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科技进步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作者:董乐山
来源:
时间:2015-06-16
美国的科技进步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董乐山 一 自从丹尼尔·贝尔的《工业化后社会的来临》以及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和奈斯比的《大趋势》介绍到中国来以后,这几本著作在我国读书界引 起了一定的反响。当时正当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课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候,对于在我国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怎样实现现代化,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经验对于我国有没有借鉴作用,以及怎么借鉴才能有益这样一些问题,有人认为在这几本著作中可以找到答案;也有人指出,这几本著作中有不少非马克思主义的,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1〕这几本著作遭到非难最多的是:它们都以社会发展的科技决定论,取代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生产关系决定论;仿佛人类社会自有文明以来的 发展,并不是像马克思主义所分析的那样,由原始公社经过奴隶制、封建制,而到目前的资本主义,将来进而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分为五个阶段,而是按照生产力或生产方式的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三个阶段,而当前的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处于一个新的“工业化后社会”——或称“科技社会”、“信息社会”等不论什么名称——的前夜。按照这种分期,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区别就不再存在,不同的只是工业发达的国家(处在“第三次浪潮”的前夕)和工业不发达的国家(处在“第二次浪潮”的前夕)的区别。因此,作为工业发达的国家的任务是怎样尽量减少痛苦地从工业化社会过渡到工业化后社会,作为工业不发达的国家的任务则是怎么避免工业发达的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犯的失误和走过的弯路而飞跃式地进入工业化后社会。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工业不发达的国家,尤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犯过种种失误和遇过种种挫折之后,这种“前景”无疑是有一定吸引力的。社会发展五阶段论,原来就有人认为是以欧洲中心主义为基础的, 〔2〕如今若按照这几本著作的观点所得出的结论,这五阶段论对欧美工业发达的国家都不适用了,因为接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将是“工业化后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那么它对于本来不一定适用的亚洲等地工业不发达国家也就更加不适用了。这大概是这几本著作所造成的最主要影响。 本文不想就社会发展五阶段论是不是以欧洲为中心,或者它是不是适用于欧洲以外的国家作论证,因为那是另外一篇文章的题目。本文的目的只是想研究一下科技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特别是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有必要在这里指出,工业化后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范畴。就是丹尼尔·贝尔本人在其《工业化后社会的来临》一书新版序言中也指出,这两种不同概念的图式,是沿着不同的轴线构建起来的,“工业化后”指的是社会的技术方面,而“资本主义”指的则是社会的经济方面。〔3〕换句话说,前者是指生产力的发展状态,后者是指生产关系的发展状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者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是不能互相替换的概念,因此不能得出“工业化后社会”将代替社会主义社会来接替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结论来。 其次,科技进步是不是能够引起社会变革呢?不错,马克思曾经说过,“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4〕但是科学毕竟是生产力 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因此单纯的科技进步并不能引起社会结构的变革,因此也不存在“工业化后社会”接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可能性。 另一位美国学者克里斯多佛·拉希也指出,“新的发明、新的工艺、新的科学发现的应用,它们本身并不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除非伴随社会关系的变革,特别是劳动组织方面的变革,科技的进步往往会被吸收到现存社会结构中去;这种进步不但不会引起社会的变革,反而只会巩固现有的权力和利益的分配。”〔5〕 本文就想从几个方面来论证一下,美国的科技进步对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所起的作用;而目前美国工业和经济由于科技进步而发生的结构变化这一现象,只说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框架内尚有发展的余地,而不是说在生产关系上发生了什么根本变化。这也间接地回答了是否有将由“工业化后社会”来接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可能。 二 美国的科技进步在哪些方面对巩固资本主义制度起了作用呢?首先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垄断化。 资本主义趋向垄断化,有其本身的经济规律。但是科技的发展也助了一臂之力,特别 是在真正现代化的工业在19世纪末出现以后。所谓真正现代化的工业,不同于以传统的手艺为生产手段的工业,是指以科学为基础,把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系统地应用于商品生产的工业。在1880年到1920年的美国许多新兴工业中,只有电气工业和化学工业是属于这一范畴的。而这两大工业在本世纪初都率先走上了垄断化的道路,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一支重要的生产力量。在这种垄断化的过程中,科技的进步起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因为垄断不仅包括市场、工厂和设备,而且也包括科学本身,比如对专利的控制,对工业科研的控制,以及对科技人才培养的控制,以致有人说,整个美国电气工业发展的历史,就是这种科技进步促进工业垄断化的历史。〔6〕 正是通过对专利的控制,J·P·摩根在1892年能够把爱迪生电灯公司改组成为通用电气公司这一大垄断企业。专利本来是保护个别的发明家的,但发明家为了要把他的发明用于工业生产,在一无资金、二无厂房设备的情况下,必然要求助于大资本,或者吸引投资,或者把专利转让,而其结果都是受制于大资本。后来也同样合并于通用电气公司的汤姆逊-休斯顿公司在其1890年的年度报告中就说:“从1882年到1888年,[我们]受到了许多大小制造公司的激烈竞争,以致企业利润受到严重影响……但是在1887年以后同大多数控有重要专利的制造公司结成了联盟。”〔7〕这个联盟最后在1892年导致了这家在照明方面控制着一些重要专利的公司与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合并,组成了 美国的最大垄断企业之一——通用电气公司。 通用电气公司在电机制造方面的最大劲敌威斯汀豪斯公司(一译西屋公司),不仅本身同样经历了这种专利控制的过程而达到了垄断的地位,而且最后这两个竞争对手也达成了联盟的谅解,巩固了垄断的地位。在1896年之前,这两家公司随着不断收买专利,兼并其他公司,大力发展自己的科研,它们之间的竞争就愈演愈烈,为了争夺专利而打的官司达300多起,诉讼费用所化不赀。为此,两大公司经过几年协商后,于该年达成谅解,共同建立一个专利控制委员会,把双方手中的专利交付共同使用,结果不仅减少了两家大公司之间竞争所带来的消耗和牵制,还大大地加强了大公司对小公司的竞争地位,实现了高度的垄断化。 在电气 工业方面的另外一家美国最大的垄断企业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它的前 身贝尔电话公司的创办人亚力山大·贝尔,甚至在创立工业组织之前就先成立贝尔专利委员会,因为他十分明白要确保公司的竞争地位,必须充分利用对专利的垄断。1879年担任贝尔公司总裁的提奥多·伐尔,在同西部联合公司打官司的法庭上,曾解释该公司为什么很早就成立了“试验”部门,专门研究各项专利,不论是自家的,还是别家的,“因为我们认识到,要是我们不加控制,别人就会控制”。〔8〕这样,贝尔公司在1877年到1900年之间历经多次的专利收购,最后于1907年由J·P·摩根出面,完成了一系列的合并,组成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整个工业通过对专利的控制实现垄断化的最突出的例子是美国化学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美国化学工业中最大的一支染料工业,由于美国特有的专利制度允许德国公司在美国拥有“产品专利”,使得美国公司不能用其他工艺生产同样的产品,以致不得不从德国进口。根据美国关税委员会所作的一项调查,到1912年为止,美国化学工业方面的98%的专利权控制在德国公司手中。〔9〕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政府才没收了德国的专利权,出售给美国公司,格拉赛利、杜邦、全国苯胺化学、柯达、联合碳化物等大公司都因此蒙受其利,得到的专利达2000项之多,美国的化学工业遂走上了垄断化的 道路。〔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大企业的发展仍与科技分不开。如新兴产业之一的电子计算机业就是不断吸收新技术来扩大市场、增加利润的。1986年美国的500家最大企业中,IBM公司(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世界最大的计算机企业)名列第四,其当年销售额达512.5亿美元,占23家大计算机公司总销售额的52%,占这500家总销售额的3%。〔11〕IBM全靠雄厚的资本和技术来争夺和垄断市场。计算机与其他商品不同,一旦选定一种牌号就很难更换其他,因为不同牌号的计算机,其软件和操作程序均有异,换了新的就得从头学习,况且现代的计算业务往往需要多台计算机联用,不同的牌号不能互联,所以购置了一种计算机后,再想添购,又不得不买同一系列的产品。结果,IBM所占领的市场相当稳定。计算机这种产品虽有些特殊,但是美国大企业莫不依靠科技来争夺市场则是千真万确的。 当今,美国的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数以千万计,它们贵在灵活易变,适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但是要进行大批量生产,则不得不把技术卖给大企业,或替大企业生产配件,或幸运地也发展成大企业。所以它们实际上是大企业的补充。 以上情况充分说明了单纯的科技进步,实际上有利于巩固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而并不能带来社会结构的变革。 三 其次,美国的科技进步造就了大量科技人才和这些人才的资本化。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日益以科学为基础,对工程师的需求就越来越大。但是美国的大学教育,在19世纪末以前,一直以文科为主,对于科学的实际应用不屑一顾。为了满足这方面的需要,1861年创办了麻省理工学院。〔12〕接着国会在次年通过一项莫里尔法案,由联邦资助各州兴办农业和机械学院,这样,工程师的数目才开始迅速增长。在1816年以前,各州没有两个以上的工程师,早期的建设工作,甚至首都的规划,都得聘请欧洲工程师来进行。但在莫里尔法案通过以后的10年中,全国工程学院的数目从6所猛增到70所。到了1880年增至85所,1917年达126所。现在的美国工程学院数量难以统计,因为多数综合性大学都设有科技和工商管理的院系。1984年美国四年制大学共有2025所。〔13〕在1870年到1914年之间,工程学院的毕业生每年从100名增至4300名。〔14〕1984年美国得到农业、工程技术和工商管理学学士学位的毕业生达51.5万人。〔15〕为了说明这一增长的势头有增无减,我们不妨再引用几个数字:1900年全国工程师总数为38000人,到1930年增至217000人,1960年增至871000人,1984年达到424.7万人,为原来的100多倍。〔16〕这样,美国就产生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工程师。 由于现代化科技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又是它的手段,作为现代化科技的代表的工程师,也必然是为资本服务的。资本的规律对他们来说就同科学的规律一样自然。即使在他们纯技术的工作中,他们也应用了资本主义的精神。比如,他们设计的机器所依据的指导思想,不仅是为了要最有效地利用物质和能源,也是为了要最低限度地降低成本和增强劳动机械化。在这一点上他们与资本家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从一开始起,工程师的专业就与企业领导工作结合在一起,他们不仅是资本家的工程人员,也是资本家的管理人员,最后有一部分必然也成为资本家阶级的一员。据威廉·威肯顿所作的研究,1884年到1924年之间工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后趋势,大约有2/3在离校15年内就成了企业的管理人员。〔17〕工程人员大批晋升到企业的管理和领导岗位,使得美国各大企业的高级行政首脑的成分发生了极有意义的变化,后者不再是清一色的资本家本人或者他们的财产继承人。根据1964年的一项对全国600家最大工业公司的行政首脑的社会和教育背景的调查,1900年时他们中间只有7%拥有科学或工程学位,到1920年这个比例就跳到20%,到1964年达1/3。〔18〕这个数字充分说明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业组织中“行政首脑专业化”和“专业人员首脑化”的总趋势。〔19〕这对于用科学化的方法改善资本主义企业管理,进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无疑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四 再次,美国科技进步对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所起的作用,还表现为它引起新老工业的交替,缓和了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起,尤其是在70年代,美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传统工业如钢铁、采矿、铁路、汽车、纺织工业渐趋衰微,而新兴高技术的电子工业却方兴未艾,这是科技的进步所造成的结果。以致于有不少人纷纷预测,将要出现所谓“ 工业化后社会”、“科技社会”、“信息社会”,仿佛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就要发生变革似的。 不可否认,由于电子工业等高技术工业的兴起,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例如在70年代,由于技术革命、外货竞争、经济衰退等种种原因,一些传统工业纷纷停工关厂,全国失业率在1980年最高达到了10.8%。这10年中累计的失业人数达3000万到5000万。但是就在这10年内,由于高技术工业的兴起,新的就业机会却增加了7800万到9900万。〔20〕与此工业结构变化同时发生的是工业重心地区的转移。以传统工业比较有代表性的东北部马萨诸塞州为例,战后虽然由于纺织业南迁到接近原料产地和劳动力较为廉价的南方,曾经一度出现经济长期萧条的现象,1977年失业率达到13%,居全国之首。但由于128号公路一带电子工业的发展,马萨诸塞州经济近年来已出现复苏。1982年失业率已下降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连邻州的新罕布什尔州也沾了过境的128号公路之光,生产总值在20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1960年仅为16亿美元,1979年猛增至78亿美元。〔21〕 马萨诸塞州之所以能够顺利地经受工业结构变化的考验,是由于它在波士顿-剑桥地区拥有全国第一流大学如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科技人才资源这一有利条件。其他老工业基地如底特律、匹兹堡、费城等就没有那样幸运。但是东边不亮西边亮,在南方阳光地带,加利福尼亚硅谷有靠近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的有利条件,兴起了大批的高技术工业,而棉花产地南部各州和能源丰富的得克萨斯州,又由于工资、税率都较低等有利因素,吸引了一部分传统工业迁厂到那里。因此美国工业重心的这一转移虽在一些传统工业地区造成了失业和经济衰退,但由于科技的发展,在另外一些地区却带来了繁荣和就业,这就是当前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绝路逢生的原因。 由此可见,不论是丹尼尔·贝尔在《工业化后社会的来临》或者是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揭示的新的“信息社会”或“科技社会”,从本质上来说只是资本主义工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已。这种变化并没有在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中造成根本性的改变,相反地,这种变化只证明了克里斯多佛·拉希的论点:“新的发明,新的工艺,新的科学发现的应用,它们本身并不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除非伴随社会关系的变革,特别是劳动组织方面的变革,科技的进步往往会被吸收到现存社会结构中去;这种进步不会引起社会的变革,反而只会巩固现有权力和利益的分配。”所以“工业化后社会”或“第三次浪潮”云云,实质上仍没有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的范畴,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延续,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接替,实在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1986年12月12日 注释: 〔1〕“《第三次浪潮》学术讨论会发言摘要”,《博览群书》1986年第3、4期。 〔2〕何新:“马克思的历史观与社会五阶段公式”,载《晋阳学刊》,1982年第4期。转引自何新“古代社会史的重新认识”,《读书》1986年11月号,第40页。 〔3〕Daniel Bell, A New Introduction to the Coming of Past-Industrial Society,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6.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第三分册,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50页。 〔5〕Christopher Lasch, Forward to America by Design, by David F. Noble,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p. xi. 〔6〕David F. Noble, America by Desig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he Rise of Corporate Capital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p. 5. 〔7〕Harold C. Passer, The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3, p. 18. 〔8〕N. R. Danielian, AT & T: The Story of Industrial Conquest, New York, Vanguard Press, 1939, p. 95. 〔9〕Williams Haynes, American Chemical Industry -- A History, III, New York, D. Van Nastrand Co., 1954, p. 411. 〔10〕David F. Noble, op. cit., p.16. 〔11〕“The Fortune 500 Largest U. S. Industrial Corporations", Fortune No. 9, 1987, p. 162. 〔12〕到1854年哈佛大学才有第一名工程师毕业,到1892年总共才培养155名。见前引〔6〕, p. 22. 〔13〕美国1984年有高等院校3331所,其中二年制学院为1306所。见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1987, U. 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Bureau of the Census, p. 140, p. 142. 〔14〕Daniel Calhoun, The American Civil Engineer, Cambridge, MIT Press, 1960, p. 87. 〔15〕根据注[13]第147页表格所列数据算出。 〔16〕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 U. 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Bureau of the Census, 1961, p. 75. 〔17〕William Wickenden, Report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Pittsburgh,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I, 1930, p. 232. 〔18〕The Big Business Executive / 1964, A Study of His Social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New York, Scientific American, 1965. 〔19〕说明这一趋势的一本最有趣味的书,是连续两年居于美国畅销书目之首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裁艾柯卡的自传。(Lee Iacocc with William Novak, Iacocca, An Autobiography,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84.) 〔20〕Barry Bluestone and Bennet Harrison, The De-Industrialization of America,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2. 〔21〕Neal Peirce and Jarry Hagstrom, The Book of America:Inside Fifty States Toda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1983, pp. 221-224.