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架
作者:高英东等
来源:
时间:2015-06-16
○新书架 《美国教学论流派》 钟启泉、黄志成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除“序言”(《求索》丛书编委会)、“前言”外,正文计7章、300页。全书共23.1万字。 本书主要考察当代美国有代表性的、在国际教育学界有影响的7大教学论及其流派,即布鲁纳(J.S. Bruner)的认知结构教学论、布卢姆(Benjamin S. Bloom)的掌握学习论、奥苏伯尔(D. P. 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加涅(R.M. Gagne)的协调教与学过程的教学论、斯金纳(S.F. Skinner)的程序教学理论和凯勒(Fred. S. Keller)的个人化教学系统理论。除主编外,参加编写者尚有皮连生、陈延泽、方展画等。本书系钟启泉等主编的《求索丛书》之一。 《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 刘绪贻主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除“编写者说明”、“引言”、“附录”(“富兰克林·罗斯福时代大事年表”、“主要外文参考文献目录”、“索引”)外,共12章,正文531页。全书49.6万字。除主编外,撰稿人还有李存训。 本书系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杨生茂教授和武汉大学历史系刘绪贻教授主编的多卷本《美国通史丛书》中的一部扛鼎之作,系统、全面地论述了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任总统期间的美国内政外交历史及其对当代美国发展的巨大影响。在这部被认为“是我国学者撰写的关于FDR的最有份量的专著”中,作者以扎扎实实的具体研究为基础,立足于整个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嬗进的宏观背景,创新性探索现当代美国社会发展的理论构架。刘绪贻指出,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一次空前重大的资本主义改革,自其1933年实施,“直到现在为止,仍然是美国社会制度的特点和根基,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还有所发展”(第203页)。正是靠了“‘新政’大夫”义无反顾、大刀阔斧的大变革,美国才从如履薄冰的困境中喘过气来,“不独基本克服了30年代经济危机,还曾造成战后美国经济长期上升的总趋势”,“延长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生命”(第203页)。刘氏进而强调道,除此之外,“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209页)为此书中详尽考察了美国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必然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过程、罗斯福“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内容、性质及其历史地位以及在上述大转变时期罗斯福政府外交、美国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的适应性新变化。罗斯福“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决定了美国与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社会体制的冲突,“从根本上说,罗斯福的‘新政’国家是会反对德、日、意法西斯的;法西斯的凶相日露,它的反对也会日益强烈”。(第297页)罗斯福审时度势,把当时孤立主义思潮弥漫的美国从绥靖引入抵拒和战争;作为民主国家的伟大的兵工厂,美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巨大甚至举足轻重的贡献”。(第7页)本书还分别论述了美国家庭结构、产业结构、公民社会地位及政治制度、教育、宗教、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等在三四十年代的主要变化。顺带提及的是,该书书名多少有些罗嗦,似可简而化之(比如《罗斯福时代》)。 《毛泽东与美国》 黎永泰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除“前言”、“主要参考文献”、“后记”外,计7章,正文717页。全书共51万字。 作者是以研究中共党史和毛泽东见长的专家。本书以毛泽东对中美关系的认识及其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对美政策、毛泽东与美国朝野人士的交往以及美国人的毛泽东观为主线索,是试图“追寻毛泽东与美国关系的一部尝试之作”(“前言”)。作者指出,毛泽东早在1910年即知道了美国,1916年时第一次对处理中美关系问题发表意见。毛泽东始终坚持不懈地了解美国。无论中美关系是对抗、冲突,还是合作、缓和与和解,毛泽东都坚信,中美双方经过努力,最终将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友好关系。“毛泽东与美国的关系,不是他个人与一个西方国家的关系,而是他代表的党和国家与美国的关系。但是毛泽东在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处理中美两国关系的时候,发挥了极大的能动作用,以他的宏图大略和远见卓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种关系,在中美两国关系史上打上了他个人深刻的烙印。”(“前言”)本书材料丰富,但略嫌庞杂有余、凝炼不足。 《美国专业音乐发展史》 蔡良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除“结语”、“附录”、“后记”外,分三篇,计9章,正文300页。全书共22.8万字。 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介绍美国专业音乐发展历程的著作,系统考察了美国作曲家创作的严肃音乐的诞生、崛起、兴旺过程及其社会、文化环境,重点评介了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音乐流派、主要作曲家的思想与创作。作者认为,美国的专业音乐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其特征包括多样性、全球性、开拓性和矛盾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查尔斯·艾夫斯的创作为标志,美国专业音乐进入成熟期,战后进入兴旺期,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通俗性、现实性、民族性转向战后的抽象性、技术性和国际性,跻身于世界音乐之林。美国专业音乐“造就了成千上万的作曲家、演奏家、演唱家、理论家,其中有些是高水平的优秀人才;它提供了大崐量的音乐作品,包括一些经典性作品。有的作品已在世界乐坛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在音乐观念和音乐技术上,为世界音乐提供了新鲜血液”。(第300页) 《美国的独立和初步繁荣(1750-1860)》 张友伦主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除“编者说明”、“引言”、“附录”外,计12章,正文397页。全书共33.6万字。除主编外,撰稿人还包括陆镜生、李青、黄柯可、纪琨等。 本书系杨生茂、刘绪贻教授主编《美国通史丛书》之一,描述18世纪70年代独立战争到19世纪60年代初南北战争前夕的美国历史。在这一美国由建国、创业到走向初步繁荣昌盛的发展时期,经历了由殖民地依附性发展到民族国家自主发展、从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两大转变。总的说来,作为一个年轻的新国家,美国在此期间“不仅在经济上、物质生活上取得了巨大进展,在精神生活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引言”)。 《美国研究论文集》 台湾美国研究学会主编。台北·台湾书店1995年3月初版。除“序”(刘兴汉)外,正文512页。16开本。 这是一部反映80年代末90年代初台湾地区美国学成果的综合性文集,计收入有关美国政治、社会、外交、文学、教育、艺术、历史、经济、学术方面的研究论文27篇(内含英文论文8篇),其作者包括李本京、魏良才、朱炎、孙同勋、陈毓钧、刘兴汉、陈义彦、张玉生、裘兆琳、戴维扬等活跃于台湾学界的美国研究专家。据台湾美国研究学会第16届理事长刘兴汉“序”说,在台湾,“坊间有关美国研究的文章和专书虽然不少,但将各个领域选取一、二篇汇编为‘美国研究论文集’者尚不多见。”就此意义而言,本书乃开先河与集大成之作,由此亦可略窥台湾美国学之一斑。 《我说美利坚》 杨玉圣、辛逸、胡玉坤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除“序(一)”(邓蜀生)、“序(二)”(齐文颖)、“愿美国不再是个谜——代跋”(杨玉圣)、“后记”外,正文507页。全书共36万字。 这是一部旅美纪游精品选集,选自1979-1994年间中国大陆人士赴美考察、访问、讲学、留学、开会、探亲及观光、旅游者所撰写的有关作品。其作者既有作家(如王蒙、冯骥才、萧乾、丁玲、汪曾祺、黄秋耘、秦牧、邵燕祥、刘白羽、叶君健、周而复、蒋子龙、李瑛、李准、白桦、谌容、赵丽宏、铁凝、张抗抗、王小鹰、王安忆等),也有记者(如周倜、张彦、练性乾、于恩光、于民生、彭迪、袁先禄等),又有学者(如费孝通、冯亦代、徐中玉、林非、王沪宁、梁治平、陈启能、童恩正等),还有美国问题研究专家(如资中筠、刘绪贻、邓蜀生、张毅、魏章玲、冯承柏、李延宁等)以及留美学生(如王毅捷、徐国民等)、其他知名人士(如杜宪、王作民等)。全书计收有74位作者的76篇文章。本书所选诸篇,多出自名家手笔,以散文、纪实为主,文情并茂,趣味盎然。这些作者“以旅美亲身见闻为素材,从不同的角度,写下了其心目中的美国。编选工作体现出视野开阔、力求客观、不拘一格、褒贬兼容的特点,力求让读者重新‘发现’一个接近真实的美国”。(邓蜀生“序”) 《当代美国政治论衡》 王国璋著。台北·三民书局1993年10月初版。除“自序”外,正文572页。小16开本。 作者王国璋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研究员,以研究美国政治为主。在这部甚具规模、由29篇论文构成的个人专题文集中,作者主要论及美国总统、国会、总统与国会关系、政党与选举以及利益集团等“美国政治中的第三势力“,其中“一部分为纯学术性的专题论著,一部分为介于纯学术与一般性的论文之间的专题论著。”(“自序”)据王氏自述,“在撰著过程中,笔者均以严肃而认真的态度搜集资料,以后再分析写作,以期言之有物,或有所贡献。”见诸本书的《美国国会党鞭制度及其运作》、《美国选民的政党认同与大选投票行为(1952-1980)》、《美国议员的在职地位与国会选举投票之长期分析》、《期中选举总统同党众议员席次减少之总体分析》、《美国联邦选举投票率下降之长期分析(1952-1988)》等文,均属功力深厚、立论独到之作。 《理解与沟通——中美文化研究论文集(I)》沈宗美主编。南京崐·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除“后记”外,正文280页。全书共23.5万字。 这是一本由14篇文章构成的关于中美关系、美国外交政策及美国思想文化的文集。其作者包括沈宗美、时殷弘、任东来、蔡佳禾、沈学忠、洪光磊等。该书“后记”说,“世界永远是多元的。〔中美〕两国应当两且可能在保持区别的同时寻求到共同点。共同点来源于对对方利益和理想的尊重、认识和谅解。本书作者们都愿为此而尽其微薄之力。” (英堂 供稿) Nancy Bernkoph Tucker, Uncertain Friendships: Taiwan, Hong Kong, and the United States, 1945-1992,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1994. 本书虽是一部叙述战后美国与台湾和香港关系的著作,但其重点和更有价值的部分,则是对美台关系的研究。作者指出,通常被视为力量弱小的台湾早已摸准了美国政府的脉搏。它依靠利益集团和同情它的美国公众舆论,促使美国政府做出了许多并非符合美国自己国家利益的决策。在那些台北与华盛顿的利益不一致的问题上,台湾很懂得如何去操纵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1954年,虽然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对其明智性存在严重分歧,但美国政府仍同台湾签定了共同防御条约;虽然早已证明在政治上是有害的,但美国仍继续支持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台湾巧妙地运用与美国政府、国会、新闻媒介、商界建立密切关系的方法,有效地延长了美国对中国的承认。作者指出,国民党当局对美国政府的渗透是成功的。长期以来,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一直受到台湾方面的巨大牵制。 Robert S. McNamara & VanDeMark Brian, In Retrospect: the Tragedy and Lessons of Vietnam (New York: Times Bks. 1995). 麦克纳马拉1961-1967年担任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的国防部长,参与了越南战争大部分决策的制定。在这本回忆录中,他打破近30年的沉默,坦率承认美国政府当年决定发动和扩大越南战争是一个极大的错误。他指出,美国当时错误地估计了中国的意图,以为北越对南越的进攻是中国向东南亚扩张的一部分,一旦越南被共产党征服,整个东南亚将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所以,美国必须打赢越战,以遏制中国的扩张。导致美国政府作出这一错误判断的主要原因,麦克纳马拉认为是美国政府包括他本人在内对东南亚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几乎一无所知,而由于麦卡锡主义的迫害,国务院中已没有合适的中国或亚洲问题专家可以咨询。麦克纳马拉认为美国应从越战错误中吸取教训,这些教训包括:不要错误地判断冲突的性质;不要过高估计军事干预所能发挥的作用——军事干预不能重建一个垮了的政权;在国际交往中不能完全按本国的传统、价值和原则行事。麦克纳马拉还首次透露,从1966年起,他便开始寻找一条使美国撤出越南的途径。1967年5月19日,他曾向约翰逊总统提交了一份撤军备忘录,但总统却始终未予答复。 _ Dennis Van Vranken Hickey, United States-Taiwan Security Ties: from Cold War to Beyond Containment (Westport: Praeger Publishers, 1994). 作者是美国密苏里大学政治学教授,外交问题专家。曾在中国居住和任教。对中国问题、中美关系、台海安全问题等均有较深研究。本书是他研究美台安全关系的最新著作。他分析了1949-1992年间,特别是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之后美国与台湾之间复杂的安全合作关系。指出美台安全合作关系是冷战时代的产物,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美建交,这种关系陷入了一种无法摆脱的困境之中,美国一直艰难地试图在《与台湾关系法》和《上海公报》之间寻找平衡,以实现其最大利益。作者认为,由于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美国已开始重新估价与海峡两岸的关系,但这种调整并不意味着美国将会改变其对台湾现行的安全政策。相反,美国基于冷战格局下利益所制定的对台安全政策将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维持下去。全书共分8章,其中第2章:美国、台湾与冷战;第4章:美国科技转移——协助台湾防务自主;第8章:冷战后的美台关系。这些问题均是目前国内学术界较少涉及的方面。 Arnold Kanter & Linton F. Brooks, U.S. Intervention Policy for the Post-Cold War World: New Challenges and New Responses (New York: W.W. Norton, 1995). 本书是一部由在或曾经在美国政府部门任职的外交问题专家们合著的论文集。作者指出,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变得更无秩序,从而增加了美国进行对外军事干预的可能性。虽然美苏两大军事强国全球对抗的结束减少了美国人民为此可能付出的生命与财产代价,但是,波黑、索马里、海地等小规模地区冲突的频繁出现和悬而不决又难以使美国政府袖手旁观。作者认为,美国政府可以选择的干预这些新的危机的手段应当是低花费和低政治风险的。应主要依靠经济制裁,信息网络干扰,“和平施压”,“温和攻击”等非杀伤性手段。认为美国可以考虑进行直接军事干预的前提是“极为迫切的情况”,以及有充分理由说明美国在世界核心地区的安全利益受到了威胁。这些地区包括:西欧、东亚、中东。因此,他认为许多冷战后看来会导致美国进行直接军事干预的机会事实上也是使美国变为不加干预的机会。 Robert Strauszhupe, Democracy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Reflections on the Legacy of Alexis de Tocqueville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5). 作者是美国资深的外交家和学者。他从分析托克维尔思想特别是托本人对美国的论述入手,就民主与美国外交政策的广泛问题进行了研究。他探讨了福利国家的前途,利益集团政治对外交政策的影响,赤字问题,民族主义,孤立主义,北约的未来,以及民主与外交政策能否协调一致。主张美国的外交政策应建立在民主与多边主义协调一致的基础上,而这种协调一致又是在联合国普遍认同的民主思想框架内实现的。评论界认为,这种温和保守主义的观点看似浅薄和过于理想化,但它却包含许多独到和合理因素,是冷战后新的世界现实在美国外交政策思想界产生的回应,值得认真研究。 Gaddis Smith, The Last Years of the Monroe Doctrine, 1945-1993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94). 作者是美国耶鲁大学著名历史学家。他回顾了1945年以来美国在西半球使用和滥用其力量的历史,描述了由于美国声称其对该地区的影响同时否定其他大国在该地区存在的合法性而引起的一次次紧张。他着重分析了在“门罗主义”旗帜下,美国积极奉行阻止共产主义对美洲国家渗透的政策,屡次干涉西半球国家内部事务,支持专制政权,最终导致“门罗主义”本身丧失信誉的历史过程。他指出,“门罗主义”的死亡不仅仅是由于冷战结束和外部对西半球威胁的消失以及阻止共产主义渗透已毫无意义,而且也是由于“门罗主义”核心的不干涉原则已经被威尔逊主义的民主合法性原则所取而代之。 _C. Randall Henning, Currencies and Polit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and Japan (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4). 作者着重对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国际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进行了比较和研究。他从回顾三国早期货币政策的形成入手,重点探讨了80-90年代初期三国货币政策的演变。对于给三国货币政策造成巨大影响的重大事件,如1985年的普拉特协定(Plaza Accord),1987年10月的股市暴跌,1990年的德国统一,90年代日本经济的停滞,以及1992-1993年欧洲汇率危机等进行了个案研究。与众多研究货币问题著作不同的是,作者十分重视对决策动力的研究,深入探讨了银行和工业企业等私营利益的作用以及官方协定对汇率政策的影响。指出美、日、德三国在决策动力上存在巨大差异。比如,日本银行处于从属大藏省的地位,但它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又有较大影响,这同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地位和作用有很大不同。另外,日本和德国银行在与工业界协调利益方面也同美国截然不同。作者认为日美两国要想在激烈动荡的外汇市场上协调利益,必须进行大胆改革。日本银行应增强其独立性,摆脱国家控制,积极运用财政手段稳定经济。与此同时,《联储法》(Federal Reserve Act)应作适当修改,以使中央银行能在其认为必要时对外汇崐交易市场进行更大干预。 (高英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