作员、劳工;农、林、牧、渔等就业者)。《我在美国当律师》的独特和成功之 处,就是介绍了一位在美国专业领域混出脸面的大陆“公子哥”。过去闪现在国 人面前的大陆“新移民”形象,似乎都是一个个在中餐馆里汗流浃背的洗盘工, 一个个挨门奔波、能缠能磨的推销员,或是摆地摊、送外卖、算命占卜、卖弄传 统中国手艺之辈,《我在美国当律师》却让人耳目一新,中国人也能凭自己的聪 明才智,很快跻身于“主流社会”中产阶级行列。这无疑给国人增添了几分光彩 和自信心。这也是《我在美国当律师》一书,在国内经历了《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的激动与风波以后,仍能畅销的一个重要原因。 国外媒介很难找到恰当语言翻译中国的“万元户”,于是便采用“New Richer” (“新富”)一词来称谓国内好些在几夜之间发财致富,既光宗耀祖又行乐不疲 的“大款”、“大亨”、“大腕”们。但同样引人瞩目的还有我们民族群体中的 另一个“New Richer”亚群体,那就是幸运地走出国门,大大小小地发了“洋财 ”,享有发达或已发展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新移民”。他们的经历也为国人树 立了某种榜样,刺激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向往和摆脱落后处境的内在动力。近代 美国著名作家霍雷肖·阿尔杰(1834-1899)曾写出100多部作品, 讲述“从贫穷到成功”、“善有善报”的故事,塑造了众多“成功者”的形象, 深深地激励了美国一代代青年人。目前我们新移民文学的基本主题也是说明自主 自立、艰苦奋斗、改变逆境、获取成就所能带来的人生价值;没有谁会把机遇放 在金盘子里送到你面前,只有依靠自己的勤奋、耐心、智慧和勇气,才能到达成 功的彼岸。《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我在美国当律师》所反映的只是新一代留 美华人奋斗历程的一部分,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周励”、“张效武”开口讲述他 们与众不同的经历。使我们不仅能够读到一个个优美曲折的人生故事,也可以得 到更多知识和理性的启迪。 我们的“洋”同胞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我在美国当律师》、《告诉你一个真美国》的封面都 设计得精美雅致、寓意深长。再细看一下作者署名,前面都加着“〔美〕”字样 ,这些移美不久的“CBC”(Chinese-Born Chinese)同胞,居然变成高出国 人一头的“CBA”(Chinese-Born American),真让人一下子还不太适应。 平日百姓戏言好把美国的“CBC”、“CBA”以及“ABC”(American- Born Chinese)们称作“假洋鬼子”,有点不够宽容。华人无论出现在哪里,他 们的旅裔(血统)是无法改变的,仍然是我们的“同胞”。 其实大陆新移民的成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我们的同胞为了立足美国,也真得付 出艰辛的努力和人格代价。从留美文学所讲叙的故事中,我们至少会发现新移民 三个突出的品质特征:一是吃苦耐劳;二是忍气吞声;三是曲意逢迎。据说近2 0年赴美的中国新移民90%在中国餐馆打过工(《告诉你一个真美国》第1 7页),中餐馆成为跻身主流社会的第一个去处,大家开始一无所有的进入这个 地方,经过一段求索后再心有所喜地离开,升入新的职业岗位。为了节省钱,大 多数移民最初都是几个人或十几个人合租一间公寓,甚至几个人合租一个床位, 每天轮流睡觉,正所谓“受洋罪”。早期清教移民的勤奋、节俭品质,又在我们 新移民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除了做一个劳累辛苦的“美国铁人”外,还要忍 受老板的责骂,客人的挑剔、白眼,歹人的骚扰,出门在外、寄人篱下,“百忍 成金”仍乃“新世界”人生一个座右铭。 当然,是国人还会有积极和高级的处世手段——逢迎。从最容易最实用的“微笑” ,到各种行为意向的顺从或配合,只要能达即得的目的,不妨投其所好,有所作 为或有所牺牲。在《我在美国当律师》中,张效武先生谈到一段他所谋划设计的 出国方案:利用假期在旅行社当全陪导游的机会,千方百计结交美国人做经济担 保,达到出国留学的目的。结果张先生成功了。他以周到细心的服务、甜蜜丰富 的话语,打动了“干妈”、“干姨”和其他旅游团客人(该书第24-35页) 。张先生曾对自己的“个人战略”感到“有些于心不忍,有些内疚”,但这些的 确还属于青年人一种有所作为、“光明正大”的行为,并不违背社会规范。周励 女士也有一段文化逢迎经历,在她得意地述说自己的成就时,可能并没有意识到 这一点。初到美国时,周女士曾在大学读书,她的数理逻辑似乎差了一些,电脑 课考试成绩只得了“C”,她自然想到要在自己的强项——文学中得以弥补,提 交英语考试的两篇作文(周自称“论文”)题为《隆冬的轰响》和《破碎的晨曦 》,前文写北大荒兵团一对男女青年的“私通”,受到批判后产生报仇情绪,用 偷来的手榴弹炸死团部工作组,逃往苏联,就在被团兵追捕抓获之际,双双跳江 ……。后文则写兵团一位美丽的上海女知识青年牧牛,被荒野中发情的雄牛骑垮 精疲力竭母牛的情景所扰动,便与当地女人大搞同性恋,最后精神失常。(《曼 哈顿的中国女人》第248-254页)这两篇作文果然得了“A”,成为系里 的范文,并被教授指定在课堂上宣读。通常有自尊的人不会先选择自己的这些故 事讲给外国人听,但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别的也就顾及不 得了。 勤奋、忍耐、逢迎,是每一个要取得成功的贫寒者所必须的作法,早年欧洲“新 移民”何尝不是如此?在我们自己的国度何尝不是如此?在高分层的现代美国社 会,对东方的“新移民”来说,不吃苦中苦,焉做人中人,有关品质、作法变得 更加重要和迫切,也变得更加容易可行。这里没有家人、亲友的帮助,也没有类 似妨碍面子的群体,只好甩开膀子苦干,不必讲什么“体面”、“矜持”、“虚 荣”了。 对大多数到达美国的大陆新移民来说,3P(Ph.D., P.R., Property;即博士 学位、永久性居住权和房产)便是他们实现美国梦的重要标准和目标。同样,与 洋人结婚,也是“美国梦”的一部分,是新移民实现同化和归化的一条捷径。中 国新移民自然都懂得其中的道理,“找个洋人做太太(老公)”,几乎是随遇而 成的事情。周励女士的洋丈夫是德国留学生、“加州大汉”麦克(曾在加州大学 读博士);张效武的洋妻是同班同学、钟情于东方才子的金发姑娘卡萝里。卡萝 里的生父对张的移民背景十分敏感,但无耐女儿的一片钟情。《告诉你一个真美 国》中也介绍了中国恋人到美后,为得绿卡而毅然分手的戏剧性故事。在异国他 乡与洋人结婚,既找到情人伴侣,又取得绿卡、国籍,真可谓两全其美,事半功 倍。 过去我们所理解的移民同化过程不外是:文化冲突——适应——同化(最终归化 )。从新移民的经历中,可以看到一些不同。刚跳上异国土地,“文化震惊”难 免是会发生的。张效武先生在最初的家信中这样写道:“坐在中国最豪华的宾 馆里,无论怎么发挥想像,也无法了解美国现代化的程度。”(《我在美国当律 师》第1页)然而这类文化震惊并没有带来太大的矛盾与冲突,只会加速新移 民寻求同化的步伐。初到美国的移民急于就业,生计艰难,很少虑及个性自由和 发展,只是竭力适应、遵从外部社会。但完成归化后,有了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 和稳定的生活基础,文化冲突反而比一开始变得严重了。他们对各种社会歧视格 外敏感,不再甘心当初在无合法身份条件下所接受的某些既成事实(职业、收入 、婚姻等)。(就像南北战争以前,顺从白人是黑人最高的行为准则,小说《根 》中的“爷爷”的经验就是“最聪明的黑人是在白人老爷面前装得最顺从无知的 黑人”。黑人取得宪法权利后,反而与白人之间的文化矛盾和冲突加剧了。)张 效武先生讲过这样一段话:“在美国,即使有了绿卡,成为美国公民,也未必被 美国主流民族所接受,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们看重的是移民背后的祖国。 任何民族的移民在美国,身上都烙有祖国的印记,华人尤甚。生活在美国的华人 ,普遍存在着一种说不出来的伤感情绪。”(《我在美国当律师》第3页) 华人的种族肤色是实现彻底同化的最主要障碍。即使与美国人通婚,取得新国籍 ,有了新的公民认同或身份感,但仍可能得不到主流社会成员的完全承认,不能 实现完全的同化。表现在政治和职业上,便是不能担任高级官员,或进入较高层 次的管理和专业职位。这一代“洋同胞”在“美式熔炉”里经历着转化、融合, 但大部分人对祖国有着特殊的感情。张效武先生说得好:“我虽然加入了美国籍 ,也宣誓过要忠于美利坚合众国,但在感情上永远无法割舍对第一祖国——中国 的眷恋。这种眷恋存在于全部的美籍华人的心里,无法言喻。”(《我在美国当 律师》第3页)从客观上讲,洋同胞要受到白人“多数民族”的顽固歧视和排斥 ;从另一方面来讲,生于中国的洋同胞的文化前景和特长形成于中国,他们的父 母亲人,他们衡量成功的参照群体(昔日同乡、同学、同事以至所有同胞)都在 中国,因而根本无法割断相互之间的联系。 这一代洋同胞是促成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相互融合、改造的重要媒体,他们在传 播中国文化和将外部异质性新文化带回祖国方面,居于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特殊 作用。他们的文化(包括“移民文学”或“域外文学”),自然亦属于中国文化 的有机部分。 哪是“真美国” 国内知名青年学者王沪宁教授曾写过一部论述美国社会政治的著作,用了一个颇 为含蓄、费解的书名《美国反对美国》,王教授解释道:美国不是一个简单均质 的整体,美国的现实反对仅仅把它看作是“剥削剩余价值”、“资产阶级专政” 的僵化的美国观;也反对把它理想化,认为是十全十美、“富丽天堂”的美国观 。最近,前《中国社会保障报》记者陈燕妮女士出版了一本介绍美国社会生活的 “纪实文学”作品《告诉你一个真美国》(已三次印刷,发行50000余册)。陈女 士的著述有类似于王沪宁教授的地方,就是既依据亲身的经历与考察,又综合其 他大量的资料,来充实、丰富全书的内容。但是年轻的陈女士一上台便“告诉你 一个真美国”,不禁要吓人一跳。这个听起来有点像广告语的书名,倒也真能引 人深思——什么是真美国? 不同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或著述,留美文学一般是通过描述真实生活经历、总结人 生经验的方式来揭示美国社会和文化的特征。面对斑驳陆离、气象万千的美国现 实,不少新移民曾总结出这样的道理:美国既是天堂,也是地狱,更是战场。以 生动、形象的语言勾勒了美国社会生活中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的主线。尽管有些 作品只是描述了某些特殊现象,提出了种种疑惑,却给人留下许多思考的余味。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中有几段精彩的文字——“当我散步(曼哈顿街头)时, 一边走,一边不时与那些高鼻碧眼,脚踏高跟皮鞋的金发女郎和西装革履的美国 上班族擦肩而过,一个过去时常在我脑中浮现的问题,又跳了出来:为什么那些 脖子上挂满金饰物,面似高傲,上帝又赐予一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容貌的青 年女性,生于斯,长于斯,然而在美国这块自己的土地上,只能争到一个给别人 当秘书、收听电话,或者当售货员,替人跑腿等等廉价的‘打工饭碗’?”“当 我在纽约第五大道我自己公司所属的客户大进口公司里……我看着白发威严的总 裁对我微笑和期待的眼光,以及他对那些皮肤白净、打着漂亮的领带的下属招之 即来,挥之即去,有时还大声呵斥的样子;看着那些下属们恭恭敬敬,唯命是从 ,生怕一个不小心丢了自己的饭碗的神情——这时我常想,这些白皮肤蓝眼睛的 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几乎从一出生就讲着一口发音纯正的美国英语,他们已经具 备了上帝所赋予的种种优点,可是为什么反而活得这么累,精神压力这么大?” 周励女士拉来这类美国人的主要目的是衬托她本人“在短短不到四年的时间,就 取得了使那些天使般的美国姑娘羡慕不已的成功”,但她也以特有的视角和语言 启发了人们对美国现实的思考,反映了现代工业化社会中严格的科层制度,和所 具有的某种同步化、标准化、集中化、集权化和专业化的特征。许多纪实性文学 作品所给予人们的启示是理论教科书所无法替代的。 应当承认,《告诉你一个真美国》也是一本内容相当不错的著作(编辑水平似待 改进,书中别字或不规范字词稍多,所引用大量数字的写法混乱)。全书内分 五个部分(卷),70个小专题。其中三个部分写中国新移民,另二个部分(讲 30多个专题)介绍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陈燕妮女士前后在美国几家 新闻机构任职,现为美国中文电视台记者,对介绍美国华人和美国社会可以说是 驾轻就熟。就全书介绍美国社会文化方面的内容来说,其优点表现在选题具体, 有针对性,涉及领域也比较多,如个人权利、选举、收入、税收、社会保障、妇 女地位、两性关系、志愿者活动以及种种社会问题(包括抢劫、凶杀、毒品、同 性恋、爱滋病等),另外还重点介绍了美国的文化生活,如音乐、新闻、报纸、 电视、博物馆、体育、旅游、娱乐等等;从写作特点上来看,便是围绕自己的经 历和所见所闻,汇集了大量文字资料,既有生动具体的描述,又有翔实可靠的数 据(尤其是90年代以来的最新数字),使全书显得真实感人,可读性强,有较 高的学术参考价值。怪不得陈女士敢进入文化“直销”,这自然有其优势和道理 。不同于学者写的东西,总是随时随处忘不了分析“原因”、“特性”、“利弊 ”之类,陈女士主要是进行“白描”,给予生动的细节,辅以科学的数据,但并 不对所述对象的原委后果、内外联系作过多的追究。读到来自新闻、文学友军述 及美国社会文化的篇篇清新文字,的确感到得益匪浅。 对大部分研究工作者(包括想从事研究的作家)来说,要揭示美国的全貌和真貌 并非易事,也非一日之功。国内在50年代便名声大震、擅长揭示社会问题的知 名作家刘宾雁先生,80年代初曾赴美国从事创作,他很想写一本总结美国现实 的著作,但在美国待了4个半月,硬是一个字没写出来,他用了新华社朋友的一 句话来解释自己的苦恼:“在美国住得越久,了解得越多,就越是不敢下笔。” 后来几年里,刘先生陆陆续续总算将这次旅美观感写了6、7篇短文,并结成一 个不能再小的小册子《美国这个谜》。如果有机会像陈女士那样对美国现实进行 “白描”,并不能说是太难的事情,关键是要解释为什么能够产生这样一个国家 、这样一种多元化的文化,评价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就不那么容 易了。美国学者自己也讲过这样的话:“美国是如此辽阔广大,有关它的一切说 法多半是真实的,然而任何相反的说法也可能同样是真实的。”尤其是我们在了 解美国以后,再去按过去极左式语言咒骂、曲解它,就更不容易了。也许这才是 “越了解美国,越不敢下笔”的真实内涵。可惜,我们常会有这样那样言不由衷 、削足适履的经历,要么“骂人”,要么搁笔。 大概没有任何国家的作家、学者,像美国的作家和学者那样对自己的国家给予如 此充分、及时的报道与研究。诸如“自由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大众社会”、“丰裕社会”、“福利国家”、“混合经济”、“多元文化 ”、“对立文化”等综合和专门化研究,不一而足。过去我们有一种思维定势, 认为凡是美国人的研究,总是“异己”的货色,这多少有些偏差。如果马克思主 义能够产生于19世纪西方社会的话,同样今天美国学者也会提出许多科学的、 实事求是的见解,值得我们借鉴、吸取。当然,我们东方的作家、学者还要从自 己的传统与现实出发,认识美国社会文化的价值利弊。不同的人了解美国、认识 美国、解释美国的领域和角度必然会有种种不同,笔下会产生形形色色的“真美 国”,但如果有一个大家所认同的“真美国”的话,那只能是一个具体的美国, 一个“人”的美国,而非抽象的美国,或“天使”和“魔鬼”的美国。大家认识 、讲述美国的途径和方法也可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积累再积累,认真再认真 ,大胆再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